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2582U -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 - Google Patents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2582U
CN208462582U CN201821012189.6U CN201821012189U CN208462582U CN 208462582 U CN208462582 U CN 208462582U CN 201821012189 U CN201821012189 U CN 201821012189U CN 208462582 U CN208462582 U CN 208462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rubber cushion
isolation
bottle cap
f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21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荣琳
金胄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21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2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2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2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栽培瓶。一种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包括一用于盖住栽培瓶的瓶口的瓶盖,瓶盖包括盖顶、连接在盖顶下方的连接壁,盖顶中空,盖顶的中空部分内设有三道隔离用围栏,将盖顶的中空部分分割为四部分,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四部分的底部的高度自内向外依次降低或至少相同,第一部分的底部开有第一通气孔,第四部分的底部开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孔;隔离用围栏上开有第三通气孔;第二部分设有一呈环状的海绵垫,海绵垫的上部抵住第二部分的顶部,海绵垫的下部抵住第二部分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气性好,且能阻止水气及粉尘、杂质进入栽培瓶中。

Description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类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栽培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很多菌种在习性和特点上有了更深的了解,根据其习性和特点,人们对菌种的野生环境进行分析和优化,利用人工模拟条件,栽培了很多食用菌,如蘑菇、木耳、金针菇等。目前,金针菇的采用的栽培容器一般分为栽培瓶和栽培袋,其作用是提供金针菇生长和繁殖的空间。其中栽培瓶是金针菇栽培中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栽培方法。这种栽培方法具有可多次重复使用,不容易感染杂菌,子实体生长容易控制,方便管理,容易采收等优点。
在培养金针菇的过程中,需要在栽培瓶的瓶口上盖上具有通气性的瓶盖,以便金针菇的菌丝能很好的生长。同时需要阻止空气中的水气以及粉尘、杂质等进入栽培瓶,影响金针菇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包括一用于盖住栽培瓶的瓶口的瓶盖,所述瓶盖包括盖顶、连接在盖顶下方的连接壁,所述盖顶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壁的上方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顶中空,所述盖顶的中空部分内设有三道隔离用围栏,所述隔离用围栏呈环状并将所述盖顶的中空部分分割为四部分,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设有一呈环状的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上部抵住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所述海绵垫的下部抵住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所述海绵垫的外侧边抵住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的隔离用围栏,所述海绵垫的内侧边抵住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隔离用围栏;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部分的底部的高度,所述第四部分的最大深度不小于2mm;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开有与栽培瓶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侧壁高出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0.5mm以上,所述第四部分的底部开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位于所述连接壁的上方外侧,所述隔离用围栏上开有第三通气孔。
首先,本专利通过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使栽培瓶与外界连通,使得瓶盖具有通气性,为菌菇生长和繁殖提供所需的空气,满足了菌菇的栽培需要。其次,本专利仅在第二部分填充海绵,有效避免粉尘、杂质等进入栽培瓶的同时,相对于以往全部覆盖海绵的方式,可以把空间腾出来作为其它用途。再次,优化了中空部分的高度,通过限定第一通气孔的孔壁及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底部的高度,使气道呈阶梯状,起到了导水的作用,可使海绵垫内吸收的水分最终沿气道流出瓶盖外部,同时可防止蒸汽凝结的水被吸入瓶中,有效避免菌菇栽培过程中水气的干扰,有利于在掻菌后使得菌丝更快的恢复,有利于保证菌菇的产量和生长的一致性。然后,本专利还限定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侧壁高出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同样也可以有效防止蒸汽凝结的水流入瓶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道所述隔离用围栏均包括至少四个挡板,至少四个所述挡板以所述盖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有间隙,以所述间隙作为所述第三通气孔。以简化结构,方便生产。
最内侧的所述隔离用围栏优选由六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挡板构成,其余两道所述隔离用围栏优选由八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挡板构成。以增加第三通气孔的个数,使气流更为畅通。
位于同一道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所述挡板的大小优选相等,越靠近所述第一通气孔的所述档板的面积越小。以保证间隙的距离,从而保证气流的通畅性。
所述挡板优选位于其所在的所述隔离用围栏分割出的两部分中底部较高的那部分上。该设计可以保证挡板的高度相对较小,从而保证瓶盖的支撑强度。
