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4993U -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 Google Patents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4993U
CN209234993U CN201821655118.8U CN201821655118U CN209234993U CN 209234993 U CN209234993 U CN 209234993U CN 201821655118 U CN201821655118 U CN 201821655118U CN 209234993 U CN209234993 U CN 209234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part
vias
sets
he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551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泽鑫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551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4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4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4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收容烟支的烟筒、以及沿该烟筒的轴向方向套设在烟筒外的加热件;加热件上设有若干通孔组;该通孔组用于调节加热件的电阻,使加热件发热均匀;加热件包括有至少一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发热部,且每一个发热部上设置有电极连接部;发热部上设有沿加热件圆周方向排布的若干通孔组;每个通孔组包括沿轴向方向排布的若干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通孔,使加热装置整体的电阻趋于均匀,从而使电流在加热装置工作时趋于均匀分布,从而发热均匀,保证对烟支的均匀加热,提升出烟的效率和稳定。

Description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烘烤烟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背景技术
低温烘烤烟具主要是将烟丝或烟膏等,通过低温加热烘烤出烟雾用于吸食的电子烟产品。这一类低温烘烤烟具,结构上通常具有一中空的筒状加热装置,使用时将卷烟插入至筒状加热装置内,通过加热装置对卷烟加热烘烤从而产生烟雾。
这一类产品在实施中,为了配合圆柱形的卷烟形状,加热装置设计成筒状形状。为了使加热装置正常工作,通常在两端焊接有电极引脚,这一类加热装置在使用中,最主要的不足在于筒状加热装置发热不均匀,导致卷烟加热产生烟雾不均匀。具体,筒状发热装置将其展开之后发热区域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图1中展开后的加热件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极引脚2用于连接电源;通电使用时加热件1虽然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一个整体,但由于电流自身会优先选取路径较短、电阻较小的路线形成回路。比如,图1中所示出的两条电流回路A和B,其中A路径在两个电极引脚2之间的距离比B路径短,那么大部分电流会倾向于优选A路径形成回路,因此导致加热件1上发热主要是集中在图1中所示出的主发热区域3内。而在主发热区域3以外的部分,发热量较少,因此加热件1整体发热并不是均匀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卷烟烘烤加热件发热均匀性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发热比较均匀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收容烟支的烟筒、以及沿该烟筒的轴向方向套设在烟筒外的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上设有若干通孔组;该通孔组用于调节所述加热件的电阻,使所述加热件发热均匀;
所述加热件包括有至少一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发热部,且每一个所述发热部上设置有电极连接部;
所述发热部上设有沿加热件圆周方向排布的若干所述通孔组;每个所述通孔组包括沿轴向方向排布的若干通孔。
优选地,所述发热部在圆周方向上具有相靠近且不接触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电极连接部位于该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且包括位于该发热部沿轴向两端上的第一电极连接部和第二电极连接部,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和第二电极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不同的电流路径,多个所述电流路径具有大致相同的阻抗。
优选地,在所述发热部的圆周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的通孔的开孔面积小于靠近所述电极连接部的通孔的开孔面积。
优选地,在所述发热部中,沿所述加热件的圆周方向、且朝向远离所述电极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通孔组的通孔的开孔面积依次逐渐减小。
优选地,在所述发热部中,沿所述加热件的圆周方向、且朝向远离所述电极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通孔组之间的间距依次逐渐增大。
