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3501U - 一种盲道透水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盲道透水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3501U
CN209243501U CN201821879886.1U CN201821879886U CN209243501U CN 209243501 U CN209243501 U CN 209243501U CN 201821879886 U CN201821879886 U CN 201821879886U CN 209243501 U CN209243501 U CN 209243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body
permeable
brick
raised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798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成
吴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uang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uang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uang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uang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798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3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3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35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道透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呈矩形体布置,所述砖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平行于所述砖体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砖体顶部,且所述第一凸起至少设置一处,所述第二凸起至少设置四处,分别设置于所述砖体的各个侧面上,且所述第二凸起平行于所述砖体高度方向布置;两块透水砖相互拼接后,在所述砖体边缘位置合围成透水槽。本实用新型具有透水性强、环保、触感强、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拼接后结构美观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盲道透水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水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盲道透水砖。
背景技术
目前,盲道透水砖是为盲人安全出行提供的行路方便道路设施,一般设置于人行道口、城市广场入口、公交候车站 、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上口和下口,建筑入口、地下铁道入口和站台边缘,人行道上的障碍物,用于引导视残者前行。
现有的盲道透水砖没有透水装置,雨后砖体上残留积水不能自清,导致砖体表面粗糙程度降低,视残者与砖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影响视残者出行。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砖体透水性不强,不能及时清理积水,影响视残者出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盲道透水砖,其具有透水性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盲道透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呈矩形体布置,所述砖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沿平行于所述砖体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砖体顶部,且所述第一凸起至少设置一处;
所述第二凸起至少设置四处,分别设置于所述砖体的各个侧面上,且所述第二凸起平行于所述砖体高度方向布置;两块透水砖相互拼接后,在所述砖体边缘位置合围成透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视残者行走于砖体上,第一凸起带给视残者的触感可提醒并引导其前行,在第二凸起的作用下,任意两块相邻的砖体之间均设有等宽的透水槽,其用于引导积水至地层上,使积水不会残留在砖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顶部设置有粗糙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糙处理可增大视残者与砖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其行走时打滑,提高安全性,同时能吸收脚步声,具有环保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砖体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上的第二凸起关于所述砖体中心点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砖体垂直于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的第二凸起关于所述砖体中心点中心对称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各个砖体之间前后及左右的拼接,使砖体即可正向拼接,也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后拼接,同时各个第二凸起结构相同,可使各个透水槽宽度相等,增强砖体拼接后的结构美观性。
进一步的,所述砖体顶部边缘上设置有导水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面倾斜于砖体表面且夹角为45°布置,可引导积水流至透水槽内,对积水排放起到引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砖体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至少设置一处,所述透水孔平行于所述砖体高度方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贯穿砖体高度布置,砖体表面的积水直接由透水孔流到地层上,大大增强了砖体的透水性。
进一步的,所述砖体上设置有渗水通道,所述渗水通道至少设置一处,所述渗水通道平行于所述砖体高度方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水通道由渗水材料制成,且贯穿砖体高度布置,可吸收砖体表面的积水,并引导至地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砖体底面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置于所述透水孔底部,所述排水槽至少设置一处,所述排水槽平行于所述砖体长度方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储存可将由透水孔引导的积水,一部分积水由地层吸收,另一部分积水可排放至其他位置,有利于城市水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砖体长度200mm,宽度100mm,高度55mm,单片质量2kg。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砖体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储存及拼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透水砖可带给视残者的触感可提醒并引导其前行,任意两块相邻的砖体之间的透水槽,可引导积水至地层上,使积水不会残留在砖体表面;2.透水砖内设置有透水孔,增强了其透水性;3.透水砖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拼接后结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拼接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中,1、砖体;11、第一凸起;12、第二凸起;13、导水面;14、透水孔;15、渗水通道;16、排水槽;2、透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盲道透水砖,包括砖体1、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砖体1呈矩形体布置,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设置于砖体1;第一凸起11沿平行于砖体1长度方向设置于砖体1顶部,且第一凸起11设置两处;第二凸起12设置四处,分别设置于砖体1的各个侧面上,且第二凸起12平行于砖体1高度方向布置;参照图2,两块透水砖相互拼接后,在砖体1边缘位置合围成透水槽2。
