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3131U - 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3131U
CN209273131U CN201821769450.7U CN201821769450U CN209273131U CN 209273131 U CN209273131 U CN 209273131U CN 201821769450 U CN201821769450 U CN 201821769450U CN 209273131 U CN209273131 U CN 209273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k
connecting rod
fixture
seamless wheel
seam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94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应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co Hefei LCD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rico Hefei LCD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co Hefei LCD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rico Hefei LCD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694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3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3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3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包括修复夹具本体固定安装在修复夹具本体外表面的无痕轮,所述无痕轮上方配合安装有钻床,所述无痕轮侧面活动安装有绸布打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修复夹具本体的设置,便于将拆卸下来的无痕轮固定在修复夹具本体上,修复夹具本体通过定位连接块,固定在钻床上,通过这种设置,可使无痕轮在一定转速下转动,方便抛光打磨的进行;通过绸布打磨装置的设置,便于调节绸布与无痕轮之间的位置,使绸布位置便于打磨无痕轮,通过绸布打磨装置上绸布夹具的设置,设置绸布放置专用夹具,避免人工手持打磨的不便。

Description

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FPD玻璃基板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产品品位要求逐步提高。在产品半成品搬送过程中,因为其他异常造成的无痕轮表面产生划伤、毛刺,后续的生产过程中,毛刺会在玻璃表面形成划伤、PAC粒子,从而降低产品良率和产品品位,所以需要对受伤的无痕轮表面需要进行修复,和打磨,普通的修复过程会破坏无痕轮表面釉质,在恢复生产过程中时间相对较长,玻璃在经过该无痕轮时会产生印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在拆下受伤的无痕轮后,需要对受伤的无痕轮进行抛光打磨修复。
无痕轮在修复过程中,采用绸布在低转速下抛光无痕轮,能够使无痕轮表面保持一定的光洁,在正常使用中,能够快速恢复生产,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无痕轮的位置进行固定,若定位不稳固,会影响无痕轮的打磨效果,从而会对玻璃表面产生划伤;无痕轮在修复过程中,绸布的放置需要工作人员手持进行,可调节性差,对实际使用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通过修复夹具本体的设置,便于将拆卸下来的无痕轮固定在修复夹具本体上,修复夹具本体通过定位连接块,固定在钻床上,通过这种设置,可使无痕轮在一定转速下转动,方便抛光打磨的进行;通过绸布打磨装置的设置,便于调节绸布与无痕轮之间的位置,使绸布位置便于打磨无痕轮,通过绸布打磨装置上绸布夹具的设置,设置绸布放置专用夹具,避免人工手持打磨的不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包括修复夹具本体固定安装在修复夹具本体外表面的无痕轮,所述无痕轮上方配合安装有钻床,所述无痕轮侧面活动安装有绸布打磨装置;
所述修复夹具本体包括定位连接块以及固定安装在定位连接块下底面的夹具;
所述无痕轮内部开有与夹具相配合的放置空腔,所述无痕轮侧面固定安装有锁紧夹套;
所述钻床包括钻床本体以及固定安装在钻床本体下底面的底座,所述钻床本体下方固定安装有钻头连接轴,所述钻头连接轴与定位连接块固定连接;
所述绸布打磨装置包括绸布本体以及活动安装在绸布本体下方的绸布连接装置,所述绸布连接装置下方固定安装有调节装置;
所述绸布连接装置包括中间连接座以及垂直安装在中间连接座下底面两端的支撑连接柱,所述中间连接座顶面两端固定安装有绸布夹具,所述绸布夹具内部开有与绸布本体相配合的连接空腔,所述中间连接座左侧面中央固定安装有绸布连接立柱;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底座以及活动安装在调节底座顶面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上方配合安装有转动调节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称设立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顶面固定安装有V型调节机构;
所述V型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立柱以及转动安装在固定连接立柱侧面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结构对称,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固定连接立柱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推动柱体,所述推动柱体下底面与弧形杆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连接立柱以及转动安装在转动连接立柱侧面的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的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结构对称,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转动连接立柱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调节柱体,所述调节柱体与第一连接杆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之间形成转动调节空腔,所述转动调节空腔内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杆以及转动安装在旋转杆下底面中央的旋转连接杆,所述旋转连接杆远离旋转杆的一端与调节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侧面开有与旋转杆相配合的滑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面边缘开有与弧形杆相配合的弧形滑槽;
