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0914U - 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0914U
CN209160914U CN201821716752.8U CN201821716752U CN209160914U CN 209160914 U CN209160914 U CN 209160914U CN 201821716752 U CN201821716752 U CN 201821716752U CN 209160914 U CN209160914 U CN 209160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guide rail
mark
componen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67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Zhig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Zhig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Zhig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Zhig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67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0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0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0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要点是:包括机箱、机械手组件、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和放标座组件。机箱包括取标主架体和安装座板。安装座板设置在取标主架体上。机械手组件、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和放标座组件均设置在安装座板上。放标座组件用于摆放热转印标签,放标座组件可以根据热转印标签的大小不同进行自适应调节。机械手组件用于对热转印标签进行抓取和释放。由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驱动机械手组件将热转印标签从放标座组件处转移至相应的服装面料处。由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机械手组件上下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
背景技术
热转印是印制图像于各种材质商品上的新方法。将文字、商标和图案等图像作为一个独立部分应用在服饰、鞋帽及各种书包挎包等纺织类日用品上,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流行元素,这不仅是一种个性化的装饰,体现了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美的追求,而且可以把图像做成各种显眼的警戒标志以提高其附着物的安全性和可视性。在服装行业热转印主要是在服装面料上贴覆一热转印标签后,再加热烘烤,使热转印标签上的图案转印于被贴覆的服装面料表面上。热转印标签在服装行业已经获得广泛的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将热转印标签进行取标,转移和放标的用于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的取标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机箱、机械手组件、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和放标座组件。机箱包括取标主架体和安装座板。安装座板设置在取标主架体上。机械手组件、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和放标座组件均设置在安装座板上。放标座组件用于摆放热转印标签,放标座组件可以根据热转印标签的大小不同进行自适应调节。机械手组件用于对热转印标签进行抓取和释放。由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驱动机械手组件将热转印标签从放标座组件处转移至相应的服装面料处。由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机械手组件上下运动。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机箱还包括上部箱板组件。安装座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取标主架体的中部上,可调节其在取标主架体上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上部箱板组件包括上部左箱板和上部罩壳。上部左箱板固定设置在取标主架体的上部左侧上。上部罩壳左部通过合页铰接连接在取标主架体上,将取标主架体的前部、上部、右部相应部位和左部相应部位罩住。上部罩壳右部通过磁铁组件吸合固定在取标主架体的右部上。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上部箱板组件的上部罩壳的后部上侧和右侧为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部。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废料桶。废料桶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机箱的安装座板的右部上。上部罩壳的透明部的后部右部设有与废料桶位置相对应的料桶缺口,便于拆卸和安装废料桶。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取标装置的机械手组件包括连接气管和吸盘。吸盘固定设置在连接气管的下端上,且通过连接气管与相应的真空发生器相连通,由吸盘对热转印标签进行吸附抓取和释放。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取标装置的机械手组件还包括第一主动臂、第二从动臂、第三连接臂、和机械手第一安装座。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座和第一直线导轨。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机箱的安装座板上,电机轴向上伸出。第一丝杆沿上下向转动设置在安装座板的上侧上,第一丝杆的下端通过相应的连轴器与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第一丝杆座设置在第一丝杆上,第一丝杆转动带动第一丝杆座上下运动。第一直线导轨由其导轨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安装座板的上侧上。机械手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在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和第一丝杆座上。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机械手驱动主动齿轮和机械手驱动从动轮。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上,电机轴向上伸出。