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18245U - 触控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18245U
CN209118245U CN201821488543.2U CN201821488543U CN209118245U CN 209118245 U CN209118245 U CN 209118245U CN 201821488543 U CN201821488543 U CN 201821488543U CN 209118245 U CN209118245 U CN 209118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mitting substrate
display surface
display
cover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885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俊玮
王怡涵
蔡宏育
林升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ggstec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ggste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gstec Inc filed Critical Higgstec Inc
Priority to CN2018214885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18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18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182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含显示模块、框体、透光基材、辅助胶体及触控模块。显示模块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框体具有环包覆部及上包覆部,环包覆部包覆显示模块外围,上包覆部包覆显示模块的部份显示面,而上包覆部与显示面共同形成有容置槽。透光基材通过第一光学胶黏接设置于显示面,且透光基材的部份是凸出于上包覆部,上包覆部设置有辅助胶体。触控模块通过第二光学胶与透光基材的一侧相连接,且触控模块通过辅助胶体与框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通过透光基材的设置,将可大幅降低成本高昂的光学胶的使用量,从而可大幅降低整体触控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特别是一种工业用的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用触控显示设备,为了达到符合工业环境的需求,其整体的制作成本远高于一般消费行的触控显示设备。为此,对于相关厂商而言,如何有效地降低整体工业用触控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实为极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高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包含:一显示模块,其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所述显示模块具有一显示面,所述显示模块相反于所述显示面的一侧定义为一底面;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能呈现一显示画面;一框体,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框体包含有一环包覆部及一上包覆部,所述环包覆部环绕包覆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上包覆部对应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显示面共同形成有一容置槽;一透光基材,其通过一第一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所述透光基材对应位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透光基材远离所述显示面的部份是高出于所述上包覆部的一顶面,所述顶面位于所述上包覆部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高出于所述顶面的高度定义为一预定高度;其中,所述透光基材非由光学胶固化形成;至少一辅助胶体,其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高度;一触控模块,其通过一第二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透光基材远离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侧,且所述触控模块通过所述辅助胶体贴合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上包覆部、所述透光基材及所述显示模块对应位于所述触控模块朝向所述透光基材一侧的正投影的范围中;所述触控模块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的百分差值介于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
优选地,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第一光学胶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之总和;其中,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介于0.05毫米至1.0毫米,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
优选地,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第二光学胶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及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其中,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介于0.05毫米至1.0毫米,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
优选地,所述透光基材的外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内缘之间形成有一预定间隙,而所述透光基材的外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内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3 毫米。
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含有多个所述透光基材,多个所述透光基材彼此间通过一第三光学胶相互连接,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透光基材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透光基材的部份高出于所述顶面。
