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0397U - 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0397U
CN209230397U CN201821746910.4U CN201821746910U CN209230397U CN 209230397 U CN209230397 U CN 209230397U CN 201821746910 U CN201821746910 U CN 201821746910U CN 209230397 U CN209230397 U CN 209230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ed
captation
right sides
bolted
tow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469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林鑫
李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itong S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itong S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itong S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itong S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469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0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0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0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包括塔体,散热管,吊装板,镂空板,第一支撑杆,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预埋杆,连接杆,攀爬杆,手扶杆,第一插接杆,护板,脚踏板和第二插接杆。本实用新型收集桶,固定杆和导流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循环水滴落差过大造成飞溅,影响循环工作;防尘网,支撑板,固定块,吸附块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在循环的过程中落上灰尘,影响循环工作;移动座,定向轮和万向轮的设置,有利于移动塔体,方便增加塔体的移动功能;移动座,定位杆和转动杆的设置,有利于固定塔体,方便塔体安装和固定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塔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冷却塔是采用冷却水由塔的上部滴落到塔下部的集水池的收水方式,冷却水滴落的高度差造成了水泵扬程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人们设计出高位集水冷却塔,将冷却后的循环水在一定高程部位通过集水斜板截留收集在集水箱内,并使收集水面保持相当的高度,在经过循环水泵送回主厂房,降低了水泵扬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节能效果。但是,冷却循环水顺着集水斜板流入集水箱内时,会有部分水流由于飞溅而跑出集水箱,从而造成冷却循环水的损失,导致水资源浪费。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482543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包括集水斜板、设于集水斜板的下端的集水槽和连接在集水槽上的挡水机构,所述挡水机构包括固定架设于集水槽中的水平杆和设于水平杆上的挡水板,冷却水沿着集水斜板打在挡水板上,顺着挡水板流入集水槽内。但是现有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还存在着循环水落差太大容易飞溅造成浪费,在循环的过程中容易落上灰尘和不方便移动冷却塔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存在着循环水落差太大容易飞溅造成浪费,在循环的过程中容易落上灰尘和不方便移动冷却塔的问题。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包括塔体,散热管,吊装板,镂空板,第一支撑杆,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预埋杆,连接杆,攀爬杆,手扶杆,第一插接杆,护板,脚踏板和第二插接杆,所述的散热管焊接在塔体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板分别焊接在塔体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镂空板螺栓连接在塔体的内壁下部;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塔体的下端外壁;所述的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安装在第一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的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安装在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的下端;所述的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安装在塔体的外壁下部;所述的预埋杆焊接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的攀爬杆从上到下依次插接在连接杆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扶杆的下端焊接在连接杆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从上到下依次焊接在连接杆和手扶杆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护板螺栓连接在脚踏板的上端;所述的脚踏板的右侧焊接在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的第二插接杆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连接杆和手扶杆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包括收集桶,固定杆,导流板,循环箱,循环泵和循环管,所述的固定杆分别焊接在收集桶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导流板螺栓连接在导流板的上端;所述的循环箱焊接在收集桶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泵螺栓连接在循环箱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贯穿循环箱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螺纹连接在循环泵的正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包括移动座,定向轮,万向轮,第二支撑杆,定位杆和转动杆,所述的定向轮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左侧;所述的万向轮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右侧;所述的第二支撑杆分别焊接在移动座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定位杆分别贯穿移动座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分别焊接在定位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包括防尘网,支撑板,固定块,吸附块,固定螺栓和垫圈,所述的支撑板分别胶接在防尘网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块分别焊接在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吸附块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的固定螺栓分别贯穿垫圈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还贯穿支撑板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板采用锥形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收集桶和循环箱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攀爬杆采用圆柱形的不锈钢杆;所述的脚踏板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十毫米的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板的上端螺栓连接在镂空板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螺栓连接在收集桶的内部底端。
