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8751U - 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8751U
CN209188751U CN201821616621.2U CN201821616621U CN209188751U CN 209188751 U CN209188751 U CN 209188751U CN 201821616621 U CN201821616621 U CN 201821616621U CN 209188751 U CN209188751 U CN 209188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tube
current limiting
collet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166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军
闫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i Huo Ji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i Huo Ji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i Huo Ji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i Huo Ji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166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8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8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87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一端设有传动电机,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腔设有内冷管,所述内冷管一端设有分流盘,所述分流盘设置于反应釜本体外部,所述分流盘包括限流管,所述限流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反应釜本体外壁设有夹套,所述夹套外壁设有电子温度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内冷管、分流盘和夹套,通过控制开关选择对应口径的限流管上的电磁阀开启,确定内冷管的最大进水量,若最大口径的限流管仍无法满足降温要求,可通过外冷管输送冷却水,从反应釜本体外壁吸收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氯乙烯生产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聚合反应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四种。浮聚合法的典型生产工艺过程是将单体、水、分散剂、引发剂等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并采取适当的手段使之保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回收未反应单体,离心脱水、干燥得产品。氯乙烯在聚合釜内反应过程中因其悬浮聚合的特性,反应的热量容易导出,需依靠夹套10、内冷提高传热系数。但釜内反应产生的热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所更改,而工艺系统将反应温度控制在一个特定值,传统的单一方式冷却方式若需满足冷却需求,就需要加大冷却管口径,但天气较冷时就会造成冷却水使用过量,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因此,发明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使用者通过控制板上的控制开关选择对应口径的限流管上的电磁阀开启,确定内冷管的最大进水量,若因夏季气温较高,最大口径的限流管仍无法满足降温要求,可通过外冷管输送冷却水,从反应釜本体外壁吸收热量,加大循环水的进水量,满足生产要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一端设有传动电机,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腔设有内冷管,所述内冷管一端设有分流盘,所述分流盘设置于反应釜本体外部,所述分流盘包括限流管,所述限流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反应釜本体外壁设有夹套,所述夹套外壁设有电子温度计,所述电子温度计一侧设有控制板,所述夹套内部设有外冷管,所述外冷管和内冷管一端均设有冷却池,所述冷却池内腔底部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底部设有导热柱,所述冷却池内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设有震荡板,所述连接杆两端与冷却池内壁之间均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内冷管设置为蛇形管,所述内冷管两端均贯穿反应釜本体并延伸至反应釜本体外部。
优选的,所述限流管的数量设置为多根,多根所述限流管内径呈渐变式缩小。
优选的,所述电子温度计的检测端设置于反应釜本体内部,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磁阀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冷管设置为螺旋形,所述外冷管两端均贯穿夹套并延伸至夹套外部。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与导热柱一体成型,所述导热柱贯穿冷却池并延伸至冷却池外部,所述导热板和导热柱均由铜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内冷管、分流盘和夹套,电子温度计检测反应釜本体内反应温度,根据电子温度计上显示数字,使用者通过控制板上的控制开关选择对应口径的限流管上的电磁阀开启,确定内冷管的最大进水量,若因夏季气温较高,最大口径的限流管仍无法满足降温要求,可通过外冷管输送冷却水,从反应釜本体外壁吸收热量,加大循环水的进水量,满足生产要求;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冷却池,内冷管和外冷管内循环后升温的冷却水进入冷却池内部,水流冲击到震荡板上,在弹簧作用下带动连接杆在冷却池内来回震荡,经由震荡板加速升温的冷却水在冷却池内的震荡幅度,加快散热速度,期间导热板可吸收冷却水中的温度经导热柱传导至地下,从而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本体、2进料管、3出料管、4搅拌轴、5传动电机、6内冷管、7分流盘、8限流管、9电磁阀、10夹套、11电子温度计、12控制板、14外冷管、15冷却池、16导热板、17导热柱、18连接杆、19震荡板、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设有进料管2,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3,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一端设有传动电机5,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腔设有内冷管6,所述内冷管6一端设有分流盘7,所述分流盘7设置于反应釜本体1外部,所述分流盘7包括限流管8,所述限流管8上均设有电磁阀9,所述反应釜本体1外壁设有夹套10,所述夹套10外壁设有电子温度计11,所述电子温度计11一侧设有控制板12,所述夹套10内部设有外冷管14,所述外冷管14和内冷管6一端均设有冷却池15,所述冷却池15内腔底部设有导热板16,所述导热板16底部设有导热柱17,所述冷却池15内部设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外壁设有震荡板19,所述连接杆18两端与冷却池15内壁之间均设有弹簧20。