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9595U -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9595U
CN209249595U CN201822091192.8U CN201822091192U CN209249595U CN 209249595 U CN209249595 U CN 209249595U CN 201822091192 U CN201822091192 U CN 201822091192U CN 209249595 U CN209249595 U CN 209249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mming
arm
straight line
seat
encap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11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桂庆
汪水清
侯峰
冯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 Components Engineering Donggu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per Components Engineering Donggu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 Components Engineering Dongguan Ltd filed Critical Super Components Engineering Dongguan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11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9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9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959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包括用于承载铝塑膜壳体的定位治具、用于输送定位治具并呈口字状的循环输送装置、用于对定位治具所承载的铝塑膜壳体进行切边的切边装置、用于将电芯取放至切边后的铝塑膜壳体上的取放料装置、用于对定位治具所承载的铝塑膜壳体进行翻折以包覆电芯的翻折机构及用于对翻折后的铝塑膜壳体与电芯进行封装的封装装置,切边装置、取放料装置和封装装置围绕循环输送装置设置,翻折机构设置于定位治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自动化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进行封装加工,循环输送装置呈口字状结构对定位治具进行输送,不但缩小了占地面积,还提高了封装加工的效率、稳定性和制造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背景技术
软包动力电池包装处在软包动力电池制成总生产线的中前段,是软包动力电池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软包动力电池制成总工序的中前段中涉及诸多至关重要的工序,其包括:铝塑膜壳体上料、铝塑膜壳切边、电芯上料定位、电芯入壳、电芯极耳预热及其封装,而现有很多的企业也普遍以流水线形式对电池进行加工,不仅需要大量消耗人力物力,而且质量得不到稳定的保障,生产效率不高,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转盘式布局,但由于受软包动力电池的尺寸限制,并且工序比较多等,所以转盘式布局的占地面积大,且电池在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输送不稳定,难以保证电池加工的制造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自动化地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进行封装加工,且循环输送装置呈口字状结构对定位治具进行输送,不但缩小了占地面积,还提高了封装加工的效率、稳定性和质量,并通过切边装置、取放料装置、封装装置与循环输送装置的合理布置和配合,大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制造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包括用于承载铝塑膜壳体的定位治具、用于输送定位治具并呈口字状的循环输送装置、用于对定位治具所承载的铝塑膜壳体进行切边的切边装置、用于将电芯取放至切边后的铝塑膜壳体上的取放料装置、用于对定位治具所承载的铝塑膜壳体进行翻折以包覆电芯的翻折机构及用于对翻折后的铝塑膜壳体与电芯进行封装的封装装置,所述切边装置、取放料装置和封装装置围绕循环输送装置设置,所述翻折机构设置于定位治具上。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直线输送器、第二直线输送器、第三直线输送器和第四直线输送器,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的进料端与第四直线输送器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的出料端与第二直线输送器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器的出料端与第三直线输送器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器的出料端与第四直线输送器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第二直线输送器、第三直线输送器和第四直线输送器围成口字状的循环输送导轨,所述循环输送导轨与定位治具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第二直线输送器、第三直线输送器和第四直线输送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定位治具进行定位的治具定位机构,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第二直线输送器、第三直线输送器和第四直线输送器均驱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带动定位治具联动的联