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8393U - 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 Google Patents

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8393U
CN209228393U CN201821950600.4U CN201821950600U CN209228393U CN 209228393 U CN209228393 U CN 209228393U CN 201821950600 U CN201821950600 U CN 201821950600U CN 209228393 U CN209228393 U CN 209228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stop
water
construction joint
vertical equity
concret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06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朝峰
王永锋
乔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8219506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8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8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8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包括布设于纵向水平施工缝所处混凝土结构内侧中部的止水带、布设于止水带上的平直钢筋和布设于止水带一侧的遇水膨胀止水条,纵向水平施工缝内设置有防水涂料填充层;混凝土结构以纵向水平施工缝分界分为后浇筑混凝土结构和先浇筑混凝土结构,先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内侧壁上留有供遇水膨胀止水条安装的预留安装槽,预留安装槽与纵向水平施工缝内部连通;混凝土结构为所施工地铁车站的顶板或底板。本实用新型合理且施工简便、防水效果好,将钢板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相结合对地铁车站顶板与底板上的纵向水平施工缝进行防水处理,能保证地铁车站顶板与底板的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质量。

Description

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地铁车站由站台层、站厅层、设备层以及出入口组成,地铁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它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在地铁车站建设中,地下水渗漏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需加强防水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到以结构自防水为主,防水层为辅,重点管控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处的防水施工质量。其中,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处的防水在整个车站防水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整个车站防水系统的好坏。车站后期出现渗漏水现象,通常原因都是上述接缝处的防水效果较差造成的,因此在上述接缝处的防水构造必须设计合理且高质量施工,才能杜绝后期渗漏水的现象发生。其中,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地铁车站中底板、顶部和侧墙上通常均设置有纵向水平施工缝,纵向水平施工缝是指沿车站长度方向(也称为地铁线路延伸方向)布设的水平施工缝。地铁车站中纵向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施工至关重要,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车站主体结构的防水效果,尤其是对位于含水层内且车站埋深大于15m的大型地铁车站进行施工时,纵向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施工质量要求更高。在地质学上,含水层指的是土壤通气层以下的饱和层,其介质孔隙完全充满水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防水效果好,将钢板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相结合对地铁车站顶板与底板上的纵向水平施工缝进行防水处理,并采用平直钢筋加固后确保钢板止水带平直、稳固,能有效保证地铁车站顶板与底板的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于纵向水平施工缝所处混凝土结构内侧中部的止水带、布设于止水带上且对止水带进行加固的平直钢筋和布设于止水带一侧的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纵向水平施工缝内设置有防水涂料填充层,所述纵向水平施工缝为沿所施工地铁车站的长度方向布设的水平施工缝,所述止水带为浇筑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内的钢板止水带且其与纵向水平施工缝呈垂直布设;所述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均沿所述混凝土结构的长度方向由后向前布设且二者的长度均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长度相同;所述平直钢筋沿止水带的长度方向布设且其长度与止水带的长度相同,所述平直钢筋通过点焊固定于止水带上;所述平直钢筋的前端与止水带的前端相平齐,所述平直钢筋的直径为φ10mm~φ14mm;所述混凝土结构呈水平布设,所述混凝土结构以纵向水平施工缝分界分为后浇筑混凝土结构和位于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一侧且先于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的先浇筑混凝土结构,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与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与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的长度相同且二者的前端相平齐;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内侧壁上留有供遇水膨胀止水条安装的预留安装槽,所述预留安装槽与纵向水平施工缝内部连通;
所述混凝土结构为所施工地铁车站的顶板或底板;所述顶板内遇水膨胀止水条位于纵向水平施工缝下方,且遇水膨胀止水条与所述顶板底部的竖向间距为80mm~120mm;所述底板内遇水膨胀止水条位于纵向水平施工缝上方,且遇水膨胀止水条与所述底板顶部的竖向间距为80mm~120mm。
上述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钢板止水带为镀锌钢板。
上述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顶板内平直钢筋固定在止水带底部,所述底板内平直钢筋固定在止水带顶部。
