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8281U - 污泥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污泥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8281U
CN209128281U CN201821687843.3U CN201821687843U CN209128281U CN 209128281 U CN209128281 U CN 209128281U CN 201821687843 U CN201821687843 U CN 201821687843U CN 209128281 U CN209128281 U CN 209128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treatment device
sludge treatment
cover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878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新民
陈奇
曾金平
刘任远
霍磊
陈述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Eco Environment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Jianshu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Jianshui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Jianshui
Priority to CN2018216878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8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8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8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将污泥进行初级固液分离的沉淀装置、用于将污泥输送至沉淀装置的进泥管、以及用于将沉淀装置中的泥浆液排出的第一排液管,沉淀装置包括初级沉淀池、罩设于初级沉淀池上的中空壳体、以及设置于中空壳体内的积液罩,积液罩将中空壳体分隔形成第一沙泥沉淀区和第二沙泥沉淀区,积液罩的外周面与中空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供泥浆液自第一沙泥沉淀区流向第二沙泥沉淀区的间隙通道,且初级沉淀池中的泥浆液反向通过积液罩排出。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底泥疏浚设备存在的进泥含水率要求较高、污泥泥砂含量适应性较窄而导致对含水率较低、含沙量较大的污泥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污泥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底泥疏浚清淤施工过程中,通常分为水上施工和陆上施工两种施工方式,与两种施工方式对应的底泥运送方式则主要采用三种运输方式,这三种运输方式分别为采用驳船等水上运送工具的水上运输方式、采用泥浆液运输车等陆地运送的陆上运输方式、以及采用管道输送的运输方式。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底泥疏浚施工设备匹配一定数量的驳船完成底泥疏浚清淤施工作业。然而,传统底泥疏浚设备存在进泥含水率要求较高、污泥泥砂含量适应性较窄的缺陷,导致底泥疏浚施工设备对含水率较低、含沙量较大的污泥处理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对河湖泊涌底泥疏浚清淤区域含水量较低、含沙量较大的污泥进行高效施工处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底泥疏浚设备存在的进泥含水率要求较高、污泥泥砂含量适应性较窄而导致对含水率较低、含沙量较大的污泥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的沉淀装置、用于将污泥输送至所述沉淀装置的进泥管、以及用于将所述沉淀装置中的泥浆液排出的第一排液管,所述沉淀装置包括用于将污泥进行泥砂分离的初级沉淀池、以及罩设于所述初级沉淀池上的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内并于所述初级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积液罩,所述积液罩将所述中空壳体分隔形成第一沙泥沉淀区和第二沙泥沉淀区,所述进泥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沙泥沉淀区内,所述积液罩的外周面与所述中空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泥浆液由所述第一沙泥沉淀区流向所述第二沙泥沉淀区的间隙通道,所述初级沉淀池设置于所述第二沙泥沉淀区内,所述积液罩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排液管穿过的第一通过孔,所述第一排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过孔延伸至所述积液罩的空腔中,所述第一排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中空壳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积液罩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