优选地,在所述发热部中,沿所述加热件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通孔组错位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发热部中,沿所述加热件的轴向方向,所述通孔组中通孔的的开孔面积逐渐减小。
优选地,在所述发热部中,沿所述加热件的轴向方向,所述通孔组中通孔的间距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加热件包括轴向排列的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均设置有沿加热件圆周方向排列的若干所述通孔组;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之间通过一连接部串联,所述连接部上未开设有通孔组。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上开设有规律相同的通孔组,以使所述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的阻抗相同。
优选地,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上的通孔具有不同的开孔面积和/或形状。
优选地,所述加热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发热部热传导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与该发热部的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出包括上述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的低温烘烤烟具产品,包括以上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和用于给所述加热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通孔,使加热装置整体的电阻趋于均匀,从而使电流在加热装置工作时趋于均匀分布,从而发热均匀,保证对烟支的均匀加热,提升出烟的效率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低温烘烤烟具卷烟加热件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烟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实施例中所示出的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另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又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又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又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又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又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又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低温烘烤烟具组装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发热比较均匀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的内容和细节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主要是用于低温不燃烧的烘烤电子烟具产品。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结构参见图2至图4所示,图2为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烟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实施例中所示出的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加热装置包括中空的烟筒10、卷绕在烟筒10外表面上的加热件20、以及加热件20上设置的电极连接件30。其中,
烟筒10为导热材质制备成的筒状部件,用于在筒状内空腔中安装烟支;
加热件20的外形与烟筒10的筒状外形适配,套设在烟筒10外周,用于对烟筒10和容纳在烟筒10内的烟支进行加热;
电极连接件30从图2和图4中可以看出,图中采用的是将其设计为电极引脚的形式,用于与烟具的电源组件的输出电极连接,从而实现对加热件20供电,产生电热效果。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引脚方式是最常采用的电极连接零件,但是本实用新型在引脚的方式之外,电极连接件30还可以采用连接柱/端子等等,并不仅仅只限定于引脚方式,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情形需要进行相应采用。
进一步在以上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热件20自身基于对烟支加热的目的,其本身采用电热材质制备,比如纯镍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等。而烟筒10通常采用导热性能比较好的材质制备而成,比如金属材料,可以为纯金属、合金、金属化合物或特种材料等,例如铁、铜、铝、锡、金、银及其合金等等。基于烟筒10采用金属材质,因此为了防止加热件20与烟筒10导电,那么可以在烟筒10与加热件20之间,在实施中优选采用的是烟筒10与加热件20相对的外表面上设置一绝缘层40,该绝缘层40可以采用溅射/沉积/镀层的方式形成,或者采用薄膜贴附的方式贴在烟筒10表面上。基于绝缘目的,绝缘层40自身的材质可以采用合成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或者是金属氧化物等等。烟筒10的内空腔用于安装烟支,内径与通常烟支的直径适配,采用5~8mm为适,既能保证烟支的顺畅插入,又能使烟支紧密接触,提升加热时的受热效率。
