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7277U - 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47277U
CN209147277U CN201821882842.4U CN201821882842U CN209147277U CN 209147277 U CN209147277 U CN 209147277U CN 201821882842 U CN201821882842 U CN 201821882842U CN 209147277 U CN209147277 U CN 209147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air
outdoor unit
wall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28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优霞
陈英强
陈志伟
廖俊杰
张兴钰
向新贤
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8828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47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47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47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该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外壳、风机、换热器,所述风机及换热器处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风机至少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横向一字布置,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进风或出风路径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能够有效降低室外机的整体尺寸。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室外机通过轴流风叶工作,空气从室外机壳体的正面排出,从空调器的左侧板及背面(与前述正面相对的面)穿过换热器,带走换热器中冷媒的热量。为了有效降低室外机的生产制造成本及安装难度,目前多是首先确认室外机的安装截面面积后,调整室外机的高度和换热器的排数来调整室外机的制冷量和能效比,然而当需要增加室外机高度时,则不容易满足目前的绝大多数的空间,具体的,针对高层住宅的相应设计规范,其在建筑之处会预留相应的安装空间,如飘窗的下方,而这些标准的制定时间较早,随着人民对空气调节效果及能效等的要求不断提高,使空调器室外机在尺寸上有增大的趋势,这导致这部分尺寸较大的空调器室外机不能安装于原有预留安装空间中,而同时,按照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的相关规定是不允许随意更改空调器室外机的安装位置的,也就是说不允许选择在没有预留空调器室外机位的墙面上安装空调器室外机,这极大的限制了上述预留安装空间的空调器安装,因此,迫切需要对相应的空调器室外机进行结构优化,使其整体尺寸变小以具有较高的安装空间的适应性。另外,目前的室外机采用的轴流风叶是轴向进风、轴向出风的形式,换热器比风叶大很多,在轴流风叶直径外侧的换热器进风量小(风叶在换热器上的轴向投影),进风效率不高。
因此,在不降低换热效果的情况下,降低空调器室外机的高度,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在不降低换热效果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室外机的高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外壳、风机、换热器,所述风机及换热器处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风机至少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横向一字布置,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进风或出风路径上。
优选地,所述风机为混流风机。
优选地,所述混流风机包括混流叶片以及驱动所述混流叶片旋转的电机,所述换热器在所述混流风机中心轴上的投影与所述混流风叶在所述中心轴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区。
优选地,所述重叠区在所述混流叶片轴向上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换热器在所述混流叶片轴向上的高度的15%。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成环状,所述换热器环绕于所述第一风机及所述第二风机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换热器管路贯通连接,所述外壳内具有隔板,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隔板中,且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分隔为第一风机腔、第二风机腔。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电器盒,所述电器盒处于所述隔板上,所述电器盒朝向所述第一风机腔、第二风机腔的两侧分别设有散热片。
优选地,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壁,所述第一壁上构造有出风口,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外壳上还构造有导风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第一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壁以及处于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三壁、第四壁,所述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及第四壁上还构造有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器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风机对应一个换热器的方式相比较,由于采用至少两个风机横向一字布置对气流进行驱动,从而能够使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在外径上明显减小,保证所述空调器室外机在高度上大大减小(当安装空间宽度受限时,则可以调整所述空调器室外机的安装方向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正视);
图2为图1的俯视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侧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外壳;11、隔板;12、第一风机腔;13、第二风机腔;14、第一壁;15、出风口;16、导风结构;17、进风口;21、第一风机;22、第二风机;23、混流叶片;24、电机;3、换热器;4、压缩机;5、电器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外壳1、风机、换热器3,所述风机及换热器3处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风机至少包括第一风机21、第二风机22,所述第一风机21、第二风机22横向一字布置,所述换热器3处于所述第一风机21及第二风机22的进风或出风路径上。该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风机对应一个换热器的方式相比较,由于采用至少两个风机横向一字布置对气流进行驱动,从而能够使第一风机21、第二风机22在外径上明显减小,保证所述空调器室外机在散热效率不降低的情况下,高度上大大减小,例如:现有的空调室外机在高度方向上具有严格的尺寸要求,因此设置横向的两个风机,从而可以减小室外机在高度上的尺寸,在不降低室外机换热效果的情况下减小了高度方向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混流风机,由于所述混流风机具有离心式风机与轴流式风机的综合性能,具体的,其能够保证所述风机的进风与出风方向垂直,与现有的轴流风机相比较,采用混流风机至少能够减少在混流风机轴向上的空间需求,这是由于对于轴流风机而言,其需要在进风一侧预留合适的进风距离。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3成环状,例如圆形、正方形或者回字形,所述换热器3环绕于所述第一风机21及所述第二风机22的外侧,此时,所述换热器3包围于所述第一风机21及第二风机22的外侧,当所述第一风机21及第二风机22运转时,气流将从所述外壳1的四周被迫流经所述换热器3,这大大增大了所述换热器3与气流的接触面积,能够提升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所述混流风机包括混流叶片23以及驱动所述混流叶片23旋转的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末端连接所述混流叶片23,且所述电机24通过安装座等必要结构与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为了提高所述混流风机的驱动能力,进而提高所述空调器室外机的散热效率,所述换热器3在所述混流风机中心轴上的投影与所述混流风叶23在所述中心轴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区,也即,所述混流叶片23至少部分的处于所述换热器3的包围区域内,优选地,所述重叠区在所述混流叶片23轴向上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换热器3在所述混流叶片23轴向上的高度的15%,此时防止了所述混流叶片23过高或者过低导致的混流风机驱动力不足情况的发生。
