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8201U - 排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排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8201U
CN209188201U CN201821595071.0U CN201821595071U CN209188201U CN 209188201 U CN209188201 U CN 209188201U CN 201821595071 U CN201821595071 U CN 201821595071U CN 209188201 U CN209188201 U CN 209188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water pot
draining exit
sewage drain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950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红超
张云涛
张文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950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8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8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8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污设备。所述排污设备包括:水罐、沉降组件、漏斗、排污管,以及设置于排污管上的阀门;沉降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斜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非镂空结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左右两侧都与水罐的左右两侧密封固定,第一挡板的下边缘与水罐的底部存在间隙;第二挡板的下边缘与水罐的底部密封固定,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斜板为镂空结构,且斜板跨接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水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位于水罐的前侧面和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且排污口与漏斗对接。工作人员只需要打开阀门,沉淀物就会从水罐底部的排污口经漏斗从排污管排出至污泥地,实现沉淀物的清理,工作量小,耗时短。

Description

排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煤层气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污设备。
背景技术
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需要将煤层中的水抽出,经过沉降后,再将上层清水由射流泵回注到煤层。
在相关技术中,将从煤层中抽出的水注入到方形水罐中,在水罐中经过沉降后,将上层清水由射流泵回注到煤层中,为了保证回注到煤层中的水的质量,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放空水罐内的水,人工铲除水罐底部的沉淀物,如煤屑(泥)等。
上述相关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水罐底部的沉淀物需要人工铲除,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污设备,可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水罐底部的沉淀物需要人工铲除,导致费时费力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污设备,所述排污设备包括:水罐、位于所述水罐内部的沉降组件、位于所述水罐外部的漏斗和排污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污管上的阀门;
所述沉降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斜板;
所述第一挡板为非镂空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竖立设置在所述水罐内部,所述第一挡板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水罐的左右两侧密封固定,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缘与所述水罐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二挡板为非镂空结构,所述第二挡板竖立设置在所述水罐内部,所述第二挡板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水罐的左右两侧密封固定,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缘与所述水罐的底部密封固定,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水罐的前侧面与后侧面相对,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面与所述水罐的前侧面相对,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面相对,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二面与所述水罐的后侧面相对;
所述斜板为镂空结构,且所述斜板跨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面和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
所述水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水罐的前侧面和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
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漏斗的进料口对接,所述漏斗的出料口与所述排污管对接。
可选地,所述水罐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水罐的前侧面上,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水罐的后侧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边缘。
可选地,所述斜板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面连接,所述斜板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面连接,且所述斜板的第一边低于所述斜板的第二边。
可选地,所述沉降组件的数量为n,且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n个沉降组件在所述水罐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逐个依次排列。
可选地,所述排污口的数量为n,且所述n个排污口均位于所述水罐的底部;其中:
所述n个排污口中的第1个排污口位于所述水罐的前侧面和所述n个沉降组件中的第1个沉降组件的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