进一步,加热件20的圆筒形状是用一片状形状体沿着其宽度方向卷曲缠绕在烟筒10上形成;其本身是片状结构。为了能更加清楚地体现加热件20自身的形状和结构内容,进一步图4所示实施例中加热件20沿卷绕的圆周方向平直展开之后的结构可以参见图10。从图10所示加热件20展开之后的结构可以看出,加热件20自身是片状设计,沿着宽度方向卷绕在烟筒10外表面上形成与烟筒10适配的筒状,片状的加热件20具有均匀的厚度,例如0.03~0.1mm。
进一步参见图4和图10,在加热件20的两端设置有电极连接部21,以上电极连接件30连接在该电极连接部21上;当然,电极连接部21的数量至少应包含有两个,例如第一电极连接部211和第二电极连接部212,分别用于连接正极和负极形成回路。电极连接部21的具体采用可以根据电极连接件30的类型对应采用,比如本实用新型各附图实施例中电极连接件30均采用引脚实现,那么对应电极连接部21即为引脚焊接点;而如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极连接件30采用插接端子,那么电极连接部21则为与插接端子适配的插接点。只不过,实施中基于本身加热件20片状形状,引脚焊接的方式是最合适的优选方式。当然,在可行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在现有的多种电极连接方式中进行择优选取,并不限定于以下各附图实施例中采用的方式。
进一步参见附图2、以及附图5~9;上述加热件20在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23和第二侧边24,上述第一电极连接部211和第二电极连接部212均位于第一侧边23和第二侧边24之间的某一位置上,例如中间位置。如图2所示,加热件20卷绕在烟筒10外周上时,该第一侧边23和第二侧边24相靠近且不接触,并保持有大约1~5mm的间距,在可基本完整地覆盖于烟筒10的圆周的基础上,还可以避免产生由于第一侧边23和第二侧边24相接触而导致相接触部位发热量过高而导致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
进一步为了让电流均匀通过该电热材质的加热件20,且将各部分区域位置调整到合适的电阻,在加热件20上切割有一些孔,例如通常根据这一类产品的加热功率的要求,可以使加热件20的整体阻抗保持在0.4~1.0欧姆。具体参见图5~9,加热件20上设置有若干沿宽度方向(即卷绕后的圆周方向)分布的通孔组22,该若干通孔组22的设置,是为了增加与电极连接部21距离较近的区域内的电阻、并增加与电极连接部21距离较近的区域内的电阻,从而使其与电极连接部21距离较近的区域和距离较远的区域的电阻趋于接近,从而使整个加热件20沿圆周方向上的发热趋于均匀。进一步为了使整体电阻趋于接近,通孔组22的排布采用不均匀的排列方式设置。具体的各种排列方式可以进步参见图5~9。
先参见图5实施例所示的加热件20,并且加热件20的上、下两端为电极连接部21,具体为第一电极连接部211和第二电极连接部212,分别通过电极连接件30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形成回路导电。而加热件20上排列的通孔组22具有沿长度方向(即卷绕后的轴向方向)上并列设置的若干通孔221;沿宽度方向上,相邻的通孔组22之间采用错位排列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通孔组22A和通孔组22B采用错位排列的方式布局,通孔组22A中的通孔221A和通孔组22B中的通孔221B无论在横向还是纵向上都是错开设置的。通过以上错位间隔布置的方式,使电流路径和电阻分布更加分散,从而使加热件20的发热趋于均匀。比如图5中两条分别位于不同区域路径的电流a和电流b,最终的电流密度、大小和电阻大小区趋于接近大致相同,因此能使得整个加热件20的发热在各区域上大致相同。
从图5的实施例中还可以看出,处于同一个通孔组22内的通孔221,在沿着长度方向的排布上,采用方孔形状、孔径、间距均相同的方式排布。当然,处于同一个通孔组22内的通孔221,也可以是沿长度方向上采用不同的形状和/或不同间距的依次排布进行。
基于以上思路,具体再参见图6所示,图6是另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在这一实施例中,通孔组22具有沿加热件20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通孔221;这些通孔组22在宽度方向排布设置时,沿着背离电极连接部21的方向上相邻通孔组2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总体上是使靠近第一侧边23或第二侧边24的通孔的开孔面积小于靠近电极连接部211的通孔的开孔面积。采用这一实施方式,使加热件20上重新改变各区域内的电阻大小,通过使背离电极连接部21的方向上相邻通孔组2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从而使靠近电极连接部21的部分区域内的电阻增加,且增加的幅度会大于远离电极连接部21的部分区域内的电阻,从而使整个加热件20所有区域的电阻呈比较均匀的分布,那么电流会在整个加热件20的各区域趋于均衡,从而使导电后的发热均衡。比如,图6中所示的两条路径的发热电流m和电流n,虽然处于距离比较远的趋于,但是由于通过通孔221调节了各自区域的电阻,因此最终电流m和电流n的电流大小和路径电阻大致相同,实现发热相对均匀。
同时,基于这一通过通孔组22的间距逐渐增加来调节加热件20上不同区域的电阻大小使其趋于均衡的立意,同样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将这些沿着宽度方向排布的若干通孔组22采用另一方式进行设置;具体参见图7所示,图7是又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从图7可以看出,在宽度方向上相邻通孔组22之间的孔的间距始终不变,但是沿背离电极连接部21的方向上通孔组22自身所具有的通孔221的孔径逐渐减小,即开孔面积逐渐减小。那么在这一实施方式中,宽度方向上相邻通孔组22之间的间距不变,但是开孔面积逐渐减小的方式同样使得靠近电极连接部21的部分区域内的电阻增加,且增加的幅度会大于远离电极连接部21的部分区域内的电阻,从而使整个加热件20所有区域的电阻呈比较均匀的分布,那么电流会在整个加热件20区域均衡,从而使导电后的发热均衡。同样,处于同一个通孔组22内的通孔221,在沿着长度方向的排布上,优选采用的是相同孔径和间距的圆孔并列设置的方式,避免采用多种不用形状/间距的通孔221导致在长度方向上电阻不均匀。
