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3162U - 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3162U
CN206843162U CN201720440160.7U CN201720440160U CN206843162U CN 206843162 U CN206843162 U CN 206843162U CN 201720440160 U CN201720440160 U CN 201720440160U CN 206843162 U CN206843162 U CN 206843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basin
basin
framework
flocculation basin
floc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401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军
陈宏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unqi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unqi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unqi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unqi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401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3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3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3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絮凝池、胶羽池,沉淀池、絮凝池和胶羽池安装在一框架上,框架的侧部设置有操作平台,框架与操作平台、沉淀池、絮凝池和胶羽池组成整体结构;其中沉淀池内分布有协管,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泥斗,所述沉淀池的上开口处对合设有一可移动的上盖,在泥斗的侧部安装有便于观察沉淀区域污泥量的视窗,所述絮凝池和胶羽池的上开口处盖合有一可移动的盖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沉淀池上加装可移动上盖,泥斗侧部设置视窗,适合户外安装使用,并且设备为整体撬装设备,采用不锈钢加工制作,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可以通过搬运器械整体移动,便于运输和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推进,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水污染处理将是其中一个重中之重领域,针对水环境质量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水污染已经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民健康和人民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目前较为常用的有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设备较简单,排泥设备已有定型产品,沉淀性效果好,日处理量大,对水体搅动小,有利于悬浮物的去除;其缺点是池水水流速度不稳定,受进水影响较大,底部刮泥、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单位的要求高,占地面积较其他沉淀池大,一般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竖流式沉淀池排泥方便,管理简单,占地面积小;其缺点有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难,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造价较高,池径不易过大,易造成布水不均。斜管沉淀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沉淀设备,依据分散颗粒浅层沉淀理论,在平流式沉淀池的基础上吸取国外先进技术而不断发展更新、完善起来,其优点有:增加沉淀面积,缩短沉淀距离从而提高颗粒的去除率。斜管沉淀池的斜板倾角为60度,其效率提高的倍数相当于斜板总投影面积比原池面积增加的倍数,斜板协管的再凝聚,促进絮粒的再进一步加大,从而提高沉淀速度,创造了层流条件,从而提高了沉淀效率,水利条件好,处理效率高;处理能力比一般沉淀池大得多,推广使用前景最为广阔。
CN201620279361.9一种一体化斜管沉淀池,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设备间、混凝池、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所述设备间内设有PAC加药箱和PAM加药箱,PAC加药箱与混凝池相连接,PAM加药箱与絮凝池相连接,混凝池和絮凝池内均设有搅拌器;所述斜管沉淀池中部设有斜管,斜管沉淀池下部设有泥斗。本实用新型利用浅层沉淀原理,使沉淀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不适用于室外工作,也不便于整体运输和安装,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沉淀效果好、沉淀时间短,能整体运输和安装,并适合室外工作的沉淀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沉淀时间短、处理效果好,便于整体运输、安装的室外斜管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絮凝池、胶羽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絮凝池和胶羽池安装在一框架上,框架的侧部设置有操作平台,框架与操作平台、沉淀池、絮凝池和胶羽池组成整体结构;其中沉淀池内分布有协管,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泥斗,所述沉淀池的上开口处对合设有一可移动的上盖,在泥斗的侧部安装有便于观察沉淀区域污泥量的视窗,所述絮凝池和胶羽池的上开口处盖合有一可移动的盖板。
所述框架与操作平台的底部设有一可移动并便于整体搬运的基础底座,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框架的侧部,操作平台以及框架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在基础底座上。
所述沉淀池焊接架设在框架内侧,絮凝池和胶羽池分别焊接架设在框架内位于沉淀池的一侧前后位置。
