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8587U - 环绕式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环绕式真空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8587U
CN209228587U CN201822229201.5U CN201822229201U CN209228587U CN 209228587 U CN209228587 U CN 209228587U CN 201822229201 U CN201822229201 U CN 201822229201U CN 209228587 U CN209228587 U CN 209228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vacuum pump
exhaust
type vacuum
circulat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92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田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stm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stm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stm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stm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92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8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8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8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环绕式真空泵,包括外壳、弹性气囊、驱动件和挤压件;多个弹性气囊呈环形分布且设于外壳与挤压件之间,每一弹性气囊与外壳之间围合形成弹性空腔且外壳对应每一弹性空腔的位置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驱动件能驱动挤压件偏心转动,挤压件在转动时能够联动至少一个弹性气囊使其对应的弹性空腔容积减小以及能够联动至少一个弹性气囊使其对应的弹性空腔容积增大。本环绕式真空泵能够实现连续的进气和排气,且进排气在外壳的环向上,弹性气囊在外壳中的分布更为紧凑,能够在真空泵具有小体积的前提下,具有更多的进排气口,更大的弹性空腔,是一种结构简单且紧凑的小体积、大排量、集吸气打气功能于一体、低功耗的环绕式真空泵。

Description

环绕式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环绕式真空泵。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能源节约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各种电器越来越朝向节省能源、使用方便、节约空间、安全高效、一机多能等特点的方向发展。真空泵作为人们生活电器当中重要的一员也不例外。
现有的真空泵大多为蝶式上下推拉式,体积大、吸入输出气压流量小。现有蝶式上下推拉需要增大空气流量就需要增大体积,其成本增加,重量增大,能耗变高,大大限制了真空泵的使用,无法兼顾小体积和大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紧凑的小体积、大排量、集吸气打气功能于一体的环绕式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环绕式真空泵,包括外壳、弹性气囊、驱动件和挤压件;
多个所述弹性气囊呈环形分布且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挤压件之间,每一所述弹性气囊与所述外壳之间围合形成弹性空腔且所述外壳对应每一所述弹性空腔的位置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
所述驱动件能驱动所述挤压件偏心转动,所述挤压件在转动时能够联动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气囊使其对应的所述弹性空腔容积减小以及能够联动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气囊使其对应的所述弹性空腔容积增大。
作为对上述的环绕式真空泵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弹性气囊上设有连接部并通过所述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挤压件上。
作为对上述的环绕式真空泵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挤压件上设有具有开口的插槽,所述连接部插设于所述插槽中,所述开口容许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挤压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作为对上述的环绕式真空泵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环绕式真空泵还包括传动件,所述挤压件呈圆柱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件转动,所述挤压件连接在所述传动件的转轴的偏心轴上。