机械手驱动主动齿轮传动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机械手驱动从动齿轮传动连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通过相应的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上,机械手驱动从动齿轮与机械手驱动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一主动臂的后端传动连接在传动轴的端上,前端与第三连接臂的前端通过相应的销轴铰接连接。第二从动臂的后端通过相应的销轴铰接连接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上,前端通过相应的销轴铰接连接在第三连接臂的中部上。连接气管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第三连接臂的后端下侧上。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取标装置的放标座组件包括放标座板、左侧定位组件和右侧定位组件。左侧定位组件和右侧定位组件均设置在放标座板上。左侧定位组件用于对热转印标签在前后方向上和左侧的限位,且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可调。右侧定位组件用于对热转印标签在前后方向上和右侧的限位,且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可调。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放标座板上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设置在贯穿其上下的滑槽。各滑槽均沿左右向设置。
左侧定位组件包括左侧第一连接座、左侧第一滑块导轨、左侧前调节滑块、左侧后调节滑块、左侧双头螺栓、左侧前定位座、左侧后定位座和左侧调节手轮。
右侧定位组件包括右侧第一连接座、右侧第一滑块导轨、右侧前调节滑块、右侧后调节滑块、右侧双头螺栓、右侧前定位座、右侧后定位座和右侧调节手轮。
左侧第一滑块导轨通过两个轴位螺钉固定连接在左侧第一连接座上,左侧第一滑块导轨位于放标座板的上侧左部上,两个轴位螺钉相应部分分别滑动设置在放标座板上位于左侧的两个滑槽中。左侧第一滑块导轨上侧沿前后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导向槽。左侧双头螺栓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上,左侧前调节滑块旋合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的位于前部的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的导向槽中。左侧后调节滑块旋合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的位于后部的反向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的导向槽中。左侧调节手轮传动设置在左侧双头螺栓的前端上,通过左侧调节手轮使左侧双头螺栓转动,从而使左侧前调节滑块和左侧后调节滑块在前后方向上沿左侧第一滑块导轨同步反向运动,调节左侧前调节滑块和左侧后调节滑块之间的距离。左侧前定位座采用角铁,左侧前定位座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左侧前调节滑块上,其开口朝向右方和后方,下端与放标座板上侧面滑动接触。左侧后定位座采用角铁,左侧后定位座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左侧后调节滑块上,其开口朝向右方和前方,下端与放标座板上侧面滑动接触。左侧前定位座和左侧后定位座前后对称设置。
右侧第一滑块导轨通过两个轴位螺钉固定连接在右侧第一连接座上,右侧第一滑块导轨位于放标座板的上侧右部上,两个轴位螺钉相应部分分别滑动设置在放标座板上位于右侧的两个滑槽中。右侧第一滑块导轨上侧沿前后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导向槽。右侧双头螺栓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上,右侧前调节滑块旋合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的位于前部的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的导向槽中。右侧后调节滑块旋合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的位于后部的反向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的导向槽中。右侧调节手轮传动设置在右侧双头螺栓的前端上,通过右侧调节手轮使右侧双头螺栓转动,从而使右侧前调节滑块和右侧后调节滑块在前后方向上沿右侧第一滑块导轨同步反向运动,调节右侧前调节滑块和右侧后调节滑块之间的距离。右侧前定位座采用角铁,右侧前定位座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右侧前调节滑块上,其开口朝向左方和后方,下端与放标座板上侧面滑动接触。右侧后定位座采用角铁,右侧后定位座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右侧后调节滑块上,其开口朝向左方和前方,下端与放标座板上侧面滑动接触。右侧前定位座和右侧后定位座前后对称设置。右侧前定位座和左侧前定位座左右对称设置,右侧后定位座和左侧后定位座左右对称设置。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取标装置的放标座组件还包括定位调节组件。定位调节组件设置在放标座板上,用于调节左侧定位组件和右侧定位组件之间的距离。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定位调节组件包括定位第一直线导轨、定位调节螺杆、定位调节滑块、定位调节手轮、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
定位第一直线导轨由其导轨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放标座板的下侧中部上。定位第一直线导轨上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左定位滑块和右定位滑块。左侧第一连接座固定设置在左定位滑块上。右侧第一连接座固定设置在右定位滑块上。定位调节螺杆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放标座板的下侧上,定位调节滑块设置在定位调节螺杆上,定位调节手轮传动设置在定位调节螺杆的前端上,通过转动定位调节手轮使定位调节螺杆转动,从而使定位调节滑块前后运动。左侧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在定位调节滑块左部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左侧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左侧第一连接座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右侧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在定位调节滑块右部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右侧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右侧第一连接座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取标装置用于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中,由取标装置将热转印标签摆放到服装面料上,大大提高了生成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取标装置的放标座组件设有左侧定位组件、右侧定位组件和定位调节组件。通过左侧调节手轮可以快速调节左侧前定位座和左侧后定位座之间的距离;通过右侧调节手轮可以快速调节右侧前定位座和右侧后定位座直接的距离;通过定位调节组件的定位调节手轮可以同步快速调节左侧定位组件与右侧定位组件之间的距离,最终实现左侧前定位座、左侧后定位座、右侧前定位座和右侧后定位座之间距离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热转印标签,适应能力强,应用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的取标装置的机箱的上部罩壳通过合页铰接连接在取标主架体上,右部通过磁铁组件吸合固定在取标主架体的右部上,能起到防护作用,而且便于打开后维护保养设备和更换热转印标签。
