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7904U - 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17904U CN213417904U CN202021838270.7U CN202021838270U CN213417904U CN 213417904 U CN213417904 U CN 213417904U CN 202021838270 U CN202021838270 U CN 202021838270U CN 213417904 U CN213417904 U CN 2134179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t
- cast strip
- floor slab
- floor
- con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包括:于楼板留设的后浇带;于后浇带与楼板之间设置的支挡网;水平穿设于支挡网且部分埋固于楼板内的止水带,止水带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翼板,翼板朝向楼板的迎水面;待后浇带两侧的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于后浇带内浇筑混凝土并部分埋固止水带形成的混凝土结构;以及于混凝土结构与楼板之间留设的间隙,间隙内临时填塞有弹性隔膜,待除去弹性隔膜后通过将间隙封住使混凝土结构与楼板连为一体。本申请通过提前施工后浇带结构,避免了由于楼板留设的后浇带无法封闭而导致的楼板渗水漏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
目前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和顶板沉降后浇带通常是在主楼结构完成、隔墙砌筑完毕及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进行浇筑,周期跨度较长,底板沉降后浇带和顶板沉降后浇带暴露时间太久,存在顶板和底板渗水的隐患,受天气影响,雨期降水流入顶板沉降后浇带甚至会造成地下室变成“水帘洞”的漏水状况,不利于地下室砌墙和粗装修的穿插施工,影响施工质量,而且如果业主有地下室提前交付计划而主楼仍未封顶时,未封闭的沉后浇带将严重影响业主使用需求,无法实现地下室提前交付的目标。
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水防渗的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以解决现有存在顶板和底板渗水、漏水的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包括:
于所述楼板留设的后浇带;
于所述后浇带与所述楼板之间设置的支挡网;
水平穿设于所述支挡网且部分埋固于所述楼板内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翼板,所述翼板朝向所述楼板的迎水面;
待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所述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于所述后浇带内浇筑混凝土并部分埋固所述止水带形成的混凝土结构;以及
于所述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楼板之间留设的间隙,所述间隙内临时填塞有弹性隔膜,待除去所述弹性隔膜后通过将所述间隙封住使所述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楼板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前施工后浇带结构,避免了由于楼板留设的后浇带无法封闭而导致的楼板渗水漏水的问题,于混凝土结构与其两侧的楼板之间留设的间隙,通过向该间隙临时填塞弹性隔膜,使得后浇带结构和楼板之间具有一定伸缩空间,以避免后浇带结构和楼板由于自身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待除去弹性隔膜后将该间隙封住使得混凝土结构与楼板连为一体,从而保证后浇带结构的完整性,后浇带结构施工完成后能够便于地下室砌墙和粗装修的穿插施工,能够实现地下室提前交付的目标,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止水带包括贴设于所述支挡网的竖板、斜向设于所述竖板两端的斜板、设于所述斜板远离所述竖板一端的横板;
其中一所述斜板位于所述楼板内,另一所述斜板位于所述后浇带内;
所述翼板斜向设于所述横板远离所述斜板的一端,所述翼板与所述横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竖板与所述斜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板贴靠所述支挡网且位于所述后浇带内。
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止水带沿着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挡网沿着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挡网呈波浪型。
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间隙内灌注有高强灌浆料使所述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楼板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楼板顶部和底部的钢筋网。
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筋网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若干个第一主筋和若干个第二主筋;
所述第一主筋沿着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主筋沿着垂直于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内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所述楼板内的混凝土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板-1,底板-2,后浇带-3,支挡网-4,止水带-5,竖板-51,斜板-52,横板-53,翼板-54,混凝土结构-6,第一主筋-71,第二主筋72,弹性隔膜-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用于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而产生的有害裂缝。本实用新型包括:后浇带、支挡网、止水带以及混凝土结构,通过提前施工后浇带结构,避免了由于楼板留设的后浇带无法封闭而导致的楼板渗水漏水的问题,于混凝土结构与其两侧的楼板之间留设的间隙,通过向该间隙临时填塞弹性隔膜,使得后浇带结构和楼板之间具有一定伸缩空间,以避免后浇带结构和楼板由于自身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待除去弹性隔膜后将该间隙封住使得混凝土结构与楼板连为一体,从而保证后浇带结构的完整性,后浇带结构施工完成后能够便于地下室砌墙和粗装修的穿插施工,能够实现地下室提前交付的目标,提高了施工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包括:于楼板留设的后浇带3、于后浇带3与楼板之间设置的支挡网4、水平穿设于支挡网4且部分埋固于楼板内的止水带5、混凝土结构6以及于混凝土结构6与楼板之间留设的间隙,止水带5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翼板54,翼板54朝向楼板的迎水面。待后浇带两侧的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于后浇带3内浇筑混凝土并部分埋固止水带5形成混凝土结构6。该间隙内临时填塞有弹性隔膜8,待除去弹性隔膜8后通过将间隙封住使混凝土结构6与楼板连为一体。具体的,弹性隔膜8为橡胶隔膜。