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4,所述压缩机4与所述换热器3管路贯通连接,所述外壳1内具有隔板11,所述压缩机4处于所述隔板11中,且所述隔板11将所述外壳1分隔为第一风机腔12、第二风机腔1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风机腔12与所述第二风机腔13彼此相对独立。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电器盒5,所述电器盒5处于所述隔板11上,所述电器盒5朝向所述第一风机腔12、第二风机腔13的两侧分别设有散热片,此时,所述散热片能够被所述第一风机腔12、第二风机腔13中的气流及时冷却。
优选地,所述外壳1具有与所述第一壁14相对设置的第二壁以及处于所述第一壁14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三壁、第四壁,所述第一壁14、第二壁、第三壁及第四壁上构造有进风口17,如图2所示,此时当所述风机运转时,所述外部气流将被迫从外壳1的四周进入或者流出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一壁14上构造有出风口15,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15之间的外壳1上还构造有导风结构16,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壁14、第二壁、第三壁及第四壁分别为所述外壳1的连续周壁,且它们处于顶壁与底壁之间,如此,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壁14成为一个侧壁,通过导风结构16将所述混流风机的轴向气流引导至第一壁14的出风口15,能够进一步降低所述空调器室外机的整机尺寸。
可选的,本申请中混流风叶可以是轴向进风轴向出风,且换热器可以环绕混流风叶设置,因此换热器的四周均有空气进入,进风率可达100%,且所有表面的风速相当,由于换热器可采用圆环形环绕混流风机设置,其换热面积比传统的L型换热器大,因此可以适当降低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器室外机,能够有效降低室外机的整体尺寸。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风机、换热器(3),所述风机及换热器(3)处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风机至少包括第一风机(21)、第二风机(22),所述第一风机(21)、第二风机(22)横向一字布置,所述换热器(3)处于所述第一风机(21)及第二风机(22)的进风或出风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混流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风机包括混流叶片(23)以及驱动所述混流叶片(23)旋转的电机(24),所述换热器(3)在所述混流风机中心轴上的投影与所述混流叶片(23)在所述中心轴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区在所述混流叶片(23)轴向上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换热器(3)在所述混流叶片(23)轴向上的高度的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成环状,所述换热器(3)环绕于所述第一风机(21)及所述第二风机(22)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4),所述压缩机(4)与所述换热器(3)管路贯通连接,所述外壳(1)内具有隔板(11),所述压缩机(4)处于所述隔板(11)中,且所述隔板(11)将所述外壳(1)分隔为第一风机腔(12)、第二风机腔(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器盒(5),所述电器盒(5)处于所述隔板(11)上,所述电器盒(5)朝向所述第一风机腔(12)、第二风机腔(13)的两侧分别设有散热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具有第一壁(14),所述第一壁(14)上构造有出风口(15),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15)之间的外壳(1)上还构造有导风结构(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具有与所述第一壁(14)相对设置的第二壁以及处于所述第一壁(14)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三壁、第四壁,所述第一壁(14)、第二壁、第三壁及第四壁上还构造有进风口(17)。
10.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外机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
CN201821882842.4U 2018-11-15 2018-11-15 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 Active CN209147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2842.4U CN209147277U (zh) 2018-11-15 2018-11-15 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2842.4U CN209147277U (zh) 2018-11-15 2018-11-15 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47277U true CN209147277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86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2842.4U Active CN209147277U (zh) 2018-11-15 2018-11-15 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47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1005B (zh) 轻便窗式空调器
CN10565074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026954U (zh) 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119963A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3181904A1 (zh) 斜流风扇、斜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7865567U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118385B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102589051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9147277U (zh) 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
CN203190531U (zh) 具有新风换气功能的移动式空气调节器
CN104990243A (zh) 室内机及分体机
CN210951575U (zh)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CN205174604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09459098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921400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8025676U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08059137U (zh) 空调器
CN106196329A (zh) 窗机空调
CN208059073U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109268951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114690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9263189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249833U (zh) 空气换热装置及空调机组
CN216281728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09268953A (zh)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