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1684U - 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1684U
CN209161684U CN201822042040.9U CN201822042040U CN209161684U CN 209161684 U CN209161684 U CN 209161684U CN 201822042040 U CN201822042040 U CN 201822042040U CN 209161684 U CN209161684 U CN 209161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tank
order
tank
cas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420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平山
王定华
傅湘龙
陈志伟
周昊
周向红
胡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420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1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1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1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所述药剂加料箱的出料口与溢流堰连通或与一级反应箱连通;所述均质箱设有废水进水口,所述均质箱内的废水依次通过溢流堰、一级反应箱进入到二级反应箱内,所述二级反应箱同时与B侧第一级沉降箱和A侧第一级沉降箱相连;所述B侧第一级沉降箱内的废水依次通过B侧第二级沉降箱、B侧第三级沉降箱、B侧第四级沉降箱的处理从B侧出水箱排出或回用;所述A侧第一级沉降箱内的废水依次通过A侧第二级沉降箱、A侧第三级沉降箱、A侧第四级沉降箱的处理从A侧出水箱排出或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易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废水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系列废水尤其是脱硫废水,因其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过饱和亚硫酸盐、硫酸盐及少量的重金属,其中有一部分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直接进行排放,对人类生产生活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现有相关的处理设备因其处理能力、处理效果问题难以满足现实要求。如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DM一体化处理机(专利号:ZL201620958199.3)虽满足了部分市场需要,但受处理能力的限制,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结构分布合理、废水处理能力成倍增长、废水处理效果明显、可整体自由移动的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处理脱硫废水效率高,可以大规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包括药剂加料箱,均质箱,溢流堰,一级反应箱,B侧出水箱,B侧第四级沉降箱,B侧第三级沉降箱,B侧第二级沉降箱,B侧第一级沉降箱,二级反应箱,A侧第一级沉降箱,A侧第二级沉降箱,A侧第三级沉降箱,A侧第四级沉降箱,A侧出水箱。所述药剂加料箱的出料口与溢流堰连通或与一级反应箱连通;所述均质箱设有废水进水口,所述均质箱内的废水依次通过溢流堰、一级反应箱进入到二级反应箱内,所述二级反应箱同时与B侧第一级沉降箱和A侧第一级沉降箱相连;所述B侧第一级沉降箱内的废水依次通过B侧第二级沉降箱、B侧第三级沉降箱、B侧第四级沉降箱的处理从B侧出水箱排出或回用;所述A侧第一级沉降箱内的废水依次通过A侧第二级沉降箱、A侧第三级沉降箱、A侧第四级沉降箱的处理从A侧出水箱排出或回用。
进一步的,均质箱前侧部设有进水口,后侧板为溢流板。
进一步的,溢流堰底部设有出水口,通过内部管道与一级反应箱的内部布水管相连;一级反应箱的布水管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出水孔;出水孔孔径大小为Φ40~Φ65mm(优选为Φ50mm)。
进一步的,一级反应箱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形式可设置成内置潜水式或外置立式搅拌器;一级反应箱出水侧设有溢流堰;一级反应箱侧面最下部设有排污口Ⅰ。
