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1099U - 风道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81099U CN209181099U CN201821886747.1U CN201821886747U CN209181099U CN 209181099 U CN209181099 U CN 209181099U CN 201821886747 U CN201821886747 U CN 201821886747U CN 209181099 U CN209181099 U CN 2091810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cting assembly
- baffle liner
- air
- wind wheel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其中风道组件包括:导流圈,导流圈限定出风道,导流圈具有在轴向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风轮,风轮设在风道内以驱动气流流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在导流圈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使得导流圈的第一端的尺寸相对较小,在对风道组件进行装配时,风道组件的第一端可以伸入换热器的凹入部,由此可以减少了风道组件与换热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缩短空调室内机的整机厚度,进而减少了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和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的部分朝向一侧凹入,换热器的横截面形成为“V形”、“U形”或“C形”。换热器在与风道组件进行匹配时,风道组件与换热器之间需要较大的安装间隙,使得空调室内机的整机厚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与换热器的安装间隙较小,可以减少空调室外机的整机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限定出风道,所述导流圈具有在轴向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风道内以驱动气流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在导流圈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使得导流圈的第一端的尺寸相对较小,在对风道组件进行装配时,风道组件的第一端可以伸入换热器的凹入部,由此可以减少了风道组件与换热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缩短空调室内机的整机厚度,进而减少了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和占用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风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导流圈的厚度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风道内,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上;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固定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开,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流圈连接。
进一步地,从所述连接部的与所述导流圈连接的一端至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朝向与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与所述气流的流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设有所述电机支架,位于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电机支架和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电机支架中的一个与所述导流圈一体成型,另一个与所述导流圈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风轮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轮的叶高为d1,所述第二风轮的叶高为d2,且满足:d1≥d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被构造成对旋风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的部分朝向一侧凹入以限定出放置空间;上述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放置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导流圈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使得导流圈的第一端的尺寸相对较小,在对风道组件进行装配时,风道组件的第一端可以伸入换热器的凹入部,由此可以减少了风道组件与换热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缩短空调室内机的整机厚度,进而减少了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和占用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导流圈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使得导流圈的第一端的尺寸相对较小,在对风道组件进行装配时,风道组件的第一端可以伸入换热器的凹入部,由此可以减少了风道组件与换热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缩短空调室内机的整机厚度,进而减少了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和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其中前面板未视出;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B-B处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组件、连接板和风机安装板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组件、连接板和风机安装板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组件、连接板和风机安装板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组件、连接板和风机安装板的局部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导流圈、电机支架和连接板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导流圈、电机支架和连接板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中C-C处的剖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电机支架、驱动电机和第二风轮的爆炸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电机支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0,
风道组件100,导流圈1,风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
风轮2,第一风轮21,第二风轮22,
电机支架3,固定部31,连接部32,
驱动电机4,壳体200,
前面板20,出风口201,第一连接孔202,定位孔203,导风板204,
后背板21,进风口211,
连接板300,第二连接孔301,定位凸起302,
换热器400,风机安装板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左”、“右”、“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100。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100,包括:导流圈1和风轮2。
具体地,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导流圈1限定出风道11,导流圈1具有在轴向方向(如图6所示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从第一端12至第二端13的方向上,导流圈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风轮2设在风道11内以驱动气流流动。
