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57648U - 食用菌栽培容器 - Google Patents

食用菌栽培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57648U
CN201657648U CN2010201652902U CN201020165290U CN201657648U CN 201657648 U CN201657648 U CN 201657648U CN 2010201652902 U CN2010201652902 U CN 2010201652902U CN 201020165290 U CN201020165290 U CN 201020165290U CN 201657648 U CN201657648 U CN 201657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bottle
edible fungus
fungus culturing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652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维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652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57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57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576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容器,包括盖体、中空的瓶体及罩体,其中: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盖设于所述瓶体上,所述第一盖体的中间具有一开口,所述第二盖体通过所述开口盖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栽培容器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模式,比目前现有的生产模式提高工效3-5倍,每吨干品降低劳工成本4000-6000元;另,该容器通气效果良好,产量高,品质好,又能防虫,不用农药,是生产绿色或有基产品的首选器皿,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食用菌栽培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容器。
背景技术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又名白木耳、雪耳,英文名whiteJellv Fungus,是我国久负盛名食药兼用真菌,时尚大众化健康食品,也是我国出口特色农产品之一。现有银耳常规栽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塑料袋装培养料,袋面打穴、接种贴胶布,发菌培养后,撕掉胶布,扩口露空出耳,菇房控温、喷水、保湿、通风,直至采收,采用塑料袋栽培银耳有以下主要缺点:1、出耳后,银耳易被病虫害侵染,必要时,需要喷洒相应农药,造成银耳品质下降;2、生产程序工作量大,花费较多劳工,效益不高;另一种是在是在雪杉耳瓶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栽培银耳新器皿。但因栽培雪杉耳的塑料瓶口太小,不适合机械化生产操作,且瓶口设定为螺纹口,更不适合自动化生产设备操作;另外,瓶罩通气孔太小,不利通气,影响银耳正常生长;出耳时瓶口培养基直接曝露,银耳底部会粘附香灰菌丝体或基质,影响银耳削头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容器,该容器不仅能够适合自动化机械生产,提高生产工效;同时通过该容器培养的食用菌产量高、品质好,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容器,包括盖体和中空的瓶体,其中: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盖设于所述瓶体上,所述第一盖体的中间具有一开口,所述第二盖体通过所述开口盖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
其中,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且所述罩体远离第一盖体的一侧是滤网结构。
其中,包括接触圈,所述接触圈位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且接触圈的最大直径小于第二盖体的最大直径。
其中,所述第一盖体上具有垫圈,所述垫圈位于开口的周围,该垫圈上具有缺口,使垫圈形成垫圈点,且该垫圈点的高度与第二盖体盖设于第一盖体后的高度相等。
其中,所述第一盖体与瓶体之间采用内外凹凸槽固定或者凸点直压式固定,所述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之间采用内外凹凸槽固定或者凸点直压式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板体,分别与第一板体垂直的二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板体沿所述开口处延伸有朝向瓶体底部的二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平行,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板体,分别与第二板体垂直的二第三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内径与瓶体开口处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三侧边的外径与第二侧边的内径相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板体的侧壁倾斜于第二板体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盖体中间开口的直径为20mm-40mm。
其中,所述瓶体的高度为80-110mm,瓶体开口处的直径为70-120mm,瓶体的直90-140mm。
其中,所述食用菌栽培容器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笫二盖体采用软性体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栽培容器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模式,比目前现有的生产模式提高工效3-5倍,每吨干品降低劳工成本4000-6000元;另,该容器通气效果良好,产量高,品质好,又能防虫,不用农药,是生产绿色或有基产品的首选器皿,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食用菌栽培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瓶体1;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开口4;第一板体21;