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取放料装置包括第一取放臂、第二取放臂、驱动连接于第一取放臂和第二取放臂的铰接组件、用于驱动铰接组件升降的取放驱动机构及用于驱动第一取放臂和第二取放臂移动至定位治具的取放移动机构,所述取放驱动机构经由铰接组件驱动第一取放臂和第二取放臂取放电芯,所述铰接组件包括与取放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主铰接件及铰接于主铰接件远离取放驱动机构的一端的第一从铰接件和第二从铰接件,所述第一从铰接件和第二从铰接件分别设置于主铰接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从铰接件和第二从铰接件分别与第一取放臂和第二取放臂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取放驱动机构包括取放转盘及用于驱动取放转盘转动的取放驱动组件,所述取放转盘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主铰接件升降的第一取放凸轮滑槽,所述取放料装置还包括与取放移动机构驱动连接的取放座及滑动设置于取放座的升降座,所述取放驱动组件装设于取放座,所述取放转盘转动设置于取放座,所述主铰接件滑动设置于升降座,所述取放转盘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第二取放凸轮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切边装置包括切边座、滑动设置于切边座的上切刀组件和下切刀组件及装设于切边座并用于驱动上切刀组件与下切刀组件靠近或远离的切边驱动机构,所述上切刀组件与下切刀组件配合以对铝塑膜壳体切边,所述切边驱动机构包括上切边臂、下切边臂、转动设置于切边座的切边转盘及装设于切边座并用于驱动切边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器,所述切边转盘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切边臂与下切边臂靠近或远离的切边凸轮滑槽,所述上切边臂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切边凸轮滑槽内,上切边臂的另一端连接于上切刀组件,所述下切边臂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切边凸轮滑槽内,下切边臂的另一端连接于下切刀组件,所述下切边臂位于上切边臂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上切刀组件包括与切边座滑动连接的上切座及设置于上切座的上切刀,所述上切座与上切边臂连接;所述下切刀组件包括与切边座滑动连接的下切座及设置于下切座的下切刀,所述下切座与下切边臂连接,所述上切刀与下切刀平行设置,所述下切座设置有用于输送切边废料的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装置包括用于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用于对加热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的极耳进行封装的极耳封装机构及用于对极耳封装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进行侧边封装的侧边封装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座、上加热组件、与上加热组件相对设置的下加热组件、用于驱动上加热组件升降的上加热驱动器及用于驱动下加热组件升降的下加热驱动器,所述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均滑动连接于加热座,所述上加热组件设置有上容置槽,所述下加热组件设置有下容置槽,所述上容置槽和下容置槽分别安装有上感应线圈和下感应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侧边封装机构包括封装座、滑动设置于封装座的上封装组件和下封装组件及装设于封装座并用于驱动上封装组件与下封装组件靠近或远离的封装驱动机构,所述上封装组件与下封装组件配合以封装铝塑膜壳体和电芯,所述封装驱动机构包括上封装臂、下封装臂、转动设置于封装座的封装转盘及装设于封装座并用于驱动封装转盘转动的封装驱动器,所述封装转盘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封装臂与下封装臂靠近或远离的封装凸轮滑槽,所述上封装臂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封装凸轮滑槽内,上封装臂的另一端连接上封装组件,所述下封装臂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封装凸轮滑槽内,下封装臂的另一端连接下封装组件,所述上封装臂位于下封装臂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翻折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定位治具并用于翻折铝塑膜壳体的翻折板及装设于定位治具并用于驱动翻折板转动的翻折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工作时,将铝塑膜壳体放置在定位治具上,定位治具不但对铝塑膜壳体进行承载,还对铝塑膜壳体进行定位,循环输送装置对承载有铝塑膜壳体的定位治具进行循环输送,使得定位治具依次经过切边装置、取放料装置和封装装置,切边装置对定位治具上的铝塑膜壳体进行切边处理,使得铝塑膜壳体形成所需的形状尺寸,然后取放料装置将电芯取放至切边后的铝塑膜壳体内,定位治具上的翻折机构对铝塑膜壳体进行翻折,以使铝塑膜壳体包覆电芯,封装装置对翻折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进行封装处理,封装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即可被取走,最后定位治具被循环输送装置输送至起始的位置,以便于定位治具承载下一个铝塑膜壳体,从而实现了定位治具的循环输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自动化地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进行封装加工,且循环输送装置呈口字状结构对定位治具进行输送,不但缩小了占地面积,还提高了封装加工的效率、稳定性和质量,并通过切边装置、取放料装置、封装装置与循环输送装置的合理布置和配合,大