当然,以上图6和图7中两种排布方式在实施中可以进行合并,将以上两种通孔组22在宽度方向上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孔径逐渐减小和间距逐渐增大同时进行,也能实现使整个加热件20所有区域的电阻趋于比较均匀分布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通孔组22在宽度方向上沿着背离电极连接部21的方向,改变通孔221的开孔面积/间距。因为电极连接部21分别对称设置于上、下端部的中间位置,使得在未开孔之前图6和图7主要电流路径主要分布于上、下两端的电极连接部21的最短连接线周围,因此采用以宽度方向上电极连接部21作为通孔221变化的起始位置,改变通孔221的开孔面积/间距设置方式,从而使这个加热件20电阻趋于接近。如果当电极连接部21的设置不采用设置在图6和图7中所示的中间位置时,那么通孔组22中通孔221的开孔面积/间距变化的起始位置则相应进行变化与电极连接部21的位置保持一致。
进一步参见图8和图9所示,图8和图9分别是又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加热件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在图8所示的又一实施例中,将每一通孔组22所具有的通孔221沿长度方向上采用孔径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而图9的实施例中,每一通孔组22自身内部所具有的通孔221也可以基于相同立意进行变化设计,具体将每一通孔组22所具有的通孔221采用沿长度方向上间距逐渐增大的方式设置。
采用以上两种将通孔组22所具有的通孔221变化设计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使电路路径发生多向的分流和汇流,并使整体加热件20的电阻产生变化,对未设置通孔221之前的主发热区域进行分离和限制,从而使整体发热区域均匀。
当然,从各个实施例所示的图中可以看出,通孔组22中通孔221的形状可以采用多种类型进行,比如通常的圆形孔、以及图5中采用的方孔,或者六边形等形状均可。
更进一步在低温烘烤烟具产品吸食中,由于新烟支烟质含量较多,因此初始烘烤阶段中出烟量会比较大,但随着烟支的烘烤的时间增长,出烟量会逐渐降低。因此在烘烤一段时间出烟量下降后为了提升出烟量,使整个吸烟过程出烟量能相对均匀,在又一实施例中采用图10所示的加热件20进行。在该实施例中对加热件20进行变化设计,加热件20具有两个沿长度方向串联的发热部,分别为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均位于第一侧边23和第二侧边24内),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通过一连接部230串联,该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的区域内均开设有通孔组22,而该连接部分230的区域不开设通孔(用作将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导电串联);通过以上两个串联的发热部设计,可以调整对烟支进行加热的长度从而在后续时间提升烟雾量。具体,第一发热部210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接部211、第二发热部220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接部213,并且在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的串联连接处的连接部230上设置有公用电极连接部212。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通过相应电极连接部分别连接电源部分,可实现独立工作。那么在初始加热阶段,烟支烟草的含烟量较大时,可以采用将第一电极连接部211和公用电极连接部212通过电极连接件30(实施中为电极引脚)与电源正负极导通连接,那么此时第一发热部210工作对烟支进行加热。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烟支出烟量会逐渐降低,那么需要时改变电极连接方式为,将第一电极连接部211和第二电极连接部213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那么此时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两者均处于工作加热状态,那么此时对烟支的加热区域和出烟量会提升。因此,以上分段加热方式通过对加热件20进行多个发热部的设计,并通过在不同的阶段对发热部进行控制,使整个烟支出烟的过程中,烟量能前后都能趋于均衡。
当然,以上分段加热实施中是采用先令第一发热部210工作、然后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同时工作的控制方式进行;当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先将第二电极连接部213和公用电极连接部212与电极连接使第二发热部220先工作,在后续出烟量降低后再改变至第一电极连接部211和第二电极连接部213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两者均工作提升出烟量。
以上图10实施例中发热部的数量采用的是两个,而在变形实施方式中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相应增加至三个、四个或更多;那个则需要对应设置更多的电极连接部,分段加热时可以先使其中的部分发热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调整使更多的发热部工作。具体数量和选择,可以根据烟支的长度/发热部的长度进行相应采用,控制时采用通过引脚将于发热部对应的电极连接部通过引脚等于电极连通即可。