进一步的,一级反应箱出水侧溢流堰底部设有出水口,通过内部管道与二级反应箱的内部布水管相连;二级反应箱的布水管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出水孔;出水孔孔径大小为Φ40~Φ65mm(优选为Φ50mm)。
进一步的,二级反应箱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形式可设置成内置潜水式或外置立式搅拌器;二级反应箱出水侧设有B侧溢流口和A侧溢流口,两个溢流口与进水方向轴线呈对称均布;二级反应箱侧面最下部设有排污口Ⅱ。
进一步的,B侧第一级沉降箱上部方形箱体外侧面设有B侧上部视镜;出水侧设有溢流堰;中间横截面设有1~2块网格板;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设有B侧下部视镜;锥形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BⅠ。
进一步的,B侧第二级沉降箱上部方形箱体外侧面设有B侧上部视镜;出水侧设有溢流堰;中间横截面设有1~2块网格板;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设有B侧下部视镜;锥形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BⅡ。
进一步的,B侧第三级沉降箱上部方形箱体外侧面设有B侧上部视镜;出水侧设有溢流堰;中间横截面设有1~2块网格板;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设有B侧下部视镜;锥形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BⅢ。
进一步的,B侧第四级沉降箱上部方形箱体外侧面设有B侧上部视镜;出水侧设有可高低调节溢流板;中间横截面设有1~2块网格板;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设有B侧下部视镜;锥形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BⅣ。
进一步的,B侧出水箱底部设有1~2个B侧出水口。
进一步的,A侧第一级沉降箱上部方形箱体外侧面设有A侧上部视镜;出水侧设有溢流堰;中间横截面设有1~2块网格板;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设有A侧下部视镜;锥形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AⅠ。
进一步的,A侧第二级沉降箱上部方形箱体外侧面设有A侧上部视镜;出水侧设有溢流堰;中间横截面设有1~2块网格板;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设有A侧下部视镜;锥形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AⅡ。
进一步的,A侧第三级沉降箱上部方形箱体外侧面设有A侧上部视镜;出水侧设有溢流堰;中间横截面设有1~2块网格板;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设有A侧下部视镜;锥形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AⅢ;
进一步的,A侧第四级沉降箱上部方形箱体外侧面设有A侧上部视镜;出水侧设有可高低调节溢流板;中间横截面设有1~2块网格板;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设有A侧下部视镜;锥形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AⅣ。
进一步的,A侧出水箱底部设有1~2个A侧出水口。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结构设计简单,集脱硫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混合、反应、絮凝、沉降等过程于一体,通过相关水处理药剂的配套使用,可使整个物化处理反应过程连续稳定,反应完全彻底,完成脱硫废水中悬浮物、重金属及其他一些化学成份污染物因子的减量脱除,出水水质效果好。
2)通过设置B/A侧双回路沉降箱,可以与反应箱的最小处理能力更加配套,充分发挥出反应箱的潜能,提高设备反应箱单位容积的处理效率。
3)通过设置B/A侧双回路沉降箱,可使单台设备的脱硫废水处理能力成倍提升,分离处理效果更好更稳定,出水水质更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分布合理、废水处理效果明显、安装无需专门的砼基础、可整体自由移动等特点,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处理脱硫废水效率高,可以大规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B侧的立面图。
