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8231U - 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 - Google Patents

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8231U
CN209268231U CN201821718834.6U CN201821718834U CN209268231U CN 209268231 U CN209268231 U CN 209268231U CN 201821718834 U CN201821718834 U CN 201821718834U CN 209268231 U CN209268231 U CN 209268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hole
isolation
fence
bottom cover
bottle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88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荣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88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8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8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8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菇栽培容器,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由顶盖、底盖扣合而成,顶盖、底盖之间形成一相对密闭的密闭区域,所述密闭区域自内向外依次设有至少三道呈环状的隔离用围栏,隔离用围栏的底固定在所述底盖的上表面上;隔离用围栏上各开有至少两个使所在的隔离用围栏内外联通的第三通气孔,相邻的两个隔离用围栏上的第三通气孔不正对。本专利优化了第三通气孔的位置,通过使第三通气孔不正对,可有效增加水汽回流的难度,进而可有效避免菌菇栽培过程中水气的干扰,有利于在掻菌后使得菌丝更快的恢复,有利于保证菌菇的产量和生长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菇栽培容器,尤其涉及菌菇栽培瓶盖。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很多菌菇在习性和特点上有了更深的了解,根据其习性和特点,人们对菌菇的野生环境进行分析和优化,利用人工模拟条件,栽培了很多食用菌,如蘑菇、木耳、金针菇等。目前,栽培容器一般分为栽培瓶和栽培袋,其作用是提供菌菇生长和繁殖的空间。其中栽培瓶是菌菇栽培中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栽培方法。这种栽培方法具有可多次重复使用,不容易感染杂菌,子实体生长容易控制,方便管理,容易采收等优点。
在培养菌菇的过程中,用来封闭栽培瓶的盖子不仅要求具有通气性,防止杂菌侵入,还得防止水回流,以便金针菇的菌丝能很好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包括一用于盖住菌菇栽培瓶的瓶口的瓶盖,所述瓶盖由顶盖、底盖扣合而成,所述顶盖、底盖之间形成一相对密闭的密闭区域,所述底盖下方设有用于连接栽培瓶的瓶口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区域自内向外依次设有至少三道呈环状的隔离用围栏,隔离用围栏的底固定在所述底盖的上表面上,隔离用围栏上各开有至少两个使所在的隔离用围栏内外联通的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左右贯穿且相邻的两个隔离用围栏上的第三通气孔不正对,从而形成狭长的气道;
所述底盖上开有使密闭区域和栽培瓶内部联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上下贯穿,且位于最内侧的隔离用围栏内侧,所述第一通气孔的边缘处设有向上的翻边;
所述底盖上开有使密闭区域和栽培瓶外部联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上下贯穿且位于最外侧的隔离用围栏外侧;
所述翻边的上端面高出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上端面和所述第三通气孔的下端面。
首先,本专利通过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使栽培瓶与外界连通,使得瓶盖具有通气性,瓶内和外界通气顺畅,为菌菇生长和繁殖提供所需的空气,满足了菌菇的栽培需要。其次,本专利优化了第一通气孔的结构,增设有翻边,可有效避免水汽流入瓶中。再次,利用第一通气孔上的翻边,使得第一通气孔和围栏及第三通气孔之间形成了高度差,可有效增加水汽回流的难度,进而可有效避免水汽流入瓶中,从而在菌菇栽培过程中避免水气的干扰,有利于在掻菌后使得菌丝更快的恢复,有利于保证菌菇的产量和生长的一致性。另外,本专利优化了第三通气孔的位置,通过使第三通气孔不正对,隔离用围栏形成了狭窄的长气道,有利于进一步防止细菌、灰尘等进入瓶内。
优选,隔离用围栏有四道,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隔离用围栏、第二隔离用围栏、第三隔离用围栏、第四隔离用围栏;所述第一通气孔位于第一隔离用围栏的内侧,所述第二通气孔位于第四隔离用围栏的外侧。
各隔离用围栏等高,且隔离用围栏的顶抵在顶盖的下表面上,所述翻边的高度小于隔离用围栏的高度;所述底盖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四隔离用围栏内侧的部分等高,所述底盖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四隔离用围栏外侧的部分等高,所述底盖上表面位于所述第四隔离用围栏外侧的部分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底盖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四隔离用围栏内侧的部分。从而增加外部水汽进入密闭空间的难度。
所述第一通气孔至少有三个,各第一通气孔以所述底盖的中心为中心,围成环状;
各隔离用围栏均呈圆环状,且各隔离用围栏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底座的中心轴线重合。以降低生产难度。