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制造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输送装置和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切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切边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放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放料装置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放料装置处于靠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边封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边封装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位治具;2、循环输送装置;21、第一直线输送器;22、第二直线输送器;
23、第三直线输送器;24、第四直线输送器;25、治具定位机构;251、定位气缸;
252、定位块;26、联动组件;3、切边装置;31、切边座;32、上切刀组件;
321、上切座;322、上切刀;33、下切刀组件;331、下切座;3311、出料口;
332、下切刀;34、切边驱动机构;341、上切边臂;343、切边转盘;
3431、切边凸轮滑槽;344、转动驱动器;4、取放料装置;41、第一取放臂;
42、第二取放臂;43、铰接组件;431、主铰接件;432、第一从铰接件;
433、第二从铰接件;44、取放驱动机构;441、取放转盘;4411、第一取放凸轮滑槽;
442、取放驱动组件;45、取放移动机构;46、取放座;47、升降座;48、托料板;
49、吸盘;5、翻折机构;51、翻折板;52、翻折气缸;6、封装装置;61、加热机构;
611、加热座;612、上加热组件;613、下加热组件;614、上加热驱动器;
615、下加热驱动器;616、上感应线圈;617、下感应线圈;63、侧边封装机构;
631、封装座;632、上封装组件;633、下封装组件;634、封装驱动机构;
6341、上封装臂;6342、下封装臂;6343、封装转盘;63431、封装凸轮滑槽;
6344、封装驱动器;7、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包括用于承载铝塑膜壳体的定位治具1、用于输送定位治具1并呈口字状的循环输送装置2、用于对定位治具1所承载的铝塑膜壳体进行切边的切边装置3、用于将电芯7取放至切边后的铝塑膜壳体上的取放料装置4、用于对定位治具1所承载的铝塑膜壳体进行翻折以包覆电芯7的翻折机构5及用于对翻折后的铝塑膜壳体与电芯7进行封装的封装装置6,所述切边装置3、取放料装置4和封装装置6依次围绕循环输送装置2设置,所述翻折机构5设置于定位治具1上。
实际工作时,将铝塑膜壳体放置在定位治具1上,定位治具1不但对铝塑膜壳体进行承载,还对铝塑膜壳体进行定位,循环输送装置2对承载有铝塑膜壳体的定位治具1进行循环输送,使得定位治具1依次经过切边装置3、取放料装置4和封装装置6,切边装置3对定位治具1上的铝塑膜壳体进行切边处理,使得铝塑膜壳体形成所需的形状尺寸,然后取放料装置4将电芯7取放至切边后的铝塑膜壳体内,定位治具1上的翻折机构5对铝塑膜壳体进行翻折,以使铝塑膜壳体包覆电芯7,封装装置6对翻折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进行封装处理,封装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即可被取走,最后定位治具1被循环输送装置2输送至起始的位置,以便于定位治具1承载下一个铝塑膜壳体,从而实现了定位治具1的循环输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自动化地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进行封装加工,且循环输送装置2呈口字状结构对定位治具1进行输送,不但缩小了占地面积,还提高了封装加工的效率、稳定性和质量,并通过切边装置3、取放料装置4、封装装置6与循环输送装置2的合理布置和配合,大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制造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直线输送器21、第二直线输送器22、第三直线输送器23和第四直线输送器24,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21的进料端与第四直线输送器24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21的出料端与第二直线输送器22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器22的出料端与第三直线输送器23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器23的出料端与第四直线输送器24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21、第二直线输送器22、第三直线输送器23和第四直线输送器24围成口字状的循环输送导轨,所述循环输送导轨与定位治具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21、第二直线输送器22、第三直线输送器23和第四直线输送器24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定位治具1进行定位的治具定位机构25,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21、第二直线输送器22、第三直线输送器23和第四直线输送器24均驱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带动定位治具1联动的联动组件26;优选地,第一直线输送器21和第三直线输送器23均设置有一个治具定位机构25,第二直线输送器22和第四直线输送器24均设置有多个治具定位机构25。