附图1中:1、药剂加料箱,2、废水进水口,3、均质箱,4、溢流堰,5、一级反应箱,6、B侧出水口,7、B侧出水箱,8、B侧第四级沉降箱,9、排泥口BⅣ,10、B侧第三级沉降箱,11、排泥口BⅢ,12、排泥口BⅡ,13、B侧第二级沉降箱,14、排泥口BⅠ,15、B侧第一级沉降箱,16、B侧上部视镜,17、B侧下部视镜,18、B侧溢流口,19、二级反应箱,20、A侧溢流口,21、A侧下部视镜,22、A侧上部视镜,23、A侧第一级沉降箱,24、排泥口AⅠ,25、A侧第二级沉降箱,26、排泥口AⅡ,27、A侧第三级沉降箱,28、排泥口AⅢ,29、A侧第四级沉降箱,30、排泥口AⅣ,31、A侧出水箱,32、A侧出水口,33、排污口Ⅰ,34、排污口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结构,包括药剂加料箱1、均质箱3、溢流堰、一级反应箱5、B侧出水箱7、B侧第四级沉降箱8、B侧第三级沉降箱10、B侧第二级沉降箱13、B侧第一级沉降箱15、二级反应箱19、A侧第一级沉降箱23、A侧第二级沉降箱25、A侧第三级沉降箱27、A侧第四级沉降箱29、A侧出水箱31。所述药剂加料箱1设置在一级反应箱5的上部,药剂加料口在溢流堰的上方或在一级反应箱5的上方;所述均质箱3设有废水进水口2,所述均质箱3与溢流堰相连,所述溢流堰与一级反应箱5相连,所述一级反应箱5与二级反应箱19相连,所述二级反应箱19同时与B侧第一级沉降箱15和A侧第一级沉降箱23相连;所述B侧第一级沉降箱15与B侧第二级沉降箱13相连,B侧第二级沉降箱13与B侧第三级沉降箱10相连,B侧第三级沉降箱10与B侧第四级沉降箱8相连,B侧第四级沉降箱8与B侧出水箱7相连,B侧出水箱7底部设有1~2个B侧出水口6;所述A侧第一级沉降箱23与A侧第二级沉降箱25相连,A侧第二级沉降箱25与A侧第三级沉降箱27相连,A侧第三级沉降箱27与A侧第四级沉降箱29相连,A侧第四级沉降箱29与A侧出水箱31相连,A侧出水箱31底部设有1~2个A侧出水口32。
B侧第一级沉降箱15、B侧第二级沉降箱13、B侧第三级沉降箱10和B侧第四级沉降箱8的上部方形箱体外侧面均设有B侧上部视镜16;出水侧均设有溢流堰或可高低调节高度的溢流板;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均设有B侧下部视镜17;B侧第一级沉降箱15、B侧第二级沉降箱13、B侧第三级沉降箱10和B侧第四级沉降箱8的锥形泥斗底部分别设有排泥口BⅠ14、排泥口BⅡ12、排泥口BⅢ11、排泥口BⅣ9。
A侧第一级沉降箱23、A侧第二级沉降箱25、A侧第三级沉降箱27和A侧第四级沉降箱29上部方形箱体外侧面均设有A侧上部视镜22;出水侧均设有溢流堰或可高低调节高度的溢流板;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均设有A侧下部视镜21;A侧第一级沉降箱23、A侧第二级沉降箱25、A侧第三级沉降箱27和A侧第四级沉降箱29的锥形泥斗底部分别设有排泥口AⅠ24、排泥口AⅡ26、排泥口AⅢ28、排泥口AⅣ3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处理脱硫废水的过程为:脱硫废水从均质箱3进口管2引入均质箱3,经缓冲与均质后溢流进溢流堰4,然后通过下部出水口及其连接管道与布水管进入一级反应箱5,药剂加料箱1通过自动给料器将水处理药剂粉末匀速加入溢流堰4与废水混合或匀速加入一级反应箱5中与废水混合,在一级反应箱5搅拌器的搅动下,药剂与废水混合均匀并进行相关物化处理反应,然后通过出水侧溢流堰进入二级反应箱19,在二级反应箱19搅拌器的搅动下,继续强化反应过程与效果,物化反应完成后的泥水混合物通过二级反应箱19出水侧的B/A侧溢流口分别进入B/A侧第一级沉降箱15/23进行污泥沉降过程,完成泥水分离,未分离完全的泥水混合物通过出水侧溢流堰依次进入B/A侧第二级沉降箱13/25、B/A侧第三级沉降箱10/27、B/A侧第四级沉降箱8/29进行完全沉降泥水分离后,上部清水溢流进入B/A侧出水箱7/31,通过B/A侧出水口6/32排出或回用。在B/A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级沉降箱沉降分离出来的污泥通过下部锥形泥斗进一步收集浓缩后通过各自锥形泥斗底部的排泥口排出进行后续处置。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脱硫废水量10~15m3/h、含悬浮物量6500~10000mg/L,重金属总含量2.4g/m3的脱硫废水引入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均质箱3。
(2)在一级反应箱5进水后,开启加药箱1,开启一级反应箱5搅拌器,在搅拌器搅动作用下,进行均匀混合与物化反应。
(3)经过一级反应后的脱硫废水进入二级反应箱19,在二级反应箱19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进一步进行物化反应,确保物化反应完全。
(4)物化反应完后的泥水混合物自动从二级反应箱19溢流口溢出进入B/A侧沉降箱进行泥水沉降分离,固液分离完全后的上部清水溢流进入B/A出水箱7/31,通过B/A侧出水口6/32排出或回用。
(5)在B/A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级沉降箱沉降分离出来的污泥通过下部锥形泥斗进一步收集浓缩后通过各自锥形泥斗底部的排泥口排出进行后续处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脱硫废水量20~30m3/h、含悬浮物量12000~15000mg/L,重金属总含量2.8g/m3的脱硫废水引入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均质箱3。
