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0789U - 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0789U
CN209240789U CN201821952960.8U CN201821952960U CN209240789U CN 209240789 U CN209240789 U CN 209240789U CN 201821952960 U CN201821952960 U CN 201821952960U CN 209240789 U CN209240789 U CN 209240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ifferential mechanism
drive axle
power devic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29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显杰
韦佳
王朋
刘辉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529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0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0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0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驱动桥,包括动力装置、差速器和桥壳,所述动力装置和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设在所述桥壳内,所述动力装置设在所述桥壳外,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桥壳相对所述驱动桥的前后方向的投影面,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外套设有差速器输入齿轮,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为准双曲面齿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输出齿轮和差速器输入齿轮可以获得更大传动比;并且轮齿强度更高;对桥壳空间占用更小,具有更高离地间隙。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桥,包括电机、减速器、差速器和桥壳,电机与桥壳平行布置,电机、减速器和差速器依次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差速器的输入端通过锥齿轮传动。
锥齿轮减速传动机构啮合精度要求高,齿轮副锥顶稍有不吻合,便会使磨损加剧,噪声增大。并且锥齿轮的直径较大、传动比较小、强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动桥,动力传动高效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动桥,包括动力装置、差速器和桥壳,所述动力装置和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设在所述桥壳内,所述动力装置设在所述桥壳外,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桥壳相对所述驱动桥的前后方向的投影面,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外套设有差速器输入齿轮,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为准双曲面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输出齿轮和差速器输入齿轮可以获得更大的传动比;并且轮齿强度更高;对桥壳空间的占用更小,具有更高的离地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包括啮合面和齿轮端面,所述啮合面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啮合面和所述齿轮端面相对于所述驱动桥的左右方向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为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速器为一挡减速器或者多挡减速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速器为两档减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速器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空套有第一挡位齿轮和第二挡位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挡位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挡位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速器包括同步器,所述同步器可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挡位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转动或者将所述第二挡位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的驱动桥。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动力装置的输出齿轮和差速器输入齿轮可以获得更大的传动比;并且轮齿强度更高;对桥壳空间的占用更小,具有更高的离地间隙,提高行驶通过性和平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的减速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的同步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的同步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的差速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驱动电机1、电机壳体100、减速器2、减速箱200、换挡电机201、移动部2010、拨叉2011、槽口2012、第一结合部2014、第二结合部2015、转动部2013、内花键2016、齿槽2017、第一传动轴202、第一挡位齿轮2020、第二挡位齿轮2021、第一结合齿2021、第二结合齿2022、第二传动轴203、第一传动齿轮2030、第二传动齿轮2031、输出齿轮2032、差速器3、差速器壳体300、差速器壳体300、差速器输入齿轮301、齿轮端面3010、啮合面3011、连接轴302、第一锥齿轮303、第二锥齿轮304、第三锥齿轮305、第四锥齿轮306、第一半轴307、第二半轴308、桥壳4、桥包400、半轴套401、通气开关41、轮毂5、半轴6、驱动桥10000、车辆10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8描述的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和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驱动桥10000,包括动力装置、差速器3和桥壳4,动力装置和差速器3传动连接,差速器3设在桥壳4内,动力装置设在桥壳4外,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的轴线垂直于桥壳4沿驱动桥10000的前后方向的投影面,差速器3包括差速器壳体300,差速器壳体300外套设有差速器输入齿轮301,差速器输入齿轮301与差速器壳体300固定连接,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输出齿轮2032,输出齿轮2032与差速器输入齿轮301啮合,输出齿轮2032和差速器输入齿轮301为准双曲面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10000,驱动电机1设在桥壳4外并且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的轴线垂直于桥壳4沿驱动桥10000的前后方向的投影面,减振器邻近轮毂5设置,驱动电机1垂直于驱动桥10000的投影面布置,节约了两驱动桥10000之间沿驱动桥10000左右方向的空间,为减振器预留充足的空间,便于减振器在驱动桥10000的两侧进行布置,减小了减振器的布置难度,有利于驱动桥10000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地,输出齿轮2032与差速器输入齿轮301为准双曲面齿轮,相比相同直径的锥齿轮齿轮,可以获得更大的传动比;并且较锥齿轮传动具有更高的轮齿强度;与锥齿轮传动同等传动比的情况下比较,对桥壳4空间的占用更小,具有更高的离地间隙,可以提高驱动桥10000的行驶通过性。
