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9936U -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9936U
CN209219936U CN201821988632.3U CN201821988632U CN209219936U CN 209219936 U CN209219936 U CN 209219936U CN 201821988632 U CN201821988632 U CN 201821988632U CN 209219936 U CN209219936 U CN 209219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interior
interior pot
cooking apparatus
grip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86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春成
韩平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886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9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9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9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内锅。其中,烹饪器具的内锅包括:内锅本体和内锅提手,内锅本体包括锅底和与锅底连接的外侧壁,外侧壁顶端形成敞开的锅口;内锅提手固定在外侧壁上,内锅提手具有朝高出锅口的方向凸起的握持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内锅提手的握持部朝高出锅口的方向凸起,也即内锅提手由现有的横向设计手端的位置改成竖向设计手端的位置,从而节省了内锅提手横向占用的空间,避免锅体的外壳开缺口,保证了产品的造型;同时设计握持部的上端高出内锅本体的锅口,以方便用户握住握持部来取放内锅。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及一种包括该内锅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如电压力锅,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方便用户取放内锅1'而需要在内锅1'上安装内锅把手11',现有的内锅把手11'通常都是直接横向设计手提的位置,这样的结构需要在锅体的外壳2'上开缺口21'来避空把手,对产品的造型产生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内锅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包括: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包括锅底和与所述锅底连接的外侧壁,所述外侧壁顶端形成敞开的锅口;和内锅提手,固定在所述外侧壁上,所述内锅提手具有朝高出所述锅口的方向凸起的握持部。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在内锅本体上设置内锅提手,以方便用户取放内锅;具体地,内锅提手的握持部朝高出内锅本体的锅口的方向凸起,也即内锅提手由现有的横向设计手端的位置改成竖向设计手端的位置,从而节省了内锅提手横向占用的空间,进而无需在锅体的外壳上开缺口来避空内锅提手,从而避免外壳开缺口,保证了产品的造型;同时,设计握持部的上端高出内锅本体的锅口,以方便用户握住握持部来取放内锅,确保用户取放内锅的便利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握持部的中部形成有通孔,使所述握持部形成为吊环状握持部。
将握持部设计成吊环状握持部,便于用户将手伸入握持部的中部通孔处,对内锅施加向上的提力,使得用户取放内锅的操作更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锅提手还具有与所述握持部的下端相连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内锅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具体地,固定部与内锅本体的外侧壁可以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连接,使得内锅提手与内锅本体的装配方便,连接强度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锅提手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握持部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端的外边缘位置。
将整个内锅提手设计成一体式结构,使得整个内锅提手的加工方便,结构强度高;将握持部的下端连接在固定部上端的外边缘位置,对于内锅本体的锅口处设置内锅锅沿的情况,以使得握持部避让内锅锅沿,避免两者的结构设计发生干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锅口处形成有内锅锅沿,所述握持部朝向所述内锅锅沿的侧面与所述内锅锅沿的外端边缘之间具有间隙。
通过在两者之间设计间隙,也即确保握持部与内锅本体的最外侧边缘之间具有一定间隙,避免用户手持握持部时接触到内锅锅沿而烫伤手的风险,且避免烹饪器具工作时内锅锅沿将热量直接传递到握持部导致握持部温度较高的问题;并且对于内锅锅沿上设置内锅锅牙的方案,上述间隙的设置,确保上盖上的锁盖扣牙顺利与内锅锅牙旋转扣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锅口处形成有内锅锅沿,所述内锅锅沿上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内锅锅牙,所述内锅提手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内锅锅牙之间。
由于相邻的两个内锅锅牙之间位置的径向尺寸相对较小,将内锅提手设计在上述位置,可以使内锅提手尽可能地不占用横向的空间,进而避免在锅体的外壳上开缺口来避空内锅提手;并且上述内锅提手的设置位置,便于上盖上的锁盖扣牙顺利与内锅锅牙旋转扣合。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及放置在所述锅体中的内锅,所述内锅为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和上盖,盖装在所述锅体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的有益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内锅提手对应的避空凹位,所述上盖与所述锅体组件盖合时,所述内锅提手的握持部容置于所述避空凹位处。
上盖上的避空凹位用来避空内锅提手,确保上盖与锅体组件顺利盖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内盖及装设于所述内盖内侧的锁盖,所述锁盖上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锁盖扣牙,所述避空凹位形成于所述内盖上,且所述避空凹位位于所述锁盖扣牙沿径向的外侧。
将避空凹位设置在锁盖扣牙沿径向的外侧,以使得内锅提手及避空凹位的设置,不影响锁盖扣牙与内锅锅牙正常旋转扣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锅提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锅提手相对设置在所述内锅本体的两侧;所述锅体的上端形成有连续的环形围边,所述内锅放置在所述锅体中时,两个所述内锅提手均位于所述环形围边的内侧区域。