(4)本实用新型的取标装置的上部罩壳的后部上侧和右侧为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部,便于观察放标座组中的热转印标签的剩余情况,以便及时补充热转印标签。
(5)本实用新型的取标装置的废料桶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机箱的安装座板的右部上,上部罩壳的透明部的后部右部设有与废料桶位置相对应的料桶缺口,便于拆卸和安装废料桶。
(6)本实用新型的取标装置的机械手组件通过吸盘实现对热转印标签的抓取和释放,结构简单,可靠性好。4个定位座角铁的下端与放标座板上侧面滑动接触,从而定位更加准确,一致性更好,确保位于下面的热转印标签也能准确定位。
(7)本实用新型的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的取标装置的左侧定位组件通过一个左侧双头螺栓实现左侧前调节滑块和左侧后调节滑块的同步反向运动,结构简单,调节精度高,且调节方便、效率高。
(8)本实用新型的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的取标装置的右侧定位组件通过一个右侧双头螺栓实现右侧前调节滑块和右侧后调节滑块的同步反向运动,结构简单,调节精度高,且调节方便、效率高。
(9)本实用新型的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的取标装置的定位调节组件通过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实现左侧定位组件和右侧定位组件的同时调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0)本实用新型的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的取标装置设有废料桶,能将热转印标签之间的隔离纸(隔离纸是用来将相邻的两个热转印标签隔开的,防止热转印标签之间相互粘连)收纳归集,保持操作环境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取标装置的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4为从图1的右后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5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机架和旋转工作台去掉上层工作台板后的示意图(图中只画出其中1个吸风盒,其余的未画出);
图6为旋转工作台的驱动组件和制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6的右视示意图;
图9为从图6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10为从图6的右后下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11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取标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从图1的右上方观察时取标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从图1的前上方观察时取标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从图1的前上方观察时取标装置的放标座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收料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从图1的右后下方观察时收料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机架1,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2,
旋转工作台2,第一起始工位2a,放标工位2b,第三工位2c,第四工位2d,收料工位2e,旋转架2-1,下层安装座板2-2,上层工作台板2-3,吸风孔2-31,吸风组件2-4,排气管2-4a,吸风盒2-41,旋转轴2-5,电滑环2-51,风机支柱2-52,
驱动机构2-6,摆动气缸2-61,摆动臂2-62,调节块2-62-1,旋转臂2-63,第一连接转盘2-64,第二连接转盘2-65,止动气缸2-66,定位座2-67,定位连接孔2-67-1,耐磨片2-68,制动机构2-7,
取标装置3,机箱3-1,取标主架体3-11,下部箱板组件3-12,上部左箱板3-13-1,上部罩壳3-13-2,磁铁组件3-13-2a,透明部3-13-2b,料桶缺口3-13-2c,上部箱板组件3-13,安装座板3-14,机械手组件3-2,第一主动臂3-21,第二从动臂3-22,第三连接臂3-23,连接气管3-24,吸盘3-25,机械手第一安装座3-26,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3-3,第一驱动电机3-31,第一丝杆3-32,第一丝杆座3-33,第一直线导轨3-34,传动轴3-43a,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3-4,第二驱动电机3-41,机械手驱动从动轮3-43,放标座组件3-5,放标座板3-51,滑槽3-51-1,左侧定位组件3-52,左侧第一连接座3-52-1,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左侧前调节滑块3-52-3,左侧后调节滑块3-52-4,左侧双头螺栓3-52-5,左侧前定位座3-52-6,左侧后定位座3-52-7,左侧调节手轮3-52-8,右侧定位组件3-53,右侧第一连接座3-53-1,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右侧前调节滑块3-53-3,右侧后调节滑块3-53-4,右侧双头螺栓3-53-5,右侧前定位座3-53-6,右侧后定位座3-53-7,右侧调节手轮3-53-8,定位调节组件3-54,定位第一直线导轨3-54-1,定位调节螺杆3-54-2,定位调节滑块3-54-3,定位调节手轮3-54-4,左侧连杆3-54-5,右侧连杆3-54-6,废料桶3-6,