优选地,所述框体还包含有一底包覆部及一电连接模块,所述底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底包覆部包覆所述显示模块的底部,所述电连接模块包含有至少一电连接器,所述显示模块能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及影像信号;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显示面之间或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触控模块之间,设置有一功能件,所述功能件为抗电磁干扰片、偏光片及防窥片中的其中一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包含:一显示模块,其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所述显示模块具有一显示面,所述显示模块相反于所述显示面的一侧定义为一底面;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能呈现一显示画面;一框体,其固定设置于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框体包含有一环包覆部及一上包覆部,所述环包覆部环绕包覆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上包覆部对应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显示面共同形成有一容置槽;一透光基材,其通过一第一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所述透光基材对应位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透光基材远离所述显示面的部份是高出于所述上包覆部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顶面;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高出于所述顶面的高度定义为一预定高度;至少一辅助胶体,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高度;一第一氧化铟锡层,其形成于所述透光基材面对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或远离显示面的一侧;至少一第二光学胶,其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第二光学胶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高度;一触控模块,其通过一第二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透光基材远离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侧,且所述触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上包覆部、所述透光基材及所述显示模块对应位于所述触控模块朝向所述透光基材一侧的正投影的范围中;所述触控模块包含有一第二氧化铟锡层,所述第一氧化铟锡层及所述第二氧化铟锡层能相互配合,以于所述触控模块被触控时,对应产生X轴位置信号及Y轴位置信号;所述触控模块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的百分差值介于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
优选地,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第一光学胶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之总和;其中,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介于0.05毫米至1.0毫米,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
优选地,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第二光学胶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及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其中,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介于0.05毫米至1.0毫米,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
优选地,所述透光基材的外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内缘之间形成有一预定间隙,而所述透光基材的外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内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3 毫米。
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含有多个所述透光基材,多个所述透光基材彼此间通过一第三光学胶相互连接,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透光基材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透光基材的部份高出于所述顶面。
优选地,所述框体还包含有一底包覆部及一电连接模块,所述底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底包覆部包覆所述显示模块的底部,所述电连接模块包含有至少一电连接器,所述显示模块能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及影像信号;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显示面之间或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触控模块之间,设置有一功能件,所述功能件为抗电磁干扰片、偏光片及防窥片中的其中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通过透光基材的设置,将可大幅降低成本高昂的光学胶的使用量,从而可大幅降低整体触控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沿图1所示Ⅲ剖面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七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于以下说明中,如有指出请参阅特定图式或是如特定图式所示,其仅是用以强调于后续说明中,所述及的相关内容大部份出现于该特定图式中,但不限制该后续说明中仅可参考所述特定图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沿图1所示Ⅲ剖面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分解示意图。触控显示设备A包含一显示模块10、一框体20、一电连接模块30、一透光基材40、一第一光学胶50、一辅助胶体 60、触控模块70及至少一第二光学胶80。
显示模块10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显示模块10具有一显示面101,显示模块10相反于显示面101的一侧定义为一底面102。其中,显示模块10被供电而运作时,显示面101能呈现一显示画面。在具体的应用中,所述显示模块10可以是被独立地制造、贩卖或者显示模块10也可以是经过简单的组装以进行贩卖。在实际应用中,显示模块10可以是矩形立方体、正立方体,于此不加以限制,且显示模块10的尺寸亦可依据需求变化。
框体20固定设置于显示模块10的外围,框体20包含有一环包覆部201 及一上包覆部202,环包覆部201环绕包覆于显示模块10的外围,上包覆部 202与环包覆部201相连接,上包覆部202对应位于显示模块10具有显示面 101的一侧,且上包覆部202与显示面101共同形成有一容置槽SP(如图4所示)。
显示模块10通过框体20的包覆,可以具有更好地防护效果,特别是可以应用于工业用环境中;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A,由于显示模块 10外部是包覆有框体20,因此,显示模块10将不易受外在环境的破坏,从而可大幅提升触控显示设备A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框体20的材质可以是依据需求为金属、塑料等,于此不加以限制。