上述设计锅体的上端形成连续的环形围边,也即锅体的上端对应内锅提手处也是连续的,没有设置开口,以确保锅体的上部外侧面具有完整的外观面,避免在锅体的上部开缺口来避空内锅提手,从而保证产品的造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内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内锅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烹饪器具处于开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烹饪器具处于合盖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内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内锅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处于开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烹饪器具处于合盖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内锅,11'内锅把手,2'外壳,21'缺口;
图6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内锅,11内锅本体,111锅底,112外侧壁,113锅口,114内锅锅沿,115内锅锅牙,12内锅提手,121握持部,1211通孔,122固定部,13螺钉或铆钉,2锅体,21环形围边,3上盖,31内盖,311避空凹位,32锁盖,321锁盖扣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6至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如图6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1,包括:内锅本体11和内锅提手12。
具体地,内锅本体11包括锅底和与锅底111连接的外侧壁112,外侧壁112顶端形成敞开的锅口113;内锅提手12固定在外侧壁上,内锅提手12具有朝高出锅口113的方向凸起的握持部121。
优选地,内锅提手12的握持部121竖向设置。应当理解的是,此处的竖向设置并非指严格的竖向设置,旨在限定内锅提手12的握持部121是竖向设计而非横向设计,也或者说内锅提手12具有整体呈竖向设置趋势的握持部121。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1,在内锅本体11上设置内锅提手12,以方便用户取放内锅1;具体地,内锅提手12的握持部121朝高出内锅本体11的锅口113的方向凸起,也即内锅提手12由现有的横向设计手端的位置改成竖向设计手端的位置,从而节省了内锅提手12横向占用的空间,进而无需在锅体2的外壳上开缺口来避空内锅提手12,从而避免外壳开缺口,保证了产品的造型;同时,设计握持部121的上端高出内锅本体11的锅口113,以方便用户握住握持部121来取放内锅,确保用户取放内锅的便利性。
优选地,如图6至图8所示,握持部121的中部形成有通孔1211,使握持部121形成为吊环状握持部,将握持部121设计成吊环状握持部,便于用户将手伸入握持部121的中部通孔处,对内锅1施加向上的提力,使得用户取放内锅1的操作更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内锅提手12还具有与握持部121的下端相连的固定部122,固定部122与内锅本体1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具体地固定部122与内锅本体11的外侧壁可以通过螺钉或铆钉13等紧固件固定连接,装配方便,连接强度高。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内锅提手12为一体式结构,使得整个内锅提手12的加工方便,结构强度高;握持部121的下端连接在固定部122上端的外边缘位置,对于内锅本体11的锅口113处设置内锅锅沿114的情况,以使得握持部121避让内锅锅沿114,避免两者的结构设计发生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内锅本体11的锅口113处形成有内锅锅沿114,握持部121朝向内锅锅沿114的侧面与内锅锅沿114的外端边缘之间具有间隙。
通过在两者之间设计间隙,也即确保握持部121与内锅本体11的最外侧边缘之间具有一定间隙,避免用户手持握持部121时接触到内锅锅沿114而烫伤手的风险,且避免烹饪器具工作时内锅锅沿114将热量直接传递到握持部121导致握持部121温度较高的问题;并且对于内锅锅沿114上设置内锅锅牙115的方案,上述间隙的设置,确保上盖3上的锁盖扣牙321顺利与内锅锅牙115旋转扣合。
优选地,如图6和图9所示,内锅本体11的锅口113处形成有内锅锅沿114,内锅锅沿114上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内锅锅牙115,内锅提手1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内锅锅牙115之间。
由于相邻的两个内锅锅牙115之间位置的径向尺寸相对较小,将内锅提手12设计在上述位置,可以使内锅提手12尽可能地不占用横向的空间,进而避免在锅体2的外壳上开缺口来避空内锅提手12;并且上述内锅提手12的设置位置,便于上盖3上的锁盖扣牙321顺利与内锅锅牙115旋转扣合。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和上盖3,锅体组件包括锅体2及放置在锅体2中的内锅1,内锅1为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内锅1;上盖3盖装在锅体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内锅1,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内锅1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上盖3上设有与内锅提手12对应的避空凹位311,上盖3与锅体组件盖合时,内锅提手12的握持部121容置于避空凹位311处,上盖3上的避空凹位311用来避空内锅提手12,确保上盖3与锅体组件顺利盖合。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上盖3包括内盖31及装设于内盖31内侧的锁盖32,锁盖32上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锁盖扣牙321,避空凹位311形成于内盖31上,且避空凹位311位于锁盖扣牙321沿径向的外侧,以使得内锅提手12及避空凹位311的设置,不影响锁盖扣牙321与内锅锅牙115正常旋转扣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内锅提手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内锅提手12相对设置在内锅本体11的两侧;锅体2的上端形成有连续的环形围边21,也即锅体2的上端对应内锅提手12处也是连续的,没有设置开口,内锅1放置在锅体2中时,两个内锅提手12均位于环形围边21的内侧区域,以确保锅体2的上部外侧面具有完整的外观面,避免在锅体2的上部开缺口来避空内锅提手12,从而保证产品的造型。
图1至图3是现有结构的内锅,现有结构的内锅提手是横向设计手端的位置,也即横向设计内锅提手的握持部;图4和图5是现有结构的内锅装配在产品上的情况,现有结构在锅体的外壳两侧切凹位来避空内锅提手,图2中的A表示现有结构的内锅两个内锅提手的水平距离。
图6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锅提手是竖向设计手端的位置,也即竖向设计内锅提手的握持部;图9和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锅装配在产品上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上盖上设计凹位来避空内锅提手,图7中的B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锅两个内锅提手的水平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锅提手将手端的位置(即握持部)由现有结构的横向设计改为竖向设计,优选地将手端位置的形状改为吊环状;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上盖与内锅提手的相对位置设计凹位来避空内锅提手,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锅两个内锅提手的水平距离B小于现有结构的内锅两个内锅提手的水平距离A,现有结构需要在锅体的外壳两侧开缺口来避空内锅提手,破坏了产品的造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则不需要在锅体的外壳上开缺口,产品造型得以实现。