优选的,所述的所述的移动座和定位杆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移动座采用左右两侧焊接有不锈钢环的不锈钢座。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收集桶的下端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吸附块采用长方体的磁铁块;所述的防尘网采用尼龙网;所述的垫圈采用不锈钢圈;所述的固定块采用左右两侧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块。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块分别焊接在塔体的外壁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吸附块吸附在收集桶的外壁上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具体采用型号为QDX-7的工业潜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桶,固定杆和导流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循环水滴落差过大造成飞溅,影响循环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尘网,支撑板,固定块,吸附块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在循环的过程中落上灰尘,影响循环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座,定向轮和万向轮的设置,有利于移动塔体,方便增加塔体的移动功能。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座,定位杆和转动杆的设置,有利于固定塔体,方便塔体安装和固定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板,固定块,吸附块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固定防尘网,方便更换和清理防尘网。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循环箱,循环泵和循环管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循环水的循环速度,方便进行冷却工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预埋杆,连接杆和攀爬杆的设置,有利于攀爬塔体,方便对塔体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杆,攀爬杆和手扶杆的设置,有利于在攀爬的过程中方便工人手扶,防止脚部打滑造成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塔体;2、散热管;3、吊装板;4、镂空板;5、第一支撑杆;6、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61、收集桶;62、固定杆;63、导流板;64、循环箱;65、循环泵;66、循环管;7、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71、移动座;72、定向轮;73、万向轮;74、第二支撑杆;75、定位杆;76、转动杆;8、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81、防尘网;82、支撑板;83、固定块;84、吸附块;85、固定螺栓;86、垫圈;9、预埋杆;10、连接杆;11、攀爬杆;12、手扶杆;13、第一插接杆;14、护板;15、脚踏板;16、第二插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包括塔体1,散热管2,吊装板3,镂空板4,第一支撑杆5,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6,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7,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8,预埋杆9,连接杆10,攀爬杆11,手扶杆12,第一插接杆13,护板14,脚踏板15和第二插接杆16,所述的散热管2焊接在塔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板3分别焊接在塔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镂空板4螺栓连接在塔体1的内壁下部;所述的第一支撑杆5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塔体1的下端外壁;所述的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6安装在第一支撑杆5的下端;所述的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7安装在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6的下端;所述的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8安装在塔体1的外壁下部;所述的预埋杆9焊接在连接杆10的下端;所述的攀爬杆11从上到下依次插接在连接杆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扶杆12的下端焊接在连接杆10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13从上到下依次焊接在连接杆10和手扶杆12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护板14螺栓连接在脚踏板15的上端;所述的脚踏板15的右侧焊接在连接杆10的上端;所述的第二插接杆16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连接杆10和手扶杆12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6包括收集桶61,固定杆62,导流板63,循环箱64,循环泵65和循环管66,所述的固定杆62分别焊接在收集桶61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导流板63螺栓连接在导流板63的上端;所述的循环箱64焊接在收集桶6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泵65螺栓连接在循环箱64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66贯穿循环箱6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66螺纹连接在循环泵65的正表面中间位置;使用时,使循环水通过塔体1的内部进行冷却,通过镂空板4漏在导流板63的上端,通过导流板63使循环水流入收集桶61的内部,打开外部的电源控制设备,通过循环泵65将冷却后的循环水送入循环管66的内部,通过循环管66将循环水送入车间内部进行使用,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循环水落在收集桶61的底端发生飞溅的现象,造成循环水源的浪费。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7包括移动座71,定向轮72,万向轮73,第二支撑杆74,定位杆75和转动杆76,所述的定向轮72螺栓连接在移动座71的下端左侧;所述的万向轮73螺栓连接在移动座71的下端右侧;所述的第二支撑杆74分别焊接在移动座7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定位杆75分别贯穿移动座71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76分别焊接在定位杆75的上端;使用前,使用外部的拉动设备,连接移动座71,拉动移动座71进行移动工作,方便移动塔体1,增加塔体1的移动功能,同时通过定位杆75方便固定塔体1,有利于进行固定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8包括防尘网81,支撑板82,固定块83,吸附块84,固定螺栓85和垫圈86,所述的支撑板82分别胶接在防尘网81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块83分别焊接在支撑板82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吸附块84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板82的下端;所述的固定螺栓85分别贯穿垫圈8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85还贯穿支撑板82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85螺纹连接在固定块83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固定螺栓85将防尘网81连接在塔体1的外壁下部,使吸附块84吸附在收集桶61的上端外壁,通过防尘网81防止在工作的过程中收集桶61的内部落上灰尘,污染循环水,影响循环工作,同时防止灰尘堵塞循环泵65,影响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导流板63采用锥形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收集桶61和循环箱64连通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攀爬杆11采用圆柱形的不锈钢杆;所述的脚踏板15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十毫米的不锈钢板。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导流板63的上端螺栓连接在镂空板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5的下端螺栓连接在收集桶61的内部底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所述的移动座71和定位杆75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移动座71采用左右两侧焊接有不锈钢环的不锈钢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支撑杆74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收集桶61的下端左右两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吸附块84采用长方体的磁铁块;所述的防尘网81采用尼龙网;所述的垫圈86采用不锈钢圈;所述的固定块83采用左右两侧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块。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块83分别焊接在塔体1的外壁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吸附块84吸附在收集桶61的外壁上部左右两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泵65具体采用型号为QDX-7的工业潜水泵。