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2554U - 散热隔振形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隔振形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2554U
CN209232554U CN201821735389.4U CN201821735389U CN209232554U CN 209232554 U CN209232554 U CN 209232554U CN 201821735389 U CN201821735389 U CN 201821735389U CN 209232554 U CN209232554 U CN 209232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oot
gas
cavity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53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you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ic Power Loadi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you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ic Power Load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you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ic Power Load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you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ic Power Loadi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8217353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2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2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2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柜体和位于变压器柜体一侧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气液储罐、气液混合装置和多个散热管;气液储罐内置有位于上部的氦气容腔和位于下部的导热油容腔,氦气容腔的氦气经由进气管路连接气液混合装置,导热油容腔内的导热油经由进料管路连通气液混合装置,气液混合装置经由出料管路外接散热管,散热管包括内管和导油部,导油部上有多个通孔,导油部外表面包覆有气液分离滤膜,导油部外部具有导气管,导气管顶部通过回气管路连接氦气容腔,导油部通过回油管路连接导热油容腔,变压器本体设有避震脚。本实用新型采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率且减振效果好。

Description

散热隔振形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隔振形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
在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底部温度高,顶部温度低;变压器的散热方法常使用导热油进行散热,其存在但是导热油粘度大,导致液体流动缓慢,其散热主要到热传递,其散热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隔振形变压器,使得现有的变压器散热效率低下和减振效果差的缺陷得以解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柜体和位于变压器柜体一侧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气液储罐、气液混合装置和多个散热管,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用于将氦气与导热油混合后输入散热管;所述气液储罐内置有位于上部的氦气容腔和位于下部的导热油容腔,所述氦气容腔的氦气经由进气管路连接气液混合装置,所述导热油容腔内的导热油经由进料管路连通气液混合装置,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经由出料管路外接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内管,所述内管上部安装有由中部向顶端收敛的导油部,所述导油部上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导油部外表面包覆有气液分离滤膜,所述导油部外部具有由散热管中部向顶部外径逐步增大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底端连接导油部的下端;所述导气管顶部通过回气管路连接氦气容腔,所述导油部通过回油管路连接导热油容腔;所述回油管路上装有油泵,用于抽取导热油回流入导热油容腔,所述变压器柜体设有避震脚。本实用新型采用氦气和导热油经由散热管对变压器柜体进行散热,氦气在自下而上的运动中逐步发散至顶部逸出,其过程中(体积由小变大)带走大量的热量,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其氦气的分子量小,气体粘度小,其在导热油中运动迅速不易粘滞。设置避震脚,减振效果好。