当循环输送装置2输送定位治具1时,第四直线输送器24驱动其上方的联动组件26连带定位治具1向第四直线输送器24的出料端移动,定位治具1移动至设定的位置后,第四直线输送器24上的治具定位机构25对每个定位治具1进行定位,此时第四直线输送器24上的其中一个联动组件26连带定位治具1位于第一直线输送器21的进料端,然后第四直线输送器24上的联动组件26复位,第一直线输送器21驱动其上方的联动组件26连带进料端的定位治具1移动至第一直线输送器21的出料端,然后第一直线输送器21上的治具定位机构25对其出料端上的定位治具1进行定位,且第一直线输送器21上的联动组件26复位,同时第二直线输送器22驱动其上方的联动组件26连带定位治具1向第二直线输送器22的出料端移动,定位治具1移动至设定的位置后,第二直线输送器22上的治具定位机构25对每个定位治具1进行定位,此时第二直线输送器22上的其中一个联动组件26连带定位治具1位于第三直线输送器23的进料端,然后第二直线输送器22上的联动组件26复位,第三直线输送器23驱动其上方的联动组件26连带进料端的定位治具1移动至第三直线输送器23的出料端,然后第三直线输送器23上的治具定位机构25对其出料端上的定位治具1进行定位,且第三直线输送器23上的联动组件26复位,从而实现了定位治具1的循环输送;当第一直线输送器21、第二直线输送器22、第三直线输送器23和第四直线输送器24上的联动组件26均复位后,第四直线输送器24的出料端的定位治具1位于第一直线输送器21的联动组件26的上方,第一直线输送器21的出料端上的定位治具1位于第二直线输送器22的联动组件26的上方,第二直线输送器22的出料端上的定位治具1位于第三直线输送器23的联动组件26的上方,第三直线输送器23的出料端的定位治具1位于第四直线输送器24的联动组件26的上方,便于循环输送导轨对定位治具1进行下一次的循环输送。该循环输送装置2通过口字状的循环输送导轨对定位治具1进行循环输送,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定位治具1的送料效率,同时通过治具定位机构25对定位治具1的位置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治具1送料的位置精度。
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26可以采用吸取件来吸紧定位治具1,也可以采用气缸驱动联动件升起与定位治具1的底部凹凸配合的方式与定位治具1连接。
优选地,所述治具定位机构25包括定位气缸251及装设于定位气缸251的定位块252,所述定位治具1设置有定位凹槽,通过定位凹槽与定位块252的凹凸配合,以便于治具定位机构25对定位治具1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放料装置4包括第一取放臂41、第二取放臂42、驱动连接于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的铰接组件43、用于驱动铰接组件43升降的取放驱动机构44及用于驱动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移动至定位治具1的取放移动机构45,所述取放驱动机构44经由铰接组件43驱动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取放电芯7,所述铰接组件43包括与取放驱动机构44驱动连接的主铰接件431及铰接于主铰接件431远离取放驱动机构44的一端的第一从铰接件432和第二从铰接件433,所述第一从铰接件432和第二从铰接件433分别设置于主铰接件431的两侧,所述第一从铰接件432和第二从铰接件433分别与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铰接。
起始时,第一从铰接件432和第二从铰接件433处于水平的状态,两者在同一水平线上,此时第一从铰接件432和第二从铰接件433均与主铰接件431垂直,即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处于张开状态,当电芯7被输送至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的正下方并位于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内时,取放驱动机构44驱动主铰接件431下移,主铰接件431带动第一从铰接件432的一端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一端向下转动,使得主铰接件43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从铰接件432和第二从铰接件433铰接,第一从铰接件432和第二从铰接件433发生倾斜,同时第一从铰接件432的另一端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铰接并驱动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靠拢以拿取电芯7,从而实现了取料的动作;当需要放下电芯7时,取放驱动机构44驱动主铰接件431上移,主铰接件431带动第一从铰接件432的一端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一端复位转动,使得主铰接件43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从铰接件432和第二从铰接件433铰接,直至第一从铰接件432和第二从铰接件433处于水平状态,同时第一从铰接件432的另一端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铰接并驱动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张开以放下电芯7,从而实现了放料的动作。该取放料装置4的结构设计合理且巧妙,操作方便,通过铰接组件43带动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取放电芯7,取放电芯7的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取放电芯7的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放驱动机构44包括取放转盘441及用于驱动取放转盘441转动的取放驱动组件442,所述取放转盘441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主铰接件431升降的第一取放凸轮滑槽4411,所述主铰接件431远离第一从铰接件432或/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一取放凸轮滑槽4411内,所述第一取放凸轮滑槽4411设置有第一低位(取料位)和第一高位(放料位)。取放驱动组件442驱动取放转盘441转动,主铰接件431在第一取放凸轮滑槽4411内滑动,使得主铰接件431升降移动,当主铰接件431远离第一从铰接件432或/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一端位于第一取放凸轮滑槽4411的第一高位时,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处于张开状态;当主铰接件431远离第一从铰接件432或/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一端位于第一取放凸轮滑槽4411的第一低位时,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处于靠拢状态。