所述沉淀池为平流式沉淀池,排水口设置在沉淀池的外侧上部,协管布设在沉淀池的中部沉淀区域内,协管的材质采用聚丙烯、聚氯乙烯或玻璃钢,协管采用蜂窝状或圆柱状设计,组装形式采用斜管和直管两种形式。
所述絮凝池为快混池,絮凝池上设有PAC加药口和定量加药系统相连接,胶羽池为慢混池,胶羽池上设有PAM加药口和定量加药系统相连接,在絮凝池和胶羽池内分别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盖板上,絮凝池和胶羽池的底部设有一底托,絮凝池(2)外侧近上开口处设有进水口,絮凝池和胶羽池间设有自流孔,胶羽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自流孔。
所述自流孔设于絮凝池和胶羽池之间上开口处,并低于进水口8~12厘米,所述自流孔设于胶羽池与沉淀池底部。
所述泥斗对合设置在沉淀池的下开口处,泥斗的下端右侧设有排泥口,排泥口处设有排泥阀门,视窗安装在泥斗的前侧。
所述操作平台是由L形的平台、爬梯、护栏及支撑脚焊接而成,其中平台与框架的侧部相焊接,爬梯的底部、支撑脚以及框架的四根立柱分别固定设置在基础底座上。
所述爬梯的下部护栏与框架之间增设有一防护链条。
所述沉淀池的上盖上设有二个吊环,所述框架的上端四角设有便于整体搬运的吊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沉淀池为户外型,在沉淀池上加装可移动上盖,防止雨天雨水与废水通过沉淀池上方混合,造成水量增加,溢流至外侧,污染环境;
二、在沉淀池的泥斗侧部设置视窗,便于观察沉淀区域污泥量,保证污泥及时排出,防止污泥堆积过多,不利于污泥沉淀,并且可避免污泥产生厌氧膨胀,防止污泥上浮;
三、设备为整体撬装设备,采用不锈钢加工制作,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可以通过搬运器械整体移动,便于运输,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移去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不;
图4为图1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广4所示,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絮凝池2、胶羽池3,沉淀池 1、絮凝池2和胶羽池3安装在一框架4上,在框架4的侧部设置有操作平台5,沉淀池 1、絮凝池2和胶羽池3的箱体以及框架4、操作平台5均采用SS304不锈钢加工制作,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框架4为中空的矩形框架,框架4的上端四角设有便于整体搬运的吊耳41,沉淀池1焊接固定在框架4内右侧,絮凝池2和胶羽池3分别焊接固定在框架4内位于沉淀池1的一侧前后位置。框架3与操作平台5、沉淀池1、絮凝池2和胶羽池3焊接组成整体结构;沉淀池1为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池1的上开口处对合设有一可移动的上盖8,上盖8上设有吊环81,设置上盖8是为了防止雨天雨水与废水通过沉淀池上方混合,造成水量增加,溢流至外侧,污染环境,沉淀池1的右侧上部设有排水口11,沉淀池1内分布有协管12,沉淀池1的底部设有泥斗6,其中协管12布设在沉淀池1的中部沉淀区域内,协管12为PP管,采用蜂窝状设计,组装形式采用斜管,设置协管12加大了沉淀面积,增加沉淀效率,沉淀效果好;泥斗6对合设置在沉淀池1 的下开口处,泥斗6的下端右侧设有排泥口61,排泥口61处设有排泥阀门,泥斗6的前侧安装有视窗62,便于观察沉淀区域污泥量,保证污泥及时排出,防止污泥堆积过多,不利于污泥沉淀,并且可避免污泥产生厌氧膨胀,防止污泥上浮;絮凝池2为快混池,絮凝池2上设有PAC加药口和定量加药系统相连接,胶羽池3为慢混池,胶羽池3上设有PAM加药口和定量加药系统相连接,在絮凝池2和胶羽池3内分别设有搅拌器7,絮凝池2和胶羽池3的上开口处盖合有一盖板10,搅拌器7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盖板10上,盖板10上设有盖板吊环101,絮凝池2和胶羽池3的底部设有一底托20,絮凝池2外侧近上开口处设有进水口21,废水通过泵经絮凝池的进水口21提升至絮凝池2,絮凝池2和胶羽池3之间设有自流孔31,胶羽池3与沉淀池1之间设有自流孔32,自流孔 31设于絮凝池2和胶羽池3之间上开口处,并低于进水口21落差在8~12厘米,通过这个落差就满足了连通器原理,废水就可以自流过到胶羽池3,所述自流孔(32)设于胶羽池3与沉淀池1底部;框架4与操作平台5的底部设有一基础底座9,操作平台5设置在框架4的侧部,操作平台5以及框架4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在基础底座9上,操作平台5只由L形的平台51、爬梯53、护栏52及支撑脚55焊接而成,其中平台51与框架 4的侧部相焊接,爬梯53的底部、支撑脚55以及框架4的四根立柱分别固定设置在基础底座9上,为了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避免闲人登上操作平台5,在爬梯53的下部护栏52与框架4之间增设有一防护链条54。
工作原理为,废水通过泵经絮凝池的进水口21提升至絮凝池2,絮凝池内通过定量加药系统投加PAC,使废水中悬浮物及沉淀物与PAC反应,为了使药水充分混合,搅拌的速度比较快,形成的胶羽颗粒分散、细小,不能构成沉淀条件,所以废水通过絮凝池与胶羽池之间的自流孔31流入胶羽池3,由快速搅拌变为慢速搅拌,池内投加PAM,以胶凝作用使小胶羽逐渐结合较大且重的胶羽,废水形成较大的胶羽后通过胶羽池底部与沉淀池1之间的自流孔32自流入沉淀池1,沉淀池1为平流式沉淀池,沉淀区域内填充协管12,每二根平行管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协管12材质为聚丙烯(PP),形状为蜂窝状,主要作用就是废水在进入沉淀池1时,由于水的流动,会影响沉淀效果,而有了协管12 填料,就相当于增加了阻隔,使废水中的颗粒物由于水利流动造成的上升,碰到协管12 后,协管12给它一个阻力,颗粒物会返回沉淀池1底部,起到增加沉淀效果的作用。
经本实施例处理后污水的出水水质经检测达到回用标准,适合我国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絮凝池(2)、胶羽池(3),其特征在于:沉淀池(1)、絮凝池(2)和胶羽池(3)安装在一框架(4)上,框架(4)的侧部设置有操作平台(5),框架(4)与操作平台(5)、沉淀池(1)、絮凝池(2)和胶羽池(3)组成整体结构;其中沉淀池(1)内分布有协管(12),沉淀池(1)的底部设有泥斗(6),所述沉淀池(1)的上开口处对合设有一可移动的上盖(8),在泥斗(6)的侧部安装有便于观察沉淀区域污泥量的视窗(62),所述絮凝池(2)和胶羽池(3)的上开口处盖合有一可移动的盖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与操作平台(5)的底部设有一可移动并便于整体搬运的基础底座(9),所述操作平台(5)设置在框架(4)的侧部,操作平台(5)以及框架(4)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在基础底座(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焊接架设在框架(4)内侧,絮凝池(2)和胶羽池(3)分别焊接架设在框架(4)内位于沉淀池(1)的一侧前后