基于以上图10实施例中将加热件20设置为多个发热部(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的分段加热方式,进一步可以采用又一变形实施方式设置加热件20,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发热部均设计成包含有多个发热区域。具体参见图11所示,加热件20也包含有两个发热部,为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其中,第一发热部210中分别又具有3个发热区域,具体为第一发热区域2110、第二发热区域2120、第三发热区域2130,每个发热区域上均设置有阵列排布的若干通孔。进一步处于不同发热区域上的通孔,在设置的方式上采用通孔的孔型形状和/或孔径与其他发热区域不同。比如图11中的3个发热区域所示,沿长度方向从上到下,分别设置不同孔型和孔径的通孔,具体图中可以看出3个区域上分别设置的通孔为大孔径圆孔、小孔径圆孔和方孔,其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更加使整体中各区域电阻趋于接近,从而提升发热均匀性。当然,基于相同的思路,第二发热部220也类似于第一发热部210,也具有3个不同孔径和/或孔型的发热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中,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发热部中所含有的发热区域的数量为3个,而在实施中也可以相应进行增加至4个或更多,对应每个发热区域上采用不同孔径和/或孔型的通孔,比如六边形孔、菱形孔等。
从以上实施方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发热部210所包含的3个发热区域是沿着长度方向纵向并列设置;而在其他的变形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将发热区域采用沿着宽度方向横向并列设置的方式进行。
当然,基于相同的分段加热的方式,以上加热件20也可以采用图10中相同的方式在第一发热部210上端、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下端、以及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之间的串联连接部分别设置电极连接部,用于作为电极正负极接入,从而便可以对烟支实现分段加热,使出烟量相对均匀。
同样,基于以上加热件20分段发热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采用图12和图13所示的变形设计。具体可以先参见图12,加热件20也含有2个发热区域210,沿着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每个发热区域210均设置有沿宽度方向排列的通孔组22,每个通孔组22均包含有若干沿长度方向排列的通孔221;并且每个通孔组22内的通孔221,在长度方向上呈间距逐渐增大的方式设置。加热件20上端、下端、以及2个发热区域210之间的位置均设置有电极连接部21,用于连接电源电极。那么分段加热的控制方式,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类似进行,先连接对应的电极连接部21,使其中一个发热区域210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将上、下两端的电极连接部21通过电极引脚与电源电极连接,使整个加热件20全部发热,实现分段加热的控制。
图13实施例中的加热件20与图12类似,具有两个发热区域用于分段加热,区别在于每个发热区域内通孔组22中的通孔221,在长度方向上采用通孔221孔径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在分段加热的方式中,在两个发热部(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上通孔组22的开设方式可以采用规律相同的通孔组,以使两个发热部的阻抗相同。或者,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第一发热部210和第二发热部220上的通孔具有不同的开孔面积和/或形状也可。
因此从上述各个可以看出,加热件20可以采用整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发热部进行整体加热,在需要分段加热时,则可以按照以上分段的方式进行拆分,使其具有至少2个沿轴向并列的多个发热部;然后每一个发热部都设置对应的电极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极,从而实现单独控制。那么根据需要则可以对应选取其中的一部分的发热部进行工作,实现分段加热的效果。
并且根据效果么一个发热部均可以采用以上单一发热部类似的通孔组的设计(错位排布、改变开孔面积、改变孔距等方式),来调整整体发热部的电阻,使其整体趋于均匀。同时,在以上之外,还可以对发热部按照图11的实施例所示的3个发热区域的方式,对么一个发热部拆分成不同的发热区域(数量至少2个),不同的发热区域采用不同形状/孔径的通孔组合,来调整整体的电阻阻值,实现均匀发热。
进一步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加热件20上的通孔改变加热件20上下两端区域的电阻,使上下两端区域的电阻降低,从而可以便于与烟支的装配和连接。具体在于,对于低温烘烤烟具产品,最终需要将烟支插入至含有烟筒的加热装置中加热,然后吸食;具体烟支插入组装后的结构参见图14所示,烟支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轴向装配的过滤吸嘴100、冷却填充物200、以及烟草段300。产品使用时,将烟支的烟草段300装在加热装置400内进行加热,产生约260度左右的烟雾;然后烟雾经过冷却填充物200冷却后,再经过滤吸嘴100过滤后被吸食。而冷却填充物200中通常具有高分子材料,作用是用来对烟雾进行降温防止烟雾温度过高导致吸烟者被高温烟雾烫伤。因此,在烟支插入至加热装置400是,需要保持加热装置400与冷却填充物200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避免加热装置400与冷却填充物200中填充的高分子材料接触而将高分子材料加热产生糊质或者有害物质。而当加热装置400采用本实用新型以上图5至图13各实施例所示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时,在加热件20上设置通孔221调节其上的发热区域,发热主要集中在含有通孔221的区域中,上、下端部的发热量非常低,即使与冷却填充物200接触,温度也不足以使冷却填充物200中的高分子材料糊化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在将烟支插入至低温烘烤烟具时,可以采用直接将烟支插入至最底部紧密抵接的方式装配,相比需要留存间距的装配方式更加便利。