视残者行走于砖体1上,第一凸起11带给视残者的触感可提醒并引导其前行,在第二凸起12的作用下,任意两块相邻的砖体1之间均设有等宽的透水槽2,其用于引导积水至地层上,使积水不会残留在砖体1表面。
砖体1长度200mm,宽度100mm,高度55mm,单片质量2kg,砖体1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储存及拼接,第一凸起11顶部设置有粗糙处理,可增大视残者与砖体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其行走时打滑,提高安全性,同时能吸收脚步声,具有环保效果。
砖体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上的第二凸起12关于砖体1中心点中心对称布置;砖体1垂直于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的第二凸起12关于砖体1中心点中心对称布置,便于各个砖体1之间前后及左右的拼接,使砖体1即可正向拼接,也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后拼接,同时各个第二凸起12结构相同,可使各个透水槽2宽度相等,增强砖体1拼接后的结构美观性。
砖体1顶部边缘上设置有导水面13,导水面13倾斜于砖体1表面且夹角为45°布置,可引导积水流至透水槽2内,对积水排放起到引流作用。
砖体1上设置有透水孔14,透水孔14与第一凸起11边缘相切,每个第一凸起11上的透水孔14设置四处,且等间距布置,透水孔14平行于砖体1高度方向布置,透水孔14贯穿砖体1高度布置,砖体1表面的积水直接由透水孔14流到地层上,大大增强了砖体1的透水性。
砖体1底面设置有排水槽16,排水槽16设置于透水孔14底部,排水槽16设置两处,排水槽16平行于砖体1长度方向布置,排水槽16储存可将由透水孔14引导的积水,一部分积水由地层吸收,另一部分积水可排放至其他位置,有利于城市水循环。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雨后沉积在砖体1上的积水,一部分由导水面13的引导下流至透水槽2,再流入地层上,另一部分由透水孔14直接引流至地层上,由地层吸收积水,地层来不及吸收的积水可由排水槽16引流至其他位置,进而在雨后能及时清理积水,视残者出行不会因路面积水而带来不便,同时有利于城市水循环,第一凸起11上的粗糙处理可增强视残者出行的安全性,还可吸收城市噪音,增添了砖体1的环保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和图5,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将透水孔14替换成渗水通道15,每个第一凸起11上的渗水通道15设置四处,且等间距布置渗水通道15平行于砖体1高度方向布置,渗水通道15由渗水材料制成,且贯穿砖体1高度布置,可吸收砖体1表面的积水,并引导至地层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次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盲道透水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呈矩形体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
所述第一凸起(11)沿平行于所述砖体(1)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砖体(1)顶部,且所述第一凸起(11)至少设置一处;
所述第二凸起(12)至少设置四处,分别设置于所述砖体(1)的各个侧面上,且所述第二凸起(12)平行于所述砖体(1)高度方向布置;两块透水砖相互拼接后,在所述砖体(1)边缘位置合围成透水槽(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道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1)顶部设置有防滑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道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上的第二凸起(12)关于所述砖体(1)中心点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砖体(1)垂直于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的第二凸起(12)关于所述砖体(1)中心点中心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道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顶部边缘上设置有导水面(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道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上设置有透水孔(14),所述透水孔(14)至少设置一处,所述透水孔(14)平行于所述砖体(1)高度方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道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上设置有渗水通道(15),所述渗水通道(15)至少设置一处,所述渗水通道(15)平行于所述砖体(1)高度方向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盲道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底面设置有排水槽(16),所述排水槽(16)设置于所述透水孔(14)底部,所述排水槽(16)至少设置一处,所述排水槽(16)平行于所述砖体(1)长度方向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道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长度200mm,宽度100mm,高度55mm,单片质量2kg。
CN201821879886.1U 2018-11-14 2018-11-14 一种盲道透水砖 Active CN209243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9886.1U CN209243501U (zh) 2018-11-14 2018-11-14 一种盲道透水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9886.1U CN209243501U (zh) 2018-11-14 2018-11-14 一种盲道透水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3501U true CN209243501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8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79886.1U Active CN209243501U (zh) 2018-11-14 2018-11-14 一种盲道透水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35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1500A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缝隙透水砖
CN209243501U (zh) 一种盲道透水砖
CN205741823U (zh) 一种侧石
CN204919276U (zh) 一种防溅水的景观人行道
CN207891737U (zh) 一种具有储水绿化功能的预制防撞墙
CN209722651U (zh) 一种透水砖及其带有该透水砖的人行道
CN209243481U (zh) 一种拼接稳定的透水砖
CN204039874U (zh) 一种路口盲道及路口用盲道条
CN205295833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缝隙透水砖
CN206245248U (zh) 一种新型防远光灯的高速公路用中间防护栏
CN209087145U (zh) 一种基于路面积水厚度的高速公路智能限速装置
CN206692970U (zh) 一种能快速排水的透水砖
CN205443851U (zh) 一种可拆装的高速公路路面边缘排水槽
CN207331391U (zh) 一种拼接组合式防滑盲道砖
CN207091907U (zh) 跨海大桥景观平台
CN111608044A (zh) 一种兼顾排水和道路引导的街道两侧绿化结构
CN206828998U (zh) 一种路面示警桩装置
CN206887696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人行道
CN205277000U (zh) 一种多功能廊桥
CN211256628U (zh) 湿地公园用环保浮箱栈道
CN208501425U (zh) 一种用于道路中央隔离带的简易式填石渗沟结构
CN218989763U (zh) 一种具有纪念容器的海绵型蓄水地砖装置
CN207211017U (zh) 一种绿化型道路隔离防撞护栏
CN215562679U (zh) 一种地铁施工用基坑支护装置
CN203729269U (zh) 利用岸堤景观栏杆修建的活动防汛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