所述n个排污口中的第i个排污口位于所述n个沉降组件中的第i-1个沉降组件的第二挡板的第二面和第i个沉降组件的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所述i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所述n个排污口和所述n个漏斗的进料口一一对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边缘与所述水罐的上边缘齐平。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缘与所述水罐的底部间距10-20厘米。
可选地,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边缘与所述水罐的上边缘间距30-40厘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
通过在水罐内部设置沉降组件,沉降组件中的斜板可用于阻挡大颗粒煤块,并让水流通过,沉降组件中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用于支撑斜板,并减轻沉淀物的通过量,沉降组件可将沉淀物沉降、过滤;通过在水罐外部设置一个漏斗,与沉降组件形成两级沉降,提高了回注到煤层中的水的质量;工作人员只需要打开阀门,沉淀物就会从水罐底部的排污口经排污管排出至污泥地,实现沉淀物的清理,工作量小,耗时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污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污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污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污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对附图中的各标号说明如下:
10:排污设备;11:水罐;12:沉降组件;13:漏斗;14:排污管;15:阀门;16:进水口;17:出水口;121:第一挡板;122:第二挡板;123: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污设备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排污设备10可以包括:水罐11、位于水罐11内部的沉降组件12、位于水罐11外部的漏斗13和排污管14,以及设置于排污管14上的阀门15。
水罐11的容积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水罐11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圆柱体,或者其它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水罐11可以由铁板制成或者其它材料制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水罐11的顶部是开口设计,便于让抽出的煤层中的水中带有的甲烷气体挥发出去,更安全。
沉降组件12包括第一挡板121、第二挡板122和斜板123。沉降组件12以竖流沉降为主,平流沉降为辅。
第一挡板121为非镂空结构,保证水流不会穿过第一挡板121。
第一挡板121竖立设置在水罐11内部。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竖立”,可以是与水平面垂直,也可以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可以是一接近90°但略小于90°的值,如α为85°或80°等。
第一挡板121的左右两侧与水罐11的左右两侧密封固定。可选地,第一挡板121的左右两侧与水罐11的左右两侧采用焊接方式密封固定。
第一挡板121的下边缘与水罐11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可用于让抽出的煤层中的水通过斜板123。可选地,第一挡板121的下边缘与水罐11的底部间距10-20厘米。另外,第一挡板121的上边缘与水罐11的上边缘可以齐平,也可以略低于水罐11的上边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第一挡板121的下边缘与水罐11的底部间距,可以根据水罐11的尺寸进行设定,上述关于底部间距的取值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用于对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成限定。
第二挡板122为非镂空结构,保证沉淀物和水流不会穿过第二挡板122。第二挡板122竖立设置在水罐11内部。第二挡板12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第一挡板12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挡板121、第二挡板12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90°。
第二挡板122的左右两侧与水罐11的左右两侧密封固定。可选地,第二挡板122的左右两侧与水罐11的左右两侧采用焊接方式密封固定。另外,第二挡板122的下边缘与水罐11的底部密封固定,第二挡板122的下边缘与水罐11的底部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密封固定。第二挡板122的左右两侧、下边缘都与水罐11密封固定,可以有效防止沉淀物从第二挡板122与水罐11之间的间隙中通过,从而保证了回注到煤层中的水的质量。
第二挡板122的上边缘与水罐11的上边缘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可用于让经斜板123过滤后的水越过第二挡板122。可选地,第二挡板122的上边缘与水罐11的上边缘间距30-40厘米。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第二挡板122的上边缘与水罐11的上边缘的间距,可以根据水罐11的尺寸进行设定,上述关于间距的取值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用于对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成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为普通铁板,厚度为3-5毫米较适宜。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不在同一平面上,且第一挡板121的上边缘高于第二挡板122的上边缘。
水罐1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相对,在图1中,水罐11左侧即为水罐11的前侧面,水罐11右侧即为水罐11的后侧面。第一挡板121的第一面与水罐11的前侧面相对,第一挡板121的第二面与第二挡板122的第一面相对,第二挡板122的第二面与水罐11的后侧面相对。
斜板123为镂空结构,便于水流穿过斜板123,且斜板123中孔的大小能挡住大颗粒沉淀物,例如大颗粒煤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斜板123中孔的尺寸和数量不作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过滤需求进行设计。
斜板123跨接在第一挡板121的第二面和第二挡板122的第一面之间。可选地,斜板123的第一边与第一挡板121的第二面连接,斜板123的第二边与第二挡板122的第一面连接,且斜板123的第一边低于斜板123的第二边。斜板12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0°至90°之间,如该夹角为45°或60°等。斜板123的第一边低于第二边,可以更好地防止小颗粒物质越过第二挡板122。
可选地,上述斜板123的第一边位于第一挡板121的下边缘,且斜板123的第二边位于第二挡板122的上边缘。
水罐1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位于水罐11的前侧面和第二挡板122的第一面之间。