作为对上述的环绕式真空泵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环绕式真空泵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通道上的进气单向阀和设于所述排气通道上的排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容许气流自所述进气通道流入至所述弹性空腔中,所述排气单向阀容许气流自所述弹性空腔通过所述排气通道流出。
作为对上述的环绕式真空泵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包括框架和安装板,所述弹性气囊包括相互连接的套部和安装部,所述框架上设有容许所述套部穿过的镂空部,所述安装部夹设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框架之间,所述套部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围合出所述弹性空腔;
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套部相对的面上设有进气凹槽和排气凹槽,所述框架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凹槽相连通的进气孔以及设有与所述排气凹槽相连通的排气孔,所述进气凹槽与所述进气孔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排气凹槽与所述排气孔形成所述排气通道。
作为对上述的环绕式真空泵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进气单向阀为设于所述进气通道上的弹片,和/或所述排气单向阀为设于所述排气通道上的弹片。
作为对上述的环绕式真空泵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进气单向阀为设于所述安装部上且夹设于所述进气凹槽和所述进气孔之间的弹片,和/或所述排气单向阀为设于所述安装部上且夹设于所述排气凹槽和所述排气孔之间的弹片;
所述弹片弯折变形时使得所述安装部上形成开口。
作为对上述的环绕式真空泵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环绕式真空泵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两端的进气件和排气件,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进气件与大气连通,所述排气通道通过所述排气件与大气连通;
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进气件一侧或设于所述排气件一侧。
作为对上述的环绕式真空泵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进气件上设有进气连接部,所述排气件上设有排气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环绕式真空泵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本环绕式真空泵能够实现连续的进气和排气,且进排气在外壳的环向上,弹性气囊在外壳中的分布更为紧凑,能够在真空泵具有小体积的前提下,具有更多的进排气口,更大的弹性空腔,同时采用一个驱动件驱动挤压件的偏心运动,即能够将挤压件的转动转换为弹性气囊的压缩释放的直线运动,是一种结构简单且紧凑的小体积、大排量、集吸气打气功能于一体、低功耗的环绕式真空泵。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绕式真空泵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具有环绕式真空泵工作时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绕式真空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绕式真空泵的整体结构第一轴测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绕式真空泵的整体结构第二轴测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绕式真空泵的弹性气囊和挤压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绕式真空泵的弹性气囊和挤压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外壳;11-框架;111-镂空部;112-进气孔;113-排气孔;12-安装板;121-进气凹槽;122-排气凹槽;2-弹性气囊;20-弹性空腔;21-套部;22-安装部;221-第一通孔;222-第二通孔;23-连接部;3-驱动件;30-传动件;4-挤压件;40-插槽;41-套筒;5-进气件;51-进气连接部;52-第一环形凸台;53-通孔;6-排气件;61-排气连接部;7-进气单向阀;8-排气单向阀;80-弹性垫片;9-消音件;91-连通孔;92-第二环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环绕式真空泵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环绕式真空泵的优选实施例。但是,环绕式真空泵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环绕式真空泵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环绕式真空泵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绕式真空泵,其具有环绕的进排气方式,实现了真空泵的小体积大排量,它包括外壳1、弹性气囊2、驱动件3和挤压件4。