相关技术中,为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将换热器的横截面设计成“V形”、“U形”或“C形”等具有凹入部的形状。由于凹入部的导流圈的第一端的尺寸较大,导流圈无法伸入到凹入部内,造成换热器与风道组件之间的间隙较大,从而导致空调室内机的整机厚度较大。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导流圈1的第一端12至第二端13的方向上,导流圈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逐渐增大。由此,可以缩减导流圈1的第一端12的尺寸,在对风道组件100进行装配时,风道组件100的尺寸较小的第一端12,可以伸入换热器400的凹入部。由此可以减少风道组件100与换热器40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缩短空调室内机1000的整机厚度,进而减少了空调室内机1000的体积和占用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100,在导流圈1的第一端12至第二端13的方向上,导流圈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使得导流圈1的第一端12的尺寸相对较小,在对风道组件100进行装配时,风道组件100的第一端12可以伸入换热器400的凹入部,由此可以减少了风道组件100与换热器40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缩短空调室内机1000的整机厚度,进而减少了空调室内机1000的体积和占用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从第一端12(如图6所示的左端)至第二端13(如图6所示的右端)的方向上,风道11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气流的流量相同,通过的横截面不同时,气流的流速也是不同的。当气流从风道11的第一端12流入时,随着气流的流动,气流的流速逐渐降低,从而实现无风感的效果。当气流从风道11的第二端13流入时,随着气流的流动,气流的流速逐渐增大,从而实现远距离的送风。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从第一端12至第二端13的方向上,导流圈1的厚度一致。由此,可以简化导流圈1结构的复杂度,降低导流圈1的制造难度,提升导流圈1的生产效率,减少导流圈1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保证导流圈1各位置结构强度的一致性,从而提升导流圈1工作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9、图11和图14所示,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电机支架3。换言之,仅第一端12上设置有电机支架3;或者,仅第二端13上设有电机支架3;或者第一端12和第二段上均设有电机支架3。电机支架3包括:固定部31和多个连接部32,固定部31位于风道11内,用于驱动风轮2转动的驱动电机4安装在固定部31上,多个连接部32沿固定部3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连接部32的一端与固定部31连接,连接部32的另一端与导流圈1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风轮2安装在驱动电机4上,驱动电机4与电机支架3的固定部31连接,固定部31又通过多个连接部32与导流圈1连接。由此,不仅保证风轮2与导流圈1之间的连接和固定的强度,同时还可以降低风轮2连接固定的难度,提升风轮2工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9所示,从连接部32的与导流圈1连接的一端至连接部32与固定部31连接的一端的方向上,连接部32朝向与气流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由此,可以减少气流流经连接部32时的流动阻力,从而减少气流能量的损耗,进而提升风机组件的工作效率。
例如,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气流的流动方向是从风道组件100的第一端12流入,从风道组件100的第二端13流出,而在连接部32与导流圈1连接的一端至连接部32与固定部31连接的一端的方向上,连接部32是从风道组件100的第二端13朝向风道组件100的第一端12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倾斜设置的连接部32的横截面可以是沿着直线倾斜或沿着弧线倾斜或沿着波浪线倾斜,其具体的结构可以根据风道组件100的齿轮和型号具体设计。例如,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倾斜设置的连接部32的横截面沿着直线倾斜。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第一端12至第二端13的方向与气流的流向相同。气流从截面积较小的第一端12流入导流圈1,从截面积较大的第二端13流出导流圈1。由此,气流在沿着导流圈1的内周壁移动的过程中,横截面逐渐增大的导流圈1,可以更好的将气流朝向导流圈1的四周吹送,从而更好的实现无风感的效果,进而避免气流直吹用户。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400位于风道组件100的第一端12。此时,气流需要先经过换热器400的换热后,再从风道组件100的第一端12流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12至第二端13的方向与气流的流向也可以相反。气流从截面积较大的第二端13流入导流圈1,从截面积较小的第一端12流出导流圈1。由此,气流在沿着导流圈1的内周壁移动的过程中,横截面逐渐减小的导流圈1,可以更好实现气流的远距离送风,从而满足用户对送风距离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400是位于风道组件100的第二端13。此时,气流需要先流经风道组件100,然后再经过换热器400进行换热,最后吹送至室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均设有电机支架3,位于第一端12的电机支架3和位于第二端13的电机支架3中的一个与导流圈1一体成型,另一个与导流圈1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卡接。换言之,可以是位于第一端12的电机支架3与导流圈1一体成型,位于第二端13的电机支架3与导流圈1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卡接;或者,可以是位于第二端13的电机支架3与导流圈1一体成型,位于第一端12的电机支架3与导流圈1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卡接。
其中,将位于第一端12的电机支架3和位于第二端13的电机支架3中的一个与导流圈1一体成型,不仅可以保证结构和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保证了连接可靠性。此外,将位于第一端12的电机支架3和位于第二端13的电机支架3中的另一个与导流圈1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卡接,可以便于驱动电机4、风轮2等部件的安装和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6所示,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风轮2包括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通过设置两个风轮2,不仅可以降低单个风轮2的工作功率和能耗,还可以提升风道组件100的工作风量。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风轮21的叶高为d1(如图6所示的d1),第二风轮22的叶高为d2(如图6所示的d2),且满足:d1≥d2。第一风轮21位于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第一风轮21的工作风量较大程度的会影响风道组件100的工作风量,通过将第一风轮21的叶高设置的更大,可以进一步提升第一风轮21的工作风量,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风道组件100的工作风量和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被构造成对旋风轮。通过设置对旋风轮,可以进一步提升风道组件100的出风风量,从而实现远距离的送风,同时还可以降低风轮2的功率,更加节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均设置有独立的驱动电机4。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空调室内机1000可以为空调柜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壳体200、换热器400和风道组件100,壳体200上具有出风口201,换热器400设在壳体200内,换热器400的部分朝向一侧凹入以限定出放置空间,风道组件100设在壳体200内,风道11与出风口201连通,第一端12位于放置空间内。