如图2所示,电连接模块30可以是包含有一电连接器31及一电路板32,电连接器31设置于电路板32上,而电路板32上还可以是设置有其他用以辅助显示模块10作动的电子零件。显示模块10能通过电连接器31与外部控制装置(例如是工业计算机等)电性连接,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及影像信号;换言之,外部控制装置可以是通过相关的电连接线,与电连接器 31电性连接,据以控制显示模块10作动。于本实施例图中,是以电连接模块 30包含有单一个电连接器31为例,但电连接器31的个数不以此为限,其可依据需求增加;另外,关于电连接器31的设置位置,亦可以依据需求变化,不局限于设置在底包覆部203(于后详述)的一侧。在框体20未包含有底包覆部203的实施例中,框体20与显示模块10可以是紧配合的相互固定,且框体 20与显示模块10之间还可以是配合胶带等固定构件加强彼此间的连接强度。
特别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显示模块10及框体20可以是成组地制造及贩卖,而相关厂商可以直接依据需求将框体20及显示模块10进行简单组装后应用于所需的产品中,或者也可以是直接贩卖包覆有框体20的显示模块10。
如图3及图4所示,透光基材40通过一第一光学胶50贴合设置于显示面 101,透光基材40对应位于所述容置槽SP中,且透光基材40远离显示面101 的部份是高出于上包覆部202远离显示面101的一顶面2021。所述透光基材 40可以是任何可以透光的结构,当然透光基材40是必需能让相关人员可以由透光基材40相反于显示面101的一侧,观看到显示模块10于显示面101上所显示的显示画面;举例来说,透光基材40可以是玻璃、光学塑料(例如PMMA)、或者玻璃及光学塑料的结合等,于此不加以限制。所述第一光学胶50例如是固态透明光学胶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或者也可以是液态透明光学胶OCR(OpticallyClear Resin),于此不加以限制。特别说明的是,于此所指的透光基材40并非固化的光学胶,相反地,本实用新型是利用透光基材40 来取代光学胶,以降低成本高昂的光学胶的使用量,借此降低触控显示设备A 整体的制造成本。
框体20的顶面2021设置有一辅助胶体60。在具体的实施中,辅助胶体 60可以是包含有两个离型纸(Release Papers)的固态胶。在实际应用中,辅助胶体60基本是布满整个顶面2021。
触控模块70通过一第二光学胶80贴合设置于透光基材40相反于与显示面101相连接的一侧,且触控模块70还同时通过辅助胶体60与框体20相互连接。换言之,触控模块70是通过第二光学胶80及辅助胶体60,与透光基材40、框体20相互固定。其中,上包覆部202、透光基材40及显示模块10 是对应位于触控模块70朝向透光基材40一侧的正投影的范围中,亦即,触控模块70是整体盖设于框体20及显示模块10的一侧,而透光基材40及显示面 101皆被触控模块70遮蔽。
特别说明的是,透光基材40的折射率是大致与触控模块70所具有的触摸板的折射率相同,如此,相关人员由触控模块70的一侧,通过透光基材40 观看显示面101所显示的显示画面时,将不会有残影或是其他相关影像呈现上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触控模块70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的百分差值可以是介于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
如图4所示,在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相关厂商可以是先利用第二光学胶80,将透光基材40固定设置于触控模块70的一侧;再于框体20的顶面2021 设置辅助胶体60;最后,于透光基材40相反于触控模块70的一侧涂布或是贴附第一光学胶50,并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例如各式真空贴膜设备),使透光基材40通过第一光学胶50贴合设置于显示面101上。在特殊的应用中,也可以将第一光学胶50涂布或是贴附于显示面101,再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使透光基材40通过第一光学胶50与包覆有框体20的显示模块10相互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辅助胶体60例如是固态胶,以固态胶作为辅助胶体 60时,固态胶可以是具有两个离型纸,相关人员或是机械设备可以是先撕除其中一离型纸,以使固态胶的黏着层外露,借此贴附于上包覆部202的顶面 2021(如图3所示),而后,相关人员或是机械设备,在欲将设置有透光基材 40的触控模块70与包覆有框体20的显示模块10相互连接时,可以再撕除辅助胶体60的另一离型纸。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辅助胶体60也可以是液态胶,于此不加以限制。
需说明的是,贴附设置于上包覆部202的顶面2021的辅助胶体60,其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如图3所示坐标系的Z轴方向)的厚度D1,是高于透光基材40高出于上包覆部202的顶面2021的高度H1。也就是说,假设透光基材4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高出于框体20的顶面2021的高度定义为一预定高度,则辅助胶体6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1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透光基材4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2及第一光学胶5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3之总和,小于或等于辅助胶体60 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1及容置槽SP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D4之总和;以数学式表示则为:D2+D3≦D1+D4。举例来说,透光基材40 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2大于或等于0.1毫米,辅助胶体6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1介于0.05毫米至1.0毫米,容置槽SP(如图4所示)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D4大于或等于0.1毫米。
透光基材4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2及第二光学胶8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5之总和,小于或等于容置槽SP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D4及辅助胶体6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1之总和;以数学式表示则为:D2+D5≦D4+D1。举例来说,透光基材4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2大于或等于0.1毫米,第二光学胶8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5介于0.05毫米至1.0毫米,容置槽SP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D4大于或等于0.1毫米。
透光基材4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2及第二光学胶8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5之总和,大于或等于容置槽SP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D4;以数学式表示则为:D2+D5≧D4。举例来说,透光基材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2大于或等于0.1毫米。
