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8067U - 吸盘检测机构 - Google Patents

吸盘检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8067U
CN209198067U CN201822141625.6U CN201822141625U CN209198067U CN 209198067 U CN209198067 U CN 209198067U CN 201822141625 U CN201822141625 U CN 201822141625U CN 209198067 U CN209198067 U CN 209198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ker
testing agency
clamping
generating device
vacuum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16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占兵
刘克强
王怀良
朱欣兴
张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16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8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8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8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吸盘检测机构,该吸盘检测机构包括真空发生装置、压力表(5)和测试件(3),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用于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吸盘连通,所述压力表(5)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当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产生的负压作用于所述吸盘时,所述测试件(3)用于与所述吸盘的吸气口相贴合。该吸盘检测机构能够快速对吸盘进行检测,以确定吸盘是否完好。

Description

吸盘检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吸盘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在板料生产成制件的冲压过程中,抓取板料是通过机械臂上吸盘来完成的。吸盘的长期使用会造成磨损,从而使吸盘吸气不足,操作人员在生产前对吸盘只做吸盘外观检查,无法对吸盘的吸力进行检查。生产中,吸盘吸力不足会导致冲压设备自动报警并停止动作,停止工作后,再对吸盘进行检查和更换会花费大量查找及调整时间,每次更换后还需对气压进行重新调整方可生产,使得生产线的停线时间较长。
因此,怎样快速对吸盘是否完好进行检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盘检测机构,该吸盘检测机构能够快速对吸盘进行检测,以确定吸盘是否完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吸盘检测机构,包括真空发生装置、压力表和测试件,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用于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吸盘连通,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当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产生的负压作用于所述吸盘时,所述测试件用于与所述吸盘的吸气口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测试件的至少部分构造成平面结构,以与所述吸盘的吸气口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吸盘检测机构还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真空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
可选地,所述移动小车包括工作台以及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吸盘的夹持部。
可选地,所述吸盘包括连接部,所述夹持部具有可调节大小的夹持空间,该夹持空间用于夹紧所述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对接以形成该夹持空间,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以将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真空发生装置包括气源和真空发生器,所述气源与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吸盘连通。
可选地,所述气源为空气压缩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测试件贴合在吸盘的吸气口,当真空发生装置工作时,可以根据压力表上的具体数值与真空发生装置的预设阈值相比较,从而判断吸盘与测试件的贴合处是否漏气,从而可以快速确认吸盘是否完好,有利于降低生产线的停线时间。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吸盘检测机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移动小车 2 真空发生器
3 测试件 4 吸盘
5 压力表 10 工作台
11 固定座 12 挡板
41 连接部 111 夹持部
1111 第一夹持件 1112 第二夹持件
1113 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中,在未做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术语名词“上”是指产品处于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以理解为沿重力方向的上,也与附图中图面的“上”相对应。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参阅图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吸盘检测机构,该吸盘检测机构包括真空发生装置、压力表5和测试件3,真空发生装置用于通过第一管路(图中未示出)与吸盘4连通,压力表5设置在第一管路上,当真空发生装置产生的负压作用于吸盘4时,测试件3用于与吸盘4的吸气口相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测试件3贴合在吸盘4的吸气口,当真空发生装置工作时,可以根据压力表5上的具体数值与真空发生装置的预设阈值相比较,例如,设定预设阈值为60MPa,通过与压力表5测出的压力值相比较,根据比较测出的压力值是否大于60MPa,从而判断吸盘4与测试件3的贴合处是否漏气,从而可以快速确认吸盘4是否完好,有利于降低生产线的停线时间。
参阅图1,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测试件3的至少部分构造成平面结构,以与吸盘4的吸气口相贴合,通过该平面结构,能够使测试件3与吸盘4贴合更加紧密,当吸盘4完好时,可以避免测试件3与吸盘4的贴合处漏气,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和附图2中的测试件3此时并未与吸盘4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
其中,测试件3可以以任意合适的结构构造,例如,测试件3可以为一块平板,为使得测试件3能够与吸盘4贴合,测试件3与吸盘4贴合的部位需光滑,当然,也可以如上所述,测试件3的其中一部分为平面结构。
参阅图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该吸盘检测机构还包括移动小车1,该真空发生装置设置在移动小车1上,通过该移动小车1,方便操作人员将吸盘检测机构移动到测试现场或者其他场地进行评测,对于操作人员而言,更加省时省力,还能够降低生产线的停线时间。其中,移动小车1可以设置至少三个万向轮,以便移动小车1的移动。
参阅图1和图3,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该移动小车1包括工作台10以及固定在工作台10上的固定座11,固定座11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吸盘4的夹持部111。其中,工作台10可以构造成相对于地面平行,以便将真空发生装置设置在工作台10上。通过夹持部111可以使吸盘4相对工作台10固定,从而方便将测试件3贴合在吸盘4的吸气口,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准确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测试件3可放置在工作台10上。
在工作台10的周向还可以设置挡板12,以避免真空发生装置以及测试件3从工作台10上掉落。
