CN209273158U - 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3158U
CN209273158U CN201822118025.8U CN201822118025U CN209273158U CN 209273158 U CN209273158 U CN 209273158U CN 201822118025 U CN201822118025 U CN 201822118025U CN 209273158 U CN209273158 U CN 209273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sleeve
welded
bearing
polishing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80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孝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anfang Xuyu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Nanfang Xuyu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Nanfang Xuyu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Nanfang Xuyu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180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3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3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31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旋转夹紧机构包括电机和第一竖板,第一竖板的中部横向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左端与第一轴承的内环右端焊接,第一轴承的外环左端通过第一圆杆与右夹板的右侧壁焊接,左右驱动打磨机构包括第二竖板,气缸的活塞杆的右端与横板的左侧壁的中部焊接,横板的中部竖直安装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下端与第二轴承的内环上端焊接,圆盘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打磨板的上端面焊接;本方案,随着玻纤套筒的旋转和打磨板左右移动,可以对玻纤套筒进行全方位打磨,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玻纤套筒的压紧,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打磨板对玻纤套筒的压力大小。

Description

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玻纤套筒加固系统,又称“夹克法”是一种用于水下桩基、墩柱加固修复和防护的加固技术,主要由水下环氧灌浆料和订制玻纤套筒组成,能够在水下作业的情况下完成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多种材质的桥桩修复和加固。
传统的玻纤套筒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打磨,但传统的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调节性能差,不同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打磨强度,难以对不同长度的玻纤套筒进行全范围打磨,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统的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调节性能差,不同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打磨强度,难以对不同长度的玻纤套筒进行全范围打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和玻纤套筒,所述操作台的下端面的四角均焊接有支腿,所述操作台的上方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左右驱动打磨机构和旋转夹紧机构;
所述旋转夹紧机构包括电机和第一竖板,所述电机通过螺栓与所述操作台的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右端通过减速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与左夹板左侧壁的中部焊接,所述第一竖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操作台的上端面的右侧焊接,所述第一竖板的中部横向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与第一轴承的内环右端焊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左端通过第一圆杆与右夹板的右侧壁焊接,所述玻纤套筒位于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之间;
所述左右驱动打磨机构包括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操作台的上端面的左侧焊接,所述第二竖板的右侧壁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右端与横板的左侧壁的中部焊接,所述横板的中部竖直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与第二轴承的内环上端焊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下端通过第二圆杆与圆盘的上端面焊接,所述圆盘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打磨板的上端面焊接。
优选的,所述左夹板的左端外围和所述右夹板的右端外围均一体成型有环形板,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的形状与所述玻纤套筒的内径相同,所述玻纤套筒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装在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的外部且与左右两个所述环形板相抵。