具体地,所述取放料装置4还包括与取放移动机构45驱动连接的取放座46及滑动设置于取放座46的升降座47,所述取放驱动组件442装设于取放座46,所述取放转盘441转动设置于取放座46,所述主铰接件431滑动设置于升降座47,所述取放转盘44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座47升降的第二取放凸轮滑槽,所述升降座47远离第一从铰接件432或/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二取放凸轮滑槽内,所述第二取放凸轮滑槽设置有第二高位和第二低位。
实际工作时,取放驱动组件442驱动取放转盘441转动,升降座47远离第一从铰接件432或/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一端在第二取放凸轮滑槽内滑动,使得升降座47升降移动,主铰接件431远离第一从铰接件432或/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一端在第一取放凸轮滑槽4411内滑动,使得主铰接件431升降移动;在第二取放凸轮滑槽的作用下,升降座47连带主铰接件431下移,当升降座47远离第一从铰接件432或/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一端位于第二取放凸轮滑槽的第二低位时,使得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下移至取料的位置,此时在第一取放凸轮滑槽4411的驱动下,主铰接件431沿着升降座47继续向下滑动,使得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靠拢以夹取电芯7,然后在第二取放凸轮滑槽的作用下,升降座47连带主铰接件431上移,使得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连带电芯7上移,从而完成取料的动作;当需要放料时,在第二取放凸轮滑槽的作用下,升降座47连带主铰接件431下移,使得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连带电芯7下移至放料的位置,此时在第一取放凸轮滑槽4411的驱动下,主铰接件431沿着升降座47向上滑动,使得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张开以松开电芯7,直至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处于完全张开状态,然后升降座47在第二取放凸轮滑槽的作用下,升降座47沿着取放座46向上滑动,当升降座47远离第一从铰接件432或/和第二从铰接件433的一端位于第二取放凸轮滑槽的第二高位时,升降座47连带主铰接件431上移,直至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位于起始的位置,从而完成放料的动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放凸轮滑槽4411和第二取放凸轮滑槽分别设置于取放转盘441的正面和背面,便于对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的升降和开合动作进行分解控制,从而便于对电芯7进行取放。
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均设置有彼此相对设置的托料板48,所述托料板48呈L状结构;当第一取放臂41与第二取放臂42夹取电芯7后,托料板48对电芯7进行支撑,以提高取放电芯7的稳定性,避免损坏电芯7。
优选地,所述升降座47远离取放转盘441的一端装设有吸盘49,所述吸盘49位于第一取放臂41和第二取放臂42内;当第一取放臂41与第二取放臂42夹取电芯7时,吸盘49吸紧电芯7,进一步提高取放电芯7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边装置3包括切边座31、滑动设置于切边座31的上切刀组件32和下切刀组件33及装设于切边座31并用于驱动上切刀组件32与下切刀组件33靠近或远离的切边驱动机构34,所述上切刀组件32与下切刀组件33配合以对铝塑膜壳体切边,所述切边驱动机构34包括上切边臂341、下切边臂342、转动设置于切边座31的切边转盘343及装设于切边座31并用于驱动切边转盘343转动的转动驱动器344,所述切边转盘343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切边臂341与下切边臂342靠近或远离的切边凸轮滑槽3431,所述上切边臂341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切边凸轮滑槽3431内,上切边臂341的另一端连接于上切刀组件32,所述下切边臂34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切边凸轮滑槽3431内,下切边臂342的另一端连接于下切刀组件33,所述下切边臂342位于上切边臂341的下方。
起始时,上切刀组件32和下切刀组件33分别位于切边凸轮滑槽3431的高位和低位,使得上切刀组件32与下切刀组件33处于张开的状态,当待切边的铝塑膜壳体移动至上切刀组件32与下切刀组件33之间时,转动驱动器344驱动切边转盘343转动,在切边凸轮滑槽3431的作用下,切边转盘343带动上切边臂341与下切边臂342彼此靠近移动,上切边臂341和下切边臂342分别带动上切刀组件32和下切刀组件33彼此靠近移动,直至上切刀组件32与下切刀组件33对铝塑膜壳体进行切边处理;当铝塑膜壳体切边完成后,转动驱动器344驱动切边转盘343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上切刀组件32与下切刀组件33彼此远离移动并复位,从而对下一个铝塑膜壳体进行切边处理。