参阅2和图3,由于吸盘4上具有用于与机械手臂相连的连接部41,相应地,该夹持部111即用于夹持连接部41,以使得吸盘4相对固定座11固定,为使得连接部41能够被夹持部111夹紧,该夹持部111具有可调节大小的夹持空间,通过增大夹持空间,以便连接部41装入夹持空间或者从夹持空间中取出,通过缩小夹持空间,可以将连接部41夹紧于固定座11,以便对吸盘4进行检测。具体地,夹持部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1111和第二夹持件1112,第一夹持件1111朝向第二夹持件1112的表面朝向远离第二夹持件1112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截面为半圆的凹槽,第二夹持件1112朝向第一夹持件1111的表面朝向远离第一夹持件1111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截面为半圆的凹槽,由此,当第一夹持件1111和第二夹持件1112靠近时,第一夹持件1111的凹槽和第二夹持件1112的凹槽即可以形成该夹持空间,从而对连接部41夹持。第一夹持件1111和第二夹持件1112通过紧固件1113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座11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真空发生装置具有两个输出端,以使得两个输出端与两个固定座11一一对应,以便同时对两个吸盘4进行检测。
参阅图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真空发生装置包括气源和真空发生器2,气源与真空发生器2通过第二管路连通,真空发生器2用于通过第一管路与吸盘4连接,由此,当气源产生的压缩空气作用于真空发生器2时,可以使真空发生器2产生作用于吸盘4的负压,从而使测试件3吸附在吸盘4上。其中,压力表5既可设置在第一管路上,也可以设置在真空发生器2上,压力表5的两个设置位置均能够对真空发生器2作用于吸盘4上的负压进行测量。附图1示出的为压力表5与真空发生器2相连。
其中,气源可以为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可以固定在移动小车1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吸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发生装置、压力表(5)和测试件(3),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用于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吸盘(4)连通,所述压力表(5)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当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产生的负压作用于所述吸盘(4)时,所述测试件(3)用于与所述吸盘(4)的吸气口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件(3)的至少部分构造成平面结构,以与所述吸盘(4)的吸气口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检测机构还包括移动小车(1),所述真空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包括工作台(10)以及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0)上的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吸盘(4)的夹持部(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4)包括连接部(41),所述夹持部(111)具有可调节大小的夹持空间,该夹持空间用于夹紧所述连接部(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1111)、第二夹持件(1112)和紧固件(1113),所述第一夹持件(111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112)对接以形成该夹持空间,所述紧固件(1113)穿过所述第一夹持件(111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112)以将所述第一夹持件(111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112)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的数量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包括气源和真空发生器(2),所述气源与所述真空发生器(2)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2)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吸盘(4)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空气压缩机。
CN201822141625.6U 2018-12-19 2018-12-19 吸盘检测机构 Active CN209198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1625.6U CN209198067U (zh) 2018-12-19 2018-12-19 吸盘检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1625.6U CN209198067U (zh) 2018-12-19 2018-12-19 吸盘检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8067U true CN209198067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1625.6U Active CN209198067U (zh) 2018-12-19 2018-12-19 吸盘检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80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3279A (zh) * 2021-02-22 2021-06-01 柳斯 一种用于机械手配件生产的吸嘴检测装置
CN114323614A (zh) * 2021-12-24 2022-04-12 福建比力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真空吸盘性能检测的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3279A (zh) * 2021-02-22 2021-06-01 柳斯 一种用于机械手配件生产的吸嘴检测装置
CN112873279B (zh) * 2021-02-22 2022-03-22 深圳市研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械手配件生产的吸嘴检测装置
CN114323614A (zh) * 2021-12-24 2022-04-12 福建比力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真空吸盘性能检测的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98067U (zh) 吸盘检测机构
CN107504031A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智能化胶合及检测装备
CN108917566A (zh) 一种带局部检测的不干胶材料平整度检测仪
CN105181266B (zh) 用于轮辋焊缝气密性能检测的自动检测设备
CN206216543U (zh) 一种工装板多向复合调节定位机构
CN206959736U (zh) 一种汽车引擎盖锁检测工装
CN207019641U (zh) 一种汽轮机叶片毛坯汽道型线的检测工装
CN206905985U (zh) 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8223749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工装
CN212645978U (zh) 气密性测试设备
CN211678854U (zh) 法兰试漏测试机
CN212988738U (zh) 移动式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车
CN106289676A (zh) 一种用于离合器液压缸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
CN106198197A (zh) 一种土工格栅拉伸夹持装置
CN207866212U (zh) 汽车转向节检具机构
CN207516398U (zh) 用于产品检测的装置
CN205879079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两侧加强件检具
CN113932994B (zh) 一种准确性较高的发动机气密性快速检测设备
CN206247973U (zh) 一种张紧轮连接板的综合检具
CN208187696U (zh) 一种改进型阀类检测台
CN210513579U (zh) 一种气密筛选测试工装
CN205483784U (zh) 低压放散切断增压检测仪
CN207887539U (zh) 一种牙孔检测设备
CN209295882U (zh) 一种压气机壳端面角度检测装置
CN210400824U (zh) 夹具密闭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