,所述导气管顶部具有弧形曲面。导热管顶部采用弧形曲面,其不易存在死角,与球体的气泡接触面更契合,不易滞留气体,提高了回流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内油管和氦气筒,所述氦气筒的筒壁内具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前端连接进气管路;所述氦气筒后端连接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管壁内具有导气腔,所述导气腔一端连通储气腔,另一端通入沿锥形管管壁深入内油管中。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装置,混合效率高,在液体牵引下将气体带入混合,不需要而外的驱动力。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管内侧壁与导油管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为45°。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路上装有气体压缩泵,用于压缩气体的体积。通过气体压缩泵压缩氦气的体积,提高其压强,增加了其自下而上扩散的过程中的吸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管并列布置在变压器柜体一侧。
作为优选,散热管为6个。
作为优选,所述避震脚包括杆状的支持脚,所述支持脚上套设有支持套,所述支持套的上端同变压器柜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持脚的上端面上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沿上下方向伸缩的减振弹簧和滑动密封连接有按压在减振弹簧上的压缩板,所述压缩板通过连杆同所述变压器柜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压缩板在所述盲孔内隔离出支持脚部油室和位于储脂腔上方的加油斗,所述减振弹簧位于所述支持脚部油室内,所述盲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支持脚部油室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内设有堵头和驱动堵头朝向支持脚部油室移动而封闭住所述出油孔的出油孔闭合弹簧,所述压缩板上设有朝向支持脚部油室开启的压缩板部单向阀,所述支持脚的下端设有沿支持脚周向延伸的位于支持套下方的环形接油槽,所述支持脚设有连通环形接油槽和支持脚部油室的回油孔,所述回油孔内设有朝向所述支持脚部油室内开启的支持脚部单向阀。提供了避震脚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
由于支持套为套设在支持脚上的,从而起到使得避震脚只能够沿减振弹簧的伸缩方向的运动而不会产生径向的摆动。使用时在支持脚部油室内装上润滑油,在减振弹簧产生伸缩的过程中润滑油自动被挤压出而实现对支持脚和支持套之间的润滑。压缩板部单向阀的设置,使得减振弹簧复位时气体能够进入支持脚部油室内而弥补由于油输出而导致的支持脚部油室内的压力下降、以避免产生减振弹簧下一次收缩时产生压力不够而挤压不出油的现象。接油槽将输出的多余的油收集在一起,而且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收集的油能够回流道支持脚部油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支持脚和连件套之间为柱面配合。能够防止支持套和支持脚之间产生周向旋转。
作为优选,避震脚还包括给所述加油斗添加润滑油的自动加油机构,所述自动加油机构包括水平伸缩气缸、油嘴、油箱和使油箱的油从油嘴流出的油泵,所述油嘴包括竖置的杆状结构的油嘴本体,所述油嘴本体的上端同所述变压器柜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油嘴本体的外表面上转动连接有外齿圈,所述油嘴本体内设有油道,所述油道贯通油嘴本体的周面形成位于加油斗上方的出油口,所述油道还设有贯通油嘴本体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同所述油泵的出口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油泵的进口同所述油箱连接在一起,所述外齿圈通过弹性支持脚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油口的出油口堵头,所述出油口堵头同出油口对齐时在所述弹性支持脚的弹力作用下抵接在所述出油口上而封闭住所述出油口,所述水平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啮合在所述外齿圈上的横向齿条。使用时在支持脚不油室内装上润滑油,在减振弹簧产生伸缩的过程中润滑油自动被挤压出而实现对支持脚和支持套之间的润滑。压缩板不单向阀的设置,使得减振弹簧复位时气体能够进入支持脚部油室内而弥补由于油输出而导致的支持脚部油室内的压力下降、以避免产生减振弹簧下一次收缩时产生压力不够而挤压不出油的现象。能够实现对支持脚部油室进行补充油。本技术方案中的油嘴能够防止停止加油时残留在油嘴内的油产生滴漏现象。