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1297U - 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71297U CN209271297U CN201822001955.5U CN201822001955U CN209271297U CN 209271297 U CN209271297 U CN 209271297U CN 201822001955 U CN201822001955 U CN 201822001955U CN 209271297 U CN209271297 U CN 2092712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pipeline
- fixed
- inner cylinder
- support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端固定有外筒,外筒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搅拌轴的上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搅拌轴的下端穿过支撑板并插入内筒内,所述内筒位于外筒的内部并与外筒一体连接,搅拌叶片均匀设置在搅拌轴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内筒相连通,所述内筒的下端面为倾斜面,提升桶设置在外筒的右方且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本装置可以将位于底部的固体原料通过提升桶将原料运送至筒体侧面并倒入筒体内,对原料进行循环式的输送,防止底部原料沉淀,使原料混合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肥是一种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作物营养的含碳物料。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长的主要养分,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有机肥的生产包括原料配比、条堆、发酵、分筛加工、造粒、烘干冷却包装等工艺流程。
现有的肥料混合机构,其结构包括料斗和电机,电机连接搅拌杆,搅拌杆伸入料斗内,通过电机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对有机肥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此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将待混合的固体有机肥原料直接大量倾倒至料斗内,然后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位于底部的原料会沉积导致原料搅拌不均匀,同时在搅拌过程中继续加入原料会与前次加入的原料出现上、下分层的现象,即使有搅拌杆搅拌,也无法使物料均匀混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可以将位于底部的固体原料通过提升桶将原料运送至筒体侧面并倒入筒体内,对原料进行循环式的输送,防止底部原料沉淀,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添加原料,通过循环式输送也不易出现分层的现象,如此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端固定有外筒,外筒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搅拌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的下端穿过支撑板并插入内筒内,所述内筒位于外筒的内部并与外筒一体连接,搅拌叶片均匀设置在搅拌轴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内筒相连通,所述内筒的下端面为倾斜面,提升桶设置在外筒的右方且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下管道的左端连通内筒的外侧面下端,下管道的右端连通提升桶的外侧面下端,出料口的上端设置在内筒下表面右端且靠近下管道的左端,出料口的下端穿过底板,所述下管道为从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提升桶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表面均匀设有螺旋提升叶片,所述提升桶的上端面设有端盖,旋转轴的上端穿过支撑板且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上管道的左端连通内筒的外侧面上端,上管道的右端连通提升桶的外侧面上端,所述上管道为从左至右向上倾斜,外筒与提升桶之间固定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上管道与下管道之间,所述加强板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耳座,刀轴穿过上管道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耳座上,位于上管道内的刀轴外表面设有刀片,第三电机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加强板的上表面前端,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刀轴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前侧面设有开关,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支柱,支柱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柱均匀分布在底板的下表面四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对应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支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对应的支架分别对称设置在对应电机的左右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设有活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电机通过固定支架均匀设置在加强板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通过内筒倾斜的下端面将位于底部的固体原料通过下管道运送至提升桶内,并通过螺旋提升叶片将原料向上输送且通过上管道将原料重新倒入至内筒中进行搅拌,防止原料沉积,同时在上管道中设置的刀片可以对固体原料进行进一步的切割,使原料在进入内筒中后更易于搅拌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底板、2外筒、3支撑板、4第一电机、5第一支架、6搅拌轴、7内筒、8搅拌叶片、9下管道、10提升桶、11螺旋提升叶片、12旋转轴、13端盖、14上管道、15刀轴、16刀片、17第二电机、18第二支架、19固定耳座、20固定支架、21第三电机、22出料口、23活塞、24支柱、25开关、26进料口、27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支柱24,支柱24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柱24均匀分布在底板1的下表面四周,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固定有外筒2,外筒2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支架5固定在支撑板3的上表面,搅拌轴6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6的下端穿过支撑板3并插入内筒7内,所述内筒7位于外筒2的内部并与外筒2一体连接,搅拌叶片8均匀设置在搅拌轴6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板3的上表面左侧设有进料口26,进料口26与内筒7相连通,所述内筒7的下端面为倾斜面,提升桶10设置在外筒2的右方且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下管道9的左端连通内筒7的外侧面下端,下管道9的右端连通提升桶10的外侧面下端,出料口22的上端设置在内筒7下表面右端且靠近下管道9的左端,出料口22的下端穿过底板1,为了方便控制原料的出料,所述出料口22的下端设有活塞23,活塞23的使用,使出料更加方便,所述下管道9为从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提升桶10内设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的外表面均匀设有螺旋提升叶片11,螺旋提升叶片11可以将原料从下端提升到上端,很适合固体原料的提升,所述提升桶10的上端面设有端盖13,端盖13可以防止物料溢出,旋转轴12的上端穿过支撑板3且与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17通过第二支架18固定在支撑板3的上表面,上管道14的左端连通内筒7的外侧面上端,上管道14的右端连通提升桶10的外侧面上端,所述上管道14为从左至右向上倾斜,外筒2与提升桶10之间固定有加强板27,所述加强板27位于上管道14与下管道9之间,所述加强板27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耳座19,刀轴15穿过上管道14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耳座19上,位于上管道14内的刀轴15外表面设有刀片16,在上管道中设置的刀片16可以对固体原料进行进一步的切割,使原料在进入内筒中后更易于搅拌均匀,第三电机21通过固定支架20固定在加强板27的上表面前端,所述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1对应的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18和固定支架2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对应的支架分别对称设置在对应电机的左右两端,第三电机21的输出端与刀轴15连接,为了使原料粉碎的更为快速,所述第三电机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电机21通过固定支架20均匀设置在加强板27的上表面,所述加强板27的前侧面设有开关25,开关2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2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7、第三电机21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通过内筒7倾斜的下端面将位于底部的固体原料通过下管道9运送至提升桶10内,并通过螺旋提升叶片11将原料向上输送且通过上管道14将原料重新倒入至内筒7中进行搅拌,防止原料沉积,同时在上管道14中设置的刀片16可以对固体原料进行进一步的切割,使原料在进入内筒7中后更易于搅拌均匀。