外壳1呈壳状,为环绕式真空泵的主体,用于安装和承载环绕式真空泵的其他部件,并在外壳1上形成对应的气道以完善环绕式真空泵的功能。
弹性气囊2呈套状,具有弹性,是环绕式真空泵的气流流动鼓动部件。多个弹性气囊2在外壳1上呈环形分布,每一弹性件与外壳1之间围合形成弹性空腔20,外壳1上对应每一弹性空腔20的位置上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
多个弹性气囊2呈环形分布且设于外壳1与挤压件4之间,每一弹性气囊2与外壳1之间围合形成弹性空腔20且外壳1对应每一弹性空腔20的位置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通过进气通道进气,通过排气通道排气,通过改变弹性空腔20的容积从而实现对气体流动的驱动,使得气体自进气通道流入,自排气通道排出。
驱动件3是环绕式真空泵的动力部件,挤压件4是环绕式真空泵的传动部件,弹性气囊2是环绕式真空泵的执行件。驱动件3能够驱动挤压件4偏心转动,挤压件4在偏心转动时,其周向的凸起高度不同,对设于其周向的弹性气囊2有不同的挤压程度。挤压件4在转动时能够联动至少一个弹性气囊2使其对应的弹性空腔20容积减小以及能够联动至少一个弹性气囊2使其对应的弹性空腔容积增大。
可以理解,当弹性空腔20的容积减小时,该弹性空腔20中的空气自排气通道向外流动,实现排气;当弹性空腔20的容积增大时,外界的气体自进气通道流向该弹性空腔20中,实现吸气。
本实施例中,挤压件4在偏心转动时,挤压一部分的弹性气囊2使其弹性空腔20减小进行排气,同时释放其余的弹性气囊2使其弹性空腔20增大进行吸气,进一步地,同时受到挤压和释放的弹性气囊2的数量可以相等。
当驱动件3驱动挤压件4连续的偏心转动时,能够驱动挤压件4周向的同一个弹性气囊2发生往复的弹性变形,即挤压后释放,释放后挤压,如此往复,能够驱动周向的所有的弹性气囊2在同一时刻一部分受到挤压,其余释放。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6,环绕式真空泵还包括设于外壳1两端的进气件5和排气件6,进气通道通过进气件5与大气连通,排气通道通过排气件6与大气连通。环绕式真空泵通过进气件5吸气,通过排气件6打气,环绕式真空泵在工作时,能够实现连续的吸气和打气,是一种打气吸气一体泵。
进气件5上设有进气连接部51,通过进气连接部51与被吸气的部件连通,向进气件5上连接带有吸气口的端盖,本实施例中,端盖与进气件5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多个进气孔112集中在一个吸气口上进行单孔稳定吸气,吸气口可以为端盖上的圆管,与气管可以形成插装式连接,通过气管连接在被吸气的部件上。
排气件6上设有排气连接部61,通过排气连接部61与待打气的部件连通,排气件6本身可以为连接在外壳1上的带有打气口的端盖,从而实现将多个排气孔113集中在一个打气口上进行单孔稳定打气,打气口可以为端盖上的圆管,与气管可以形成插装式连接,通过气管连接在被打气的部件上。
本实施例中,外壳1为一面开口的筒状体,进气件5设于外壳1的开口面上,通过螺丝连接在外壳1的开口面上,且进气件5的进风口与外壳1的内部连通,外壳1上设有与弹性空腔20连通的进气通道,从而将进气件5与弹性空腔20连通。
外壳1的底面上设有多个与弹性气囊2的弹性空腔20连通的排气通道,排风件通过螺丝连接在外壳1的底面,将多个排气通道集中连通后排风。
驱动件3设于外壳1的外侧,驱动件3的动力轴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驱动件3可以设于进气件5一侧或设于排气件6一侧。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设于排气件6一侧,排气件6呈带有凹槽的盖状,排气件6上的排气口相对排气件6偏心设置。
外壳1包括框架11和安装板12,弹性气囊2包括相互连接的套部21和安装部22,框架11上设有容许套部21穿过的镂空部111,安装部22夹设于安装板12与框架11之间,套部21与安装板12之间围合出弹性空腔20。
安装部22夹设于安装板12和框架11之间,通过在安装板12、安装部22和框架11之间打螺丝,从而将安装板12固定在框架11上的同时将弹性气囊2固定在外壳1上。套部21自镂空部111中穿出后延伸至框架11中,镂空部111与套部21的截面形状尺寸相匹配。
弹性气囊2可以为一体成型,套部21和安装部22直接成型在一起,套部21为一端开口的套体,套部21的开口面朝向安装板12设置,从而使得套部21与安装板12之间能够围合出弹性空腔20。
进一步地,外壳1为柱体,套部21为一面开口且截面为条形的套体,套部21的条形延伸与外壳1的柱形延伸方向相同,从而使得弹性气囊2能够环形分布在外壳1内,相互之间的结构更为紧凑。条形的套部21能够在外壳1的圆周宽度一定的同时尽可能的占据和填充外壳1的轴向长度空间,相比于截面为圆形的弹性气囊2,条形气囊具有更大的排量,能够使得环绕式真空泵的体积更小,排量更大。
本实施例中,套部21的截面为腰形或椭圆形,具有腰形或椭圆形截面的套部21具有更为圆润的结构,具有更好的力学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当套部21发生挤压变形时,套部21的锐边发生挤压变形产生的应力集中所造成的损坏。
安装部22为设于套部21的开口面的环状部件,安装部22与套部21的开口面相平,通过将安装部22夹装于安装板12与框架11之间时,使得套部21与安装板12之间相接合,为了使得套部21与安装板12之间形成更好的贴合,可以在安装部22上设置与套部21开口相配合的环状凸缘,以及在安装部22的通孔上的环形凸缘,从而对弹性空腔20以及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上的气流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