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前,使用外部的拉动设备,连接移动座71,拉动移动座71进行移动工作,方便移动塔体1,增加塔体1的移动功能,同时通过定位杆75方便固定塔体1,有利于进行固定工作,使用时,使循环水通过塔体1的内部进行冷却,通过镂空板4漏在导流板63的上端,通过导流板63使循环水流入收集桶61的内部,打开外部的电源控制设备,通过循环泵65将冷却后的循环水送入循环管66的内部,通过循环管66将循环水送入车间内部进行使用,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循环水落在收集桶61的底端发生飞溅的现象,造成循环水源的浪费,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固定螺栓85将防尘网81连接在塔体1的外壁下部,使吸附块84吸附在收集桶61的上端外壁,通过防尘网81防止在工作的过程中收集桶61的内部落上灰尘,污染循环水,影响循环工作,同时防止灰尘堵塞循环泵65,影响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包括塔体(1),散热管(2),吊装板(3),镂空板(4),第一支撑杆(5),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6),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7),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8),预埋杆(9),连接杆(10),攀爬杆(11),手扶杆(12),第一插接杆(13),护板(14),脚踏板(15)和第二插接杆(16),所述的散热管(2)焊接在塔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板(3)分别焊接在塔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镂空板(4)螺栓连接在塔体(1)的内壁下部;所述的第一支撑杆(5)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塔体(1)的下端外壁;所述的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6)安装在第一支撑杆(5)的下端;所述的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7)安装在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6)的下端;所述的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8)安装在塔体(1)的外壁下部;所述的预埋杆(9)焊接在连接杆(10)的下端;所述的攀爬杆(11)从上到下依次插接在连接杆(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扶杆(12)的下端焊接在连接杆(10)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13)从上到下依次焊接在连接杆(10)和手扶杆(12)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护板(14)螺栓连接在脚踏板(15)的上端;所述的脚踏板(15)的右侧焊接在连接杆(10)的上端;所述的第二插接杆(16)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连接杆(10)和手扶杆(12)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收集导流防溅板结构(6)包括收集桶(61),固定杆(62),导流板(63),循环箱(64),循环泵(65)和循环管(66),所述的固定杆(62)分别焊接在收集桶(61)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导流板(63)螺栓连接在导流板(63)的上端;所述的循环箱(64)焊接在收集桶(6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泵(65)螺栓连接在循环箱(64)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66)贯穿循环箱(6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66)螺纹连接在循环泵(65)的正表面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固定支撑座结构(7)包括移动座(71),定向轮(72),万向轮(73),第二支撑杆(74),定位杆(75)和转动杆(76),所述的定向轮(72)螺栓连接在移动座(71)的下端左侧;所述的万向轮(73)螺栓连接在移动座(71)的下端右侧;所述的第二支撑杆(74)分别焊接在移动座(7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定位杆(75)分别贯穿移动座(71)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76)分别焊接在定位杆(75)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防尘吸附网结构(8)包括防尘网(81),支撑板(82),固定块(83),吸附块(84),固定螺栓(85)和垫圈(86),所述的支撑板(82)分别胶接在防尘网(81)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块(83)分别焊接在支撑板(82)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吸附块(84)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板(82)的下端;所述的固定螺栓(85)分别贯穿垫圈(8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85)还贯穿支撑板(82)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85)螺纹连接在固定块(83)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63)采用锥形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收集桶(61)和循环箱(64)连通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攀爬杆(11)采用圆柱形的不锈钢杆;所述的脚踏板(15)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十毫米的不锈钢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63)的上端螺栓连接在镂空板(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5)的下端螺栓连接在收集桶(61)的内部底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移动座(71)和定位杆(75)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移动座(71)采用左右两侧焊接有不锈钢环的不锈钢座。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74)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收集桶(61)的下端左右两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块(84)采用长方体的磁铁块;所述的防尘网(81)采用尼龙网;所述的垫圈(86)采用不锈钢圈;所述的固定块(83)采用左右两侧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块。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83)分别焊接在塔体(1)的外壁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吸附块(84)吸附在收集桶(61)的外壁上部左右两侧。
CN201821746910.4U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 Active CN209230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6910.4U CN209230397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6910.4U CN209230397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0397U true CN209230397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46910.4U Active CN209230397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03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2150A (zh) * 2021-07-21 2021-10-22 江西方舟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闭式冷却塔户外使用的防护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2150A (zh) * 2021-07-21 2021-10-22 江西方舟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闭式冷却塔户外使用的防护设备
CN113532150B (zh) * 2021-07-21 2022-06-07 江西方舟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闭式冷却塔户外使用的防护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30397U (zh) 一种新型的冷却塔的集水装置
CN207358614U (zh) 一种机械加工通用托架
CN207771008U (zh) 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热后的磨齿工装
CN206144133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
CN208773188U (zh) 一种用于金属杆的高效切割机
CN208743741U (zh) 一种输入轴钻孔装置
CN210968081U (zh) 一种加工中心的主轴冷却机
CN108797986A (zh) 混凝土浇筑工作台
CN209207478U (zh) 一种锯片装夹芯轴的放置支架
CN208374285U (zh) 一种数控立式钻床
CN209440897U (zh) 一种车架吊耳多工序组合机床
CN103954166B (zh) 高位收水冷却塔多功能集水槽
CN207633737U (zh) 一种用于房建高空施工的安全悬挂结构
CN209363601U (zh) 一种冷却水箱钩取缓冲装置
CN209287526U (zh) 一种用于2甲4氯新型高效的离心机
CN109028013B (zh) 蒸汽发生器排污装置
CN208231112U (zh) 一种用于焊接钻杆外键的焊接装置
CN206567397U (zh) 一种金属管拉拔设备的自动打坑装置
CN211588598U (zh) 一种发电机生产用钻孔装置
CN218277655U (zh) 一种svg设备室散热装置
CN209049907U (zh) 一种合金线材制备装置
CN220094056U (zh) 一种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
CN208543774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注塑机机械手装置
CN218258558U (zh) 一种减震自行车上叉组件
CN209006878U (zh) 一种安全操作的激光焊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