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冷管6设置为蛇形管,所述内冷管6两端均贯穿反应釜本体1并延伸至反应釜本体1外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流管8的数量设置为多根,多根所述限流管8内径呈渐变式缩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子温度计11的检测端设置于反应釜本体1内部,所述控制板12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磁阀9电性连接,根据电子温度计11上显示数字,使用者通过控制板12上的控制开关选择对应口径的限流管8上的电磁阀9开启,确定内冷管6的最大进水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冷管14设置为螺旋形,所述外冷管14两端均贯穿夹套10并延伸至夹套10外部,若因夏季气温较高,最大口径的限流管8仍无法满足降温要求,可通过外冷管14输送冷却水,从反应釜本体1外壁吸收热量,加大循环水的进水量,满足生产要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板16与导热柱17一体成型,所述导热柱17贯穿冷却池15并延伸至冷却池15外部,所述导热板16和导热柱17均由铜质材料制成,导热板16可吸收冷却水中的温度经导热柱17传导至地下,从而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工作原理:
本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使用时,参照说明书附图1-2,氯乙烯原料经进料管2输送至反应釜本体1内部,经由传动电机5带动搅拌轴4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电子温度计11检测反应釜本体1内反应温度,根据电子温度计11上显示数字,使用者通过控制板12上的控制开关选择对应口径的限流管8上的电磁阀9开启,确定内冷管6的最大进水量,若因夏季气温较高,最大口径的限流管8仍无法满足降温要求,可通过外冷管14输送冷却水,从反应釜本体1外壁吸收热量,加大循环水的进水量,待原料反应完全后,经由出料管3排出反应釜本体1;
参照说明书附图3,内冷管6和外冷管14内循环后升温的冷却水进入冷却池15内部,水流冲击到震荡板19上,在弹簧20作用下带动连接杆18在冷却池15内来回震荡,经由震荡板19加速升温的冷却水在冷却池15内的震荡幅度,加快散热速度,期间导热板16可吸收冷却水中的温度经导热柱17传导至地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设有进料管(2),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3),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一端设有传动电机(5),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腔设有内冷管(6),所述内冷管(6)一端设有分流盘(7),所述分流盘(7)设置于反应釜本体(1)外部,所述分流盘(7)包括限流管(8),所述限流管(8)上均设有电磁阀(9),所述反应釜本体(1)外壁设有夹套(10),所述夹套(10)外壁设有电子温度计(11),所述电子温度计(11)一侧设有控制板(12),所述夹套(10)内部设有外冷管(14),所述外冷管(14)和内冷管(6)一端均设有冷却池(15),所述冷却池(15)内腔底部设有导热板(16),所述导热板(16)底部设有导热柱(17),所述冷却池(15)内部设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外壁设有震荡板(19),所述连接杆(18)两端与冷却池(15)内壁之间均设有弹簧(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管(6)设置为蛇形管,所述内冷管(6)两端均贯穿反应釜本体(1)并延伸至反应釜本体(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管(8)的数量设置为多根,多根所述限流管(8)内径呈渐变式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温度计(11)的检测端设置于反应釜本体(1)内部,所述控制板(12)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磁阀(9)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管(14)设置为螺旋形,所述外冷管(14)两端均贯穿夹套(10)并延伸至夹套(10)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16)与导热柱(17)一体成型,所述导热柱(17)贯穿冷却池(15)并延伸至冷却池(15)外部,所述导热板(16)和导热柱(17)均由铜质材料制成。
CN201821616621.2U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88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6621.2U CN209188751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6621.2U CN209188751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8751U true CN209188751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7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1662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88751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87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7759B (zh) * 2023-06-16 2023-08-22 雅安市弘利展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加热器及流体温控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7759B (zh) * 2023-06-16 2023-08-22 雅安市弘利展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加热器及流体温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0775U (zh) 发酵罐
CN207682896U (zh)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冷却水槽
CN209188751U (zh) 一种对反应釜加强降温装置
CN207778806U (zh) 相变热水器
CN204680509U (zh) 智能变压器散热系统
CN206577657U (zh) 一种溶解装置
CN210190216U (zh) 聚乙烯蜡热熔搅拌装置
CN205390272U (zh) 饲料制粒机用恒温喂料器
CN105485753B (zh) 电暖器
CN209085409U (zh) 一种变球径凹槽蓄热体蓄热箱
CN209089953U (zh) 液体调味料生产用冷却罐
CN207324769U (zh) 反应釜水冷式降温装置
CN106339055A (zh) 户外计算机水冷散热装置
CN215491178U (zh) 一种水泥冷却装置
CN201850235U (zh) 常温制备聚羧酸超塑化剂的反应装置
CN209438582U (zh) 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
CN210832527U (zh) 双胆热水器
CN207511096U (zh) 一种丁苯胶乳储存罐
CN108246227A (zh) 一种材料反应装置
CN113181868A (zh) 一种固相增粘反应釜及方法
CN207342702U (zh) 聚氨酯反应釜
CN206392030U (zh) 一种节能反应釜系统
CN208887233U (zh) 一种用于冷却食品汁液的装置
CN205340750U (zh) 一种快速冷却型eps反应釜
CN204448013U (zh) 一种控温加热搅拌均匀的胶水反应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