弹性气囊2可以由橡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具有质软易变形的特性。当将安装部22夹设于安装板12与框架11之间时,安装部22发生弹性变形,伴随产生了一个弹性回复力,安装部22的弹性变形使其将安装板12与框架11之间的间隙填充并胀紧。在起到了连接弹性气囊2的作用的同时,又起到了弹性气囊2与安装板12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外壳1为正棱柱,正棱柱的每一侧面上设有一个弹性气囊2,安装部22呈平面状。由此使得,弹性气囊2能够在外壳1内换向均匀分布,且安装部22与外壳1之间形成平面贴合,具有更好的密封连接效果。
本实施例中,外壳1为正六棱柱,正六棱柱的六个侧面上各设有一个弹性气囊2,应保证弹性气囊2的厚度适中,不致使相邻的弹性气囊2之间发生干涉。
安装板12与套部21相对的面上设有进气凹槽121和排气凹槽122,框架11上设有与进气凹槽121相连通的进气孔112以及设有与排气凹槽122相连通的排气孔113,进气凹槽121与进气孔112形成进气通道,排气凹槽122与排气孔113形成排气通道。
安装部22垫设于安装板12与框架11之间,因此,安装部22上对应地设有将进气凹槽121与进气孔112连通的第一通孔221,将排气凹槽122与排气孔113连通的第二通孔222。
进气凹槽121为环形凹槽,进一步为椭圆环形凹槽,排气凹槽122为环形凹槽,进一步为椭圆环形凹槽,结构更为圆润,在导流的过程中,能够避免气流与凹槽的锐边结构发生摩擦所产生的风噪,尽可能地减小环绕式真空泵的工作声噪。
框架11上对应一个弹性气囊2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112和至少一个排气孔113。本实施例中,一个弹性气囊2对应框架11上的一个进气孔112和一个排气孔113。进气孔112为设于框架11的棱柱面上的通孔,直接将弹性空腔20与外壳1的内腔连通,进而与进气件5连通。排气孔113为设于框架11上的L型孔,自框架11的棱柱面上打入且不打穿,自框架11的端面打入与棱柱面的孔相贯,通过排气件6整个为单孔排气后排出。
环绕式真空泵还包括设于进气通道上的进气单向阀7和设于排气通道上的排气单向阀8,进气单向阀7容许气流自进气通道流入至弹性空腔20中,排气单向阀8容许气流自弹性空腔20通过排气通道流出。
通过设置进气单向阀7能够保证气流仅能够自进气通道流向弹性空腔20中,而不能自弹性空腔20中流出,通过设置排气单向阀8能够保证弹性空腔20中的气流仅能够自排气通道中流出,而不能自排气通道中流入。由此使得,弹性气囊2的弹性空腔20在挤压变形和弹性回复时能够具有稳定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
进气单向阀7和排气单向阀8可以设置在安装部22上。具体的,进气单向阀7为设于第一通孔221上的弹片,常态下设于第一通孔221上的弹片将进气凹槽121和进气孔112的连通阻隔,设于第一通孔221上的弹片能够自进气孔112向进气凹槽121单向变形,从而能够在进气方向上单向开启,反向隔断;排气单向阀8为设于第二通孔222上的弹片,常态下设于第二通孔222上的弹片将排气凹槽122和排气孔113的连通阻隔,设于第二通孔222上的弹片能够自排气孔113向排气凹槽122单向变形,从而能够在排气方向上单向开启,反向隔断。
环绕式真空泵还可以包括弹性垫片80,进气件5与外壳1之间设有一个弹性垫片80,该弹性垫片80对应进气孔112设有多个弹片,弹片常态时将进气孔112封堵,且设于进气孔112处的弹片能够自进气件5向进气孔112单向变形,从而能够在进气方向上单向开启,反向隔断。排气件6与外壳1之间设有一个弹性垫片80,该弹性垫片80对应进气孔112设有多个弹片,弹片常态时将排气孔113封堵,且设于排气孔113处的弹片能够自排气孔113向排气件6单向变形,从而能够在排气方向上单向开启,反向隔断。
本实施例中,进气单向阀7为设于第一通孔221上的弹片,设于第一通孔221上的弹片的面积大于进气孔112的横截面积,进气凹槽121上设有弹片避空槽,该弹片避空槽的面积大于弹片,从而使得气流自进气孔112流向进气凹槽121中时,能够推顶弹片向弹片避空槽中变形,当气流自进气凹槽121向进气孔112流动时,进气孔112对弹片形成推顶,弹片无法变形。
排气件6与外壳1之间设有弹性垫片80,弹性垫片80上的弹片较弹性垫片80主体薄,弹性垫片80上的弹片的面积较排气孔113的横截面积大,从而使得气流自排气孔113中流出时能够推顶弹片弯折,使得排气孔113中的气体流出,当排气孔113中产生吸气压力时,外壳1对弹性垫片80上的弹片形成限制,弹片无法向排气孔113变形。设于排气件6与外壳1之间的弹性垫片80除了能够作为多个排气单向阀8的载体以外,弹性垫片80还能够对外壳1和排气件6形成密封连接的作用,有效地防止外壳1中的气流自外壳1与排气件6的间隙中流出。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为进气件与5外壳1之间设置弹性垫片80,进气单向阀7设于该弹性垫片80上,排气单向阀8为设于第二通孔222上的弹片。
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8,弹性气囊2上设有连接部23并通过连接部23可转动地连接在挤压件4上,连接部23设于套部21上。弹性气囊2与挤压件4形成可转动连接,且弹性气囊2自身为柔性,自身结构能够发生一定的角度摆动,也就是连接部23能够相对套部21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由此,在挤压件4偏心转动时,挤压件4与弹性气囊2形成类似星型发动机的结构,其中,挤压件4相当于曲轴,连接部23相当于连杆,套部21相当于活塞,挤压件4在转动时,连杆随同转动,且连杆的端部位置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往复地挤压、释放套部21。