开关出油口堵头时方便,不容易产生出油口堵头丢失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口堵头内设有负压腔,所述出油口堵头设有若干当出油口堵头封闭在出油口内时连通出油口内部与负压腔的连通孔和盖住连通孔的铁磁铁制作而成的连通孔密封盖,所述连通孔密封盖设有穿设在出油口堵头上的滑销,所述负压腔内设有同滑销连接在一起的驱动连通孔密封盖盖在连通孔上的密封盖关闭弹簧,所述油道内设有吸附连通孔密封盖使得连通孔密封盖开启的电磁铁,所述油嘴本体的上端通过水平铰轴同变压器柜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横向齿条有两根,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还设有推所述油嘴本体的推块,所述伸缩气缸驱动所述齿条驱动所述外齿圈转动到所述出油口堵头封闭在所述出油口后所述推块抵接到所述油嘴本体使得是所述气缸进一步驱动所述油嘴本体以所述铰轴为轴转动到所述出油口朝上,所述出油嘴朝上后所述电磁铁产生磁力而吸引所述连通孔密封盖使得连通孔密封盖开启。能够在出油口堵头盖住出油嘴后,在出油口内产生负压而提高出油口堵头的密封效果。本技术方案由于负压腔开启时负压腔位于油嘴的上方、油不会进入负压腔而导致二次使用时负压腔负压效果降低过多甚至失效。出油口堵头在开启前,电磁铁失电而使得连通孔密封盖重新盖住连通孔,防止空气进入而导致负压效果不佳。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加油机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连接在变压器柜体上的竖向齿条、同竖向齿条啮合在一起的齿轮和检测所述齿轮转动的圈数的检测机构,所述齿轮通过单向滚轮连接在所述支持脚上,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齿轮转动设定的圈数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油泵和油嘴开启设定的时长从而使得油罐内的润滑油通过油泵从油嘴添输出而添加到加油斗内。能够根据振动行程累计量来自动补充润滑油。
作为优选,所述变压器柜体上螺纹连接有抵接在连杆上端面上的缓振弹簧预压螺栓。能够对缓冲弹簧进行预紧以调节刚度。
作为优选,所述回油孔的进口位于所述接油槽的底壁的上方。能够使得回流油时油泥不容易回入支持脚部油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支持脚部单向阀的进口端设有过滤网。能够提高回收的油的清洁程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氦气和导热油经由散热管对变压器柜体进行散热,氦气在自下而上的运动中逐步发散至顶部逸出,其过程中(体积由小变大)带走大量的热量,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其氦气的分子量小,气体粘度小,其在导热油中运动迅速不易粘滞。
2、导热管顶部采用弧形曲面,其不易存在死角,与球体的气泡接触面更契合,不易滞留气体,提高了回流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装置,混合效率高,在液体牵引下将气体带入混合,不需要而外的驱动力。
4、通过气体压缩泵压缩氦气的体积,提高其压强,增加了其自下而上扩散的过程中的吸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避震脚受到震动而产生升降时产生的磨损小,润滑油能够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脚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油嘴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油嘴处于关闭状态且连通孔密封盖仍旧盖住连通孔时的示意图。
图7为油嘴处于关闭状态且连通孔密封盖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
散热装置1、气液储罐2、出料管路10、内管11、导油部12、通孔13、气液分离滤膜14、导气管15、回油管路16、油泵17、内油管18、氦气筒19、储气腔20、锥形管22、导气腔23、气体压缩泵24、油嘴3、油嘴本体31、油道311、出油口312、进油口313、外齿圈32、弹性支持脚33、出油口堵头34、连通孔341、连通孔密封盖342、滑销343、密封盖关闭弹簧344、负压腔345、电磁铁35、水平铰轴36、支持脚4、接油槽41、盲孔42、支持脚部油室421、加油斗423、堵头424、出油孔闭合弹簧425、出油孔426、减振弹簧43、连杆44、回油孔45、缓振弹簧预压螺栓46、连接座47、支持脚部单向阀48、过滤网49、支持套5、连接板54、变压器柜体56、压缩板6、压缩板部单向阀61、水平伸缩气缸7、推块71、横向齿条72、控制模块8、控制器81、竖向齿条82、齿轮83、检测机构84、感应开关841、检测块842、气液混合装置93、回气管路94、散热管95、氦气容腔96、导热油容腔97、进气管路98、进料管路99。
具体实施方式
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柜体9和位于变压器柜体一侧的散热装置1,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气液储罐2、气液混合装置3和多个散热管5,散热管为6个。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用于将氦气与导热油混合后输入散热管;所述气液储罐内置有位于上部的氦气容腔6和位于下部的导热油容腔7,所述氦气容腔的氦气经由进气管路8连接气液混合装置,所述导热油容腔内的导热油经由进料管路9连通气液混合装置,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经由出料管路10外接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内管11,所述内管上部安装有由中部向顶端收敛的导油部12,所述导油部上具有多个通孔13,所述导油部外表面包覆有气液分离滤膜14,所述导油部外部具有由散热管中部向顶部外径逐步增大的导气管15,所述导气管底端连接导油部的下端;所述导气管顶部通过回气管路4连接氦气容腔,所述导气管顶部具有弧形曲面。所述导油部通过回油管路16连接导热油容腔;所述回油管路上装有油泵17,用于抽取导热油回流入导热油容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氦气容腔和导热油容腔相分离。