而进一步,为了监控加热件自身的发热工作情况,在以上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在加热件20上安装温度传感器50,具体可以参见图2所示;根据加热件20自身的结构特点,优选可以采用将温度传感器嵌入的方式设置在通孔中,可以保证加热件20表面平整,便于卷绕之后在烟筒10外表面套设安装。当然,温度传感器50需要进一步与电源和控制组件中的主板连接,用于对温度传感信息进行接受和处理,实现对加热件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而温度传感器50的数量从图2中可以看出,与加热件20所具有的发热部的数量对应相同,实现对每个发热部均能温度监测。
在以上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出包括上述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的低温烘烤烟具产品。具体,产品包括有用于为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通过导线与加热装置电连接,然后轴向与冷却腔、过滤吸嘴等轴向装配之后,即为最终的烟具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烘烤烟具产品,通过将加热装置采用以上各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设计,通过各种方式设置的通孔,使整体的电阻趋于均匀,从而使电流在加热装置工作时趋于均匀分布,从而发热均匀,保证对烟支的均匀加热,提升出烟的效率和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说明书为便于理解实用新型内容所列举的部分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任何限定,也非所有可实施方案的穷举,故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流程或步骤所做出的任何微小改进或等效替代,均应包含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收容烟支的烟筒、以及沿该烟筒的轴向方向套设在烟筒外的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上设有若干通孔组;该通孔组用于调节所述加热件的电阻,使所述加热件发热均匀;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包括有至少一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发热部,且每一个所述发热部上设置有电极连接部;
所述发热部上设有沿加热件圆周方向排布的若干所述通孔组;每个所述通孔组包括沿轴向方向排布的若干通孔;
所述发热部在圆周方向上具有相靠近且不接触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电极连接部位于该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且包括位于该发热部沿轴向两端上的第一电极连接部和第二电极连接部,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和第二电极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不同的电流路径,多个所述电流路径具有大致相同的阻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部的圆周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的通孔的开孔面积小于靠近所述电极连接部的通孔的开孔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部中,沿所述加热件的圆周方向、且朝向远离所述电极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通孔组的通孔的开孔面积依次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部中,沿所述加热件的圆周方向、且朝向远离所述电极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通孔组之间的间距依次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部中,沿所述加热件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通孔组错位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部中,沿所述加热件的轴向方向,所述通孔组中通孔的开孔面积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部中,沿所述加热件的轴向方向,所述通孔组中通孔的间距逐渐增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轴向排列的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均设置有沿加热件圆周方向排列的若干所述通孔组;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之间通过一连接部串联,所述连接部上未开设有通孔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上开设有规律相同的通孔组,以使所述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的阻抗相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上的通孔具有不同的开孔面积和/或形状。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发热部热传导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与该发热部的数量相同。