进一步地,挤压件4上设有开口的插槽40,连接部23插设于插槽40中,开口容许连接部23相对挤压件4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为了保证挤压件4与连接部23之间具有更好的连接效果,同时使得连接部23能够相对挤压件4更为顺畅的转动,在连接部23外套设套筒41后插入到挤压件4的插槽40中,套筒41上带有的开口的宽度与连接部23的轴与套部21之间的连接板的厚度相等,从而能够实现连接部23与套筒41之间的固定,连接部23通过套筒41相对挤压件4转动。
环绕式真空泵还包括传动件30,挤压件4呈圆柱状,驱动件3驱动传动件30转动,挤压件4连接在传动件30的偏心的转轴上。驱动件3驱动传动件30转动,挤压件4的轴线连接在传动件30的偏心转轴上,从而使得挤压件4偏心转动,挤压件4与传动件30形成的结构相当于曲轴结构。
本实施例中,挤压件4上圆周均布有6个插槽40,6个插槽40通过6个套筒41与6个弹性气囊2转动连接。
本环绕式真空泵还包括消音件9,消音件9设于进气件5与外壳1之间,消音件9上设有连通孔91,消音件9与进气件5之间形成波纹气道,环绕式真空泵工作时,气流流经进气件5后经过波纹气道后自连通孔91流向外壳1中。波纹气道使得气流流动的截面积突然改变,从而使得流经其中的气流的噪声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属于是一种抗性消音结构,能够使得环绕式真空泵在工作时具有更小的声噪。
进一步地,进气件5上设有多个同心第一环形凸台52,消音件9上设有多个同心的第二环形凸台92。进气件5设于外壳上,消音件9夹设于外壳和进气件5之间,且第一环形凸台52和第二环形凸台92交叉设置形成波纹气道。
最内侧的第一环形凸台52的环内设有通孔53且最外侧的两个第二环形凸台92之间设有多个连通孔91。从而使得气流在流动时自进气件5流入的气流需要流经波纹气道才能够自连通孔91流出,且第一环形凸台52和第二环形凸台92之间形成的波纹气道在凸台处具有较小的气隙,在两个凸台之间所夹的空间具有较大的气隙,如此往复,消耗气流在流通时所产生的声噪,达到良好的消音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最外侧的两个第一环形凸台52之间设有多个通孔53且最内侧的第二环形凸台92的环内设有多个连通孔91,同样能够使得自进气件5流入的气流需要流经波纹起到才能够自连通孔91流出。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环绕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弹性气囊、驱动件和挤压件;
多个所述弹性气囊呈环形分布且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挤压件之间,每一所述弹性气囊与所述外壳之间围合形成弹性空腔且所述外壳对应每一所述弹性空腔的位置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
所述驱动件能驱动所述挤压件偏心转动,所述挤压件在转动时能够联动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气囊使其对应的所述弹性空腔容积减小以及能够联动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气囊使其对应的所述弹性空腔容积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上设有连接部并通过所述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挤压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绕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上设有具有开口的插槽,所述连接部插设于所述插槽中,所述开口容许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挤压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式真空泵还包括传动件,所述挤压件呈圆柱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件转动,所述挤压件连接在所述传动件的转轴的偏心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式真空泵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通道上的进气单向阀和设于所述排气通道上的排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容许气流自所述进气通道流入至所述弹性空腔中,所述排气单向阀容许气流自所述弹性空腔通过所述排气通道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绕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框架和安装板,所述弹性气囊包括相互连接的套部和安装部,所述框架上设有容许所述套部穿过的镂空部,所述安装部夹设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框架之间,所述套部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围合出所述弹性空腔;
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套部相对的面上设有进气凹槽和排气凹槽,所述框架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凹槽相连通的进气孔以及设有与所述排气凹槽相连通的排气孔,所述进气凹槽与所述进气孔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排气凹槽与所述排气孔形成所述排气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绕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向阀为设于所述进气通道上的弹片,和/或所述排气单向阀为设于所述排气通道上的弹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绕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向阀为设于所述安装部上且夹设于所述进气凹槽和所述进气孔之间的弹片,和/或所述排气单向阀为设于所述安装部上且夹设于所述排气凹槽和所述排气孔之间的弹片;