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内油管18和氦气筒19,所述氦气筒的筒壁内具有储气腔20,所述储气腔前端连接进气管路;所述氦气筒后端连接锥形管22,所述锥形管的管壁内具有导气腔23,所述导气腔一端连通储气腔,另一端通入沿锥形管管壁深入内油管中。所述锥形管内侧壁与导油管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为45°。所述进气管路上装有气体压缩泵24,用于压缩气体的体积。所述散热管并列布置在变压器柜体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时,气液储罐中位于上部的氦气容腔的氦气经由气体压缩泵进气管路进入气液混合装置;导热油容腔内部导热油经由进料管路连通气液混合装置,进加压混合后进入散热片中,氦气和导热油经过散热管的导油部和导气管后分离,并回到氦气容腔或导热油容腔。
参见图1、图4、图5、图6和图7,变压器本体9的端部设有4只避震脚。避震脚包括支持脚4。支持脚上套设有支持套5。支持脚上设有接油槽41。接油槽位于支持套的下方。支持套设有两根沿支持套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板54。支持脚4的下端设有连接座47。使用时需要减振式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同连接座连接在一起、另一个同支持套连接在一起。连接条上端同变压器柜体56连接在一起。变压器柜体位于支持脚上方。支持脚4为正六棱柱结构,支持脚和连件套为棱柱面配合。
支持脚的上端面上设有盲孔42。盲孔内设有沿上下方向伸缩的减振弹簧43。减振弹簧内穿设有连杆44。连杆上设有压缩板6。变压器柜体上螺纹连接有抵接在连杆上的缓振弹簧预压螺栓46。
压缩板6滑动密封连接在盲孔42内。压缩板在盲孔内隔离出支持脚部油室421和位于储脂腔上方的加油斗423。减振弹簧43位于支持脚部油室内且支撑在压缩板的下表面上。盲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支持脚部油室的出油孔426。出油孔内设有堵头424和驱动堵头朝向支持脚部油室移动而封闭住出油孔的出油孔闭合弹簧425。压缩板上设有朝向支持脚部油室开启的压缩板部单向阀61。支持脚设有连通环形接油槽和支持脚部油室的回油孔45。回油孔内设有朝向支持脚部油室内开启的支持脚部单向阀48。支持脚部单向阀48的进口端设有过滤网49。回油孔的进口位于接油槽的底壁的上方。减振弹簧收缩时,润滑油经出油孔流出而对支持脚和连件套的配合部位进行润滑,多余的油滴漏到收集在接油槽内。弹簧伸长时,接油槽内的油经支持脚部单向阀回流到支持脚部油腔内、空气经压缩板部单向阀进入支持脚部油腔内以维持压力。
本实施例还包括给加油斗添加润滑脂的自动加油机构。自动加油机构包括油嘴3、水平伸缩气缸7、控制模块8、油箱和油泵(油箱和油泵图中没有画出)。
油嘴3包括油嘴本体31。油嘴本体为杆状结构且竖置设置。油嘴本体的上端通过水平铰轴36同变压器柜体连接在一起。油嘴本体的外表面上转动连接有外齿圈32。
油嘴本体内设有油道311。油道贯通油嘴本体的侧面形成出油口312。出油口位于油斗的上方。油道的另一端贯通油嘴本体的表面而形成进油口313。进油口同油泵的出口端连接在一起,油泵的进口端同油箱连接在一起。
外齿圈通过弹性支持脚33连接有用于封闭出油口的出油口堵头34。出油口堵头同出油口对齐时在弹性支持脚的弹力作用下抵接在出油口上而封闭住出油口。出油口堵头为球形。出油口堵头内设有负压腔345罐装有润滑油。出油口堵头的上端设有若干当出油口堵头封闭在出油口内时连通出油口内部与负压腔的连通孔341和盖住连通孔的铁磁铁制作而成的连通孔密封盖342。连通孔密封盖设有穿设在出油口堵头上的滑销343。出油口堵头内设有同滑销连接在一起的驱动连通孔密封盖盖在连通孔上的密封盖关闭弹簧344。油道内设有吸附连通孔密封盖使得连通孔密封盖开启的电磁铁35。
水平伸缩气缸7的活塞杆上设有推块71和两根横向齿条72。两根环形齿条沿外齿圈的轴向分布且啮合在外齿圈上。两根环形齿条之间的断开距离为7厘米以上,从而能够更为有效的防止外齿圈转动的过程中油嘴本体产生摆动而影响驱动时的准确性。
当需要开启油道出口时,先使电磁铁失电而使得在连通孔密封盖在封板闭合弹簧的作用下盖住连通孔,从而保持负压腔内的负压效果,再通过水平伸缩气缸驱动横向齿条平移、横向齿条驱动外齿圈旋转,外齿圈驱动弹性支持脚转动,从而使得出油口堵头同油道出口错开即可。需要关闭油道出口时,通过水平伸缩气缸驱动横齿条平移,横齿条驱动外齿圈,外齿圈驱动弹性支持脚转动,从而使得出油口堵头同油道出口对齐,在弹性支持脚的弹力作用下出油口堵头盖住油道出口。横齿条驱动外齿圈转动到出油口堵头封闭在出油口上时推块抵接到油嘴本体上,从而使得横齿条不能够驱动外齿圈转动、此时伸缩气缸的进一步运动的结果为推块驱动油嘴本体以铰轴为轴产生转动,该转动的结果为使得油嘴本体处于出油口朝上的状态,出油嘴朝上后使电磁铁产生磁力而吸引连通孔密封盖使得连通孔密封盖开启,连通孔密封盖开启后出油嘴内部的压力下降,下降的结果为使得在压差的作用下出油口堵头更为可靠的封闭住出油口。
控制模块8包括控制器81、连接在变压器柜体上的竖向齿条82、同竖向齿条啮合在一起的齿轮83和检测齿轮转动的圈数的检测机构84。齿轮通过单向滚轮连接在支持脚上。检测机构84包括感应开关841和设置在齿轮上的检测块842。当齿轮转动到检测块同感应开关靠近到距离最近时感应开关感应到而输入信号给控制器,感应开关每感应到检测块一次表示齿轮转动了一圈。控制器同感应开关、控制伸缩气缸的电磁阀、电磁阀和油泵都电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当检测机构检测到的齿轮转动圈数达到设定圈数的整数倍时则控制器使油泵和油嘴开启设定的时长从而使得油枪部油室内的润滑脂经油嘴添加到加油斗内。比如设定的圈数为10圈则齿轮转动10圈时油嘴和进去电动阀开启设定时长后关闭、转动20圈时油嘴和进去电动阀开启设定时长后关闭、转动30圈时油嘴和进去电动阀开启设定时长后关闭,以此类推。