进一步地,差速器输入齿轮301包括啮合面3011和齿轮端面3010,啮合面3011与输出齿轮2032啮合,啮合面3011和齿轮端面3010相对于驱动桥10000的左右方向平行设置。啮合面3011和齿轮端面3010位于差速器输入齿轮301的两个端面上。啮合面3011上设有多个准双曲面齿,与输出齿轮2032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差速器3位于驱动桥10000两端之间的桥壳4内,差速器3可以设在桥壳4的中心或者邻近桥壳4的中心设置,差速器3可以设在桥壳4的中心时,桥壳4的载荷分布均匀。
可选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为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直接与差速器3的输入齿轮传动连接,驱动差速器壳体300转动。
可选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和减速器2,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为减速器2的输出轴。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可以为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或者减速器2的输出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器2的输出轴为第二传动轴203。
可选地,驱动桥10000包400括减速器2,减速器2位于桥壳4外,减速器2与差速器3传动连接。
可选地,驱动桥10000包400括减速器2,减速器2位于桥壳4内,减速器2与差速器3传动连接。
可选地,减速器2为一挡变速器或者多挡减速器。
优选地,减速器2为两档减速器。
具体地,如图1、2和3所示,减速器2为两档减速器。减速器2包括第一传动轴202和第二传动轴203,第一传动轴202与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连接,第一传动轴202与第二传动轴203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203与差速器3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02与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联轴器或者键连接,不限于本实施例。驱动桥10000的动力依次经过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第一传动轴202、第二传动轴203传递至差速器3。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轴202上空套有第一挡位齿轮2020和第二挡位齿轮2021,第二传动轴203上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2030和第二传动齿轮2031,第一挡位齿轮2020与第一传动齿轮2030啮合,第二挡位齿轮2021与第二传动齿轮2031啮合。第一挡位齿轮2020与第一传动齿轮2030的传动比和第二挡位齿轮2021与第二传动齿轮2031的传动比不同,实现二挡变速。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减速器2包括同步器,同步器可选择性地将第一挡位齿轮2020与第一传动轴202同步转动或者将第二挡位齿轮2030与第一传动轴202同步转动。同步器通过换挡电机201驱动。同步器包括转动部2013、移动部2010和结合部,转动部2013套设在第一传动轴202上并且与第一传动轴202同步转动,移动部2010带动转动部2013沿第一传动轴202的轴向移动,转动部2013的两侧均设有结合部。结合部包括第一结合部2014和第二结合部2015,第一结合部2014和第二结合部2015分别位于转动部2013两侧,移动部2010的工作位置包括三个:左位、中位和右位即C位置、B位置和A位置,移动部2010带动第一结合部2014向左移动至C位置时,第一结合部2014与第一挡位齿轮2020结合,第一挡位齿轮2020与第一传动轴202同步转动,移动部2010带动第二结合部2015向右移动至A位置时,第二结合部2015与第二挡位齿轮2021结合,第二挡位齿轮2021与第二传动轴203同步转动,移动部2010处于B位置时,第一挡位齿轮2020、第二挡位齿轮2021不传动,第一传动轴202不输出动力。移动部2010包括拨叉2011,转动部2013上设有与拨叉2011对应的槽口2012,拨叉2011悬置于槽口2012上,移动部2010向C位置移动时,拨叉2011向左,槽口2012卡住拨叉2011,拨叉2011带动转动部2013向左移动,移动部2010向A位置移动时,拨叉2011向右,槽口2012卡住拨叉2011,拨叉2011带动转动部2013向右移动。转动部2013设有内花键2016,与第一传动轴202通过花键连接传递动力。
具体地,移动部2010与换挡电机201的电机轴连接,移动部2010与换挡电机201的电机轴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联轴器或者键连接与换挡电机201的电机轴连接。换挡电机201可以是步进电机;也可以是步进电机以外的电机,移动部2010和换挡电机201通过中间锥齿轮传动,只要可以推动移动部2010直线运动即可。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挡位齿轮2020和第二挡位齿轮2021分别设有与结合部对应的结合齿。结合齿包括第一结合齿2021和第二结合齿2022,第一挡位齿轮2020设有第一结合齿2021,第二挡位齿轮2021设有第二结合齿2022。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部为空心圆柱体,圆柱内壁设有齿圈,结合齿形状与齿圈形状相对应,可以实现结合部和结合齿的传动连接。此外,圆柱内底面设有一个或多个邻近齿圈的齿槽2017,使结合部与结合齿稳固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合部为结合套,挡位齿轮上设有对应的结合齿,根据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合部也可以为结合齿,挡位齿轮上设有对应的结合套,可以实现凹凸配合即可,不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地地,差速器3包括差速器输入齿轮301,第一传动轴202上设有输出齿轮2032,输出齿轮2032与差速器输入齿轮301啮合。
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驱动桥10000包400括半轴6,差速器3的输出端与半轴6传动连接。差速器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三锥齿轮305和第四锥齿轮306,半轴6包括设置在差速器3两侧的第一半轴307和第二半轴308,第三锥齿轮305与第一半轴307连接并且同步转动,第四锥齿轮306与第二半轴308连接并且同步转动。差速器3包括第一锥齿轮303、第二锥齿轮304、连接轴302和差速器壳体300,第一锥齿轮303和第二锥齿轮304与差速器壳体300连接并且同步转动,第一锥齿轮303和第二锥齿轮304通过连接轴302连接,连接轴302可以是一字轴也可以是十字轴。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桥壳4包括桥包400和半轴套401。差速器3设在桥包400内,桥包400的形状可以是球状或者圆柱状,不限于本实施例。半轴套401包裹半轴6,半轴6一端与差速器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轮毂5连接。