四道隔离用围栏上各开有两个第三通气孔,以位于同一道隔离用围栏上的两个第三通气孔的中心的连线作为通气孔连线,各通气孔连线均穿过所述底座的中心;
相邻的两个隔离用围栏的两个通气孔连线连线相互垂直。
通过对第三通气孔个数和位置的选择,可进一步增加水汽回流的难度,同时降低生产难度。更关键的是,还可有效改善瓶盖的强度。
所述第一通气孔优选有四个,每个通气孔连线的两侧各有两个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优选有八个,八个第二通气孔以所述底盖的中心为中心围成环状,每一个空气孔连线的两侧各有四个所述第二通气孔。
以使分布更为均匀,保证瓶盖强度。同时避免了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正对第三通气孔的情况,可进一步增加水汽回流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的纵截面图;
图2为图1中结构的底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包括一用于盖住菌菇栽培瓶的瓶口的瓶盖,瓶盖由顶盖1、底盖2扣合而成,顶盖1、底盖2之间形成一相对密闭的密闭区域,底盖2下方设有用于连接栽培瓶的瓶口的连接结构8,其特征在于,底盖2的上方自中心向边缘依次设有四道呈环状的隔离用围栏3,分别为第一隔离用围栏、第二隔离用围栏、第三隔离用围栏、第四隔离用围栏;四道隔离用围栏3等高,且隔离用围栏3的顶抵在顶盖1的下表面上,隔离用围栏的底固定在底盖2的上表面上;底盖2上开有使密闭区域和栽培瓶内部联通的第一通气孔6,第一通气孔6位于第一隔离用围栏内侧,第一通气孔6的边缘处设有向上的翻边4,翻边4的高度小于隔离用围栏3的高度;底盖2上开有使密闭区域和栽培瓶外部联通的第二通气孔7,第二通气孔7位于第四隔离用围栏外侧;四道隔离用围栏上各开有至少两个使所在的隔离用围栏内外联通的第三通气孔,相邻的两个隔离用围栏上的第三通气孔不正对。首先,本专利通过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使栽培瓶与外界连通,使得瓶盖具有通气性,为菌菇生长和繁殖提供所需的空气,满足了菌菇的栽培需要。其次,本专利优化了第三通气孔的位置,通过使第三通气孔不正对,可有效增加水汽回流的难度,进而可有效避免菌菇栽培过程中水气的干扰,有利于在掻菌后使得菌丝更快的恢复,有利于保证菌菇的产量和生长的一致性。同时本专利还优化了隔离用围栏的高度、底盖上表面的形状,在保证通气、防回流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难度。
底盖2的上表面位于第四隔离用围栏内侧的部分等高,底盖2的上表面位于第四隔离用围栏外侧的部分等高,底盖2上表面位于第四隔离用围栏外侧的部分的高度小于底盖2的上表面位于第四隔离用围栏内侧的部分。从而增加外部水汽进入密闭空间的难度。
第一通气孔至少有三个,各第一通气孔以底盖2的中心为中心,围成环状;各隔离用围栏均呈圆环状,且各隔离用围栏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的中心轴线重合。以降低生产难度。
四道隔离用围栏上各开有两个第三通气孔9,以位于同一道隔离用围栏上的两个第三通气孔9的中心的连线作为通气孔连线,各通气孔连线均穿过底座的中心;相邻的两个隔离用围栏的两个通气孔连线连线相互垂直。通过对第三通气孔9个数和位置的选择,可进一步增加水汽回流的难度,同时降低生产难度。更关键的是,还可有效改善瓶盖的强度。第一通气孔6优选有四个,每个通气孔连线的两侧各有两个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7优选有八个,八个第二通气孔以底盖2的中心为中心围成环状,每一个空气孔连线的两侧各有四个第二通气孔。以使分布更为均匀,保证瓶盖强度。同时避免了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正对第三通气孔的情况,可进一步增加水汽回流的难度。
第三通气孔9的孔径优选为14mm±3mm。以保证通气顺畅。
底盖2的正中心处设有一凸起5,凸起5位于上表面上。以改善气流方向,使气流更好的流向第三通气孔。凸起的高度不大于隔离用围栏的高度。凸起5可以是圆柱形凸起、圆锥形凸起、多边形凸起。优选,凸起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由多个边构成,边的个数与第一隔离用围栏上的第三通气孔的个数相同,且一一正对,各边均优选呈弧状,且弧的开口朝向第三通气。以进一步改善气流方向。
底盖的外边缘处设有侧壁,侧壁的顶与隔离用围栏的顶等高。侧壁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顶盖的下方设有可以扣合在环形凹槽内的挡头,环形凹槽和挡头构成连接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包括一用于盖住菌菇栽培瓶的瓶口的瓶盖,所述瓶盖由顶盖、底盖扣合而成,所述顶盖、底盖之间形成一相对密闭的密闭区域,所述底盖下方设有用于连接栽培瓶的瓶口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区域自内向外依次设有至少三道呈环状的隔离用围栏,隔离用围栏的底固定在所述底盖的上表面上,隔离用围栏上各开有至少两个使所在的隔离用围栏内外联通的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左右贯穿且相邻的两个隔离用围栏上的第三通气孔不正对,从而形成狭长的气道;
所述底盖上开有使密闭区域和栽培瓶内部联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上下贯穿,且位于最内侧的隔离用围栏内侧,所述第一通气孔的边缘处设有向上的翻边;
所述底盖上开有使密闭区域和栽培瓶外部联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上下贯穿且位于最外侧的隔离用围栏外侧;
所述翻边的上端面高出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上端面和所述第三通气孔的下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隔离用围栏有四道,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隔离用围栏、第二隔离用围栏、第三隔离用围栏、第四隔离用围栏;所述第一通气孔位于第一隔离用围栏的内侧,所述第二通气孔位于第四隔离用围栏的外侧,所述底盖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四隔离用围栏内侧的部分等高,所述底盖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四隔离用围栏外侧的部分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各隔离用围栏等高,且隔离用围栏的顶抵在顶盖