和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上端开口上的罩面,所述中空筒体的下端开口形成进液口,所述罩面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排液管穿过的所述第一通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罩面呈锥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筒体呈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形状或者喇叭形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斜板沉淀器,所述斜板沉淀器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初级沉淀池中的第一集泥斗、用于对泥浆进行压滤固化的压滤机、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集泥斗中的泥浆输送至所述压滤机的第一输泥管,所述第一输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泥斗,所述第一输泥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滤机。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沉淀装置中排出的泥浆液进行沉淀的浓缩沉淀池,所述第一排液管延伸至所述中空壳体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浓缩沉淀池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浓缩沉淀池内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浓缩沉淀池中上清液的集水槽、用于收集所述浓缩沉淀池中泥浆的第二集泥斗、用于排放所述集水槽中上清液的排水管、用于将所述第二集泥斗中的泥浆输出所述浓缩沉淀池的第二输泥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泥斗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浓缩沉淀池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滤机压滤分离的泥浆液进行容置的集液池、用于将所述集液池中的泥浆液输送至所述浓缩沉淀池的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排液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浓缩沉淀池,所述第二排液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液池,所述第二输泥管延伸至所述浓缩沉淀池外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滤机。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滚筒筛,所述滚筒筛设置于所述第一沙泥沉淀区内并位于所述积液罩的上方,所述滚筒筛与所述进泥管延伸至所述第一沙泥沉淀区内的一端相衔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通过在罩设于初级沉淀池上的中空壳体内设置积液罩,由于积液罩的遮挡作用降低污泥的流动速度,迫使第一沙泥沉淀区的污泥中颗粒密度较大的砂质和部分泥质在积液罩的顶表面发生一次沉淀,沉淀后的泥沙随着泥浆液沿着积液罩外侧壁比较缓慢分散地落入第二沙泥沉淀区,并在第二沙泥沉淀区的初级沉淀池内发生二次沉淀。同时,初级沉淀池中的泥浆液再以溢流的方式反向通过积液罩排出的过程中,泥浆液中大颗粒物质在积液罩内侧壁的反向阻挡作用下而落入初级沉淀池发生二次沉淀,从而达到快速高效地处理含水率较低、含沙量较大的污泥的目的,以解决传统底泥疏浚设备存在的进泥含水率要求较高、污泥泥沙含量适应性较窄及污泥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沉淀装置;11-初级沉淀池;12-中空壳体;2-积液罩;21-中空筒体;22-罩面;3-斜板沉淀器;4-滚筒筛;5-第一集泥斗;6-压滤机;7-浓缩沉淀池;8-集水槽;9-第二集泥斗;10-集液池;100-进泥管;200-第一排液管;300-第一沙泥沉淀区;400-第二沙泥沉淀区;500-间隙通道;600-第一输泥管;700-排水管;800-第二输泥管;900-第二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将污泥(含水含沙清淤底泥)进行初级固液分离的沉淀装置1、用于将污泥输送至沉淀装置1的进泥管100、以及用于将沉淀装置1中经固液分离后的泥浆液排出的第一排液管200,沉淀装置1包括用于将污泥中的泥沙进行泥沙分离的初级沉淀池11、罩设于初级沉淀池11上的中空壳体12、以及设置于中空壳体12内并位于初级沉淀池11上方的积液罩2,积液罩2将中空壳体12分隔形成位于上部的第一沙泥沉淀区300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沙泥沉淀区400,进泥管10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沙泥沉淀区300内,积液罩2的外周面与中空壳体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供泥浆液自第一沙泥沉淀区300流向第二沙泥沉淀区400的间隙通道500,初级沉淀池11设置于第二沙泥沉淀区400内,积液罩2上开设有供第一排液管200穿过的第一通过孔,第一排液管200的一端穿过第一通过孔延伸至积液罩2的空腔中,第一排液管200的另一端延伸至中空壳体12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工作时,污泥(含水含沙清淤底泥)经清淤疏浚设备通过进泥管100输送至第一沙泥沉淀区300内,由于分隔于第一沙泥沉淀区300与第二沙泥沉淀区400之间的积液罩2的遮挡作用,迫使进入第一沙泥沉淀区300的污泥沿着积液罩2顶表面并朝向积液罩2四周缓慢分散地流动,然后通过积液罩2与中空壳体12之间的间隙通道500落入第二沙泥沉淀区400,并在第二沙泥沉淀区400的初级沉淀池11内发生二次沉淀。