12.一种低温烘烤烟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和用于给所述加热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
CN201821655118.8U 2018-10-12 2018-10-12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Active CN209234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55118.8U CN209234993U (zh) 2018-10-12 2018-10-12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55118.8U CN209234993U (zh) 2018-10-12 2018-10-12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4993U true CN209234993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4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55118.8U Active CN209234993U (zh) 2018-10-12 2018-10-12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499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7989A (zh) * 2018-10-12 2018-12-18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WO2021047543A1 (zh) * 2019-09-09 2021-03-18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器及使用该加热器的电加热系统
WO2022233303A1 (zh) 2021-05-07 2022-11-10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RU2786651C1 (ru) * 2019-09-09 2022-12-23 Чайна Тобэкко Хубэй Индастриал Корпорейшн Лимитед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нагрева, использующая данное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7989A (zh) * 2018-10-12 2018-12-18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WO2021047543A1 (zh) * 2019-09-09 2021-03-18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器及使用该加热器的电加热系统
RU2786651C1 (ru) * 2019-09-09 2022-12-23 Чайна Тобэкко Хубэй Индастриал Корпорейшн Лимитед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нагрева, использующая данное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WO2022233303A1 (zh) 2021-05-07 2022-11-10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7989A (zh)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CN209234993U (zh) 低温烘烤烟具加热装置及低温烘烤烟具
JP7137611B2 (ja) 低温加熱式喫煙具の加熱装置及び低温加熱式喫煙具
AU2010338615B2 (en) A shaped heater for an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KR20200069320A (ko) 전자 베이핑 장치용 접지식 히터
CN209031260U (zh) 烘烤烟具及其加热件
CN109068417A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1109676A (zh) 一种电加热型组合式烟具及其使用的发热元件
CN109123805A (zh) 烘烤烟具及其金属基电加热件
CN214483265U (zh) 一种快速加热片及其雾化组件
CN213307445U (zh) 雾化器的发热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188619A1 (zh) 发热体、加热装置和加热不燃烧卷烟
CN212488458U (zh) 一种电加热型组合式烟具及其使用的发热元件
CN209390389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8921659U (zh) 加热不燃烧烟具
CN216601678U (zh) 一种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3188075U (zh) 一种非均匀加热的发热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9995379U (zh) 一种低温烟具
WO2022062354A1 (zh)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04861177U (zh) 电子烟雾化加热丝的多阻值布置结构
CN210130355U (zh) 一种用于固体电子烟雾化器的发热体
CN209090057U (zh) 烘烤烟具
CN220545834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4497384U (zh) 一种发热元件导电连接结构
CN216875010U (zh) 一种电加热管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