气动压烫机4,机身41,烫台42,电热板43,电热板驱动气缸44,收料装置5,收料安装架51,放料架52,第一夹料架53,第一夹料杆531,第一连接转臂532,第一夹料架驱动装置53-1,拨料架54,拨料杆541,拨料连接臂542,拨料架驱动装置54-1,第二夹料架55,第二夹料杆551,第二连接转臂552,第二夹料架驱动装置55-1,控制面板6,放料架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4和图11至图14,本实用新型的取标装置3包括机箱3-1、机械手组件3-2、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3-3、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3-4、放标座组件3-5和废料桶3-6。机箱3-1包括取标主架体3-11、下部箱板组件3-12、上部箱板组件3-13和安装座板3-14。下部箱板组件3-12包括4块下箱板,4块下箱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取标主架体3-11的下部前后左右4个侧面上。上部箱板组件3-13包括上部左箱板3-13-1和上部罩壳3-13-2。上部左箱板3-13-1固定设置在取标主架体3-11的上部左侧上。上部罩壳3-13-2左部通过合页铰接连接在取标主架体3-11上,将取标主架体3-11的前部、上部、右部相应部位和左部相应部位罩住。上部箱板组件3-13位于下部箱板组件3-12的上方。上部罩壳3-13-2右部通过磁铁组件3-13-2a吸合固定在取标主架体3-11的右部上。上部罩壳3-13-2的后部上侧和右侧为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部3-13-2b,本实施例采用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便于观察放标座组件3-5中的热转印标签的剩余情况,以便及时补充热转印标签。上部罩壳3-13-2的透明部3-13-2b的后部右部设有与废料桶3-6位置相对应的料桶缺口3-13-2c,便于拆卸和安装废料桶3-6。安装座板3-14水平固定设置在取标主架体3-11的中部上,可调节其在取标主架体3-11上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废料桶3-6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机箱3-1的安装座板3-14的右部上。机械手组件3-2包括第一主动臂3-21、第二从动臂3-22、第三连接臂3-23、连接气管3-24、吸盘3-25和机械手第一安装座3-26。
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3-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31、第一丝杆3-32、第一丝杆座3-33和第一直线导轨3-34。第一驱动电机3-31固定设置在机箱3-1的安装座板3-14上,电机轴向上伸出。第一丝杆3-32沿上下向转动设置在安装座板3-14的上侧上,第一丝杆3-32的下端通过相应的连轴器与第一驱动电机3-31的电机轴传动连接。第一丝杆座3-33设置在第一丝杆3-32上,第一丝杆3-32转动带动第一丝杆座3-33上下运动。第一直线导轨3-34由其导轨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安装座板3-14的上侧上。机械手第一安装座3-26固定连接在第一直线导轨3-34的滑块和第一丝杆座3-33上。
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3-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41、机械手驱动主动齿轮和机械手驱动从动轮3-43。第二驱动电机3-41固定设置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3-26上,电机轴向上伸出。机械手驱动主动齿轮传动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3-41的电机轴上。机械手驱动从动齿轮3-43传动连接在传动轴3-43a上,传动轴3-43a通过相应的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3-26上,机械手驱动从动齿轮3-43与机械手驱动主动齿轮相啮合。
第一主动臂3-21的后端传动连接在传动轴3-43a的端上,前端与第三连接臂3-23的前端通过相应的销轴铰接连接。第二从动臂3-22的后端通过相应的销轴铰接连接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3-26上,前端通过相应的销轴铰接连接在第三连接臂3-23的中部上。连接气管3-24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第三连接臂3-23的后端下侧上。吸盘3-25固定设置在连接气管3-24的下端上,且通过连接气管3-24与相应的真空发生器相连通。
放标座组件3-5包括放标座板3-51、左侧定位组件3-52、右侧定位组件3-53和定位调节组件3-54。放标座板3-51上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设置在贯穿其上下的滑槽3-51-1。各滑槽3-51-1均沿左右向设置。
左侧定位组件3-52设置在放标座板3-51的左侧,右侧定位组件3-53设置在放标座板3-51的右侧,通过定位调节组件3-54可以调节左侧定位组件3-52与右侧定位组件3-53之间的距离。左侧定位组件3-52包括左侧第一连接座3-52-1、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左侧前调节滑块3-52-3、左侧后调节滑块3-52-4、左侧双头螺栓3-52-5、左侧前定位座3-52-6、左侧后定位座3-52-7和左侧调节手轮3-52-8。
右侧定位组件3-53包括右侧第一连接座3-53-1、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右侧前调节滑块3-53-3、右侧后调节滑块3-53-4、右侧双头螺栓3-53-5、右侧前定位座3-53-6、右侧后定位座3-53-7和右侧调节手轮3-53-8。
定位调节组件3-54包括定位第一直线导轨3-54-1、定位调节螺杆3-54-2、定位调节滑块3-54-3、定位调节手轮3-54-4、左侧连杆3-54-5和右侧连杆3-54-6。定位第一直线导轨3-54-1由其导轨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放标座板3-51的下侧中部上。定位第一直线导轨3-54-1上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左定位滑块和右定位滑块。左侧第一连接座3-52-1固定设置在左定位滑块上。右侧第一连接座3-53-1固定设置在右定位滑块上。定位调节螺杆3-54-2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放标座板3-51的下侧上,定位调节滑块3-54-3设置在定位调节螺杆3-54-2上,定位调节手轮3-54-4传动设置在定位调节螺杆3-54-2的前端上,通过转动定位调节手轮3-54-4使定位调节螺杆3-54-2转动,从而使定位调节滑块3-54-3前后运动。左侧连杆3-54-5的一端铰接连接在定位调节滑块3-54-3左部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左侧连杆3-54-5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左侧第一连接座3-52-1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右侧连杆3-54-6的一端铰接连接在定位调节滑块3-54-3右部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右侧连杆3-54-6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右侧第一连接座3-53-1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