上述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平直钢筋的数量为一道且其固定于止水带中部。
上述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平直钢筋布设于纵向水平施工缝内。
上述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平直钢筋的数量为多道,多道所述平直钢筋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
上述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预留安装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上述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是:所述止水带以纵向水平施工缝为界分为左侧止水带和位于所述左侧止水带右侧的右侧止水带,所述左侧止水带和所述右侧止水带呈对称布设且二者的宽度不小于w,其中w为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厚度。
上述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防水涂料填充层为由一层均匀涂刷于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内侧壁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形成的涂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施工成本低。
2、施工简便,施工工期短且施工进度快。
3、防水效果好,将钢板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相结合对地铁车站顶板与底板上的纵向水平施工缝进行防水处理,并采用平直钢筋加固后确保钢板止水带平直、稳固,能有效保证地铁车站顶板与底板的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质量。同时,遇水膨胀止水条放置于预先成型的预留安装槽内,能有效确保遇水膨胀止水条的安装质量和防水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板上预留安装槽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上预留安装槽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纵向水平施工缝;2-1—后浇筑顶板节段;
2-2—先浇筑顶板节段;2-3—后浇筑底板节段;
2-4-先浇筑底板节段;3—止水带;
4—遇水膨胀止水条;5—平直钢筋;6-防水涂料填充层;
7—预留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布设于纵向水平施工缝1所处混凝土结构内侧中部的止水带3、布设于止水带3上且对止水带3进行加固的平直钢筋5和布设于止水带3一侧的遇水膨胀止水条4,所述纵向水平施工缝1内设置有防水涂料填充层6,所述纵向水平施工缝1为沿所施工地铁车站的长度方向布设的水平施工缝,所述止水带3为浇筑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内的钢板止水带且其与纵向水平施工缝1呈垂直布设;所述止水带3和遇水膨胀止水条4均沿所述混凝土结构的长度方向由后向前布设且二者的长度均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长度相同;所述平直钢筋5沿止水带3的长度方向布设且其长度与止水带3的长度相同,所述平直钢筋5通过点焊固定于止水带3上;所述平直钢筋5的前端与止水带3的前端相平齐,所述平直钢筋5的直径为φ10mm~φ14mm;所述混凝土结构呈水平布设,所述混凝土结构以纵向水平施工缝1分界分为后浇筑混凝土结构和位于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一侧且先于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的先浇筑混凝土结构,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与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与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的长度相同且二者的前端相平齐;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内侧壁上留有供遇水膨胀止水条4安装的预留安装槽7,所述预留安装槽7与纵向水平施工缝1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结构为所施工地铁车站的顶板;所述顶板内遇水膨胀止水条4位于纵向水平施工缝1下方,且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顶板底部的竖向间距为80mm~120mm。
本实施例中,所施工地铁车站位于含水层上方或位于所述含水层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顶板底部的竖向间距为100mm,其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顶板底部的竖向间距记作d。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顶板底部的竖向间距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止水带为镀锌钢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内平直钢筋5固定在止水带3底部。所述平直钢筋5的数量为一道且其位于止水带3的中部外侧壁上。
如图1所示,所述平直钢筋5位于纵向水平施工缝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直钢筋5的直径为φ12mm。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平直钢筋5的直径以及平直钢筋5的数量和各道平直钢筋5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相应调整。所述平直钢筋5的数量可以为多道,多道所述平直钢筋5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
实际使用时,通过平直钢筋5对所述钢板止水带进行加固后,能确保所述钢板止水带的平直度,杜绝钢板止水带在安装中出现不平直、扭曲现象;同时,也能以下增强钢板止水带的刚度和强度,提高钢板止水带的稳固性,进一步保证钢板止水带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留安装槽7的横截面为长方形。采用预先施工成型的所述预留安装槽7供遇水膨胀止水条4安装,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有效缩短遇水膨胀止水条4的安装时间,只需将遇水膨胀止水条4放入所述预留安装槽7内即可,大幅度提高安装效率,缩短施工时间,尤其当遇水膨胀止水条4长度较长时,效果更为明显;第二、减少遇水膨胀止水条4安装时的难度,遇水膨胀止水条4装入所述预留安装槽7内便能直接保证其平直性,无需采取措施便能确保遇水膨胀止水条4的安装位置准确,因而能有效提高遇水膨胀止水条4的防水效果;第三、遇水膨胀止水条4安装稳固,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引起遇水膨胀止水条4移位、扭曲等问题,并且通过所述预留安装槽7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不会对遇水膨胀止水条4造成损伤,进一步保证遇水膨胀止水条4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中的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为后浇筑顶板节段2-1,所述顶板中的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为先浇筑顶板节段2-2,所述先浇筑顶板节段2-2位于后浇筑顶板节段2-1左侧。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内侧壁为先浇筑顶板节段2-2中与后浇筑顶板节段2-1紧靠的侧壁。所述纵向水平施工缝1为先浇筑顶板节段2-2与后浇筑顶板节段2-1之间的水平施工缝。