优选的,所述左右两个所述环形板的相对面均黏贴有橡胶层,左右两个所述橡胶层的相对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弹簧至少等距设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外部均套装有第一伸缩管,所述第一伸缩管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活动插接所述第一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外管的上端与所述圆盘的下端面焊接,所述第一内管的下端与所述打磨板的上端面焊接,所述打磨板为弧形板设置,所述横板和所述打磨板之间设有第二伸缩管,所述第二伸缩管包括第二外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活动插接在所述第二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外管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端面焊接,所述第二内管的下端与所述打磨板的上端面焊接,所述第二伸缩管至少等距设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与第三轴承的内环内壁焊接,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壁与所述操作台的上端面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随着玻纤套筒的旋转和打磨板左右移动,可以对玻纤套筒进行全方位打磨,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玻纤套筒的压紧,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打磨板对玻纤套筒的压力大小;
2.电机带动转轴带动左夹板和玻纤套筒旋转,气缸带动横板和打磨板左右移动,随着玻纤套筒的旋转和打磨板左右移动,可以对玻纤套筒进行全方位打磨;
3.通过顺时针扭转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轴承、第一圆杆和右夹板向左移动,逆时针扭转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轴承、第一圆杆和右夹板向右移动,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玻纤套筒的压紧;
4.由于弹簧的作用,通过上下调节第二螺纹杆带动圆盘上下运动,调节弹簧对打磨板的压力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打磨板对玻纤套筒的压力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切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切面图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切面图中的B部放大图。
图中:1操作台、11支腿、2旋转夹紧机构、21电机、22减速器、23转轴、231第三轴承、24左夹板、241环形板、242橡胶层、25第一竖板、251第一螺纹杆、26第一轴承、27第一圆杆、28右夹板、3左右驱动打磨机构、31第二竖板、32气缸、33横板、331第二螺纹杆、34第二轴承、341第二圆杆、35圆盘、36弹簧、37打磨板、38第一伸缩管、381第一外管、382第一内管、39第二伸缩管、391第二外管、392第二内管、4玻纤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前”、“后”、“内”、“外”、“端”、“部”、“段”、“宽度”、“厚度”、“区”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实用新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1和玻纤套筒4,操作台1的下端面的四角均焊接有支腿11,操作台1的上方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左右驱动打磨机构3和旋转夹紧机构2;
旋转夹紧机构2包括电机21和第一竖板25,电机21通过螺栓与操作台1的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电机21的输出轴的右端通过减速器22转动安装有转轴23,转轴23的右端与左夹板24左侧壁的中部焊接,第一竖板25的下端面与操作台1的上端面的右侧焊接,第一竖板25的中部横向安装有第一螺纹杆251,第一螺纹杆251的左端与第一轴承26的内环右端焊接,第一轴承26的外环左端通过第一圆杆27与右夹板28的右侧壁焊接,玻纤套筒4位于左夹板24和右夹板28之间;
左右驱动打磨机构3包括第二竖板31,第二竖板31的下端面与操作台1的上端面的左侧焊接,第二竖板31的右侧壁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32,气缸32的活塞杆的右端与横板33的左侧壁的中部焊接,横板33的中部竖直安装有第二螺纹杆331,第二螺纹杆331的下端与第二轴承34的内环上端焊接,第二轴承34的外环下端通过第二圆杆341与圆盘35的上端面焊接,圆盘35的下端面通过弹簧36与打磨板37的上端面焊接。
具体地,左夹板24的左端外围和右夹板28的右端外围均一体成型有环形板241,左夹板24和右夹板28的形状与玻纤套筒4的内径相同,玻纤套筒4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装在左夹板24和右夹板28的外部且与左右两个环形板241相抵,通过玻纤套筒4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装在左夹板24和右夹板28的外部且与左右两个环形板241相抵,提高了对玻纤套筒4的夹紧效果。
具体地,左右两个环形板241的相对面均黏贴有橡胶层242,左右两个橡胶层242的相对面均开设有防滑纹,通过橡胶层242的弹性作用对玻纤套筒4提供保护,通过防滑纹的作用,提高了对玻纤套筒4的夹紧效果。
具体地,弹簧36至少等距设有两个,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弹簧36的数量。
具体地,弹簧36的外部均套装有第一伸缩管38,第一伸缩管38包括第一外管381和第一内管382,第一内管382活动插接第一外管381的内部,第一外管381的上端与圆盘35的下端面焊接,第一内管382的下端与打磨板37的上端面焊接,打磨板37为弧形板设置,横板33和打磨板37之间设有第二伸缩管39,第二伸缩管39包括第二外管391和第二内管392,第二内管392活动插接在第二外管391的内部,第二外管391的上端与横板33的下端面焊接,第二内管392的下端与打磨板37的上端面焊接,第二伸缩管39至少等距设有两个,通过第二伸缩管39的伸缩作用,防止圆盘35在上下移动时发生旋转,通过第一伸缩管38的作用,使得打磨板37在上下移动发生旋转。
具体地,转轴23的外壁与第三轴承231的内环内壁焊接,第三轴承231的外壁与操作台1的上端面焊接,通过第三轴承231的作用,提高了转轴23在旋转时的稳定性。
结构原理:使用时,将玻纤套筒4放在左夹板24和右夹板28之间,然后顺时针扭转第一螺纹杆251,带动第一轴承26、第一圆杆27和右夹板28向左移动,对玻纤套筒4进行夹紧,然后顺时针扭转第二螺纹杆331带动第二轴承34、第二圆杆341、圆盘35、弹簧36和打磨板37向下运动,通过打磨板37对玻纤套筒4的顶部进行挤压,由于第一螺纹杆251的左端与第一轴承26的内环右端焊接,第一轴承26的外环左端通过第一圆杆27与右夹板28的右侧壁焊接,使得右夹板28和第一螺纹杆251之间是可以相互独立旋转的,然后启动电机21和气缸32,电机21带动转轴23带动左夹板24和玻纤套筒4旋转,气缸32带动横板33和打磨板37左右移动,随着玻纤套筒4的旋转和打磨板37左右移动,可以对玻纤套筒4进行全方位打磨,打磨完成后,按照上述相反操作,将玻纤套筒4拆卸下来即可;
通过顺时针扭转第一螺纹杆251,带动第一轴承26、第一圆杆27和右夹板28向左移动,逆时针扭转第一螺纹杆251,带动第一轴承26、第一圆杆27和右夹板28向右移动,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左夹板24和右夹板28之间的距离,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玻纤套筒4的压紧;
由于弹簧36的作用,通过上下调节第二螺纹杆331带动圆盘35上下运动,调节弹簧36对打磨板37的压力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打磨板37对玻纤套筒4的压力大小。