在污泥自第一沙泥沉淀区300落入第二沙泥沉淀区400的过程中,由于经进泥管100输送的污泥不是直接下落至初级沉淀池11内发生沉淀,而是在积液罩2的横向遮挡下,迫使泥浆液在第一沙泥沉淀区300内沿着积液罩2的顶表面朝向积液罩2的四周缓慢分散地流动,这样就使得泥浆液的流速发生急剧降低,进而使得缓慢流动的泥浆液中颗粒密度较大的砂质和部分泥质会在积液罩2的顶表面发生沉淀;在积液罩2的顶表面发生沉淀的颗粒密度较大的砂质和部分泥质,然后在自身重力惯性或者后续不断分散流动的泥浆液的作用下落入位于积液罩2四周的间隙通道500,最终通过积液罩2与中空壳体12之间的间隙通道500集中落入位于第二沙泥沉淀区400的初级沉淀池11中,并在初级沉淀池11中发生缓慢沉积。同时,初级沉淀池11中未发生沉积的泥浆液以溢流的方式,自初级沉淀池11反向通过积液罩2的空腔并经出液管排出,在泥浆液自沉淀池反向通过积液罩2的过程中,泥浆液中含有的大颗粒物质在积液罩2的内侧壁的反向阻挡而落入初级沉淀池11,从而达到快速高效地处理含水率较低、含沙量较大的污泥的目的,以解决传统底泥疏浚设备存在的进泥含水率要求较高、污泥泥沙含量适应性较窄及污泥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通过在罩设于沉淀装置1初级沉淀池11上的中空壳体12内设置积液罩2,积液罩2将中空壳体12分隔形成第一沙泥沉淀区300和第二沙泥沉淀区400,由于积液罩2的遮挡作用降低污泥的流动速度,迫使第一沙泥沉淀区300的污泥中颗粒密度较大的砂质和部分泥质在积液罩2的顶表面发生一次沉淀,沉淀后的泥沙随着泥浆液沿着积液罩2外侧壁比较缓慢分散地落入第二沙泥沉淀区400,并在第二沙泥沉淀区400的初级沉淀池11内发生二次沉淀。同时,初级沉淀池11中未发生沉积的泥浆液以溢流的方式反向通过积液罩2排出的过程中,泥浆液中大颗粒物质在积液罩2内侧壁的反向阻挡作用下而落入初级沉淀池11发生二次沉淀,从而达到快速高效地处理含水率较低、含沙量较大的污泥的目的,以解决传统底泥疏浚设备存在的进泥含水率要求较高、污泥泥沙含量适应性较窄及污泥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积液罩2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21和设置于中空筒体21上端开口上的罩面22,中空筒体21的下端开口形成进液口23,积液罩2的进液口23朝向初级沉淀池11,积液罩2的罩面22上开设有供第一排液管200穿过的第一通过孔。污泥处理设备工作时,沉淀池中的泥浆液能够从沉淀池的底部经积液罩2底端的进液口23反向通过积液罩2并经过出液管排出,在泥浆液自沉淀池底部反向通过积液罩2的过程中,泥浆液中含有的大颗粒物质在积液罩2的内侧壁与罩面22的内侧面的反向阻挡而落入沉淀池,同时泥浆液中含有的部分泥质会缓慢沉积在积液罩2的内侧壁与罩面22的内侧面上,进一步提高污泥中的泥沙分离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减少后续絮凝池中絮凝剂的使用量,节约污泥处理成本。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积液罩2的罩面22呈锥面设置,便于在积液罩2的罩面22上发生沉淀的颗粒密度较大的砂质和部分泥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锥面下滑,及时快速地通过积液罩2与中空壳体12之间的间隙通道500集中落入位于积液罩2下方的第一集泥斗5中,提高对泥浆液中泥沙进行固液分离的效率,同时防止沉淀的颗粒密度较大的砂质和部分泥质在积液罩2上堆积厚度过厚造成局部沉积。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积液罩2的中空筒体21呈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形状或者喇叭形状设置。一方面其可以使沉淀池底部的泥浆液反向通过积液罩2并经过出液管排出能够达到良好效果,同时对泥浆液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阻挡沉淀以提高污泥处理速率与效果;另一方面其可以使得积液罩2的中空筒体21的外周面与中空壳体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间隙通道500,减缓泥浆液及沉淀的颗粒密度较大的砂质和部分泥质落入沉淀池的流速,避免颗粒密度较大的砂质和部分泥质对积液罩2下方的泥浆液造成较大扰动而降低固液分离效果与沙泥分离效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斜板沉淀器3,斜板沉淀器3设置于积液罩2的中空筒体21中。积液罩2中设置有斜板沉淀器3,以使得沉淀池中的泥浆液自沉淀池的底部经积液罩2的进液口23反向通过积液罩2时,由于斜板沉淀器3的斜板31分散水流的作用,使自沉淀池底部反向通过积液罩2的泥浆液流量断面进一步扩大,泥浆液中大颗粒物质被斜板阻挡而落入相邻斜板31上,进而落入沉淀池并缓慢沉积于第一集泥斗5中,进一步加快泥浆液中的污泥沉降速度,提高污泥处理效率,达到将沉淀池中泥浆液中的泥水进行分离的目的,减少后续絮凝池中絮凝剂的使用量,节约污泥处理成本,从而解决传统初级沉淀池11存在污泥处理效率低,泥浆液中大颗粒物质处理效果差、泥浆液中泥水分离速度慢、絮凝剂用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主要区别在于,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用于筛除污泥中大颗粒沉淀物及固体垃圾等物质的滚筒筛4,滚筒筛4设置于第一沙泥沉淀区300内并位于积液罩2的上方,滚筒筛4与所述进泥管100延伸至第一沙泥沉淀区300内的一端相衔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工作时,污泥通过进泥管100输送至滚筒筛4,首先由滚筒筛4对污泥中混杂的大颗粒沉淀物、固体垃圾等物质进行筛除,然后经滚筒筛4筛选过滤后的泥浆液下落至位于滚筒筛4下方的积液罩2上,以达到将大颗粒沉淀物及固体垃圾与泥浆液进行分离的目的,减轻沉淀装置1的固液分离负担,提高级沉淀装置的污泥处理效率和提高沉淀装置1的泥沙分离效果。