Claims (10)

1.一种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柜体和位于变压器柜体一侧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气液储罐、气液混合装置和多个散热管,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用于将氦气与导热油混合后输入散热管;所述气液储罐内置有位于上部的氦气容腔和位于下部的导热油容腔,所述氦气容腔的氦气经由进气管路连接气液混合装置,所述导热油容腔内的导热油经由进料管路连通气液混合装置,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经由出料管路外接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内管,所述内管上部安装有由中部向顶端收敛的导油部,所述导油部上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导油部外表面包覆有气液分离滤膜,所述导油部外部具有由散热管中部向顶部外径逐步增大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底端连接导油部的下端;所述导气管顶部通过回气管路连接氦气容腔,所述导油部通过回油管路连接导热油容腔;所述回油管路上装有油泵,用于抽取导热油回流入导热油容腔,所述变压器柜体设有避震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顶部具有弧形曲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内油管和氦气筒,所述氦气筒的筒壁内具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前端连接进气管路;所述氦气筒后端连接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管壁内具有导气腔,所述导气腔一端连通储气腔,另一端通入沿锥形管管壁深入内油管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内侧壁与导油管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为45°。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上装有气体压缩泵,用于压缩气体的体积。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脚包括杆状的支持脚,所述支持脚上套设有支持套,所述支持套的上端同变压器柜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持脚的上端面上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沿上下方向伸缩的减振弹簧和滑动密封连接有按压在减振弹簧上的压缩板,所述压缩板通过连杆同所述变压器柜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压缩板在所述盲孔内隔离出支持脚部油室和位于储脂腔上方的加油斗,所述减振弹簧位于所述支持脚部油室内,所述盲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支持脚部油室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内设有堵头和驱动堵头朝向支持脚部油室移动而封闭住所述出油孔的出油孔闭合弹簧,所述压缩板上设有朝向支持脚部油室开启的压缩板部单向阀,所述支持脚的下端设有沿支持脚周向延伸的位于支持套下方的环形接油槽,所述支持脚设有连通环形接油槽和支持脚部油室的回油孔,所述回油孔内设有朝向所述支持脚部油室内开启的支持脚部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脚还包括给所述加油斗添加润滑油的自动加油机构,所述自动加油机构包括水平伸缩气缸、油嘴、油箱和使油箱的油从油嘴流出的油泵,所述油嘴包括竖置的杆状结构的油嘴本体,所述油嘴本体的上端同所述变压器柜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油嘴本体的外表面上转动连接有外齿圈,所述油嘴本体内设有油道,所述油道贯通油嘴本体的周面形成位于加油斗上方的出油口,所述油道还设有贯通油嘴本体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同所述油泵的出口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油泵的进口同所述油箱连接在一起,所述外齿圈通过弹性支持脚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油口的出油口堵头,所述出油口堵头同出油口对齐时在所述弹性支持脚的弹力作用下抵接在所述出油口上而封闭住所述出油口,所述水平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啮合在所述外齿圈上的横向齿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堵头内设有负压腔,所述出油口堵头设有若干当出油口堵头封闭在出油口内时连通出油口内部与负压腔的连通孔和盖住连通孔的铁磁铁制作而成的连通孔密封盖,所述连通孔密封盖设有穿设在出油口堵头上的滑销,所述负压腔内设有同滑销连接在一起的驱动连通孔密封盖盖在连通孔上的密封盖关闭弹簧,所述油道内设有吸附连通孔密封盖使得连通孔密封盖开启的电磁铁,所述油嘴本体