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通气孔翻边的高度小于隔离用围栏的高度;所述底盖上表面位于所述第四隔离用围栏外侧的部分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底盖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四隔离用围栏内侧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各隔离用围栏均呈圆环状,且各隔离用围栏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底盖的中心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至少有三个,各第一通气孔以所述底盖的中心为中心,围成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隔离用围栏上各开有两个第三通气孔,以位于同一道隔离用围栏上的两个第三通气孔的中心的连线作为通气孔连线,各通气孔连线均穿过所述底盖的中心;
相邻的两个隔离用围栏的两个通气孔连线连线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有四个,每个通气孔连线的两侧各有两个所述第一通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孔有八个,八个第二通气孔以所述底盖的中心为中心围成环状,每一个空气孔连线的两侧各有四个所述第二通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底盖的外边缘处设有侧壁,所述侧壁的顶与所述隔离用围栏的顶等高。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正中心处设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位于上表面上,所述凸起的高度不大于所述隔离用围栏的高度。
CN201821718834.6U 2018-10-23 2018-10-23 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 Active CN209268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8834.6U CN209268231U (zh) 2018-10-23 2018-10-23 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8834.6U CN209268231U (zh) 2018-10-23 2018-10-23 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8231U true CN209268231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599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8834.6U Active CN209268231U (zh) 2018-10-23 2018-10-23 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8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72732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的出菇盖
CN209268231U (zh) 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
CN205658162U (zh) 铁皮石斛幼苗培育瓶
CN201585281U (zh) 食用菌栽培装置
KR101348883B1 (ko) 버섯 재배용 용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고 버섯의 자동화 재배 방법
CN208462582U (zh)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
CN207543855U (zh) 一种可悬挂的食用菌栽培瓶
CN208739947U (zh) 一种果实蝇诱捕器
CN204598741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
CN206895454U (zh) 一种新型石斛组培瓶
CN203251678U (zh) 食用菌的培养装置
CN208446244U (zh) 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
CN209965008U (zh) 白蚁专用养殖盒
CN204907425U (zh) 一种家庭用植物栽培设备
CN205005539U (zh) 一种新型菌袋透气塞
CN210580199U (zh) 一种amf盆栽培养的容器
CN203748299U (zh) 一种食用菌摇瓶培养器
CN207733367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瓶的瓶盖
CN208462583U (zh)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
CN106171532A (zh) 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KR20170000626U (ko) 표고버섯 재배 전용 용기
CN201657648U (zh) 食用菌栽培容器
CN206182030U (zh) 金线莲水培植盒
CN110291933A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瓶
CN206182017U (zh) 一种双层防紫外线遮光保温水培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516006 south si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venue, Dongxing area, Dongji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cheng,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401 Shanghai City, Fengxian District modern agriculture park Gao Feng Road, No. 99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