所述弹片弯折变形时使得所述安装部上形成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环绕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式真空泵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两端的进气件和排气件,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进气件与大气连通,所述排气通道通过所述排气件与大气连通;
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进气件一侧或设于所述排气件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绕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件上设有进气连接部,所述排气件上设有排气连接部。
CN201822229201.5U 2018-12-27 2018-12-27 环绕式真空泵 Active CN209228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9201.5U CN209228587U (zh) 2018-12-27 2018-12-27 环绕式真空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9201.5U CN209228587U (zh) 2018-12-27 2018-12-27 环绕式真空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8587U true CN209228587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9201.5U Active CN209228587U (zh) 2018-12-27 2018-12-27 环绕式真空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85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1788A (zh) * 2018-12-27 2019-03-08 深圳市威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环绕式真空泵
CN110410299A (zh) * 2019-09-02 2019-11-05 深圳市博威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重压缩效果的隔膜泵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1788A (zh) * 2018-12-27 2019-03-08 深圳市威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环绕式真空泵
CN110410299A (zh) * 2019-09-02 2019-11-05 深圳市博威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重压缩效果的隔膜泵
CN110410299B (zh) * 2019-09-02 2024-03-08 深圳市博威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重压缩效果的隔膜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28587U (zh) 环绕式真空泵
WO2015058717A1 (zh) 阀片和具有其的气泵
US20150300350A1 (en) High-efficiency double-intake air pump
CN109441788A (zh) 环绕式真空泵
CN114412747A (zh) 一种智能空气压缩机
CN201714643U (zh) 隔膜气泵
CN209228584U (zh) 弹性气囊及环绕式真空泵
CN209228586U (zh) 具有消音结构的真空泵
CN206608289U (zh) 空压机
CN206309566U (zh) 用于泵浦的活塞组件及泵浦
CN209212479U (zh) 偏摆式r塞泵
WO2018082154A1 (zh) 用于泵浦的上盖及泵浦
CN206668523U (zh) 一种应用于微型气泵的活塞机构、微型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CN211692771U (zh) 降噪型微型活塞泵
CN210343659U (zh) 隔膜泵
CN2834561Y (zh) 吸乳器的吸排气装置
CN206694231U (zh) 一种静音型负压泵
CN108005888B (zh) 用于泵浦的活塞组件及泵浦
CN212774669U (zh) 一种气水两用泵
CN206206132U (zh) 用于泵浦的上盖及泵浦
CN218266279U (zh) 微型隔膜真空泵
CN217999870U (zh) 一种三腔室转子空气压缩装置
CN209145823U (zh) 一种分体式减振降噪气泵
CN109707602A (zh) 隔膜泵
CN217976503U (zh) 一种大抽气量往复式真空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