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个数优选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所述挡板的个数相同,位于最外侧的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每个所述挡板的下方外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通气孔。以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水气的进入难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瓶盖优选为一圆形瓶盖,所述第一通气孔设有4个,4个所述第一通气孔围绕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通气孔有至少四个且呈圆弧状。以保证通气孔的面积,进而保证气流的通畅性。栽培瓶及其瓶盖当然也可以是方形的、椭圆形的。
所述盖顶优选由盖顶主体、盖板扣合而成,所述盖顶主体的下方固定有所述连接壁,所述盖顶主体的上方固定有所述隔离用围栏,所述隔离用围栏的顶部抵住所述盖板。便于对盖顶内中空部分进行清洗,便于对盖顶内的海绵垫进行清洗与替换。
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处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抵住所述盖板。确保透气性的同时增强盖顶结构的强度。
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数字形状的凸起。便于对栽培瓶进行记录,无需额外粘贴标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盖顶主体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包括一用于盖住栽培瓶的瓶口的瓶盖,瓶盖包括盖顶1、连接在盖顶1下方的连接壁2,盖顶1部分位于连接壁2的上方外侧,盖顶1中空,盖顶1的中空部分内设有三道隔离用围栏3,隔离用围栏3呈环状并将盖顶1的中空部分分割为四部分,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第三部分6、第四部分7;第一部分4的底部的高度不低于第二部分5的底部的高度,第二部分5的底部的高度高于第三部分6的底部的高度,第三部分6的底部的高度高于第四部分7的底部的高度;第一部分4的底部开有与栽培瓶连通的第一通气孔8,第一通气孔8的侧壁的高出第一部分4的底部;第四部分7的底部开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孔9,第二通气孔9位于连接壁2的上方外侧;隔离用围栏3上开有第三通气孔;第二部分5设有一呈环状的海绵垫10,海绵垫10的上部抵住第二部分5的顶部,海绵垫10的下部抵住第二部分5的底部,海绵垫10的外侧边抵住一道位于第二部分5与第三部分6之间的隔离用围栏3,海绵垫10的内侧边抵住一道位于第二部分5与第一部分4之间的隔离用围栏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道隔离用围栏3均包括至少四个挡板11,至少四个挡板11以盖顶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挡板11之间设有间隙12,以间隙12作为第三通气孔。以简化结构,方便生产。
每道隔离用围栏3优选均由八个等间距排布的挡板11构成。以增加第三通气孔的个数,使气流更为畅通。
位于同一道隔离用围栏3上的挡板11的大小相等,隔离用围栏3越靠近第一通气孔4,隔离用围栏3上的挡板11越小。以保证间隙的距离,从而保证气流的通畅性。
挡板11优选位于其所在的隔离用围栏3分割出的两部分中底部较高的那部分上。该设计可以保证挡板的高度相对较小,从而保证瓶盖的支撑强度。
第二通气孔9的个数优选与位于最外侧的隔离用围栏3上的挡板11的个数相同,位于最外侧的隔离用围栏3上的每个挡板11的下方外侧均设有一个第二通气孔9。以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水气的进入难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瓶盖优选为一圆形瓶盖,第一通气孔8设有4个,4个第一通气孔8围绕第一部分4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第二通气孔9有至少四个且呈圆弧状。以保证通气孔的面积,进而保证气流的通畅性。栽培瓶及其瓶盖当然也可以是方形的、椭圆形的。
盖顶1优选由盖顶主体12、盖板13扣合而成,盖顶主体12的下方固定有连接壁2,盖顶主体12的上方固定有隔离用围栏3,隔离用围栏3的顶部抵住盖板13。便于对盖顶内中空部分进行清洗,便于对盖顶内的海绵垫进行清洗与替换。
第一部分4的中心处设有一支撑柱14,支撑柱14的顶部抵住盖板13。确保透气性的同时增强盖顶结构的强度。盖板13的上表面设有数字形状的凸起15。便于对栽培瓶进行记录,无需额外粘贴标识。
作为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为一圆形瓶盖,由盖顶主体和盖板扣合而成,盖板的外径为100mm±0.5mm,厚度为1.9mm±0.5mm,盖板上表面凸起的高度为0.7mm±0.5mm;盖板下表面设有用于与盖顶主体扣合的扣合件,扣合件高度为4mm±0.5mm;盖板下表面设有一圆环形状的凸起,其高度为0.7mm±0.5mm,外径为57mm±0.5mm,内径为54mm±0.5mm;
盖顶主体的外径为100mm±0.5mm,高度为8.4mm±0.5mm,盖顶下方连接壁的高度为9.7mm±0.5mm,连接壁的外径为92.03mm±0.5mm,内径为88.66-88.9mm±0.5mm,内径由上向下逐渐增大;第一通气孔有4个,孔径为8mm±0.5mm,支撑柱的直径为3mm±0.5mm;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高度相同,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高度差为2.5mm±0.5mm;第二部分内径(不包括内侧的隔离用围栏)为45.5mm±0.5mm,外径(包括外侧的隔离用围栏)为68.5mm±0.5mm,第二部分内的海绵垫外径为65mm±0.5mm,内径为46mm±0.5mm,厚度为3.5mm±0.5mm;
最内侧隔离用围栏包括6个档板,中间的隔离用围栏包括8个档板,档板间的间隙所围圆弧角度为15°,外侧的隔离用围栏包括8个档板,档板间的间隙所围圆弧角度为14.5°;盖顶主体下表面设有一圆形凹槽,凹槽半径为64.36mm±0.5mm-66.7mm±0.5mm,半径由上向下逐渐增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包括一用于盖住栽培瓶的瓶口的瓶盖,所述瓶盖包括盖顶、连接在盖顶下方的连接壁,所述盖顶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壁的上方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顶中空,所述盖顶的中空部分内设有三道隔离用围栏,所述隔离用围栏呈环状并将所述盖顶的中空部分分割为四部分,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设有一呈环状的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上部抵住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所述海绵垫的下部抵住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所述海绵垫的外侧边抵住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的隔离用围栏,所述海绵垫的内侧边抵住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隔离用围栏;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部分的底部的高度,所述第四部分的最大深度不小于2mm;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开有与栽培瓶