其中,本实施例中大颗粒沉淀物是指粒径大于滚筒筛筛孔直径的颗粒沉淀物,或者不能通过滚筒筛筛孔落入至第一沙泥沉淀区300的颗粒沉淀物,且本实施例中大颗粒沉淀物的实际颗粒的大小由污泥处理施工要求规格而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主要区别在于,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初级沉淀池11中的第一集泥斗5、用于对泥浆进行压滤固化的压滤机6、以及用于将第一集泥斗5中的泥浆输送至压滤机6的第一输泥管600,第一输泥管60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泥斗5,第一输泥管600的另一端连接于压滤机6。初级沉淀池11内设置第一集泥斗5,便于沉淀装置1内的分离沉降的沙泥泥浆在第一集泥斗5内快速沉积,并快捷地将沉积的沙泥泥浆输出沉淀装置1的初级沉淀池11,以提高污泥处理设备的底泥处理效率。并通过压滤机6将沉淀装置1沉淀分离的泥浆压滤脱水并形成泥饼,减小泥浆的占用空间,便于水上和/或陆上运输,减少水上和/或陆上运输工具的运输量,减少底泥疏浚清淤施工成本,从而克服驳船传统设备采用溢流方式装载运输泥浆容易对施工水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而无法满足环保疏浚或环保清淤要求的缺陷,并解决陆上泥浆运输车实施底泥输送任务量大而增加城市交通压力甚至造成交通拥堵、及陆上泥浆运输车的运输成本较高且施工效率严重受制于城市交通状况的问题。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主要区别在于,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沉淀装置1中排出的泥浆液进行絮凝沉淀的浓缩沉淀池7,第一排液管200延伸至中空壳体12外部的一端与浓缩沉淀池7相连通,以将沉淀装置1中排出的泥浆液排放至浓缩沉淀池7中,通过向浓缩沉淀池7中的泥浆液添加絮凝剂以加速泥浆液的絮凝沉淀,实现含泥污水的泥水分离以及调理调制,为清淤疏浚底泥处理工程提供合理、高效、集成的一体化处理。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浓缩沉淀池7内设置有用于收集浓缩沉淀池7中上清液的集水槽8、用于收集浓缩沉淀池7中沉淀泥浆的第二集泥斗9、用于排放集水槽8中上清液的排水管700、用于将第二集泥斗9中的泥浆输出浓缩沉淀池7的第二输泥管800,排水管700的一端与集水槽8相连通,第二输泥管800的一端与第二集泥斗9相连通,第二输泥管800的另一端延伸至浓缩沉淀池7的外部。工作时,浓缩沉淀池7中絮凝沉淀的泥浆集中落入第二集泥斗9中后,再通过第二输泥管800排出至浓缩沉淀池7的外部;浓缩沉淀池7中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集中收集于集水槽8后,再经排水管700排放至施工水体中,达到对含泥污水进行泥水分离、调理调制的目的,为清淤疏浚底泥处理工程提供环保、高效的污水处理,避免含泥污水对施工水体造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浓缩沉淀池7内还设置有沉淀器20,沉淀器20采用竖流沉淀器或旋流沉淀器,以提高浓缩沉淀池7的泥浆沉淀效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将压滤机6压滤泥浆分离出的泥浆液进行容置的集液池10、将集液池10中的泥浆液输送至浓缩沉淀池7的第二排液管900,第二排液管900的一端连接于浓缩沉淀池7,第二排液管900的另一端连接于集液池10,第二输泥管800延伸至浓缩沉淀池7外部的一端连接于压滤机6。工作时,压滤机6压滤泥浆形成泥饼后分离出的泥浆液集中容置于集液池10后,再经过第二排液管900输送至浓缩沉淀池7中进行絮凝沉淀;浓缩沉淀池7中絮凝沉淀后的泥浆集中落入第二集泥斗9中后,再通过第二输泥管800输送至压滤机6,压滤机6将浓缩沉淀池7中沉淀分离的泥浆压滤脱水并形成泥饼,减小泥浆的占用空间,便于水上和/或陆上运输,减少水上和/或陆上运输工具的运输量,提高污泥处理运输效率,减少底泥疏浚清淤施工成本,从而克服驳船传统设备采用溢流方式装载运输泥浆容易对施工水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而无法满足环保疏浚或环保清淤要求的缺陷,并解决陆上泥浆运输车实施底泥输送任务量大而增加城市交通压力甚至造成交通拥堵、及陆上泥浆运输车的运输成本较高且施工效率严重受制于城市交通状况的问题,实现含泥污水的调理调制,为清淤疏浚底泥处理工程提供合理、高效、环保、集成的一体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的主要优点还在于,其将底泥疏浚、垃圾分离、泥沙分离、泥水分离、污水调理调制及脱水固化等多个污泥处理工艺环节所应用的装置进行集成设置。