所述止水带3以纵向水平施工缝1为界分为左侧止水带和位于所述左侧止水带右侧的右侧止水带,所述左侧止水带和所述右侧止水带呈对称布设且二者的宽度不小于w,其中w为所述混凝土结构(即所述顶板)的厚度。
实际施工时,所述止水带3布设于所述顶板的内侧中部且其与顶板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竖向间距相同。
所述防水涂料填充层6为由涂刷于纵向水平施工缝1内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形成的填充层,并且所述防水涂料填充层6为由一层均匀涂刷于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内侧壁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形成的涂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涂料填充层6为在先浇筑顶板节段2-2的内侧壁上涂刷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形成的填充层。
实际施工时,待将带有平直钢筋5的止水带3安装到位后,对先浇筑顶板节段2-2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在先浇筑顶板节段2-2的内侧壁上预留所述预留安装槽7,同时将止水带3的左侧止水带埋设于先浇筑顶板节段2-2内;再在先浇筑顶板节段2-2的内侧壁上涂刷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形成防水涂料填充层7;随后,在所述预留安装槽7内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4;最后,对后浇筑顶板节段2-1进行混凝土浇筑,实际施工简便,并且防水效果好。
在先浇筑顶板节段2-2的内侧壁上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之前,需先对先浇筑顶板节段2-2的内侧壁进行凿毛处理。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将钢板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4相结合对顶板上的纵向水平施工缝1进行防水处理,达到双重防水效果。所述防水涂料填充层6只需一次涂刷完成即可,施工简便,同时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能进一步确保防水效果。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混凝土结构为所施工地铁车站的底板;所述底板内遇水膨胀止水条4位于纵向水平施工缝1上方,且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底板顶部的竖向间距为80mm~120mm。所述底板内平直钢筋5固定在止水带3顶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中的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为后浇筑底板节段2-3,所述底板中的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为先浇筑底板节段2-4。所述先浇筑底板节段2-4位于后浇筑底板节段2-3左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底板顶部的竖向间距为100mm,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底板顶部的竖向间距为d。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底板顶部的竖向间距进行相应调整。
实际施工时,待将带有平直钢筋5的止水带3安装到位后,对先浇筑底板节段2-4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在先浇筑底板节段2-4的内侧壁上预留所述预留安装槽7,同时将止水带3的左侧止水带埋设于先浇筑底板节段2-4内;再在先浇筑底板节段2-4的内侧壁上涂刷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形成防水涂料填充层7;随后,在所述预留安装槽7内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4;最后,对后浇筑底板节段2-3进行混凝土浇筑,实际施工简便,并且防水效果好。
在先浇筑底板节段2-4的内侧壁上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之前,需先对先浇筑底板节段2-4的内侧壁进行凿毛处理。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将钢板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4相结合对底板上的纵向水平施工缝1进行防水处理,达到双重防水效果。所述防水涂料填充层6只需一次涂刷完成即可,施工简便,同时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能进一步确保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其与部分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于纵向水平施工缝(1)所处混凝土结构内侧中部的止水带(3)、布设于止水带(3)上且对止水带(3)进行加固的平直钢筋(5)和布设于止水带(3)一侧的遇水膨胀止水条(4),所述纵向水平施工缝(1)内设置有防水涂料填充层(6),所述纵向水平施工缝(1)为沿所施工地铁车站的长度方向布设的水平施工缝,所述止水带(3)为浇筑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内的钢板止水带且其与纵向水平施工缝(1)呈垂直布设;所述止水带(3)和遇水膨胀止水条(4)均沿所述混凝土结构的长度方向由后向前布设且二者的长度均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长度相同;所述平直钢筋(5)沿止水带(3)的长度方向布设且其长度与止水带(3)的长度相同,所述平直钢筋(5)通过点焊固定于止水带(3)上;所述平直钢筋(5)的前端与止水带(3)的前端相平齐,所述平直钢筋(5)的直径为φ10mm~φ14mm;所述混凝土结构呈水平布设,所述混凝土结构以纵向水平施工缝(1)分界分为后浇筑混凝土结构和位于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一侧且先于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的先浇筑混凝土结构,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与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后浇筑混凝土结构与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的长度相同且二者的前端相平齐;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内侧壁上留有供遇水膨胀止水条(4)安装的预留安装槽(7)(7),所述预留安装槽(7)与纵向水平施工缝(1)内部连通;