如图1所示,排污口与漏斗13的进料口对接,漏斗13的出料口与排污管14对接。漏斗13可以由铁或者其它材料制成。可选地,漏斗13为锥形漏斗。漏斗13能使水罐11内抽出的煤层中的水的深度增加,沉降效果更好。上述漏斗13与沉降组件12组成两级沉降、过滤,提高了回注到煤层中的水的质量。
排污口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一般情况下,一个排污口就可以实现沉淀物的清理。可选地,排污口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方形,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漏斗13的进料口与排污口对接,漏斗13的出料口与排污管14对接。
可选地,漏斗13的进料口与排污口适配,漏斗13的进料口与排污口连接,例如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漏斗13的出料口与排污管14的第一端连接,例如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排污管14的第二端连通至污泥地,便于沉淀物的清理。
另外,如图1所示,排污管14上设置有阀门15。例如,上述阀门15可以为球阀,该球阀的直径大小与排污管14的直径大小相适配。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水罐内部设置沉降组件,沉降组件中的斜板可用于阻挡大颗粒煤块,并让水流通过,沉降组件中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用于支撑斜板,并减轻沉淀物的通过量,沉降组件可将沉淀物沉降、过滤;通过在水罐外部设置一个漏斗,与沉降组件形成两级沉降,提高了回注到煤层中的水的质量;工作人员只需要打开阀门,沉淀物就会从水罐底部的排污口经排污管排出至污泥地,实现沉淀物的清理,工作量小,耗时短。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污设备的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排污设备10可以包括:水罐11、位于水罐11内部的沉降组件12、位于水罐11外部的漏斗13和排污管14,以及设置于排污管14上的阀门15。
可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排污设备10还包括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进水口16位于水罐11的前侧面上,出水口17位于水罐11的后侧面上。可选地,上述进水口16与出水口17的形状为圆形。
可选地,进水口16的上边缘与水罐11的上边缘间距15-25厘米,出水口17的下边缘与水罐11的底部间距10-30厘米。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进水口16的上边缘与水罐11的上边缘的间距以及出水口17的下边缘与水罐11的底部间距,可以根据水罐11的尺寸进行设定,上述关于间距的取值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用于对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成限定。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方便煤层中的水进出水罐11,而且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添加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便于煤层中的水进出水罐,且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污设备10,其包含的沉降组件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图1和图2中,以排污设备10包含一个沉降组件12进行示意。当排污设备10包含多个沉降组件12(如包含n个沉降组件12,n为大于1的整数)时,该n个沉降组件12在水罐1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逐个依次排列。
另外,漏斗13的数量与沉降组件12的数量一致。例如,当排污设备10包括n个沉降组件12时,其包括n个漏斗13。
下面,结合参考图3和图4,以排污设备10包括两个沉降组件12(分别为图3中的第一沉降组件12a和第二沉降组件12b)和两个漏斗(分别为图3中的第一漏斗13a和第二漏斗14b)为例,对排污设备10进行介绍说明。
该排污设备10包括:水罐11、位于水罐11内部的第一沉降组件12a和第二沉降组件12b、位于水罐11外部的第一漏斗13a、第二漏斗13b和排污管14,以及设置于排污管14上的阀门15。
每个沉降组件(包括第一沉降组件12a和第二沉降组件12b)中均包括第一挡板121、第二挡板122和斜板123。关于沉降组件的各个组成部件的介绍说明,可参见上文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在图3中,第一沉降组件12a与第二沉降组价12b中的第一挡板121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沉降组件12a与第二沉降组件12b中的第二挡板122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沉降组件12a与第二沉降组件12b中的斜板123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水罐1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相对,第一沉降组件12a的第一挡板121的第一面与水罐11的前侧面相对,第二沉降组件12b的第二挡板123的第二面与水罐11的后侧面相对。
可选地,水罐11的底部设置有与沉降组件12的数量相适配的排污口。例如,当排污设备10包括n个沉降组件时,水罐11的底部设置有n个排污口,排污口和沉降组件一一对应,一个沉降组件下方设置有一个排污口。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沉降组件12a和第二沉降组件12b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污口。排污口的数量与漏斗13的数量可以相同,如当排污设备10包括n个排污口和n个漏斗13时,该n个排污口和n个漏斗13的进料口一一对接。另外,可以多个漏斗13连接同一个排污管14,也可以不同的漏斗13连接不同的排污管14,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漏斗13和沉降组件12一一对应,一个沉降组件下方设置有一个漏斗。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沉降组件12a和第二沉降组件12b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漏斗13a和第二漏斗13b。有关漏斗的介绍说明可参见上文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另外,n个排污口中的第1个排污口位于水罐11的前侧面和n个沉降组件中的第1个沉降组件的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n个排污口中的第i个排污口位于n个沉降组件中的第i-1个沉降组件的第二挡板的第二面和第i个沉降组件的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i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水罐11还设置有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
综上所述,通过在水罐内设置多个沉降组件以及在水罐外设置多个漏斗,沉降、过滤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设备包括:水罐、位于所述水罐内部的沉降组件、位于所述水罐外部的漏斗和排污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污管上的阀门;
所述沉降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斜板;