在使用时:先通过开关25启动第一电机4,使搅拌叶片8随着搅拌轴6转动,通过进料口26向内筒7添加原料,原料通过搅拌叶片8的搅拌并进行初步的粉碎,然后通过内筒7的外侧面进入到下管道9内,并通过下管道9进入到提升桶10内,然后通过开关25启动第二电机17,使螺旋提升叶片11随着旋转轴12转动并通过向上螺旋转动将固体原料向上提起,通过提升桶10外侧面进入到上管道14内,通过开关25启动第三电机21,使刀片16转动并对进入到上管道14内的原料进行二次粉碎,同时还能带动原料向内筒7移动,使经提升后的原料再次进入内筒7中。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位于底部的固体原料通过提升桶10将原料运送至筒体侧面并倒入筒体内,对原料进行循环式的输送,防止底部原料沉淀,同时在搅拌过程中添加原料,也能更好的与其它原料混合均匀,非常适用于有机物固体原料的搅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固定有外筒(2),外筒(2)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支架(5)固定在支撑板(3)的上表面,搅拌轴(6)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6)的下端穿过支撑板(3)并插入内筒(7)内,所述内筒(7)位于外筒(2)的内部并与外筒(2)一体连接,搅拌叶片(8)均匀设置在搅拌轴(6)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板(3)的上表面左侧设有进料口(26),进料口(26)与内筒(7)相连通,所述内筒(7)的下端面为倾斜面,提升桶(10)设置在外筒(2)的右方且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下管道(9)的左端连通内筒(7)的外侧面下端,下管道(9)的右端连通提升桶(10)的外侧面下端,出料口(22)的上端设置在内筒(7)下表面右端且靠近下管道(9)的左端,出料口(22)的下端穿过底板(1),所述下管道(9)为从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提升桶(10)内设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的外表面均匀设有螺旋提升叶片(11),所述提升桶(10)的上端面设有端盖(13),旋转轴(12)的上端穿过支撑板(3)且与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17)通过第二支架(18)固定在支撑板(3)的上表面,上管道(14)的左端连通内筒(7)的外侧面上端,上管道(14)的右端连通提升桶(10)的外侧面上端,所述上管道(14)为从左至右向上倾斜,外筒(2)与提升桶(10)之间固定有加强板(27),所述加强板(27)位于上管道(14)与下管道(9)之间,所述加强板(27)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耳座(19),刀轴(15)穿过上管道(14)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耳座(19)上,位于上管道(14)内的刀轴(15)外表面设有刀片(16),第三电机(21)通过固定支架(20)固定在加强板(27)的上表面前端,第三电机(21)的输出端与刀轴(15)连接,所述加强板(27)的前侧面设有开关(25),开关(2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2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7)、第三电机(21)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支柱(24),支柱(24)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柱(24)均匀分布在底板(1)的下表面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1)对应的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18)和固定支架(2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对应的支架分别对称设置在对应电机的左右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2)的下端设有活塞(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电机(21)通过固定支架(20)均匀设置在加强板(27)的上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01955.5U CN209271297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01955.5U CN209271297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71297U true CN209271297U (zh) | 2019-08-20 |
Family
ID=67609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001955.5U Active CN209271297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7129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35358A (zh) * | 2019-12-18 | 2020-03-31 | 泗县智固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物料生产用混合罐 |
-
2018
- 2018-11-30 CN CN201822001955.5U patent/CN2092712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35358A (zh) * | 2019-12-18 | 2020-03-31 | 泗县智固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物料生产用混合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82568U (zh) | 一种带刮板的饲料混合机 | |
CN206778559U (zh) |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饲料粉碎机 | |
CN209271297U (zh) | 循环式均匀搅拌装置 | |
CN107261979A (zh) | 一种防堵塞的饲料均匀搅拌机 | |
CN209476111U (zh) | 一种化肥生产用混料机 | |
CN107243277A (zh) | 一种具有高效搅拌出料机构的混料箱 | |
CN204564144U (zh) | 一种反应釜 | |
CN221999558U (zh) | 一种肥料混合设备 | |
CN207287337U (zh) | 一种防堵塞的饲料均匀搅拌机 | |
CN209271240U (zh) | 分离式均匀混料装置 | |
CN209828892U (zh) | 一种饲料酶制剂添加设备 | |
CN115433626A (zh) | 通过水代法制备小磨香油的工艺 | |
CN203955073U (zh) | 新型饲料搅拌机 | |
CN208287851U (zh) | 一种青贮饲料混合机 | |
CN210282822U (zh) | 一种可干燥的混料装置 | |
CN209699535U (zh) | 一种用于砖块原料混合装置 | |
CN219849058U (zh) | 一种食品调配装置 | |
CN213797397U (zh) | 一种多级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楼 | |
CN221772184U (zh) | 一种马粮生产液体添加剂搅拌设备 | |
CN206762774U (zh) | 一种立式搅拌混合装置 | |
CN217662867U (zh) | 一种涂料加工混合设备 | |
CN220634189U (zh) | 一种粉丝生产用的原料混合机 | |
CN218404513U (zh) | 一种涤纶丝混料下料装置 | |
CN219190692U (zh) | 一种磷石膏板材原料搅拌机 | |
CN217016168U (zh) | 一种节水材料生产用自动搅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