所述混凝土结构为所施工地铁车站的顶板或底板;所述顶板内遇水膨胀止水条(4)位于纵向水平施工缝(1)下方,且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顶板底部的竖向间距为80mm~120mm;所述底板内遇水膨胀止水条(4)位于纵向水平施工缝(1)上方,且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底板顶部的竖向间距为80mm~120m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止水带为镀锌钢板。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内平直钢筋(5)固定在止水带(3)底部,所述底板内平直钢筋(5)固定在止水带(3)顶部。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钢筋(5)的数量为一道且其固定于止水带(3)中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钢筋(5)布设于纵向水平施工缝(1)内。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钢筋(5)的数量为多道,多道所述平直钢筋(5)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安装槽(7)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3)以纵向水平施工缝(1)为界分为左侧止水带和位于所述左侧止水带右侧的右侧止水带,所述左侧止水带和所述右侧止水带呈对称布设且二者的宽度不小于w,其中w为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厚度。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料填充层(6)为由一层均匀涂刷于所述先浇筑混凝土结构内侧壁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形成的涂层。
CN201821950600.4U 2018-11-23 2018-11-23 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Active CN209228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0600.4U CN209228393U (zh) 2018-11-23 2018-11-23 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0600.4U CN209228393U (zh) 2018-11-23 2018-11-23 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8393U true CN209228393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4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0600.4U Active CN209228393U (zh) 2018-11-23 2018-11-23 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83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048A (zh) * 2021-04-19 2021-10-19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及施工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048A (zh) * 2021-04-19 2021-10-19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及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0059U (zh) 基于注浆管的地铁车站侧墙施工缝防水构造
CN103321257A (zh)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抗裂防渗施工方法
CN207144170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外挂墙板上下口防水连接结构
CN106677440A (zh) 一种屋面女儿墙泛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178357A (zh) 一种基坑明挖条件下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588207U (zh) 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装置
CN102758456A (zh)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法
CN102226345B (zh) 一种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方法及超前止水钢板构造
CN110056015A (zh) 凹式加强型抗浮锚杆防水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090638U (zh) 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
CN107476351B (zh) 拼装车站预制侧墙拼装施工缝的防水方法
CN109706966A (zh) 一种柔性预制件及利用柔性预制件进行管廊建造的方法
CN108412506A (zh) 基于盾构法隧道的地裂缝区域隧道衬砌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05863089A (zh) 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处理方法
CN209228393U (zh) 地铁车站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CN112376624A (zh)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二次浇筑留置超前止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2689047U (zh) 用于沉管预制管段内施工缝处的防水结构
CN108240045A (zh) 一种外墙预制板复合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083776B (zh) 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后浇带施工方法
CN209228392U (zh) 地铁车站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
CN205259233U (zh) 一种确保地下预制叠合墙与现浇底板接头厚度的节点构造
CN209538214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结构
CN207277566U (zh) 一种挡水槛及其防渗水结构
CN205804419U (zh) 砼腰梁嵌入结构侧墙的榫式接头防水结构
CN213417904U (zh) 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