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通过两个轴位螺钉固定连接在左侧第一连接座3-52-1上,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位于放标座板3-51的上侧左部上,两个轴位螺钉相应部分分别滑动设置在放标座板3-51上位于左侧的两个滑槽3-51-1中。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上侧沿前后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导向槽。左侧双头螺栓3-52-5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上,左侧前调节滑块3-52-3旋合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的位于前部的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的导向槽中。左侧后调节滑块3-52-4旋合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的位于后部的反向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的导向槽中。左侧调节手轮3-52-8传动设置在左侧双头螺栓3-52-5的前端上,通过左侧调节手轮3-52-8使左侧双头螺栓3-52-5转动,从而使左侧前调节滑块3-52-3和左侧后调节滑块3-52-4在前后方向上沿左侧第一滑块导轨3-52-2同步反向运动,调节左侧前调节滑块3-52-3和左侧后调节滑块3-52-4之间的距离。左侧前定位座3-52-6采用角铁,左侧前定位座3-52-6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左侧前调节滑块3-52-3上,其开口朝向右方和后方,下端与放标座板3-51上侧面滑动接触。左侧后定位座3-52-7采用角铁,左侧后定位座3-52-7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左侧后调节滑块3-52-4上,其开口朝向右方和前方,下端与放标座板3-51上侧面滑动接触。左侧前定位座3-52-6和左侧后定位座3-52-7前后对称设置。
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通过两个轴位螺钉固定连接在右侧第一连接座3-53-1上,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位于放标座板3-51的上侧右部上,两个轴位螺钉相应部分分别滑动设置在放标座板3-51上位于右侧的两个滑槽3-51-1中。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上侧沿前后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导向槽。右侧双头螺栓3-53-5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上,右侧前调节滑块3-53-3旋合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的位于前部的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的导向槽中。右侧后调节滑块3-53-4旋合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的位于后部的反向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的导向槽中。右侧调节手轮3-53-8传动设置在右侧双头螺栓3-53-5的前端上,通过右侧调节手轮3-53-8使右侧双头螺栓3-53-5转动,从而使右侧前调节滑块3-53-3和右侧后调节滑块3-53-4在前后方向上沿右侧第一滑块导轨3-53-2同步反向运动,调节右侧前调节滑块3-53-3和右侧后调节滑块3-53-4之间的距离。右侧前定位座3-53-6采用角铁,右侧前定位座3-53-6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右侧前调节滑块3-53-3上,其开口朝向左方和后方,下端与放标座板3-51上侧面滑动接触。右侧后定位座3-53-7采用角铁,右侧后定位座3-53-7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右侧后调节滑块3-53-4上,其开口朝向左方和前方,下端与放标座板3-51上侧面滑动接触。右侧前定位座3-53-6和右侧后定位座3-53-7前后对称设置。
右侧前定位座3-53-6和左侧前定位座3-52-6左右对称设置,右侧后定位座3-53-7和左侧后定位座3-52-7左右对称设置。
(应用例1)
见图1至图16,本应用例的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包括机架1、旋转工作台2、取标装置、气动压烫机4、收料装置5、控制面板6和放料架7。取标装置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取标装置3。控制面板6通过相应的连接臂组件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右侧上,其上下的高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控制面板6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显示设备状态和对设备进行参数设置。
见图1至图10,机架1中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放料架7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前部相应一个工位处,用于摆放待热转印图像的服装面料。
见图1至图10,旋转工作台2包括旋转架2-1、下层安装座板2-2、上层工作台板2-3、吸风组件2-4、旋转轴2-5、驱动机构2-6和制动机构2-7。旋转轴2-5沿上下向转动设置在机架1的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上。旋转轴2-5中部设有贯穿其上下的穿线孔。旋转轴2-5的下端设有电滑环2-51。旋转架2-1固定设置在旋转轴2-5的上端上。下层安装座板2-2固定设置在旋转架2-1上。上层工作台板2-3通过相应的支撑柱固定设置在下层安装座板2-2的上侧上。上层工作台板2-3上沿旋转架2-1周向等间隔角度分为3至5个工位,本实施例为5个,每个工位处均设有相应的一组吸风孔2-31。5个工位沿逆时针方向依次称为第一起始工位2a、放标工位2b、第三工位2c、第四工位2d和收料工位2e。取标装置3设置在旋转工作台2的放标工位2b相对应处。
吸风组件2-4包括风机和吸风盒2-41。风机通过相应的风机支柱2-52固定设置在旋转轴2-5的上端上。吸风盒2-41的数量与工位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为5个,5个吸风盒2-41分别密闭连接在下层安装座板2-2上,且分别与每个工位处的吸风孔2-31相对应。各吸风盒2-41通过相应的管路与气流分流器的各相应的进气口密闭连通,气流分流器的出气口通过相应的管路与风机的吸气口密闭连通,风机的排气管2-4a设置在旋转工作台2的顶部上。驱动机构2-6包括摆动气缸2-61、摆动臂2-62、旋转臂2-63、第一连接转盘2-64、第二连接转盘2-65、止动气缸2-66和定位座2-67。摆动气缸2-61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第一安装板1-1上。摆动臂2-6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摆动气缸2-61的摆动轴上。摆动臂2-62的另一端中设有调节块2-62-1。调节块2-62-1到摆动气缸2-61的摆动轴的距离可以调节。旋转臂2-63呈V形。旋转臂2-63由其中部连接处通过相应的轴承转动设置在旋转轴2-5上。调节块2-62-1通过关节轴承及相应的连杆与旋转臂2-63的一个端头传动连接,止动气缸2-66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旋转臂2-63的另一个端头上,其活塞杆向上伸出。第一连接转盘2-64同轴设置在旋转轴2-5上,且通过相应的平键与旋转轴2-5传动连接,位于旋转臂2-63的上侧。第一连接转盘2-64与旋转臂2-63之间设有耐磨片2-68。第二连接转盘2-65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转盘2-64上。定位座2-67的数量与工位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为5个,5个定位座2-67沿第二连接转盘2-65的周向等间隔角度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转盘2-65上。定位座2-67设有开口向下的定位连接孔2-67-1。制动机构2-7采用气动制动器,气动制动器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第二安装板1-2上,驱动机构2-6的第二连接转盘2-65的边沿部位位于气动制动器的上下两个摩擦片之间,通过气动制动器的两个摩擦片将第二连接转盘2-65夹紧,使其停止转动。
