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2583U -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2583U
CN208462583U CN201821013015.1U CN201821013015U CN208462583U CN 208462583 U CN208462583 U CN 208462583U CN 201821013015 U CN201821013015 U CN 201821013015U CN 208462583 U CN208462583 U CN 208462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hole
bottle cap
isolation
caping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30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荣琳
金胄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30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2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2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2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菇栽培容器,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包括盖顶、连接壁,盖顶中空,盖顶的中空部分内设有三道隔离用围栏,隔离用围栏呈环状并将盖顶的中空部分分割为四部分,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的底部的高度不低于第二部分的底部的高度,第二部分的底部的高度高于第三部分的底部的高度,第三部分的底部的高度高于第四部分的底部的高度;第一部分的底部开有与栽培瓶连通的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上覆盖有透气网,第四部分的底部开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位于连接壁的上方外侧;隔离用围栏上开有第三通气孔。本专利有利于栽培瓶内水气的排除,可有效阻挡外部水气的进入。

Description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菇栽培容器,尤其涉及菌菇栽培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很多菌菇在习性和特点上有了更深的了解,根据其习性和特点,人们对菌菇的野生环境进行分析和优化,利用人工模拟条件,栽培了很多食用菌,如蘑菇、木耳、金针菇等。目前,栽培容器一般分为栽培瓶和栽培袋,其作用是提供菌菇生长和繁殖的空间。其中栽培瓶是菌菇栽培中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栽培方法。这种栽培方法具有可多次重复使用,不容易感染杂菌,子实体生长容易控制,方便管理,容易采收等优点。
在培养菌菇的过程中,需要在栽培瓶的瓶口上盖上具有通气性的瓶盖,以便金针菇的菌丝能很好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菇栽培瓶瓶盖,以保证瓶盖的通气性。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包括一用于盖住菌菇栽培瓶的瓶口的瓶盖,所述瓶盖包括盖顶、连接在盖顶下方的连接壁,所述盖顶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壁的上方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顶中空,所述盖顶的中空部分内设有三道隔离用围栏,所述隔离用围栏呈环状并将所述盖顶的中空部分分割为四部分,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部分的底部的高度;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开有与栽培瓶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上覆盖有一无纺布制成的透气网,所述第四部分的底部开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位于所述连接壁的上方外侧;
所述隔离用围栏上开有第三通气孔。
首先,本专利通过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使栽培瓶与外界连通,使得瓶盖具有通气性,为菌菇生长和繁殖提供所需的空气,满足了菌菇的栽培需要。其次,本专利在第一通气孔上覆盖无纺布制成的透气网,可有效避免粉尘、菌丝、杂质等进入中空部分,堵塞气流通道,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通气性。更关键的是,本专利优化了中空部分的高度,通过限定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底部的高度,使气道呈阶梯状,一方面,有利于栽培瓶内水气的排除,另一方面,可有效阻挡外部水气的进入,可有效避免菌菇栽培过程中水气的干扰,有利于在掻菌后使得菌丝更快的恢复,有利于保证菌菇的产量和生长的一致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道所述隔离用围栏均包括至少四个挡板,至少四个挡板以所述盖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设有间隙,以所述间隙作为所述第三通气孔。以简化结构,方便生产。
每道所述隔离用围栏优选均由八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挡板构成。以增加第三通气孔的个数,使气流更为畅通。
位于同一道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的大小优选相等,所述隔离用围栏越靠近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越小。以保证间隙的距离,从而保证气流的通畅性。
所述挡板优选位于所在的隔离用围栏分割出的两部分中底部较高的那部分上。该设计可以保证挡板的高度相对较小,从而保证瓶盖的支撑强度。
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个数优选与位于最外侧的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的个数相同,最外侧的隔离用围栏上的每个挡板的下方外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通气孔。以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水气的进入难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菇栽培瓶瓶盖优选为圆形瓶盖,所述第一通气孔有一个且呈圆孔状,所述第二通气孔有至少四个且呈圆弧状。以保证通气孔的面积,进而保证气流的通畅性。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当然也可以是方形的、椭圆形的。
所述盖顶优选由盖顶主体、盖板扣合而成,所述盖顶主体的下方固定有所述连接壁,所述盖顶主体的上方固定有所述隔离用围栏,所述隔离用围栏的顶部抵住所述盖板。
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侧壁优选呈台阶状,越往上孔径越大。以通过台阶状的结构,固定透气网。所述第一通气孔进一步优选有两阶台阶。
所述盖板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上方,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抵在所述透气网上。以防止透气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的纵截面图;
图2为图1中结构的盖顶主体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结构的盖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和图3,栽培瓶瓶盖,包括一用于盖住菌菇栽培瓶的瓶口的瓶盖,瓶盖包括盖顶、连接在盖顶下方的连接壁,盖顶中空,盖顶由盖顶主体2、盖板1扣合而成,盖顶主体2的下方固定有连接壁。盖顶的中空部分内设有三道隔离用围栏,隔离用围栏呈环状并将盖顶的中空部分分割为四部分,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3、第三部分4、第四部分5,第一部分的底部的高度不低于第二部分3的底部的高度,第二部分3的底部的高度高于第三部分4的底部的高度,第三部分4的底部的高度高于第四部分5的底部的高度;第一部分的底部开有与栽培瓶连通的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上覆盖有一无纺布制成的透气网7,第四部分5的底部开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孔9,第二通气孔9位于连接壁的上方外侧;隔离用围栏上开有第三通气孔10。盖顶主体的上方固定有隔离用围栏,隔离用围栏的顶部抵住盖板。首先,本专利通过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使栽培瓶与外界连通,使得瓶盖具有通气性,为菌菇生长和繁殖提供所需的空气,满足了菌菇的栽培需要。其次,本专利在第一通气孔上覆盖无纺布制成的透气网,可有效避免粉尘、菌丝、杂质等进入中空部分,堵塞气流通道,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通气性。更关键的是,本专利优化了中空部分的高度,通过限定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底部的高度,使气道呈阶梯状,一方面,有利于栽培瓶内水气的排除,另一方面,可有效阻挡外部水气的进入,可有效避免菌菇栽培过程中水气的干扰,有利于在掻菌后使得菌丝更快的恢复,有利于保证菌菇的产量和生长的一致性。