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包括滚筒筛4、初级沉淀池11、积液罩2、斜板沉淀器3、浓缩沉淀池7、压滤机6等部分组成,在目前工艺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沉淀装置1、积液罩2和斜板沉淀器3,集成化程度高,集多中功能于一体,体型相对较小,设备移动更加方便,可用货车或行船做移动装备,适用于施工场所频繁改变的特性,对进泥砂适应性更广,使含水量较低、含沙量大的污泥处理效率显著提高,从而大幅提高一体化设备的对清淤疏浚底泥的处理效率,使含水量较低、含沙量大的污泥处理效率提高,减少絮凝剂用量,降低清淤疏浚底泥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设备应用于河湖泊涌污染底泥环保清淤及底泥处理或预处理工程,进而为底泥处理工程提供合理、高效、集成的一体化处理技术和装备,克服了“传统底泥疏浚施工设备匹配驳船体型相对较大,设备移动不方便,不可用货车或行船移动装备,不适用于施工场所频繁改变的特性,不同场合通用性差;对进泥砂含量适应性窄,造成含水量较低、含沙量大的污泥处理效率较低;污泥处理效率低,絮凝剂用量较大”的缺陷,解决了“传统的底泥疏浚施工设备匹配驳船进行底泥疏浚清淤施工作业具有间断性,施工效率较低;驳船以溢流方式对淤泥进行水上装载运输,容易对施工水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的沉淀装置、用于将污泥输送至所述沉淀装置的进泥管、以及用于将所述沉淀装置中的泥浆液排出的第一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装置包括用于将污泥进行泥砂分离的初级沉淀池、以及罩设于所述初级沉淀池上的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内并于所述初级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积液罩,所述积液罩将所述中空壳体分隔形成第一沙泥沉淀区和第二沙泥沉淀区,所述进泥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沙泥沉淀区内,所述积液罩的外周面与所述中空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泥浆液由所述第一沙泥沉淀区流向所述第二沙泥沉淀区的间隙通道,所述初级沉淀池设置于所述第二沙泥沉淀区内,所述积液罩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排液管穿过的第一通过孔,所述第一排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过孔延伸至所述积液罩的空腔中,所述第一排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中空壳体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罩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和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上端开口上的罩面,所述中空筒体的下端开口形成进液口,所述罩面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排液管穿过的所述第一通过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面呈锥面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筒体呈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形状或者喇叭形状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斜板沉淀器,所述斜板沉淀器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初级沉淀池中的第一集泥斗、用于对泥浆进行压滤固化的压滤机、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集泥斗中的泥浆输送至所述压滤机的第一输泥管,所述第一输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泥斗,所述第一输泥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滤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沉淀装置中排出的泥浆液进行沉淀的浓缩沉淀池,所述第一排液管延伸至所述中空壳体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浓缩沉淀池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沉淀池内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浓缩沉淀池中上清液的集水槽、用于收集所述浓缩沉淀池中泥浆的第二集泥斗、用于排放所述集水槽中上清液的排水管、用于将所述第二集泥斗中的泥浆输出所述浓缩沉淀池的第二输泥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泥斗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浓缩沉淀池外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滤机压滤分离的泥浆液进行容置的集液池、用于将所述集液池中的泥浆液输送至所述浓缩沉淀池的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排液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浓缩沉淀池,所述第二排液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液池,所述第二输泥管延伸至所述浓缩沉淀池外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滤机。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滚筒筛,所述滚筒筛设置于所述第一沙泥沉淀区内并位于所述积液罩的上方,所述滚筒筛与所述进泥管延伸至所述第一沙泥沉淀区内的一端相衔接。