见图1至图5,气动压烫机4的数量与工位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为5个,5个气动压烫机4沿旋转工作台的周向等间隔角度固定设置在下层安装座板2-2上相应的各工位上,相应部分位于上层工作台板2-3和下层安装座板2-2之间。气动压烫机4包括机身41、烫台42、电热板43和电热板驱动气缸44。烫台42固定设置在机身41下部上,电热板驱动气缸44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机身41上,其活塞杆向下伸出,电热板43固定设置在电热板驱动气缸44的活塞杆上,且在上下方向上与烫台42的位置相对应。各气动压烫机4均沿旋转工作台的径向设置,且气动压烫机4的烫台41在径向上与该工位处的吸风孔2-31相对应。气动压烫机4的烫台41的上表面与上层工作台板2-3的上表面相平。
见图1至图4、图15和图16,收料装置5设置在旋转工作台2的收料工位2e相对应处。收料装置5包括收料安装架51、放料架52、第一夹料架53、第一夹料架驱动装置53-1、拨料架54、拨料架驱动装置54-1、第二夹料架55和第二夹料架驱动装置55-1。收料安装架51上设有移动用的脚轮。放料架52基本呈倒U型,放料架52可调节固定设置在收料安装架51上,其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可以调节。
第一夹料架53包括第一夹料杆531和第一连接转臂532。第一连接转臂532由其中部转动连接在放料架52的前部中部上,其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第一连接转臂532的左部将第一夹料杆531夹紧固定。第一夹料架驱动装置53-1采用第一夹料驱动气缸,由其缸体铰接连接在放料架52的前部中部上,其转动轴线与第一连接转臂532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第一连接转臂532的右部铰接连接在第一夹料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从而由第一夹料驱动气缸通过第一连接转臂532使第一夹料杆531以第一连接转臂532的转动轴线为转动轴线左右摆动。
拨料架54包括拨料杆541和拨料连接臂542。拨料连接臂542下端铰接连接在收料安装架51的前部上,位于放料架52的前方,其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拨料杆541可调节固定设置在拨料连接臂542中,其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拨料架驱动装置54-1采用拨料驱动气缸。拨料驱动气缸由其缸体铰接连接在收料安装架51的前部上,其转动轴线与拨料连接臂542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拨料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拨料连接臂542的上部铰接连接,其转动轴线与拨料连接臂542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由拨料驱动气缸使拨料杆541随拨料连接臂542摆动。
第二夹料架55包括第二夹料杆551和第二连接转臂552。第二连接转臂552由其中部转动连接在放料架52的后部上,其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第二连接转臂552的左部将第二夹料杆551夹紧固定。第二夹料架驱动装置55-1采用第二夹料驱动气缸,由其缸体铰接连接在放料架52的后部上,其转动轴线与第二连接转臂552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第二连接转臂552的右部铰接连接在第二夹料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从而由第而夹料驱动气缸通过第二连接转臂552使第二夹料杆551以第二连接转臂552的转动轴线为转动轴线左右摆动。
本应用例的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使用时:一、工人将放料架7上的待热转印图像的服装面料摆放在位于放料架7后方的相应的第一起始工位2a上,服装面料的待印制图像的相应部位位于气动压烫机4的烫台42上;吸风组件2-4的风机吸气,从而将服装面料吸附固定在上层工作台板2-3上。
二、旋转工作台2的止动气缸2-66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插入相应的一个定位座2-67的定位连接孔2-67-1中;摆动气缸2-61摆动,从而通过摆动臂2-62带动旋转臂2-63转动,旋转臂2-63通过止动气缸2-66带动第二连接转盘2-65转动,第二连接转盘2-65带动第一连接转盘2-64转动,第一连接转盘2-64带动旋转轴2-5转动,旋转轴2-5转动一个工位的角度后,气动制动器的两个摩擦片将第二连接转盘2-65夹紧,使其停止转动,此时,待热转印图像的服装面料随旋转工作台2逆时针(参见图2)由第一起始工位2a旋转至取标装置3相对应的放标工位2b处。
三、取标装置3的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3-3的第一驱动电机3-31驱动第一丝杆3-32转动,使第一丝杆座3-33向下运动,并带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3-26沿第一直线导轨3-34向下运动,使机械手组件3-2的吸盘3-25与下方相应的热转印标签相接触,真空发生器工作,使吸盘3-25将热转印标签吸住。然后第一驱动电机3-31驱动第一丝杆3-32转动,使第一丝杆座3-33向上运动,并带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3-26沿第一直线导轨3-34向上运动,将热转印标签从放标座组件3-5中取出。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3-4的第二驱动电机3-41转动,使机械手组件3-2的第三连接臂3-23带动连接气管3-24和吸盘3-25向后运动至相应工位处的气动压烫机4的烫台42与电热板43之间的服装面料上方,然后取标装置3的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3-3的第一驱动电机3-31驱动第一丝杆3-32转动,使第一丝杆座3-33向下运动,并带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3-26沿第一直线导轨3-34向下运动,使机械手组件3-2的吸盘3-25将热转印标签摆放在待热转印图像的服装面料上,接着真空发生器停止工作,使热转印标签与吸盘3-25脱离,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3-3的第一驱动电机3-31驱动第一丝杆3-32转动,使第一丝杆座3-33向上运动,并带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3-26沿第一直线导轨3-34向上运动,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3-4的第二驱动电机3-41转动,使机械手组件3-2的第三连接臂3-23带动连接气管3-24和吸盘3-25回到放标座组件3-5的上方,然后将热转印标签之间的隔离纸吸住取出放置到废料桶3-6中,再进行下一次的取热转印标签和摆放热转印标签至相应的服装面料上。
四、气动压烫机4的电热板驱动气缸44驱动电热板43向下将热转印标签和待热转印图像的服装面料压紧在烫台42上。
五、工人摆放第二个待热转印图像的服装面料。
六、旋转工作台2的止动气缸2-66的活塞杆向下缩回;摆动气缸2-61复位,从而通过摆动臂2-62带动旋转臂2-63转动,旋转臂2-63带动止动气缸2-66回到起始位置,然后旋转工作台2的止动气缸2-66的活塞杆再向上伸出,插入相应的一个定位座2-67的定位连接孔2-67-1中;气动制动器的两个摩擦片将第二连接转盘2-65松开。摆动气缸2-61摆动,在使旋转工作台2再转动一个工位,如此循环,第三工位2c和第四工位2d为持续加热工位。