本实施例中通过提前施工后浇带结构,避免了由于楼板留设的后浇带3无法封闭而导致的楼板渗水漏水的问题,于混凝土结构6与其两侧的楼板之间留设的间隙,通过向该间隙临时填塞弹性隔膜8,使得后浇带结构和楼板之间具有一定伸缩空间,以避免后浇带结构和楼板由于自身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且当主楼结构的封顶时将该间隙封住使得混凝土结构6与楼板连为一体,从而保证后浇带结构的完整性,后浇带结构施工完成后能够便于地下室砌墙和粗装修的穿插施工,能够实现地下室提前交付的目标,提高了施工效率。
参见图1、图3、图4和图5,进一步的,止水带5包括贴设于支挡网4的竖板51、斜向设于竖板51两端的斜板52、设于斜板52远离竖板51一端的横板53,其中一斜板52位于楼板内,另一斜板52位于后浇带3内,翼板54斜向设于横板53远离斜板52的一端,翼板54与横板5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竖板51与斜板5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由于混凝土结构和楼板的下沉速度不同,使得混凝土结构和楼板之间会产生错位,现有的止水方法通常采用水平状的止水钢板,但是主要沿着水平方向延展,竖向方向的延展性较差,混凝土结构和楼板下沉时对水平状的止水钢板产生大小不同的作用力,使得水平状的止水钢板容易产生断裂而无法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本实施例中竖板51和两个斜板52形成倾斜状的Z型,使得止水带5在竖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且两个斜板52分别对应于混凝土结构和楼板处,在混凝土结构和楼板下沉时,在混凝土结构和楼板的作用力下,后浇带内的斜板52和楼板内的斜板52沿着竖向方向分别进行延伸,避免止水带5因竖向受力不同而产生断裂。
更进一步的,止水带5沿着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支挡网4沿着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参见图1和图3,较佳地,支挡网4呈波浪型,由于混凝土结构和楼板的下沉速度不同,使得混凝土结构和楼板之间会产生错位,混凝土结构和楼板将对支挡网4产生大小不同的作用力,波浪型的支挡网4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和竖向方向均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易断裂。
较佳地,支挡网4为钢板网。
较佳地,间隙内灌注有高强灌浆料使混凝土结构6与楼板连为一体。
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后浇带结构还包括设于楼板顶部和底部的钢筋网。
参见图1和图3,进一步的,钢筋网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若干个第一主筋71和若干个第二主筋72,第一主筋71沿着后浇带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主筋72沿着垂直于后浇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后浇带结构还包括设于钢筋网内侧的第三主筋,第三主筋沿着垂直于后浇带的长度方向设置,使得第一主筋71位于第二主筋72和第三主筋之间。
参见图1和图3,较佳地,混凝土结构6内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楼板内的混凝土的强度。
参见图1和图2,较佳地,位于顶板1处的止水带的翼板54朝上。
参见图3和图4,较佳地,位于底板2处的止水带的翼板54朝下。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的施工流程进行说明。
在施工楼板时,绑扎第一主筋71和第二主筋72形成位于楼板顶部和底部的钢筋网,于楼板2留设的后浇带3、于后浇带3与楼板之间设置支挡网4,于支挡网4上穿设固定止水带5,于后浇带3的两侧浇筑混凝土并部分埋固止水带5,待后浇带结构两侧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于后浇带3内浇筑混凝土并部分埋固止水带5形成混凝土结构6。
具体的,通常在后浇带3的两侧浇筑混凝土后28天再于后浇带3内浇筑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前施工后浇带结构,避免了由于楼板留设的后浇带无法封闭而导致的楼板渗水漏水的问题,于混凝土结构与其两侧的楼板之间留设的间隙,通过向该间隙临时填塞弹性隔膜,使得后浇带结构和楼板之间具有一定伸缩空间,以避免后浇带结构和楼板由于自身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且当主楼结构的封顶时将该间隙封住使得混凝土结构与楼板连为一体,从而保证后浇带结构的完整性,后浇带结构施工完成后能够便于地下室砌墙和粗装修的穿插施工,能够实现地下室提前交付的目标,提高了施工效率。竖板和两个斜板形成倾斜状的Z型,使得止水带在竖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且两个斜板分别对应于混凝土结构和楼板处,在混凝土结构和楼板下沉时,在混凝土结构和楼板的作用力下,后浇带内的斜板和楼板内的斜板沿着竖向方向分别进行延伸,避免止水带因竖向受力不同而产生断裂。波浪型的支挡网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和竖向方向均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易断裂。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9)
1.一种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所述楼板留设的后浇带;
于所述后浇带与所述楼板之间设置的支挡网;
水平穿设于所述支挡网且部分埋固于所述楼板内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翼板,所述翼板朝向所述楼板的迎水面;
待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所述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于所述后浇带内浇筑混凝土并部分埋固所述止水带形成的混凝土结构;以及
于所述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楼板之间留设的间隙,所述间隙内临时填塞有弹性隔膜,待除去所述弹性隔膜后通过将所述间隙封住使所述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楼板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包括贴设于所述支挡网的竖板、斜向设于所述竖板两端的斜板、设于所述斜板远离所述竖板一端的横板;