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侧壁高出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0.5mm以上,所述第四部分的底部开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位于所述连接壁的上方外侧,所述隔离用围栏上开有第三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每道所述隔离用围栏均包括至少四个挡板,至少四个所述挡板以所述盖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有间隙,以所述间隙作为所述第三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最内侧的所述隔离用围栏由六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挡板构成,其余两道所述隔离用围栏由八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挡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道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的大小相等,所述隔离用围栏越靠近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挡板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位于其所在的所述隔离用围栏分割出的两部分中底部较高的那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个数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所述挡板的个数相同,最外侧的所述隔离用围栏上的每个所述挡板的下方外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为一圆形瓶盖,所述第一通气孔设有4个,4个所述第一通气孔围绕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通气孔有至少四个且呈圆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顶由盖顶主体、盖板扣合而成,所述盖顶主体的下方固定有所述连接壁,所述盖顶主体的上方固定有所述隔离用围栏,所述隔离用围栏的顶部抵住所述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处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抵住所述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数字形状的凸起。
CN201821012189.6U 2018-06-28 2018-06-28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 Active CN208462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2189.6U CN208462582U (zh) 2018-06-28 2018-06-28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2189.6U CN208462582U (zh) 2018-06-28 2018-06-28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2582U true CN208462582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1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2189.6U Active CN208462582U (zh) 2018-06-28 2018-06-28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25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3492A (zh) * 2021-02-08 2021-05-07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瓶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3492A (zh) * 2021-02-08 2021-05-07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瓶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38954Y (zh) 一种菌类产品的人工栽培容器
CN208462582U (zh) 设有海绵垫的栽培瓶瓶盖
KR101214311B1 (ko) 버섯 재배용 용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고 버섯의 자동화 재배 방법
CN204272732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的出菇盖
CN210432542U (zh) 一种金针菇生长培养透气瓶
CN107950305A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瓶的瓶盖
KR101348883B1 (ko) 버섯 재배용 용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고 버섯의 자동화 재배 방법
CN201263326Y (zh) 食用菌栽培瓶盖
WO2010090448A2 (ko) 버섯 재배 용기
CN208462583U (zh) 一种菇栽培瓶瓶盖
CN202663836U (zh) 食用菌栽培瓶盖
CN206895454U (zh) 一种新型石斛组培瓶
CN204598741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
CN207476478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搔菌瓶
CN202635154U (zh) 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
CN209268231U (zh) 通气孔交错式防回流栽培瓶瓶盖
CN205005539U (zh) 一种新型菌袋透气塞
CN201657648U (zh) 食用菌栽培容器
CN209314473U (zh) 一种真姬菇栽培瓶
CN208446244U (zh) 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
CN208956577U (zh) 金针菇培育瓶盖
CN208807234U (zh) 一种菌棒袋出菇口补水装置
CN209965008U (zh) 白蚁专用养殖盒
CN209403117U (zh) 一种通风自动浇灌花盘
CN206182017U (zh) 一种双层防紫外线遮光保温水培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253000 1-1, Shandong Xuerong Biotechnology Park, toutousi Town, Yun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e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401 Shanghai City, Fengxian District modern agriculture park Gao Feng Road, No. 99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UERONG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