七、当第一起始工位2a旋转至与收料装置5相对应的收料工位2e时,气动压烫机4的电热板驱动气缸44驱动电热板43向上抬起,此时热转印标签上的图像已经转印至服装面料上。当旋转工作台2在转至收料工位2e后,服装面料的相应部位位于收料装置5的第一夹料杆531和第二夹料杆551之间(参见图1)。第一夹料杆531向左摆动将服装面料夹紧在第二夹料杆551上。拨料杆541向右摆动,将服装面料的上部绕过第二夹料杆551后搭在放料架52的右侧上,然后拨料杆541向左摆动复位至上层工作台板2-3的下侧,第一夹料杆531复位至上层工作台板2-3的下侧且相应部位位于拨料杆541的下方。此时第二夹料杆551向左摆动,使原本位于其上方的服装面料与其脱离后搭在放料架52的左侧上,然后第二夹料杆551向右摆动复位,完成收料。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机械手组件、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和放标座组件;机箱包括取标主架体和安装座板;安装座板设置在取标主架体上;机械手组件、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和放标座组件均设置在安装座板上;放标座组件用于摆放热转印标签,放标座组件可以根据热转印标签的大小不同进行自适应调节;机械手组件用于对热转印标签进行抓取和释放;由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驱动机械手组件将热转印标签从放标座组件处转移至相应的服装面料处;由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机械手组件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机箱还包括上部箱板组件;安装座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取标主架体的中部上,可调节其在取标主架体上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上部箱板组件包括上部左箱板和上部罩壳;上部左箱板固定设置在取标主架体的上部左侧上;上部罩壳左部通过合页铰接连接在取标主架体上,将取标主架体的前部、上部、右部相应部位和左部相应部位罩住;上部罩壳右部通过磁铁组件吸合固定在取标主架体的右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箱板组件的上部罩壳的后部上侧和右侧为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料桶;废料桶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机箱的安装座板的右部上;上部罩壳的透明部的后部右部设有与废料桶位置相对应的料桶缺口,便于拆卸和安装废料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标装置的机械手组件包括连接气管和吸盘;吸盘固定设置在连接气管的下端上,且通过连接气管与相应的真空发生器相连通,由吸盘对热转印标签进行吸附抓取和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标装置的机械手组件还包括第一主动臂、第二从动臂、第三连接臂和机械手第一安装座;机械手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座和第一直线导轨;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机箱的安装座板上,电机轴向上伸出;第一丝杆沿上下向转动设置在安装座板的上侧上,第一丝杆的下端通过相应的连轴器与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第一丝杆座设置在第一丝杆上,第一丝杆转动带动第一丝杆座上下运动;第一直线导轨由其导轨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安装座板的上侧上;机械手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在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和第一丝杆座上;机械手运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机械手驱动主动齿轮和机械手驱动从动轮;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上,电机轴向上伸出;机械手驱动主动齿轮传动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机械手驱动从动齿轮传动连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通过相应的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上,机械手驱动从动齿轮与机械手驱动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一主动臂的后端传动连接在传动轴的端上,前端与第三连接臂的前端通过相应的销轴铰接连接;第二从动臂的后端通过相应的销轴铰接连接在机械手第一安装座上,前端通过相应的销轴铰接连接在第三连接臂的中部上;连接气管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第三连接臂的后端下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标装置的放标座组件包括放标座板、左侧定位组件和右侧定位组件;左侧定位组件和右侧定位组件均设置在放标座板上;左侧定位组件用于对热转印标签在前后方向上和左侧的限位,且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可调;右侧定位组件用于对热转印标签在前后方向上和右侧的限位,且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放标座板上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设置在贯穿其上下的滑槽;各滑槽均沿左右向设置;
左侧定位组件包括左侧第一连接座、左侧第一滑块导轨、左侧前调节滑块、左侧后调节滑块、左侧双头螺栓、左侧前定位座、左侧后定位座和左侧调节手轮;
右侧定位组件包括右侧第一连接座、右侧第一滑块导轨、右侧前调节滑块、右侧后调节滑块、右侧双头螺栓、右侧前定位座、右侧后定位座和右侧调节手轮;
左侧第一滑块导轨通过两个轴位螺钉固定连接在左侧第一连接座上,左侧第一滑块导轨位于放标座板的上侧左部上,两个轴位螺钉相应部分分别滑动设置在放标座板上位于左侧的两个滑槽中;左侧第一滑块导轨上侧沿前后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导向槽;左侧双头螺栓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上,左侧前调节滑块旋合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的位于前部的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的导向槽中;左侧后调节滑块旋合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的位于后部的反向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左侧第一滑块导轨的导向槽中;左侧调节手轮传动设置在左侧双头螺栓的前端上,通过左侧调节手轮使左侧双头螺栓转动,从而使左侧前调节滑块和左侧后调节滑块在前后方向上沿左侧第一滑块导轨同步反向运动,调节左侧前调节滑块和左侧后调节滑块之间的距离;左侧前定位座采用角铁,左侧前定位座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左侧前调节滑块上,其开口朝向右方和后方,下端与放标座板上侧面滑动接触;左侧后定位座采用角铁,左侧后定位座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左侧后调节滑块上,其开口朝向右方和前方,下端与放标座板上侧面滑动接触;左侧前定位座和左侧后定位座前后对称设置;