例如,在图1、图2、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中,壳体200包括前面板20、后背板21、连接板300、风机安装板500和底座,前面板20上设有出风口201,出风口201处设置有多个导风板204,导风板204连接在前面板20上。后背板21上设置有进风口211,连接板300套设在风道组件100的外侧,风机安装板50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02和定位孔203,连接板300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连接孔202和定位孔203配合的第二连接孔301和定位凸起30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在导流圈1的第一端12至第二端13的方向上,导流圈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使得导流圈1的第一端12的尺寸相对较小,在对风道组件100进行装配时,风道组件100的第一端12可以伸入换热器400的凹入部,由此可以减少了风道组件100与换热器40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缩短空调室内机1000的整机厚度,进而减少了空调室内机1000的体积和占用的空间。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室内机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导流圈1的第一端12至第二端13的方向上,导流圈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使得导流圈1的第一端12的尺寸相对较小,在对风道组件100进行装配时,风道组件100的第一端12可以伸入换热器400的凹入部,由此可以减少了风道组件100与换热器40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缩短空调室内机1000的整机厚度,进而减少了空调室内机1000的体积和占用的空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圈,所述导流圈限定出风道,所述导流圈具有在轴向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逐渐增大;
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风道内以驱动气流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风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导流圈的厚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风道内,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上;
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固定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开,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流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连接部的与所述导流圈连接的一端至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朝向与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与所述气流的流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设有所述电机支架,位于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电机支架和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电机支架中的一个与所述导流圈一体成型,另一个与所述导流圈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风轮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的叶高为d1,所述第二风轮的叶高为d2,且满足:d1≥d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被构造成对旋风轮。
1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出风口;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的部分朝向一侧凹入以限定出放置空间;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放置空间内。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86747.1U CN209181099U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风道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86747.1U CN209181099U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风道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81099U true CN209181099U (zh) | 2019-07-30 |
Family
ID=67373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886747.1U Active CN209181099U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风道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81099U (zh) |
-
2018
- 2018-11-15 CN CN201821886747.1U patent/CN2091810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689057U (zh) | 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及空调室内机 | |
CN209689056U (zh) | 空调器 | |
CN105757925A (zh) | 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
CN108758865A (zh) |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
CN109958638B (zh) |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
CN209181099U (zh) | 风道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1197818A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中央空调 | |
CN206160301U (zh) | 厨房空调器 | |
CN101109542A (zh) | 空调器室外机风扇固定装置 | |
CN201787673U (zh) | 落地式空调机 | |
CN209558544U (zh) | 空调器 | |
CN110848801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 |
CN109282360A (zh) | 一种风管机送风机构以及风管式空调器 | |
CN107166512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6145923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09558546U (zh) | 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及空调室内机 | |
CN209689058U (zh) | 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及空调室内机 | |
CN210141624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1623410B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0526762C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连续圆弧形蒸发器 | |
CN209054659U (zh) | 一种风管机送风机构以及风管式空调器 | |
CN208998289U (zh) |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06338108A (zh) | 厨房空调器 | |
CN106288913A (zh) | 一种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 |
CN208025672U (zh) | 空调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