CN201821687843.3U 2018-10-17 2018-10-17 污泥处理设备 Active CN209128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87843.3U CN209128281U (zh) 2018-10-17 2018-10-17 污泥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87843.3U CN209128281U (zh) 2018-10-17 2018-10-17 污泥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8281U true CN209128281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3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87843.3U Active CN209128281U (zh) 2018-10-17 2018-10-17 污泥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82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6722A (zh) * 2018-10-17 2020-04-24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污泥处理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6722A (zh) * 2018-10-17 2020-04-24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污泥处理设备
CN111056722B (zh) * 2018-10-17 2024-03-19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污泥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4896B (zh) 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7386361B (zh) 一种雨水净化储存装置
CN106316020B (zh)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垃圾分选再生系统
CN110862212A (zh) 河湖底泥分级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工艺
CN103921712B (zh) 一种集疏通吸污及污水循环利用一体化环卫车辆
CN112007936A (zh) 一种渣土资源化处理系统
KR100922414B1 (ko) 친환경 수중 준설 장치 및 공법
CN105442696B (zh) 水力颗粒分离装置
CN209128281U (zh) 污泥处理设备
KR101030581B1 (ko) 준설토 처리시스템
CN117228884A (zh) 城市盾构渣土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JP2005205251A (ja) 空気圧送システム利用の浚渫土砂分級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CN109052882B (zh) 移动式施工废弃泥浆浓缩脱水处理一体机设备
CN207108738U (zh) 一种配合调蓄池的移动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
CN104496056A (zh) 一种处理高浊度水源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5398299U (zh) 高浓度悬浮物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3162318U (zh) 混凝土搅拌车清洗及浆料回收系统
CN204342580U (zh) 一种小型可移动式处置高浊度水源水的净水设备
CN209442841U (zh) 市政清淤污泥处理的车载式泥浆不落地集成系统设备
KR20080015907A (ko) 준설선을 이용한 슬러지 처리공법
JPS6219260A (ja) 建設工事の掘削士、汚泥選別リサイクル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102008124B1 (ko) 매립재 활용을 위한 준설토 선별시스템 및 그 선별시스템을 이용한 매립재 활용방법
CN111056722B (zh) 污泥处理设备
CN209383645U (zh) 废浆浓缩机
CN209081703U (zh) 一种淤泥干化处理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Xin'an Xin'an Street 1003 Shenzhen Road, No. six financial port C block

Patentee after: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Xin'an Xin'an Street 1003 Shenzhen Road, No. six financial port C block

Patentee before: The electric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Jianshu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