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1676U -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1676U
CN209181676U CN201821990171.3U CN201821990171U CN209181676U CN 209181676 U CN209181676 U CN 209181676U CN 201821990171 U CN201821990171 U CN 201821990171U CN 209181676 U CN209181676 U CN 209181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encoder
measuring apparatus
idler whee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01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01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1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1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1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属于大直径铸管外周长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位于管体下方且用于支撑管体转动的托轮、与所述管体一端的外壁接触设置的测量滚轮、安装于所述测量滚轮上用于测量所述测量滚轮转动角度的第一编码器、与所述管体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管体转动角度的第二编码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编码器和所述第二编码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工测量大直径管体费时费力、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能够达到测量大直径管体测量精度高、省时省力、提高效率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直径铸管外周长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管的生产中,需要对其插口外周长进行测量,以保证安装时的尺寸合适。目前的测量方法是,用软尺手工测量,对于直径较大(如DN1500以上)的管体,人工测量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体周长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工测量大直径管体费时费力、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能够达到测量大直径管体测量精度高、省时省力、提高效率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包括位于管体下方且用于支撑管体转动的托轮、与所述管体一端的外壁接触设置的测量滚轮、安装于所述测量滚轮上用于测量所述测量滚轮转动角度的第一编码器、与所述管体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管体转动角度的第二编码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编码器和所述第二编码器电连接的控制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管体内部支撑的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与所述管体内圆周壁接触的充气胶圈、与所述充气胶圈连接的支撑体、以及与所述支撑体转动连接的支座,所述第二编码器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支座下方且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的移动车、与所述移动车连接且用于推动所述移动车沿所述管体的轴向移动的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车的底部设有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车的远离充气胶圈的一侧设有配重。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滚轮下方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测量滚轮与所述管体外壁接触力大小的压力调节器。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调节器为充气胶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体周长测量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采用在管体的底部设置托轮,托轮转动带动管体转动,在管体的外壁上设置与外壁接触的测量滚轮,测量滚轮与管体相切转动,通过设置在测量滚轮上的第一编码器记录测量滚轮的转动角度,通过第二编码器采集管体1的转动角度,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将采集到的转动角度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采集到的转动角度信息,结合测量滚轮的外周长数据,计算得到管体的外周长。本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工测量大直径管体费时费力、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能够达到测量大直径管体测量精度高、省时省力、提高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体周长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管体,2—托轮,3—充气胶圈,4—支座,5—第二编码器,6—配重,7—气缸,8—压力调节器,9—测量滚轮,10—第一编码器,11—移动车,12—支撑体,13—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包括位于管体1下方且用于支撑管体转动的托轮2、与所述管体1一端的外壁接触设置的测量滚轮9、安装于所述测量滚轮9上用于测量所述测量滚轮9转动角度的第一编码器10、与所述管体1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管体1转动角度的第二编码器5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编码器10和所述第二编码器5电连接的控制器。
上述装置采用在管体1的底部设置托轮2,托轮2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承托管体1,可以通过手工转动管体1,托轮2随同管体1一起转动,当然,托轮2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转动,从而带动管体1进行转动,省去了手工驱动,更加省力;在管体1的外壁上设置与外壁接触的测量滚轮9,测量滚轮9与管体1相切转动,通过设置在测量滚轮9上的第一编码器10记录测量滚轮9的转动角度,通过第二编码器5采集管体1的转动角度,第一编码器10和第二编码器5将采集到的转动角度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采集到的转动角度信息,结合测量滚轮9的外周长数据,计算得到管体1的外周长。本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工测量大直径管体费时费力、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能够达到测量大直径管体测量精度高、省时省力、提高效率的技术效果。
请参照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管体周长测量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管体1内部支撑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与所述管体1的内圆周壁接触的充气胶圈3、与所述充气胶圈3连接的支撑体12以及与所述支撑体12转动连接的支座4,所述第二编码器5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2上。