所述第一挡板为非镂空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竖立设置在所述水罐内部,所述第一挡板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水罐的左右两侧密封固定,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缘与所述水罐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二挡板为非镂空结构,所述第二挡板竖立设置在所述水罐内部,所述第二挡板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水罐的左右两侧密封固定,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缘与所述水罐的底部密封固定,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水罐的前侧面与后侧面相对,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面与所述水罐的前侧面相对,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面相对,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二面与所述水罐的后侧面相对;
所述斜板为镂空结构,且所述斜板跨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面和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
所述水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水罐的前侧面和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
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漏斗的进料口对接,所述漏斗的出料口与所述排污管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罐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水罐的前侧面上,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水罐的后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面连接,所述斜板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面连接,且所述斜板的第一边低于所述斜板的第二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组件的数量为n,且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n个沉降组件在所述水罐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逐个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和所述漏斗的数量均为n,且所述n个排污口均位于所述水罐的底部;其中:
所述n个排污口中的第1个排污口位于所述水罐的前侧面和所述n个沉降组件中的第1个沉降组件的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
所述n个排污口中的第i个排污口位于所述n个沉降组件中的第i-1个沉降组件的第二挡板的第二面和第i个沉降组件的第二挡板的第一面之间,所述i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所述n个排污口和所述n个漏斗的进料口一一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边缘与所述水罐的上边缘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缘与所述水罐的底部间距10-2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边缘与所述水罐的上边缘间距30-40厘米。
CN201821595071.0U 2018-09-28 2018-09-28 排污设备 Active CN209188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5071.0U CN209188201U (zh) 2018-09-28 2018-09-28 排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5071.0U CN209188201U (zh) 2018-09-28 2018-09-28 排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8201U true CN209188201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6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95071.0U Active CN209188201U (zh) 2018-09-28 2018-09-28 排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82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0899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排污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0899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排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88201U (zh) 排污设备
CN207713545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CN2138347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09719532U (zh) 具有除尘功能的砼余料清理废水回收系统
CN107344034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双重过滤罐
CN205948442U (zh) 一种改进的污水沉淀桶
CN206198807U (zh) 一种易清理石油滤砂器
CN205516875U (zh) 高浊度制浆废水超声处理设备
CN211635565U (zh) 一种新型高效污泥污水分离装置
CN208562482U (zh) 晶圆光阻及金属剥离工艺金属回收和分类排废装置
CN105561673A (zh) 一种自冲式净水器
CN110960899A (zh) 排污设备
CN220265320U (zh) 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7002317U (zh) 一种玻璃深加工污水处理设备
CN205796674U (zh) 一种用于涂料生产的过滤系统
CN20599514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4825828U (zh) 真空旋转式水藻分离器
CN205461377U (zh) 一种高速养护中自备井水泥沙沉积过滤装置
CN205287857U (zh) 一种自冲式净水器
CN208553325U (zh) 新型过滤装置
CN216911510U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设备
CN215561532U (zh) 一种造纸用除渣器
CN102407036A (zh) 一种重力无阀滤池
CN209128247U (zh) 一种用于高浓度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CN105771413B (zh) 一种方便除渣的真空抽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