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为平流式沉淀池,排水口(11)设置在沉淀池(1)的外侧上部,协管(12)布设在沉淀池(1)的中部沉淀区域内,协管(12)的材质采用聚丙烯、聚氯乙烯或玻璃钢,协管(12)采用蜂窝状或圆柱状设计,组装形式采用斜管和直管两种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2)为快混池,絮凝池(2)上设有PAC加药口和定量加药系统相连接,胶羽池(3)为慢混池,胶羽池(3)上设有PAM加药口和定量加药系统相连接,在絮凝池(2)和胶羽池(3)内分别设有搅拌器(7),搅拌器(7)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盖板(10)上,絮凝池(2)和胶羽池(3)的底部设有一底托(20),絮凝池(2)外侧近上开口处设有进水口(21),絮凝池(2)和胶羽池(3)之间设有自流孔(31),胶羽池(3)与沉淀池(1)之间设有自流孔(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外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流孔(31)设于絮凝池(2)和胶羽池(3)之间上开口处,并低于进水口(21)8~12厘米,所述自流孔(32)设于胶羽池(3)与沉淀池(1)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斗(6)对合设置在沉淀池(1)的下开口处,泥斗(6)的下端右侧设有排泥口(61),排泥口(61)处设有排泥阀门,视窗(62)安装在泥斗(6)的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5)是由L形的平台(51)、爬梯(53)、护栏(52)及支撑脚(55)焊接而成,其中平台(51)与框架(4)的侧部相焊接,爬梯(53)的底部、支撑脚(55)以及框架(4)的四根立柱分别固定设置在基础底座(9)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外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53)的下部护栏(52)与框架(4)之间增设有一防护链条(5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上盖(8)上设有二个吊环(81),所述框架(4)的上端四角设有便于整体搬运的吊耳(41)。
CN201720440160.7U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 Active CN206843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40160.7U CN206843162U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40160.7U CN206843162U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3162U true CN206843162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4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40160.7U Active CN206843162U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31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5257A (zh) * 2022-10-08 2022-12-09 云南盛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来水处理初级净化除泥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5257A (zh) * 2022-10-08 2022-12-09 云南盛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来水处理初级净化除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9227A (zh)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及其净化工艺
CN201245484Y (zh) 用于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08229453U (zh) 下流式高效混凝沉淀池
CN106315797A (zh) 一种小型精细加药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CN103351043A (zh) 一种涡流式混合沉淀一体式反应器
CN108298776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1411103U (zh) 一种高密度沉淀池
CN107235544A (zh) 一种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清洗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0534024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反应沉淀池
CN206843162U (zh) 一种室外斜管沉淀池
CN207957974U (zh) 一种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
CN210915719U (zh) 一种磁粉加载超效分离废水处理系统
CN202625908U (zh)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
CN106986475A (zh) 一种市政管网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6538241U (zh) 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CN205575744U (zh) 一种高效废水沉淀池设备
CN216106491U (zh) 一种磁介质沉淀池系统
CN110876861B (zh) 卧式泥水分离器
CN202007150U (zh) 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混凝沉淀水处理设备
CN214611880U (zh) 一种前置细格栅集成混凝强化平流沉淀池
CN213895539U (zh) 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
CN212894250U (zh) 一种集装箱式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
CN208532554U (zh) 一种洗车场污水处理装置
CN208038173U (zh) 一种高负荷高密度沉淀池
CN112429824A (zh) 一种基于加药絮凝沉淀的给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