该切边装置3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切边凸轮滑槽3431驱动上切刀组件32与下切刀组件33联动,其响应速度快,提高了对铝塑膜壳体切边的稳定性和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切刀组件32包括与切边座31滑动连接的上切座321及设置于上切座321的上切刀322,所述上切座321与上切边臂341连接;所述下切刀组件33包括与切边座31滑动连接的下切座331及设置于下切座331的下切刀332,所述下切座331与下切边臂342连接,所述上切刀322与下切刀332平行设置,所述上切刀322的切边端和下切刀332的切边端分别设置有上切面和下切面,所述上切面和下切面呈八字状设置,能够提高上切刀322和下切刀332对铝塑膜壳体切边的效率;所述上切刀322与下切刀332均呈长条状,便于对铝塑膜壳体进行切边;所述下切座331设置有用于输送切边废料的出料口3311,出料口3311便于对铝塑膜壳体切边后所产生的废料进行输出,避免废料影响上切刀322和下切刀332对铝塑膜壳体进行切边。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装装置6包括用于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61、用于对加热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的极耳进行封装的极耳封装机构及用于对极耳封装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进行侧边封装的侧边封装机构63。
实际工作时,循环输送装置2将定位治具1连带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输送至加热机构61中,加热机构61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进行加热,使得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具备一定的温度,然后循环输送装置2将定位治具1连带加热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输送至极耳封装机构中,极耳封装机构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的极耳位置进行封装(此封装包括顶封装或/和底封装),最后循环输送装置2将定位治具1连带极耳处封装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输送至侧边封装机构63中,侧边封边机构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的侧边进行封装,从而完成了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的封装加工;该封装装置6先通过加热机构61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进行预热处理,然后再进行封装处理,大大地缩短了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封装的时间,提高了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封装的效率和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61包括加热座611、上加热组件612、与上加热组件612相对设置的下加热组件613、用于驱动上加热组件612升降的上加热驱动器614及用于驱动下加热组件613升降的下加热驱动器615,所述上加热组件612和下加热组件613均滑动连接于加热座611,所述上加热组件612设置有上容置槽,所述下加热组件613设置有下容置槽,所述上容置槽和下容置槽分别安装有上感应线圈616和下感应线圈617。
实际使用时,循环输送装置2将定位治具1连带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输送至加热机构61中,使得待加热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位于上加热组件612与下加热组件613之间,上加热驱动器614和下加热驱动器615分别驱动上加热组件612和下加热组件613移动,使得上加热组件612与下加热组件613彼此靠近移动,上感应线圈616和下感应线圈617均通电,依据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对位于上感应线圈616与下感应线圈617之间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进行加热,加热的效率高,缩短了加热的时间周期,还提高了加热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封装的效率。另外,上感应线圈616和下感应线圈617分别装设在上容置槽和下容置槽内,一方面是便于对上感应线圈616和下感应线圈617进行组装,提高了拆装的效率,另一方面是提高了上感应线圈616和下感应线圈617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使得上感应线圈616与上加热组件612、下感应线圈617与下加热组件613的结构紧凑。
优选地,所述上加热驱动器614和下加热驱动器615均可以采用气缸,气缸的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边封装机构63包括封装座631、滑动设置于封装座631的上封装组件632和下封装组件633及装设于封装座631并用于驱动上封装组件632与下封装组件633靠近或远离的封装驱动机构634,所述上封装组件632与下封装组件633配合以封装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所述封装驱动机构634包括上封装臂6341、下封装臂6342、转动设置于封装座631的封装转盘6343及装设于封装座631并用于驱动封装转盘6343转动的封装驱动器6344,所述封装转盘6343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封装臂6341与下封装臂6342靠近或远离的封装凸轮滑槽63431,所述上封装臂6341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封装凸轮滑槽63431内,上封装臂6341的另一端连接上封装组件632,所述下封装臂634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封装凸轮滑槽63431内,下封装臂6342的另一端连接下封装组件633,所述上封装臂6341位于下封装臂6342的上方。