每道隔离用围栏均包括至少四个挡板8,至少四个挡板8以盖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挡板8之间设有间隙,以间隙作为第三通气孔10。以简化结构,方便生产。每道隔离用围栏优选均由八个等间距排布的挡板构成。以增加第三通气孔的个数,使气流更为畅通。位于同一道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的大小优选相等,隔离用围栏越靠近第一通气孔,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越小。以保证间隙的距离,从而保证气流的通畅性。挡板优选位于所在的隔离用围栏分割出的两部分中底部较高的那部分上。该设计可以保证挡板的高度相对较小,从而保证瓶盖的支撑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通气孔有一个,第二通气孔有至少四个。以增大第一通气孔的面积、增加第二通气孔的个数,从而保证气流的通畅性。第二通气孔的个数优选与位于最外侧的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的个数相同,最外侧的隔离用围栏上的每个挡板的下方外侧均设有一个第二通气孔。以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水气的进入难度。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优选为圆形瓶盖,第一通气孔呈圆孔状,第二通气孔呈圆弧状。以保证通气孔的面积,进而保证气流的通畅性。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当然也可以是方形的、椭圆形的。第一通气孔的侧壁优选呈台阶状,越往上孔径越大。以通过台阶状的结构,固定透气网。第一通气孔进一步优选有两阶台阶。盖板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柱6,支撑柱6位于第一通气孔的上方,支撑柱的底部抵在透气网7上。以防止透气网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参见图1、图2,第一部分的内径为45.5mm±1mm;第二部分的外径为63.5mm±1mm;第四部分的外径为100mm±1mm;第一通气孔的最小孔径为25mm±1mm;透气网的外径为29mm±1mm;连接壁的内经为88.95mm±1mm;盖顶主体的最大高度为18.6mm±1mm;隔离用围栏的壁厚为1mm-3m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包括一用于盖住菌菇栽培瓶的瓶口的瓶盖,所述瓶盖包括盖顶、连接在盖顶下方的连接壁,所述盖顶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壁的上方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顶中空,所述盖顶的中空部分内设有三道隔离用围栏,所述隔离用围栏呈环状并将所述盖顶的中空部分分割为四部分,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部分的底部的高度;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开有与栽培瓶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上覆盖有一无纺布制成的透气网,所述第四部分的底部开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位于所述连接壁的上方外侧;
所述隔离用围栏上开有第三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每道所述隔离用围栏均包括至少四个挡板,至少四个挡板以所述盖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设有间隙,以所述间隙作为所述第三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每道所述隔离用围栏均由八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挡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道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的大小相等,所述隔离用围栏越靠近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位于所在的隔离用围栏分割出的两部分中底部较高的那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个数与位于最外侧的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的个数相同,最外侧的隔离用围栏上的每个挡板的下方外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一种菇栽培瓶瓶盖为圆形瓶盖,所述第一通气孔有一个且呈圆孔状,所述第二通气孔有至少四个且呈圆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顶由盖顶主体、盖板扣合而成,所述盖顶主体的下方固定有所述连接壁,所述盖顶主体的上方固定有所述隔离用围栏,所述隔离用围栏的顶部抵住所述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侧壁呈台阶状,所述第一通气孔通过台阶状的结构,固定所述透气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菇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上方,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抵在所述透气网上。
CN201821013015.1U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 Active CN208462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3015.1U CN208462583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3015.1U CN208462583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2583U true CN208462583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1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3015.1U Active CN208462583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2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7762U (zh) 带枝饲养昆虫的环保微型饲养笼
JP2014018110A (ja) 水耕栽培装置
CN208462583U (zh)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
KR101348883B1 (ko) 버섯 재배용 용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고 버섯의 자동화 재배 방법
CN208462582U (zh)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
CN203120571U (zh) 一种育苗盘
CN205848235U (zh) 一种用于植物生长机的无土栽培装置
CN203152106U (zh) 一种透气的植物栽培容器
CN209171085U (zh) 一种桃子种植用起苗器
CN103141326B (zh) 一种透气的植物栽培容器
CN203289947U (zh) 植物种植装置
CN204598741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
CN110089351A (zh) 框板、菌菇培养方法和采收装置
CN205695089U (zh) 昆虫观察装置
KR20180082650A (ko) 동충하초 배양용기
CN204518747U (zh) 花盆通气蓄水自动供给装置
CN208446244U (zh) 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
CN207574045U (zh) 一种易于取出幼苗的石斛育苗盆
CN207978516U (zh) 一种百合花培育装置
CN207476478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搔菌瓶
CN205161299U (zh) 一种马铃薯幼苗培育装置
CN205648603U (zh) 一种能养鱼的植物水培装置
JP6118139B2 (ja) 植物生育器
CN218635098U (zh) 一种用于功能植物饲养天敌和调查寄生率的装置
CN202285639U (zh) 采用无纺布透气网的金针菇栽培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