第一侧边22;第二侧边23;第二板体31;第三侧边32;罩体5;
接触圈6;第二板体的侧壁311;第二板体的上表面312;垫圈点7;
凸点8;防护设施9。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栽培容器,包括盖体和中空的瓶体1,其中: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2和第二盖体3,所述第一盖体2盖设于所述瓶体1上,所述第一盖体2的中间具有一开口4,所述第二盖体3通过所述开口4盖设于所述第一盖体2上。
其中,所述第一盖体2呈“∏”型,即包括第一板体21,分别与第一板体21垂直的二第一侧边22,所述第一板体21沿所述开口4处延伸有朝向瓶体1底部的第二侧边23,且所述第二侧边23与第一侧边22平行。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食用菌以银耳为例说明。
在所述第一盖体2上设开口4的作用是接种和出耳用,为了减少银耳接种的污染、使出耳耳底干净、出耳培养基不易干燥,且考虑到开口4太小会不利于银耳的生长,开口4太大则银耳底部粘附的菌体难以削除,故将所述开口4的直径设置为20mm-40mm之间。
所述第二盖体3呈“∏”型,即包括第二板体31,分别与第二板体31垂直的二第三侧边32。
所述笫二盖体3采用软性体材料制成,其作用是方便起盖和封盖,又能紧密固定在第一盖体2的开口上。
其中,为了起盖方便,第二板体的侧壁311倾斜于第二板体的上表面312,即第二板体的侧壁311与第二板体的上表面312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角度为30-60度,优选为45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栽培容器还包括罩体5,所述罩体5罩设于所述第一盖体2上,且所述罩体5远离第一盖体2的一侧具有呈滤网状的防护设施9,即所述罩体5远离第一盖体2的一侧是滤网结构。在满足银耳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使该罩体5具有防虫、通气和保湿的作用;另,所述罩体5还可采用无纺布或其它防虫网制成罩帽替代,且所述罩体5与第一盖体2配合的一端比另一端的直径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多个罩体5重叠在一起,以便提高搬运或储存效率。
其中,还包括接触圈6,所述接触圈6位于第一盖体2和第二盖体3之间,且接触圈6的最大直径小于第二盖体3的最大直径,其作用是可以有效阻止外界病虫害浸入容器内,又有一定的通气量。
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圈6的接触半径为3-5mm,即接触圈的外径比内径大6-10mm。即,接触圈的最大直径A比第二盖体3的直径B小为6-10mm。
其中,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2上具有垫圈,所述垫圈位于开口的周围,该垫圈上具有缺口(图中未示),使垫圈形成垫圈点7,该垫圈点7之间的距离是用来排蒸溜水的,该垫圈点7是笫一盖体的增设部位,是防止瓶子重叠时压低第二盖体3,避免蒸溜水流入瓶内,且该垫圈点的高度与第二盖体盖设于第一盖体后的高度相等。
其中,所述垫圈点7与第一盖体2为一体成型。
为了适合自动化机械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第一盖体2与瓶体1之间、第二盖体3与第一盖体2之间、罩体5与第一盖体2之间的固定方式采用内外凹凸槽固定或者凸点直压式固定。
当采用内外凹凸槽固定时,在所述第一盖体2与瓶体1的配合面处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图中未示),即当所述瓶体1的配合面处为凹槽时,所述第一盖体2的配合面处则设为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当所述瓶体1的配合面处为凸起时,所述第一盖体2的配合面处则设为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
当采用凸点直压式固定时,在所述第一盖体2的配合面处设置内凸槽或内凸点,即当所述瓶体1的配合面处为外偏凹槽时,所述第一盖体2的配合面处则设有内凸槽或内凸点8,第一盖体2的内凸槽或内凸点的内径略微小于瓶体的瓶口外径,略微大于瓶口外偏凹槽的外径,且使相对配合的两凹凸槽或凸点之间略微有间隙,在此状态下形成一种压紧的弹性功能,从而将第一盖体2固定盖设于瓶体1口上;
其中,所述第二盖体3和第一盖体2的配合与第一盖体2和瓶体1的配合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即在机械生产时,空的瓶体1要人工从包装袋取出,排放在塑料托盘上,每盘可以装9-16个,然后放到自动装料机里装料、装料完转入封盖机里自动封盖(包括封第一盖体2和第二盖体3),封盖完装到流动架上,转入高温灭菌(高压或常压灭菌都行),灭菌完常温或强制冷却到28度以下,进行无菌规程接种,接种完控制空气适合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进行发菌,发菌12-18天,打开第二盖体3,罩上瓶罩或无纺布及其他化纤网帽进入生长阶段管理,从接菌到采收一般35-45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容器的容量400-1600ml,太小工效低,太大生物学效率低,该瓶体1的高度为80-110mm,瓶体1开口4处的直径为70-120mm,瓶体1的直径为90-140mm,即适合银耳高产标准,又能适合机械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罩体5的罩高50-80mm,罩口直径80-130mm,罩底直径60-100mm,用无纺布或化纤网帽(能防虫和通气)也可代替瓶罩。
所述第一盖体2的最大直径为80-130mm,其中,二第一侧边22的内径与瓶体1开口4处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二盖体3的最大直径为30-55mm,其中,二第三侧边32的外径与开口4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食用菌栽培容器是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耐高温要求126℃以上,可以多次反复使用不会变形。