特别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由显示面101及框体20所共同形成的容置槽SP的深度D4的生产误差,与透光基材40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厚度D2大致相同,因此,如果于生产过程中,是以使透光基材40的厚度D2与容置槽SP的深度D4相同为标准,进行透光基材40的生产制造,如此,将容易发生透光基材40无法正确地置放于容置槽SP中的问题,从而可能导致触控模块70无法平整地贴合设置于包覆有框体20的显示模块10的一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A通过前述使透光基材40设置于容置槽SP中时,是凸出于框体20的顶面2021的设计,将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于图4中是以辅助胶体60为固态胶为例,而辅助胶体60 大致呈现为环状,但辅助胶体60的外型及数量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辅助胶体60也可以是四个条状的结构,而对应贴附于上包覆部202的顶面2021,如此,相关厂商可以依据透光基材40、显示面101及框体20的表面平整度,而通过调整设置于不同位置的辅助胶体60的厚度,从而使触控模块70用以供用户操作的表面,大致与显示面101相互平行。
如图5所示,其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大致是沿图1所示剖面线Ⅲ的位置剖开后的示意图)。在不同的应用中,框体20还可以包含有一底包覆部203及一电连接模块30,底包覆部203与环包覆部201相连接,底包覆部203包覆显示模块10的底部。其中,环包覆部 201、上包覆部202及底包覆部20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构件,并通过相关成型步骤,以包覆设置于显示模块10外。其中,在框体20未具有底包覆部203的实施例中,框体20的整体将呈现为类似于中空的矩形体,而在框体20具有底包覆部203的实施例中,框体20整体将呈现为一侧内凹有容槽的矩形体。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大致是沿图1所示剖面线Ⅲ的位置剖开后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透光基材40的外缘40a与上包覆部202的内缘202a之间可以是形成有一预定间隙S;也就是说,透光基材40 于垂直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截平面(如图中所示坐标系的Z-Y平面)上的宽度W1,是小于容置槽SP于垂直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截平面的宽度W2。
如图7所示,当设置有透光基材40的触控模块70与框体20相互固定,且透光基材40对应位于容置槽SP中时,容置槽SP将不会被透光基材40所填满,而触控模块70及显示面101之间将会保留有一环状槽Sa;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对应形成有不相互连通的条状槽,而非限定为环状槽;通过环状槽 Sa的设计,将可使透光基材40受热时有膨胀的空间。换言之,在没有所述预定间隙的设计的实施例中,若触控显示设备A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透光基材40受热膨胀后,可能会抵顶框体20,进而可能会造成框体20或是显示模块 10的毁坏。另外,通过上述预留间隙S或是环状槽Sa的设计,亦可提升透光基材40在具有非预期的生产公差时,仍可设置于容置槽SP(如图4所示)中的机率。在实际应用中,透光基材40的外缘40a与上包覆部202的内缘202a 之间的距离W3可以是小于或等于0.3毫米;当然,透光基材40的外缘40a 与上包覆部202的内缘202a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依据触控显示设备A尺寸大小不同而有所改变。
请参阅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触控显示设备A也可以是包含有多个透光基材40,多个透光基材40彼此间可以是通过一第三光学胶90 相互连接,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透光基材40固定设置于触控模块70及显示面 101之间,且其中至少一个透光基材40的至少一部份是高出于顶面2021。所述第三光学胶90例如可以是液态透明光学胶OCR(OpticallyClear Resin)或固态透明光学胶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于此不加以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相关厂商(例如是将触控模块70贴合于显示模块的厂商) 可以是定制有不同厚度的透光基材40,而相关厂商可以在容置槽SP于显示面 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D4,比预期的深度更深时,配合第三光学胶90,额外增加相近厚度的透光基材40。在另一实际应用中,相关厂商也可以是依据容置槽SP于法线方向的深度D4,再决定透光基材40的数量。
换言之,通过多个透光基材40的设计,相关厂商可以依据容置槽SP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D4,而适应性地调整透光基材40的数量,借此可确保透光基材40能确实地与触控模块70及显示面101相连接,从而可避免为了确保透光基材40能与显示面101相接触,而大量地使用光学胶,进而导致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
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容置槽SP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D4,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例如框体20的生产公差、显示模块10的生产公差等,而与原本预期的深度不相同,如此若以原本预定的透光基材40与包覆有框体20 的显示模块10相连接时,则可能发生透光基材40与显示面101之间形成有空气层,用户通过触控模块70观看显示面101所显示的显示画面时,将会看到迭影等问题;是以,通过上述本实施例的多个透光基材40的设计,将可有效地避免迭影等问题的发生。
请参阅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透光基材40与显示面101 之间,还可以是设置有一功能件100,功能件100例如可以是抗电磁干扰片、偏光片及防窥片中的其中一个。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使功能件100 设置于透光基材40与触控模块70之间。
请参阅图10,其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触控显示设备A还可以是包含有一第一氧化铟锡层110及一第二氧化铟锡层120。第一氧化铟锡层110 可以是形成于透光基材40面对显示面101的一侧,第二氧化铟锡层120则可以是形成于触控模块70中,而第一氧化铟锡层110及第二氧化铟锡层120两者可以相互配合,以于触控模块70被操作时,对应产生X轴坐标信息及Y轴坐标信息。换言之,透光基材40与第一氧化铟锡层110,配合触控模块70将可作为具有完整控功能的触控装置。
请参阅图1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氧化铟锡层110 也可以是形成于透光基材40远离显示面101的一侧,而第一氧化铟锡层110 是对应位于透光基材40与第二光学胶80之间。具体来说,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是先于透光基材40的一侧形成第一氧化铟锡层110,再利用第二光学胶 80,使具有第一氧化铟锡层110的透光基材40与触控模块70相互黏合。当然,彼此相互黏合的透光基材40及触控模块70,其所分别包含的第一氧化铟锡层 110及第二氧化铟锡层120是位于彼此相对的位置上,而两者可以相互作用,以于触控模块70被操作时,对应产生X轴坐标信息及Y轴坐标信息。在不同的应用中,触控模块70被操作时,第一氧化铟锡层110也可以是对应产生Y 轴坐标数据,而第二氧化铟锡层120也可以是对应产生X轴坐标数据。