(2)在一级反应箱5进水后,开启加药箱1,开启一级反应箱5搅拌器,在搅拌器搅动作用下,进行均匀混合与物化反应。
(3)经过一级反应后的脱硫废水进入二级反应箱19,在二级反应箱19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进一步进行物化反应,确保物化反应完全。
(4)物化反应完后的泥水混合物自动从二级反应箱19溢流口溢出进入B/A侧沉降箱进行泥水沉降分离,固液分离完全后的上部清水溢流进入B/A出水箱7/31,通过B/A侧出水口6/32排出或回用。
(5)在B/A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级沉降箱沉降分离出来的污泥通过下部锥形泥斗进一步收集浓缩后通过各自锥形泥斗底部的排泥口排出进行后续处置。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修改、等同变化、改进等,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剂加料箱(1)、均质箱(3)、溢流堰(4)、一级反应箱(5)、B侧出水箱(7)、B侧第四级沉降箱(8)、B侧第三级沉降箱(10)、B侧第二级沉降箱(13)、B侧第一级沉降箱(15)、二级反应箱(19)、A侧第一级沉降箱(23)、A侧第二级沉降箱(25)、A侧第三级沉降箱(27)、A侧第四级沉降箱(29)和A侧出水箱(31),所述药剂加料箱(1)的出料口与溢流堰(4)连通或与一级反应箱(5)连通;
所述均质箱(3)设有废水进水口,所述均质箱(3)内的废水依次通过溢流堰(4)、一级反应箱(5)进入到二级反应箱(19)内,所述二级反应箱(19)同时与B侧第一级沉降箱(15)和A侧第一级沉降箱(23)相连;
所述B侧第一级沉降箱(15)内的废水依次通过B侧第二级沉降箱(13)、B侧第三级沉降箱(10)、B侧第四级沉降箱(8)的处理从B侧出水箱(7)排出或回用;
所述A侧第一级沉降箱(23)内的废水依次通过A侧第二级沉降箱(25)、A侧第三级沉降箱(27)、A侧第四级沉降箱(29)的处理从A侧出水箱(31)排出或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箱(3)前侧部设有进水口(2),后侧板为溢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4)底部设有出水口,溢流堰(4)通过内部管道与一级反应箱(5)的内部布水管相连,所述一级反应箱(5)的布水管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出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应箱(5)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潜水式或立式搅拌器;所述一级反应箱(5)出水侧设有溢流堰,所述一级反应箱(5)内的废水通过溢流堰及内部连通管道与二级反应箱(19)内部的布水管进入二级反应箱(19);所述一级反应箱侧面最下部设有排污口Ⅰ(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反应箱(19)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潜水式或立式搅拌器;所述二级反应箱(19)出水侧设有B侧溢流口和A侧溢流口,所述二级反应箱(19)内的废水分别通过B侧溢流口和A侧溢流口进入B侧第一级沉降箱(15)和A侧第一级沉降箱(23),所述二级反应箱(19)内的B侧溢流口和A侧溢流口以进水方向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均布;所述二级反应箱侧面最下部设有排污口Ⅱ(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B侧第一级沉降箱(15)、B侧第二级沉降箱(13)、B侧第三级沉降箱(10)和B侧第四级沉降箱(8)的上部外侧面均设有B侧上部视镜(16);所述B侧第一级沉降箱(15)、B侧第二级沉降箱(13)和B侧第三级沉降箱(10)的出水侧均设有溢流堰;所述B侧第四级沉降箱(8)的出水侧设有可高低调节高度的溢流板;所述B侧第一级沉降箱(15)、B侧第二级沉降箱(13)、B侧第三级沉降箱(10)和B侧第四级沉降箱(8)内在进水侧到出水侧之间均设有沿横截面布设的1~2块网格板;所述B侧第一级沉降箱(15)、B侧第二级沉降箱(13)、B侧第三级沉降箱(10)和B侧第四级沉降箱(8)的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设有B侧下部视镜(17);所述B侧第一级沉降箱(15)的底部设有排泥口BⅠ(14),B侧第二级沉降箱(13)的底部设有排泥口BⅡ(12),B侧第三级沉降箱(10)的底部设有排泥口BⅢ(11),B侧第四级沉降箱(8)的底部设有排泥口BⅣ(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B侧出水箱(7)底部设有1~2个B侧出水口(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