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栽培容器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模式,比现有雪杉耳生产模式提高工效3-5倍,每吨干品降低劳工成本4000-6000元;另,本容器通气效果良好,产量高,品质好,又能防虫,不用农药,是生产绿色或有基产品的首选器皿,从而提高生产效益,比雪杉耳总产值提高50%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食用菌栽培容器,包括盖体和中空的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盖设于所述瓶体上,所述第一盖体的中间具有一开口,所述第二盖体通过所述开口盖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且所述罩体远离第一盖体的一侧是滤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圈,所述接触圈位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且接触圈的最大直径小于第二盖体的最大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上具有垫圈,所述垫圈位于开口的周围,该垫圈上具有缺口,使垫圈形成垫圈点,且该垫圈点的高度与第二盖体盖设于第一盖体后的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与瓶体之间采用内外凹凸槽固定或者凸点直压式固定,所述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之间采用内外凹凸槽固定或者凸点直压式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板体,分别与第一板体垂直的二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板体沿所述开口处延伸有朝向瓶体底部的二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平行,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板体,分别与第二板体垂直的二第三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内径与瓶体开口处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三侧边的外径与第二侧边的内径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侧壁倾斜于第二板体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中间开口的直径为20mm-4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高度为80-110mm,瓶体开口处的直径为70-120mm,瓶体的直90-14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栽培容器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笫二盖体采用软性体材料制成。
CN2010201652902U 2010-04-21 2010-04-21 食用菌栽培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57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52902U CN201657648U (zh) 2010-04-21 2010-04-21 食用菌栽培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52902U CN201657648U (zh) 2010-04-21 2010-04-21 食用菌栽培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57648U true CN201657648U (zh) 2010-12-01

Family

ID=4322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6529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57648U (zh) 2010-04-21 2010-04-21 食用菌栽培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576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8476A (zh) * 2015-06-10 2017-01-04 李滇华 黑木耳出耳瓶
CN107750812A (zh) * 2017-10-18 2018-03-06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8476A (zh) * 2015-06-10 2017-01-04 李滇华 黑木耳出耳瓶
CN107750812A (zh) * 2017-10-18 2018-03-06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0669B (zh) 一种以野生芒草为主料工厂化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3340093A (zh) 一种人工栽培桑黄的方法
CN101919338A (zh) 一种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N204272732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的出菇盖
CN201657648U (zh) 食用菌栽培容器
CN105145120A (zh) 一种银耳栽培方法
CN208191616U (zh) 一种免拆袋三角形食用菌菌棒
CN210432542U (zh) 一种金针菇生长培养透气瓶
CN209518055U (zh) 一种蓝莓组织培养容器
KR101348883B1 (ko) 버섯 재배용 용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고 버섯의 자동화 재배 방법
CN203251678U (zh) 食用菌的培养装置
CN201585281U (zh) 食用菌栽培装置
CN201263326Y (zh) 食用菌栽培瓶盖
WO2010090448A2 (ko) 버섯 재배 용기
CN205005539U (zh) 一种新型菌袋透气塞
CN109105159A (zh) 一种冬荪菌种的制备方法
CN204669951U (zh) 一种猴头菇工厂化栽培装置
CN110583364B (zh) 丁形深口双膜立体培养代料桑黄的方法
CN112753492A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瓶盖
CN203387948U (zh)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瓶
CN105532261A (zh) 一种缩短竹荪菌制种周期的方法
CN106804340A (zh) 一种覆垄小苗温室
CN106831188B (zh) 一种优质银耳的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0511A (zh) 一种芦苇鲜菌的培育与生产工艺
CN210900686U (zh) 一种家庭用液体菌种食用菌种植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