综上所述,现有的工业用触控显示设备,其中很大的材料成本来自于光学胶,而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通过透光基材的设置,将可有效地降低光学胶的使用量,从而可大幅降低触控显示设备整体的制造成本。另外,在现有的工业用触控显示设备中,是利用大量的光学水胶进行相关构件的连接,但由于光学水胶的厚度不易控制,因此,在最终成品中容易出现类似水波纹(Mura) 的瑕疵;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设备,通过透光基材的设置,将可大幅降低发生水波纹瑕疵发生的机率。

Claims (12)

1.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含:
一显示模块,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所述显示模块具有一显示面,所述显示模块相反于所述显示面的一侧定义为一底面;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能呈现一显示画面;
一框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框体包含有一环包覆部及一上包覆部,所述环包覆部环绕包覆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上包覆部对应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显示面共同形成有一容置槽;
一透光基材,通过一第一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所述透光基材对应位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透光基材远离所述显示面的部份是高出于所述上包覆部的一顶面,所述顶面位于所述上包覆部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高出于所述顶面的高度定义为一预定高度;其中,所述透光基材非由光学胶固化形成;
至少一辅助胶体,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高度;以及
一触控模块,通过一第二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透光基材远离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侧,且所述触控模块通过所述辅助胶体贴合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上包覆部、所述透光基材及所述显示模块对应位于所述触控模块朝向所述透光基材一侧的正投影的范围中;所述触控模块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的百分差值介于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第一光学胶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之总和;其中,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介于0.05毫米至1.0毫米,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第二光学胶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及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其中,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介于0.05毫米至1.0毫米,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材的外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内缘之间形成有一预定间隙,而所述透光基材的外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内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3毫米。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含有多个所述透光基材,多个所述透光基材彼此间通过一第三光学胶相互连接,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透光基材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透光基材的部份高出于所述顶面。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含有一底包覆部及一电连接模块,所述底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底包覆部包覆所述显示模块的底部,所述电连接模块包含有至少一电连接器,所述显示模块能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及影像信号;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显示面之间或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触控模块之间,设置有一功能件,所述功能件为抗电磁干扰片、偏光片及防窥片中的其中一个。
7.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含:
一显示模块,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所述显示模块具有一显示面,所述显示模块相反于所述显示面的一侧定义为一底面;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能呈现一显示画面;
一框体,固定设置于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框体包含有一环包覆部及一上包覆部,所述环包覆部环绕包覆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上包覆部对应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显示面共同形成有一容置槽;
一透光基材,通过一第一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所述透光基材对应位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透光基材远离所述显示面的部份是高出于所述上包覆部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顶面;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高出于所述顶面的高度定义为一预定高度;
至少一辅助胶体,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高度;
一第一氧化铟锡层,其形成于所述透光基材面对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或远离显示面的一侧;
至少一第二光学胶,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第二光学胶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高度;