右侧第一滑块导轨通过两个轴位螺钉固定连接在右侧第一连接座上,右侧第一滑块导轨位于放标座板的上侧右部上,两个轴位螺钉相应部分分别滑动设置在放标座板上位于右侧的两个滑槽中;右侧第一滑块导轨上侧沿前后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导向槽;右侧双头螺栓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上,右侧前调节滑块旋合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的位于前部的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的导向槽中;右侧后调节滑块旋合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的位于后部的反向螺纹段上,其下部滑动设置在右侧第一滑块导轨的导向槽中;右侧调节手轮传动设置在右侧双头螺栓的前端上,通过右侧调节手轮使右侧双头螺栓转动,从而使右侧前调节滑块和右侧后调节滑块在前后方向上沿右侧第一滑块导轨同步反向运动,调节右侧前调节滑块和右侧后调节滑块之间的距离;右侧前定位座采用角铁,右侧前定位座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右侧前调节滑块上,其开口朝向左方和后方,下端与放标座板上侧面滑动接触;右侧后定位座采用角铁,右侧后定位座沿上下向固定设置在右侧后调节滑块上,其开口朝向左方和前方,下端与放标座板上侧面滑动接触;右侧前定位座和右侧后定位座前后对称设置;右侧前定位座和左侧前定位座左右对称设置,右侧后定位座和左侧后定位座左右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标装置的放标座组件还包括定位调节组件;定位调节组件设置在放标座板上,用于调节左侧定位组件和右侧定位组件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调节组件包括定位第一直线导轨、定位调节螺杆、定位调节滑块、定位调节手轮、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
定位第一直线导轨由其导轨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放标座板的下侧中部上;定位第一直线导轨上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左定位滑块和右定位滑块;左侧第一连接座固定设置在左定位滑块上;右侧第一连接座固定设置在右定位滑块上;定位调节螺杆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放标座板的下侧上,定位调节滑块设置在定位调节螺杆上,定位调节手轮传动设置在定位调节螺杆的前端上,通过转动定位调节手轮使定位调节螺杆转动,从而使定位调节滑块前后运动;左侧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在定位调节滑块左部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左侧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左侧第一连接座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右侧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在定位调节滑块右部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右侧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右侧第一连接座上,其转动轴沿上下向设置。
CN201821716752.8U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 Active CN209160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6752.8U CN209160914U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6752.8U CN209160914U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0914U true CN209160914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4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6752.8U Active CN209160914U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09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4672A (zh) * 2021-12-15 2022-02-25 捷讯精密橡胶(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烘烤后自动收麦拉片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4672A (zh) * 2021-12-15 2022-02-25 捷讯精密橡胶(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烘烤后自动收麦拉片设备
CN114084672B (zh) * 2021-12-15 2023-11-21 捷讯精密橡胶(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烘烤后自动收麦拉片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9215B (zh) 一种全自动衣服折叠方法及装置
CN109986872A (zh) 热转印装置
CN107879092B (zh) 一种叶轮叶片自动抓取安装装置
CN105666234A (zh) 一种制作圆轴的加工生产线
CN105568649B (zh) 自动烫折机
CN209160914U (zh) 一种热转印设备用的取标装置
CN109986873A (zh) 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
CN209159141U (zh) 一种服装面料图像热转印设备
CN209159140U (zh) 一种热转印装置
CN218659113U (zh) 一种机械夹爪结构
CN111254593A (zh) 一种可旋转缝纫的自动缝纫机
CN208007398U (zh) 一种敞口袋机器手套袋机
CN209176340U (zh) 一种纸盒打标机用定位装置
CN208248695U (zh) 一种连续标签轮转机
CN207386474U (zh) 一种3d硬金生产用蜡模自动接蜡装置
CN207807763U (zh) 一种可变向变距机械手
CN215625727U (zh)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自动取纸装置
CN206691430U (zh) 一种用于长颈小口瓶的自动抓瓶装置
CN218860141U (zh) 一种具有四连杆承托机构的白车身自动吊具
CN219043679U (zh) 一种信报箱切割设备
CN206227031U (zh) 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采果机用采果机构
CN111227761A (zh) 一种多角度双面式自动擦鞋机械手
CN106564005B (zh) 一种石材磨机的磨抛机构
CN214572892U (zh) 一种服装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2451881U (zh) 一种可旋转缝纫的自动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