所述底座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弧形凸块,所述调节底座侧面开有与弧形凸块相配合的弧形连接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修复夹具本体的设置,便于将拆卸下来的无痕轮固定在修复夹具本体上,修复夹具本体通过定位连接块,固定在钻床上,通过这种设置,可使无痕轮在一定转速下转动,方便抛光打磨的进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绸布打磨装置的设置,便于调节绸布本体与无痕轮之间的位置,使绸布本体位置便于打磨无痕轮,通过绸布打磨装置上绸布夹具的设置,绸布本体可通过连接空腔缠绕在绸布夹具上,通过这种设置,设置绸布本体放置专用夹具,避免人工手持打磨的不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装置的设置,当需要对绸布本体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可转动旋转杆,改变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之间距离,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转动,使弧形杆在弧形滑槽内滑动,达到调节绸布本体位置的目的,由于设置了绸布连接立柱,在绸布本体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绸布本体缠绕在绸布夹具上,绸布连接立柱格挡住一侧的绸布,使得绸布本体在移动时,绸布本体与无痕轮相接触的一面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便于打磨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包括修复夹具本体1固定安装在修复夹具本体1外表面的无痕轮2,无痕轮2上方配合安装有钻床3,无痕轮2侧面活动安装有绸布打磨装置4。
如图2所示,修复夹具本体1包括定位连接块11以及固定安装在定位连接块11下底面的夹具12。
如图3所示,无痕轮2内部开有与夹具12相配合的放置空腔21,无痕轮2侧面固定安装有锁紧夹套22。
如图4所示,钻床3包括钻床本体31以及固定安装在钻床本体31下底面的底座32,钻床本体31下方固定安装有钻头连接轴33,钻头连接轴33与定位连接块11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绸布打磨装置4包括绸布本体41以及活动安装在绸布本体41下方的绸布连接装置42,绸布连接装置42下方固定安装有调节装置43。
如图6所示,绸布连接装置42包括中间连接座421以及垂直安装在中间连接座421下底面两端的支撑连接柱422,中间连接座421顶面两端固定安装有绸布夹具423,绸布夹具423内部开有与绸布本体41相配合的连接空腔424,中间连接座421左侧面中央固定安装有绸布连接立柱425。
如图7所示,调节装置43包括调节底座431以及活动安装在调节底座431顶面的转动装置432,转动装置432上方配合安装有转动调节装置433。
如图8所示,转动装置432包括两个相对称设立的弧形杆4321,弧形杆4321顶面固定安装有V型调节机构4322。
如图9所示,V型调节机构4322包括固定连接立柱4323以及转动安装在固定连接立柱4323侧面的第一连接杆4324和第二连接杆4325,第一连接杆4324和第二连接杆4325结构对称,第一连接杆4324远离固定连接立柱432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推动柱体4326,推动柱体4326下底面与弧形杆4321顶面固定连接。
如图10所示,转动调节装置433包括转动连接立柱4331以及转动安装在转动连接立柱4331侧面的第三连接杆4332和第四连接杆4333,的第三连接杆4332和第四连接杆4333结构对称,第三连接杆4332远离转动连接立柱433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调节柱体4334,调节柱体4334与第一连接杆4324顶面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4332和第四连接杆4333之间形成转动调节空腔4335,转动调节空腔4335内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4336。
如图11所示,旋转机构4336包括旋转杆4337以及转动安装在旋转杆4337下底面中央的旋转连接杆4338,旋转连接杆4338远离旋转杆4337的一端与调节底座431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4332侧面开有与旋转杆4337相配合的滑动槽4339。
如图12所示,底座32顶面边缘开有与弧形杆4321相配合的弧形滑槽321;
底座32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弧形凸块322,调节底座431侧面开有与弧形凸块322相配合的弧形连接槽4311。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修复夹具本体1的设置,便于将拆卸下来的无痕轮2固定在修复夹具本体1上,修复夹具本体1通过定位连接块11,固定在钻床3上,通过这种设置,可使无痕轮2在一定转速下转动,方便抛光打磨的进行。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绸布打磨装置4的设置,便于调节绸布本体41与无痕轮2之间的位置,使绸布本体41位置便于打磨无痕轮2,通过绸布打磨装置4上绸布夹具423的设置,绸布本体41可通过连接空腔424缠绕在绸布夹具423上,通过这种设置,设置绸布本体41放置专用夹具,避免人工手持打磨的不便。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装置43的设置,当需要对绸布本体41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可转动旋转杆4337,改变第三连接杆4332和第四连接杆4333之间距离,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4324和第二连接杆4325的转动,使弧形杆4321在弧形滑槽321内滑动,达到调节绸布本体41位置的目的,由于设置了绸布连接立柱425,在绸布本体41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绸布本体41缠绕在绸布夹具423上,绸布连接立柱425格挡住一侧的绸布,使得绸布本体41在移动时,绸布本体41与无痕轮相接触的一面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便于打磨工作的进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夹具本体(1)固定安装在修复夹具本体(1)外表面的无痕轮(2),所述无痕轮(2)上方配合安装有钻床(3),所述无痕轮(2)侧面活动安装有绸布打磨装置(4);