的上端通过水平铰轴同变压器柜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横向齿条有两根,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还设有推所述油嘴本体的推块,所述伸缩气缸驱动所述齿条驱动所述外齿圈转动到所述出油口堵头封闭在所述出油口后所述推块抵接到所述油嘴本体使得是所述气缸进一步驱动所述油嘴本体以所述铰轴为轴转动到所述出油口朝上,所述出油嘴朝上后所述电磁铁产生磁力而吸引所述连通孔密封盖使得连通孔密封盖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油机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连接在变压器柜体上的竖向齿条、同竖向齿条啮合在一起的齿轮和检测所述齿轮转动的圈数的检测机构,所述齿轮通过单向滚轮连接在所述支持脚上,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齿轮转动设定的圈数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油泵和油嘴开启设定的时长从而使得油罐内的润滑油通过油泵从油嘴添输出而添加到加油斗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隔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的进口位于所述接油槽的底壁的上方。
CN201821735389.4U 2018-10-25 2018-10-25 散热隔振形变压器 Active CN209232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5389.4U CN209232554U (zh) 2018-10-25 2018-10-25 散热隔振形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5389.4U CN209232554U (zh) 2018-10-25 2018-10-25 散热隔振形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2554U true CN209232554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0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5389.4U Active CN209232554U (zh) 2018-10-25 2018-10-25 散热隔振形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25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6286A (zh) * 2018-10-25 2019-02-15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力承装分公司 设避震脚的变压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6286A (zh) * 2018-10-25 2019-02-15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力承装分公司 设避震脚的变压器
CN109346286B (zh) * 2018-10-25 2024-03-05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力承装分公司 设避震脚的变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3959A (zh) 循环润滑型减震器结构
CN101551303B (zh) 利用静水压力驱动的沉积物取样器
CN209232554U (zh) 散热隔振形变压器
CN202468493U (zh) 一种水锤泵上使用的磁隙弹簧
CN109631432A (zh) 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储液罐
CN111927826A (zh) 一种水泵壳体安装结构
CN112374467B (zh) 一种航空制氧机
CN205994990U (zh) 可调高度篮球架
CN109346286A (zh) 设避震脚的变压器
CN201688631U (zh) 一种新型变径的氨液分离器
CN208456957U (zh) 一种散热器及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
CN110318727A (zh) 用于防气的油井举升系统
CN207674093U (zh) 一种手拉黄油泵
CN205277395U (zh) 一种海底管道气液段塞流捕集分离装置
CN215567594U (zh) 一种高精度内置油压减震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
CN207808035U (zh) 一种管桩离心机的降温减震装置
CN207905781U (zh) 抽油装置
CN208703193U (zh) 内置式单向阀
CN207279238U (zh) 手动式黄油枪灌装装置
CN208832092U (zh) 一种可调压的湿式储气柜
CN206906012U (zh) 一种液压弹簧疲劳试验装置
CN108049844A (zh) 抽油装置
CN203034984U (zh) 缓慢自动关门器
CN220192851U (zh) 一种家用油桶吸油器
CN20860590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润滑油注油枪的注油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