其中一所述斜板位于所述楼板内,另一所述斜板位于所述后浇带内;
所述翼板斜向设于所述横板远离所述斜板的一端,所述翼板与所述横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竖板与所述斜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沿着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挡网沿着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挡网呈波浪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灌注有高强灌浆料使所述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楼板连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楼板顶部和底部的钢筋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若干个第一主筋和若干个第二主筋;
所述第一主筋沿着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主筋沿着垂直于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内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所述楼板内的混凝土强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8270.7U CN213417904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8270.7U CN213417904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17904U true CN213417904U (zh) | 2021-06-11 |
Family
ID=76258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38270.7U Active CN213417904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1790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63390A (zh) * | 2021-09-24 | 2021-12-3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与地下室顶板一体成型的诱导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4622589A (zh) * | 2021-12-21 | 2022-06-14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沉降后浇带的建筑物结构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08-28 CN CN202021838270.7U patent/CN2134179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63390A (zh) * | 2021-09-24 | 2021-12-3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与地下室顶板一体成型的诱导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4622589A (zh) * | 2021-12-21 | 2022-06-14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沉降后浇带的建筑物结构施工方法 |
CN114622589B (zh) * | 2021-12-21 | 2024-05-31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沉降后浇带的建筑物结构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417904U (zh) | 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 |
CN111379282A (zh) | 一种装配式隔振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216254U (zh) | 一种混凝土护栏结构 | |
CN109797874A (zh) | 一种高层大底盘多塔楼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方法 | |
CN110374138A (zh) | 车站主体与附属通道接口处的防水结构与施工方法 | |
CN114775352A (zh) | 一种临河既有路基路堤墙段加宽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0273436A (zh) | 明挖隧道利用支护桩及冠梁的压顶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756100B (zh) | 地下室后浇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8168479U (zh) | 一种检查坑预制柱结构 | |
CN110295630A (zh) |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结构 | |
CN110747763A (zh) | 一种箱涵沉降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5106098U (zh) | 预制柱连接结构 | |
CN212956576U (zh) | 受限空间高填方路基边坡泡沫混凝土的加固结构 | |
CN206279561U (zh) |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预制模板体系 | |
CN112813757A (zh) | 一种用于桥头过渡处理的泡沫轻质土复合路基施工方法 | |
CN109763518A (zh) |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 |
CN213014373U (zh) |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 | |
CN212505680U (zh) | 肋梁式封闭路堑u型槽结构 | |
CN204436418U (zh) | 盖挖地铁车站中预制与现浇结合的顶板结构 | |
CN212223970U (zh) | 预制盖板后浇带止水临时封闭结构 | |
CN210887323U (zh) | 一种接建工程地下结构施工缝防水装置 | |
CN114263219A (zh) |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 |
CN210104806U (zh) | 一种提前封闭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 | |
CN111851188A (zh) | 肋梁式封闭路堑u型槽结构 | |
CN206667185U (zh) | 引航道护岸修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