侧第一级沉降箱(23)、A侧第二级沉降箱(25)、A侧第三级沉降箱(27)和A侧第四级沉降箱(29)的上部外侧面均设有A侧上部视镜(22);所述A侧第一级沉降箱(23)、A侧第二级沉降箱(25)和A侧第三级沉降箱(27)的出水侧均设有溢流堰;所述A侧第四级沉降箱(29)的出水侧设有可高低调节高度的溢流板;所述A侧第一级沉降箱(23)、A侧第二级沉降箱(25)、A侧第三级沉降箱(27)和A侧第四级沉降箱(29)内在进水侧到出水侧之间均设有沿横截面布设的1~2块网格板;所述A侧第一级沉降箱(23)、A侧第二级沉降箱(25)、A侧第三级沉降箱(27)和A侧第四级沉降箱(29)的下部锥形泥斗外侧面均设有A侧下部视镜(21);所述A侧第一级沉降箱(23)的底部设有排泥口AⅠ(24),A侧第二级沉降箱(25)的底部设有排泥口AⅡ(26),A侧第三级沉降箱(27)的底部设有排泥口AⅢ(28),A侧第四级沉降箱(29)的底部设有排泥口AⅣ(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侧出水箱(31)底部设有1~2个A侧出水口(32)。
CN201822042040.9U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09161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2040.9U CN209161684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2040.9U CN209161684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1684U true CN209161684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42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42040.9U Active CN209161684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1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9972A (zh) 污水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0534024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反应沉淀池
CN211170214U (zh) 一种工业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00443425C (zh) 中小型污水源快速处理工艺及其一体化快速型污水处理站
CN209161684U (zh) 一种dm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设备
CN201470160U (zh) 机械搅拌澄清池
CN21683745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6997800U (zh) 一种集混凝沉淀于一体的高效机械澄清固液分离装置
CN206538241U (zh) 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CN214141717U (zh) 一种基于加药絮凝沉淀的给水处理系统
CN21301247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9367884U (zh) 一种磁分离设备
CN209890314U (zh) 一种自回流高负荷沉淀池
CN206666280U (zh) 一种化工废水净化装置
CN209872475U (zh) 新型污水加药絮凝沉淀反应装置
CN209052510U (zh) 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
CN209259765U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18306327U (zh) 一种用于泥水处理的澄清器
CN208700672U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06843162U (zh) 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
CN110776150A (zh) 一种工业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6232570U (zh) 一种无人值守ifas或mb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及系统
CN217808876U (zh) 一种工业废水沉降处理装置
CN104261542B (zh) 一种外方内圆混凝沉淀一体化沉淀池
CN220393493U (zh) 一种高效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