起始时,上封装组件632和下封装组件633分别位于封装凸轮滑槽63431的高位和低位,使得上封装组件632与下封装组件633处于张开的状态,当待封装侧边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移动至上封装组件632与下封装组件633之间时,封装驱动器6344驱动封装转盘6343转动,在封装凸轮滑槽63431的作用下,封装转盘6343带动上封装臂6341与下封装臂6342彼此靠近移动,上封装臂6341和下封装臂6342分别带动上封装组件632和下封装组件633彼此靠近移动,直至上封装组件632与下封装组件633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的侧边进行封装处理;当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封装完成后,封装驱动器6344驱动封装转盘6343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上封装组件632与下封装组件633彼此远离移动,从而松开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以便于循环输送装置2继续输送封装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该侧边封装机构63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封装凸轮滑槽63431驱动上封装组件632与下封装组件633联动,其响应速度快,提高了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封装的稳定性和效率。
优选地,所述极耳封装机构的结构可以采用侧边封装机构63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翻折机构5包括转动设置于定位治具1并用于翻折铝塑膜壳体的翻折板51及装设于定位治具1并用于驱动翻折板51转动的翻折气缸52。
在电芯7放置在铝塑膜壳体之后,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的封装之前,翻折机构5的翻折气缸52驱动翻折板51转动,转动的翻折板51带动铝塑膜壳体的一端与铝塑膜壳体的另一端对折,从而实现铝塑膜壳体包覆电芯7,也使得翻折板51压紧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避免封装装置6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进行封装时铝塑膜壳体或/和电芯7发生偏移,以提高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铝塑膜壳体和电芯7封装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铝塑膜壳体的定位治具、用于输送定位治具并呈口字状的循环输送装置、用于对定位治具所承载的铝塑膜壳体进行切边的切边装置、用于将电芯取放至切边后的铝塑膜壳体上的取放料装置、用于对定位治具所承载的铝塑膜壳体进行翻折以包覆电芯的翻折机构及用于对翻折后的铝塑膜壳体与电芯进行封装的封装装置,所述切边装置、取放料装置和封装装置围绕循环输送装置设置,所述翻折机构设置于定位治具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直线输送器、第二直线输送器、第三直线输送器和第四直线输送器,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的进料端与第四直线输送器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的出料端与第二直线输送器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器的出料端与第三直线输送器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三直线输送器的出料端与第四直线输送器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第二直线输送器、第三直线输送器和第四直线输送器围成口字状的循环输送导轨,所述循环输送导轨与定位治具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第二直线输送器、第三直线输送器和第四直线输送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定位治具进行定位的治具定位机构,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器、第二直线输送器、第三直线输送器和第四直线输送器均驱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带动定位治具联动的联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料装置包括第一取放臂、第二取放臂、驱动连接于第一取放臂和第二取放臂的铰接组件、用于驱动铰接组件升降的取放驱动机构及用于驱动第一取放臂和第二取放臂移动至定位治具的取放移动机构,所述取放驱动机构经由铰接组件驱动第一取放臂和第二取放臂取放电芯,所述铰接组件包括与取放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主铰接件及铰接于主铰接件远离取放驱动机构的一端的第一从铰接件和第二从铰接件,所述第一从铰接件和第二从铰接件分别设置于主铰接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从铰接件和第二从铰接件分别与第一取放臂和第二取放臂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驱动机构包括取放转盘及用于驱动取放转盘转动的取放驱动组件,所述取放转盘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主铰接件升降的第一取放凸轮滑槽,所述取放料装置还包括与取放移动机构驱动连接的取放座及滑动设置于取放座的升降座,所述取放驱动组件装设于取放座,所述取放转盘转动设置于取放座,所述主铰接件滑动设置于升降座,所述取放转盘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第二取放凸轮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装置包括切边座、滑动设置于切边座的上切刀组件和下切刀组件及装设于切边座并用于驱动上切刀组件与下切刀组件靠近或远离的切边驱动机构,所述上切刀组件与下切刀组件配合以对铝塑膜壳体切边,所述切边驱动机构包括上切边臂、下切边臂、转动设置于切边座的切边转盘及装设于切边座并用于驱动切边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器,所述切边转盘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切边臂与下切边臂靠近或远离的切边凸轮滑槽,所述上切边臂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