所述修复夹具本体(1)包括定位连接块(11)以及固定安装在定位连接块(11)下底面的夹具(12);
所述无痕轮(2)内部开有与夹具(12)相配合的放置空腔(21),所述无痕轮(2)侧面固定安装有锁紧夹套(22);
所述钻床(3)包括钻床本体(31)以及固定安装在钻床本体(31)下底面的底座(32),所述钻床本体(31)下方固定安装有钻头连接轴(33),所述钻头连接轴(33)与定位连接块(11)固定连接;
所述绸布打磨装置(4)包括绸布本体(41)以及活动安装在绸布本体(41)下方的绸布连接装置(42),所述绸布连接装置(42)下方固定安装有调节装置(43);
所述绸布连接装置(42)包括中间连接座(421)以及垂直安装在中间连接座(421)下底面两端的支撑连接柱(422),所述中间连接座(421)顶面两端固定安装有绸布夹具(423),所述绸布夹具(423)内部开有与绸布本体(41)相配合的连接空腔(424),所述中间连接座(421)左侧面中央固定安装有绸布连接立柱(425);
所述调节装置(43)包括调节底座(431)以及活动安装在调节底座(431)顶面的转动装置(432),所述转动装置(432)上方配合安装有转动调节装置(433);
所述转动装置(432)包括两个相对称设立的弧形杆(4321),所述弧形杆(4321)顶面固定安装有V型调节机构(4322);
所述V型调节机构(4322)包括固定连接立柱(4323)以及转动安装在固定连接立柱(4323)侧面的第一连接杆(4324)和第二连接杆(4325),所述第一连接杆(4324)和第二连接杆(4325)结构对称,所述第一连接杆(4324)远离固定连接立柱(432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推动柱体(4326),所述推动柱体(4326)下底面与弧形杆(4321)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调节装置(433)包括转动连接立柱(4331)以及转动安装在转动连接立柱(4331)侧面的第三连接杆(4332)和第四连接杆(4333),所述的第三连接杆(4332)和第四连接杆(4333)结构对称,所述第三连接杆(4332)远离转动连接立柱(433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调节柱体(4334),所述调节柱体(4334)与第一连接杆(4324)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4332)和第四连接杆(4333)之间形成转动调节空腔(4335),所述转动调节空腔(4335)内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4336);
所述旋转机构(4336)包括旋转杆(4337)以及转动安装在旋转杆(4337)下底面中央的旋转连接杆(4338),所述旋转连接杆(4338)远离旋转杆(4337)的一端与调节底座(4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4332)侧面开有与旋转杆(4337)相配合的滑动槽(43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2)顶面边缘开有与弧形杆(4321)相配合的弧形滑槽(321);
所述底座(32)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弧形凸块(322),所述调节底座(431)侧面开有与弧形凸块(322)相配合的弧形连接槽(4311)。
CN201821769450.7U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 Active CN209273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9450.7U CN209273131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9450.7U CN209273131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3131U true CN209273131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599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9450.7U Active CN209273131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3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4691U (zh) 一种手机壳表面加工打磨装置
CN208880371U (zh) 一种用于离合器压盘的打磨装置
CN109095760A (zh) 一种高精度可调节的玻璃切割机
CN107598744A (zh) 一种打磨机
CN211729091U (zh) 一种旋转工作台
CN209273131U (zh) 一种无痕轮修复夹具
CN208759186U (zh) 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机械式打磨装置
CN203031457U (zh) 一种磨摇臂的组合夹具
CN201483330U (zh) 一种平面式磨抛机的磨抛角度调整机构
CN207824610U (zh) 一种带有圆角打磨夹具的砂带机
CN108972218A (zh) 一种用于电梯门板焊点的打磨装置
CN206029533U (zh) 一种可多角度砂边的快换型砂边机
CN105583705B (zh) 一种硅片边缘修复磨面机
CN108098480A (zh) 一种双头磨削装置
CN208826254U (zh) 一种手动打磨装置
CN208262554U (zh) 由立式钻床改装而成的内圆抛光装置
CN207273007U (zh) 一种手摇式砂轮整形装置
CN207206072U (zh) 一种磨针治具
CN206029532U (zh) 一种可适配砂带的多角度砂边机
CN207027211U (zh) 一种圆柱外圆用两级抛光装置
CN205734371U (zh) 一种胶囊生产用抛光机的多功能机架
CN206169794U (zh) 一种内胎模研磨机
CN220313015U (zh) 环抛机用可升降卡钳
CN208713565U (zh) 气瓶内圆弧缺陷消除装置
CN218461746U (zh) 一种可调式玻璃多边打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