具体地,所述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压力锅,当然,所述的烹饪器具也可以为其它烹饪器具如电饭煲等,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内锅提手的握持部朝高出内锅本体的锅口的方向凸起,也即内锅提手由现有的横向设计手端的位置改成竖向设计手端的位置,从而节省了内锅提手横向占用的空间,避免锅体的外壳开缺口,保证了产品的造型;优选将握持部设计成吊环状握持部,以方便用户取放内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包括锅底和与所述锅底连接的外侧壁,所述外侧壁顶端形成敞开的锅口;和
内锅提手,固定在所述外侧壁上,所述内锅提手具有朝高出所述锅口的方向凸起的握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的中部形成有通孔,使所述握持部形成为吊环状握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提手还具有与所述握持部的下端相连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内锅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提手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握持部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端的外边缘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口处形成有内锅锅沿,所述握持部朝向所述内锅锅沿的侧面与所述内锅锅沿的外端边缘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口处形成有内锅锅沿,所述内锅锅沿上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内锅锅牙,所述内锅提手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内锅锅牙之间。
7.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及放置在所述锅体中的内锅,所述内锅为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和
上盖,盖装在所述锅体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内锅提手对应的避空凹位,所述上盖与所述锅体组件盖合时,所述内锅提手的握持部容置于所述避空凹位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包括内盖及装设于所述内盖内侧的锁盖,所述锁盖上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锁盖扣牙,所述避空凹位形成于所述内盖上,且所述避空凹位位于所述锁盖扣牙沿径向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提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锅提手相对设置在所述内锅本体的两侧;所述锅体的上端形成有连续的环形围边,所述内锅放置在所述锅体中时,两个所述内锅提手均位于所述环形围边的内侧区域。
CN201821988632.3U 2018-11-29 2018-11-29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Active CN209219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8632.3U CN209219936U (zh) 2018-11-29 2018-11-29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8632.3U CN209219936U (zh) 2018-11-29 2018-11-29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9936U true CN209219936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5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8632.3U Active CN209219936U (zh) 2018-11-29 2018-11-29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99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7709A (zh) * 2019-12-10 2022-07-08 福腾宝有限公司 压力锅及卡口封闭件的使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7709A (zh) * 2019-12-10 2022-07-08 福腾宝有限公司 压力锅及卡口封闭件的使用
CN114727709B (zh) * 2019-12-10 2024-03-05 福腾宝有限公司 压力锅及卡口封闭件的使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7772U (zh) 兼具烘烤功能的电煮锅
CN209219936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CN204260547U (zh) 电压力锅
CN205923725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7928188U (zh) 一种锅盖和锅体并用的多用途锅
EP3289937B1 (en) Novel double-liner electric cooker
CN206284900U (zh) 液体加热容器及其盖体
CN208658888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CN208658676U (zh) 电饭煲的上内胆和电饭煲
CN204260548U (zh) 电压力锅
CN204797573U (zh) 煮蛋球
CN204260545U (zh) 电压力锅及其内锅和外锅
CN210930985U (zh) 方便滤油的煎锅
CN209003565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8551362U (zh) 蒸笼盖、蒸笼组件、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CN209031951U (zh) 双层锅盖
CN207745019U (zh) 一种多功能炖盅支架
CN208957717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8319008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加热结构的蒸汽烤箱
CN209547779U (zh) 双锅内胆及电饭煲
CN207627056U (zh) 电压力锅
CN208876095U (zh) 上内胆和烹饪器具
CN208658824U (zh) 锅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9018382U (zh) 一种焖烧提锅
CN209391667U (zh) 一种电饭煲用内胆取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