具体地,驱动电机1包括电机壳体100,减速器2包括减速箱200,电机壳体100与减速箱200连接,减速箱200与桥壳4连接。
具体地,驱动电机1包括电机壳体100,减速器2包括减速箱200,电机壳体100与减速箱200连接,减速箱200与桥壳4连接。电机壳体100与减速箱200可以是一体成型件也可以是通过螺栓连接,减速箱200与桥壳4通过螺栓连接。
此外桥包400上设有通气开关41,当桥包400内压力(包括气压和液压)达到设定值时,可以通过打开通气开关41对桥包400进行泄压。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10001,包括上述的驱动桥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10001,输出齿轮2032与差速器输入齿轮301为准双曲面齿轮,相比相同直径的锥齿轮齿轮,可以获得更大的传动比,提高了车辆10001的动力性;并且较锥齿轮传动具有更高的轮齿强度,提高了车辆10001行驶的可靠性;与锥齿轮传动同等传动比的情况下比较,对桥壳4空间的占用更小,具有更高的离地间隙,可以提高车辆10001的行驶通过性和平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差速器和桥壳,所述动力装置和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设在所述桥壳内,所述动力装置设在所述桥壳外,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桥壳相对所述驱动桥的前后方向的投影面,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外套设有差速器输入齿轮,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为准双曲面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包括啮合面和齿轮端面,所述啮合面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啮合面和所述齿轮端面相对于所述驱动桥的左右方向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为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为一挡减速器或者多挡减速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为两档减速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空套有第一挡位齿轮和第二挡位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挡位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挡位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包括同步器,所述同步器可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挡位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转动或者将所述第二挡位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转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驱动桥。
CN201821952960.8U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Active CN209240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2960.8U CN209240789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2960.8U CN209240789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0789U true CN209240789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9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2960.8U Active CN209240789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07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0618A (zh) * 2019-08-27 2021-03-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0618A (zh) * 2019-08-27 2021-03-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N112440618B (zh) * 2019-08-27 2023-11-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7322B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CN111344171B (zh) 用于机动车的电动驱动设备
CN209164506U (zh) 变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206528340U (zh) 一种电动车两档变速驱动桥整体驱动系统
US20130012352A1 (en) Transfer gear-box
CN111699099A (zh) 用于机动车、尤其是汽车的电驱动装置
CN209240789U (zh) 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CN108327530A (zh) 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系统
CN105128648A (zh) 一种集成驱动电机的定轴式混合动力变速器
WO2005123437A1 (en) Front-engine, rear-wheel-drive car
CN104081085A (zh) 多级变速器
CN107701666A (zh) 一种两轴式两档电动汽车变速器及电动汽车
CN111376715B (zh) 电驱减速器、电驱动桥动力总成、车辆
CN105459815A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CN110657204B (zh) 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3912651A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14057204U (zh) 双电机电驱动桥和汽车
KR101177947B1 (ko) 자동 변속식 엔진 차량 변속기
CN203051641U (zh) 一种双中间轴dct结构
EP4145016A1 (en) Gear assembly for use in electric drive transmissions
CN113928102A (zh) 双电机两档电驱动桥结构
CN2778856Y (zh) 全自动洗衣机用减速离合器
RU2235238C1 (ru) Коробка передач
US7578762B2 (en)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transmission
CN217099645U (zh) 一种中置电机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