一触控模块,通过一第二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透光基材远离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侧,且所述触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光学胶贴合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上包覆部、所述透光基材及所述显示模块对应位于所述触控模块朝向所述透光基材一侧的正投影的范围中;所述触控模块包含有一第二氧化铟锡层,所述第一氧化铟锡层及所述第二氧化铟锡层能相互配合,以于所述触控模块被触控时,对应产生X轴位置信号及Y轴位置信号;所述触控模块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的百分差值介于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第一光学胶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之总和;其中,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介于0.05毫米至1.0毫米,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
9.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及所述第二光学胶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及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之总和;其中,所述透光基材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所述辅助胶体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介于0.05毫米至1.0毫米,所述容置槽于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
10.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材的外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内缘之间形成有一预定间隙,而所述透光基材的外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内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3毫米。
11.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含有多个所述透光基材,多个所述透光基材彼此间通过一第三光学胶相互连接,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透光基材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透光基材的部份高出于所述顶面。
12.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含有一底包覆部及一电连接模块,所述底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底包覆部包覆所述显示模块的底部,所述电连接模块包含有至少一电连接器,所述显示模块能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及影像信号;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显示面之间或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触控模块之间,设置有一功能件,所述功能件为抗电磁干扰片、偏光片及防窥片中的其中一个。
CN201821488543.2U 2018-09-07 2018-09-07 触控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18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8543.2U CN209118245U (zh) 2018-09-07 2018-09-07 触控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8543.2U CN209118245U (zh) 2018-09-07 2018-09-07 触控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18245U true CN209118245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8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8854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18245U (zh) 2018-09-07 2018-09-07 触控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182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8543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万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8543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万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3503B2 (en) Mother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ver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823338B (zh) 玻璃复合体、使用了玻璃复合体的电子设备及输入装置
US9820396B2 (en) Hous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4553184A (zh) 弯曲显示装置中的窗构件、其制造方法和弯曲显示装置
CN105278158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043165A (ja) 成形部材及び透光型入力装置
US20120293744A1 (en) Light guide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CN209118245U (zh) 触控显示设备
CN214253720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N206332719U (zh) 显示屏组件、壳体组件及终端
TWM573019U (zh)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4899539B (zh)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49265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8254960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
US10802638B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4766919A (zh) 发光装置和显示器
CN216979739U (zh) 一种全贴合oca触摸屏
CN216904951U (zh) 曲面显示模组以及终端装置
CN103019486B (zh) 触摸屏组装方法
TWI716251B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I673637B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05229578A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
CN111831146B (zh) 触控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
CN110888543A (zh) 触控显示设备
CN110996576A (zh) 保护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