因此本方案,随着玻纤套筒4的旋转和打磨板37左右移动,可以对玻纤套筒4进行全方位打磨,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玻纤套筒4的压紧,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打磨板37对玻纤套筒4的压力大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1)和玻纤套筒(4),所述操作台(1)的下端面的四角均焊接有支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方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左右驱动打磨机构(3)和旋转夹紧机构(2);
所述旋转夹紧机构(2)包括电机(21)和第一竖板(25),所述电机(21)通过螺栓与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的右端通过减速器(22)转动安装有转轴(23),所述转轴(23)的右端与左夹板(24)左侧壁的中部焊接,所述第一竖板(25)的下端面与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面的右侧焊接,所述第一竖板(25)的中部横向安装有第一螺纹杆(251),所述第一螺纹杆(251)的左端与第一轴承(26)的内环右端焊接,所述第一轴承(26)的外环左端通过第一圆杆(27)与右夹板(28)的右侧壁焊接,所述玻纤套筒(4)位于所述左夹板(24)和所述右夹板(28)之间;
所述左右驱动打磨机构(3)包括第二竖板(31),所述第二竖板(31)的下端面与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面的左侧焊接,所述第二竖板(31)的右侧壁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32),所述气缸(32)的活塞杆的右端与横板(33)的左侧壁的中部焊接,所述横板(33)的中部竖直安装有第二螺纹杆(331),所述第二螺纹杆(331)的下端与第二轴承(34)的内环上端焊接,所述第二轴承(34)的外环下端通过第二圆杆(341)与圆盘(35)的上端面焊接,所述圆盘(35)的下端面通过弹簧(36)与打磨板(37)的上端面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24)的左端外围和所述右夹板(28)的右端外围均一体成型有环形板(241),所述左夹板(24)和所述右夹板(28)的形状与所述玻纤套筒(4)的内径相同,所述玻纤套筒(4)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装在所述左夹板(24)和所述右夹板(28)的外部且与左右两个所述环形板(241)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个所述环形板(241)的相对面均黏贴有橡胶层(242),左右两个所述橡胶层(242)的相对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6)至少等距设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6)的外部均套装有第一伸缩管(38),所述第一伸缩管(38)包括第一外管(381)和第一内管(382),所述第一内管(382)活动插接所述第一外管(381)的内部,所述第一外管(381)的上端与所述圆盘(35)的下端面焊接,所述第一内管(382)的下端与所述打磨板(37)的上端面焊接,所述打磨板(37)为弧形板设置,所述横板(33)和所述打磨板(37)之间设有第二伸缩管(39),所述第二伸缩管(39)包括第二外管(391)和第二内管(392),所述第二内管(392)活动插接在所述第二外管(391)的内部,所述第二外管(391)的上端与所述横板(33)的下端面焊接,所述第二内管(392)的下端与所述打磨板(37)的上端面焊接,所述第二伸缩管(39)至少等距设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3)的外壁与第三轴承(231)的内环内壁焊接,所述第三轴承(231)的外壁与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面焊接。
CN201822118025.8U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73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8025.8U CN209273158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8025.8U CN209273158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3158U true CN209273158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1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802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73158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31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1977A (zh) * 2021-05-12 2021-08-13 宁波市江北宏菱新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能的加强环外径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1977A (zh) * 2021-05-12 2021-08-13 宁波市江北宏菱新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能的加强环外径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3158U (zh) 一种玻纤套筒加固用打磨装置
CN109262714A (zh) 一种加工用海绵固定底座
CN111730425B (zh) 一种环保型管道打磨工艺
CN107253105B (zh) 一种包装废纸管用表面去皮打磨设备
CN206241837U (zh) 一种自动打磨机
CN107671606A (zh) 一种多功能型木板切割抛光生产线
CN107538304A (zh) 一种手机壳表面打磨加工装置
CN107520700A (zh) 一种法兰加工机
CN206717555U (zh) 一种不锈钢立式砂磨装置
CN107055149A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环保型保护膜卷膜装置
CN21673040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管道固定结构
CN207629284U (zh) 一种管道自动切割机
CN107262569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多管折弯机
CN107309791B (zh) 一种纸管表面打磨设备
CN107253106B (zh) 一种包装废纸管表面自动光滑设备
CN207629657U (zh) 一种机械加工定位装置
CN206264681U (zh) 一种绷画机的包角装置
CN214330037U (zh) 一种小型灌浆机
CN219666203U (zh) 一种真空管道生产用抛光装置
CN220770514U (zh) 一种管道修复小车
CN219702487U (zh) 一种反渗透stro膜生产用涂胶设备
CN209772552U (zh) 一种板材过胶机
CN214034896U (zh) 一种三角形钢结构支撑架
CN112830442B (zh) 一种化工液体料自动化灌装设备
CN215000670U (zh) 一种土建设备偏差调节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