上述结构中,充气胶圈3主要用于与管体1的内圆周接触,充气胶圈3充气后与管体1紧密接触,在支撑体12的带动下随管体1一起转动,支撑体12包括呈伞状分布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充气胶圈3固定,另一端连接转动轴,转动轴与支座4转动连接,第二编码器5设置在转动轴上,通过转动轴的转动从而采集到管体1的转动角度,通过第二编码器5控制管体1的转动角度,通过第一编码器10采集测量滚轮9的转动角度,通过控制器计算,管体1的周长等于第二编码器5控制管体1的转动角度等于360°的情况下,(第一编码器10采集的测量滚轮9的转动角度/360°)×测量滚轮9的外周长,测量准确,省时省力。
请参照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支座4下方且与所述支座4固定连接的移动车11、与所述移动车11连接且用于推动所述移动车11沿所述管体1的轴向移动的气缸7。
上述设计主要用于方便在管体1内设置充气胶圈3,使用时,通过气缸7推动移动车11,将充气胶圈3从管体1的中心推进入管体1的内部,充气胶圈3充气后与管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移动车11的设计,使得充气胶圈3的安装更加方便、省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移动车11的底部设有轨道13,轨道13的方向与管体1的轴向平行。上述轨道13的设计使得移动车11的移动更加顺畅,操作者更加省力,使得充气胶圈3的定位更加准确。
请参照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移动车11的远离充气胶圈3的一侧设有配重6。上述配重6的设计能够保证移动车11的平稳。
请参照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测量滚轮9下方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测量滚轮9与所述管体1外壁接触力大小的压力调节器8;所述压力调节器8为充气胶囊,充气胶囊是一种可膨胀、收缩的圆柱袋子,上述充气胶囊主要用于调整测量滚轮9与管体1之间的接触压力,压力调节更加灵活,并且成本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装置的测量过程为:开始测量时,将管体1放置在托轮2上,气缸7推动移动车11带动充气胶圈3从管体1的中心进入管体1的内部,充气胶圈3充气后与管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在支撑杆的支撑下随管体1一起转动,由第二编码器5记录管体1的转动角度;测量滚轮9与管体1的外壁接触,接触力的调节由充气胶囊的充气压力确定,测量滚轮9与管体1相切转动,由第一编码器10记录测量滚轮9的转动角度;第二编码器5和第一编码器10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上述控制器采用PLC,通过PLC进行计算得到结果,PLC与触摸屏连接,显示测量的角度和结果。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管体下方且用于支撑管体转动的托轮、与所述管体一端的外壁接触设置的测量滚轮、安装于所述测量滚轮上用于测量所述测量滚轮转动角度的第一编码器、与所述管体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管体转动角度的第二编码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编码器和所述第二编码器电连接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管体内部支撑的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与所述管体内圆周壁接触的充气胶圈、与所述充气胶圈连接的支撑体、以及与所述支撑体转动连接的支座,所述第二编码器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支座下方且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的移动车、与所述移动车连接且用于推动所述移动车沿所述管体的轴向移动的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的底部设有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的远离充气胶圈的一侧设有配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滚轮下方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测量滚轮与所述管体外壁接触力大小的压力调节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体周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器为充气胶囊。
CN201821990171.3U 2018-11-29 2018-11-29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Active CN209181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0171.3U CN209181676U (zh) 2018-11-29 2018-11-29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0171.3U CN209181676U (zh) 2018-11-29 2018-11-29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1676U true CN209181676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4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0171.3U Active CN209181676U (zh) 2018-11-29 2018-11-29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16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9941A (zh) * 2018-11-29 2019-03-29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9941A (zh) * 2018-11-29 2019-03-29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81676U (zh)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CN207114181U (zh) 轮对轴箱装置跑合试验台
CN113323040A (zh) 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CN207594992U (zh) 一种自转运列车轮对探伤装置
CN207622711U (zh) 在役高压储气瓶组的超声波检测装置
CN113184595B (zh) 一种非晶带材加工装置用纠偏方法及设备
CN109539941A (zh) 管体周长测量装置
CN203241146U (zh) 一种轴承振动自动测量仪
CN207839932U (zh) 全自动智能钢丝缠绕设备
CN208631746U (zh) 一种小型转塔式双工位自动收放卷装置
CN211915062U (zh) 一种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
CN206795540U (zh) 一种机筒加工装置
CN203443562U (zh) 一种车轮端径跳动检测装置
CN206177891U (zh) 一种管外环焊缝扫查器
CN107555223A (zh) 一种定长卷布机
CN208595923U (zh) 一种适于多管径焊缝检测的设备
CN218121856U (zh) 一种风电塔筒焊缝检测装置
CN210401329U (zh) 一种无线耦合式超声探伤装置
CN204406213U (zh) 一种轮轴相控阵超声自动探伤用工件对中装置
CN204359298U (zh) 一种螺旋焊接钢管测量仪
CN209784531U (zh) 一种隧道衬砌检测装置
CN208276901U (zh) 智能搬运机器人的顶升机构
CN207209522U (zh) 一种定长卷布机
CN205748324U (zh) 一种立式压住旋转平台检测装置
CN219551872U (zh) 一种汽车底盘定位测量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