切边凸轮滑槽内,上切边臂的另一端连接于上切刀组件,所述下切边臂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切边凸轮滑槽内,下切边臂的另一端连接于下切刀组件,所述下切边臂位于上切边臂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组件包括与切边座滑动连接的上切座及设置于上切座的上切刀,所述上切座与上切边臂连接;所述下切刀组件包括与切边座滑动连接的下切座及设置于下切座的下切刀,所述下切座与下切边臂连接,所述上切刀与下切刀平行设置,所述下切座设置有用于输送切边废料的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装置包括用于对铝塑膜壳体和电芯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用于对加热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的极耳进行封装的极耳封装机构及用于对极耳封装后的铝塑膜壳体和电芯进行侧边封装的侧边封装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座、上加热组件、与上加热组件相对设置的下加热组件、用于驱动上加热组件升降的上加热驱动器及用于驱动下加热组件升降的下加热驱动器,所述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均滑动连接于加热座,所述上加热组件设置有上容置槽,所述下加热组件设置有下容置槽,所述上容置槽和下容置槽分别安装有上感应线圈和下感应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封装机构包括封装座、滑动设置于封装座的上封装组件和下封装组件及装设于封装座并用于驱动上封装组件与下封装组件靠近或远离的封装驱动机构,所述上封装组件与下封装组件配合以封装铝塑膜壳体和电芯,所述封装驱动机构包括上封装臂、下封装臂、转动设置于封装座的封装转盘及装设于封装座并用于驱动封装转盘转动的封装驱动器,所述封装转盘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封装臂与下封装臂靠近或远离的封装凸轮滑槽,所述上封装臂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封装凸轮滑槽内,上封装臂的另一端连接上封装组件,所述下封装臂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封装凸轮滑槽内,下封装臂的另一端连接下封装组件,所述上封装臂位于下封装臂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定位治具并用于翻折铝塑膜壳体的翻折板及装设于定位治具并用于驱动翻折板转动的翻折气缸。
CN201822091192.8U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49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1192.8U CN209249595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1192.8U CN209249595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9595U true CN209249595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32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119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49595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95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9907A (zh) * 2018-12-12 2019-03-22 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9907A (zh) * 2018-12-12 2019-03-22 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CN109509907B (zh) * 2018-12-12 2024-02-13 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2310B (zh) 一种料盘贴标签、封口、包装一体机
CN109509906B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生产线
CN205406654U (zh) 自动二封成型生产线
CN105633478A (zh) 自动二封成型生产线
CN109509907A (zh)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CN209249595U (zh) 一种电池封装循环设备
CN209249594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生产线
CN208084608U (zh) 一种门框面板钉制门粘贴框成型机
CN104760329A (zh) 一种包装袋折叠设备的套袋机构
CN211390342U (zh) 一种包装盒成型贴码装置
CN112549632A (zh) 一种酒盒顶盖成型机
CN210191966U (zh) 用于烟草硬质条盒的烟包填充装置
CN207876055U (zh) 一种自动化定量真空封装设备
CN215771240U (zh) 一种直线离心式二封机
CN213140531U (zh) 口罩自动放片机构
CN213384979U (zh) 枸杞果实双边传输用动力供给装置
CN214753868U (zh) 电芯加工装置
CN210912994U (zh) 一种装盒机
CN212501424U (zh) 一种手套自动折叠捆扎设备
CN211642748U (zh) 酸奶自动入盒包装机
CN212423626U (zh) 一种食品生产用打包装置
CN113460414A (zh) 一种温控器自动装盒贴标设备
CN106410091A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芯自动抽气封口装置及封口方法
CN213887732U (zh) 一种瓶盖折边机
CN113555596B (zh) 一种直线离心式二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