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16250U - 全偏光隧道透镜 - Google Patents

全偏光隧道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16250U
CN209116250U CN201920041032.4U CN201920041032U CN209116250U CN 209116250 U CN209116250 U CN 209116250U CN 201920041032 U CN201920041032 U CN 201920041032U CN 209116250 U CN209116250 U CN 209116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teral
longitudinal
lens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410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
廖彩明
邓涛
余定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m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m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m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m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410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16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16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162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偏光隧道透镜,包括纵向透镜组件和横向透镜组件,纵向透镜组件和横向透镜组件均包括外壳主体和均匀排列设置于外壳主体上的LED光源定位槽,纵向透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LED光源定位槽上的纵向入光部和覆盖设置于纵向入光部上的纵向出光部,横向透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LED光源定位槽上的横向入光部和覆盖设置于横向入光部上的横向出光部,横向入光部、横向出光部分别为横向非对称自由曲面体和横向对称自由曲面体,纵向入光部、纵向出光部均为非对称自由曲面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隧道灯具的直射灯光与前方地面的反射光对驾驶员形成眩光干扰,无法保证安全、舒适行车的问题。

Description

全偏光隧道透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偏光隧道透镜。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隧道内照明的透镜采用的方式是沿车道方向完全对称或一侧偏光的方式来实现。完全的对称的透镜则是沿车道方向和两侧布灯的方向都是对称的配光方式,因隧道属于比较特殊的道路环境,隧道内无论白天黑夜都需要全程使用灯光照明。而目前现有的隧道内照明的透镜采用的方式使得在隧道内行车时前方灯具的直射灯光与前方地面的反射光对驾驶员形成眩光干扰,无法保证安全行车、舒适行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偏光隧道透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灯具的直射灯光与前方地面的反射光对驾驶员形成眩光干扰,无法保证安全、舒适行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偏光隧道透镜,包括纵向透镜组件和横向透镜组件,纵向透镜组件和横向透镜组件均包括外壳主体和均匀排列设置于外壳主体上的LED光源定位槽,纵向透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LED光源定位槽上的纵向入光部和覆盖设置于纵向入光部上的纵向出光部,横向透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LED光源定位槽上的横向入光部和覆盖设置于横向入光部上的横向出光部,横向入光部、横向出光部分别为横向非对称自由曲面体和横向对称自由曲面体,纵向入光部、纵向出光部均为非对称自由曲面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LED光源定位槽与纵向入光部、纵向出光部、横向入光部和横向出光部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纵向入光部、纵向出光部、横向入光部和横向出光部均为全透明塑胶透镜。
有益效果如下:
此全偏光透镜不同于传统的完全对称及一侧偏光的透镜照明方式,全偏光透镜灵活性更好,首先在沿车道行车逆向方向可以做到直射灯光更少,而顺向行车方向的灯光可以更多的照射在路面上,保证隧道内有足够亮度的同时也可以减小对驾驶员的眩光干扰;另外在两侧布灯的方向偏光也可以保证不同车道上有足够的亮度,并且使隧道两边侧壁的灯光更少,减少灯光损耗及灯光反射对驾驶员的眩光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纵向透镜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与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横向透镜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与剖面示意图。
图3为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完全对称式隧道灯透镜光线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侧偏光隧道透镜光线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全偏光隧道透镜光线分布情况示意图。
【主要部件/组件附图标记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纵向透镜组件 13 纵向出光部
10 外壳主体 2 横向透镜组件
11 LED光源定位槽 20 横向入光部
12 纵向入光部 21 横向出光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5,一种全偏光隧道透镜,包括纵向透镜组件1和横向透镜组件2,纵向透镜组件1和横向透镜组件2均包括外壳主体10和均匀排列设置于外壳主体10上的LED光源定位槽11,纵向透镜组件1还包括设置于LED光源定位槽11上的纵向入光部12和覆盖设置于纵向入光部12上的纵向出光部13,横向透镜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LED光源定位槽11上的横向入光部20和覆盖设置于横向入光部20上的横向出光部21,横向入光部20、横向出光部21分别为横向非对称自由曲面体和横向对称自由曲面体,纵向入光部12、纵向出光部13均为非对称自由曲面体。
本全偏光隧道透镜主要由入光部分及出光部分组成。其中入光部分和出光部分又都分为横向及纵向两个方向。其中,放置多颗透镜的外壳本体;横向方向中的入光部分的曲面为对称自由曲面,横向方向中的出光部分的曲面则是非对称自由曲面;纵向方向中的入光部分的曲面为非对称自由曲面,纵向方向中的出光部分的曲面也采用非对称自由曲面;并在底部设有放置LED光源的定位槽。
本全偏光隧道透镜关键在于如何将光线合理分配成一部分偏往行车顺向方向,并将一部分光线分配偏往隧道道路上。本产品的对称及非对称自由曲面为影响偏光方向的重要位置。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完全对称式隧道灯透镜光线、一侧偏光隧道透镜光线和全偏光隧道透镜光线分布情况示意图,为图3-图5所示。
现有的完全对称隧道透镜,车辆在隧道行驶时,因上前方的灯具配光形式为完全对称。故在行驶时,受上前方灯具发出的逆向光线影响,对驾驶员的眩光干扰严重,降低行车安全;其次由于隧道属于上方与两侧都是封闭的环境,灯具安装是在隧道的两侧上方,故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的一部分光直接照在隧道的两侧,这样既损失了这部分光,又容易因光线在墙壁反射对驾驶员行程眩光干扰。
现有的一侧偏光隧道透镜,车辆在隧道行驶时,因上前方的灯具配光形式为一侧偏光。故在行驶时,受上前方灯具发出的逆向光线影响,对驾驶员的眩光干扰严重,降低行车安全。其次由于隧道属于上方与两侧都是封闭的环境,灯具安装是在隧道的两侧上方,但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的一部分光只有少部分照在隧道两侧,这样既不会感觉到隧道侧壁是黑暗的,同样也不会对驾驶员造成眩光干扰。
此全偏光隧道透镜,车辆在隧道行驶时,因上前方的灯具配光形式为全偏光。故在行驶时,上前方灯具发出的逆向光线很少,对驾驶员的眩光干扰基本无影响,其次由于隧道属于上方与两侧都是封闭的环境,灯具安装是在隧道的两侧上方,但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的一部分光只有少部分照在隧道两侧,这样既不会感觉到隧道侧壁是黑暗的,同样也不会对驾驶员造成眩光干扰。
通过设计此全偏光隧道透镜,可以在保证满足隧道内道路亮度的同时还能减少眩光干扰,做到安全行车、舒适行车。并减少在隧道侧壁的灯光,减少能源损耗。
参照图1~图2,优选地,LED光源定位槽11与纵向入光部12、纵向出光部13、横向入光部20和横向出光部21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
全偏光隧道透镜的单颗、多颗排列方式可以随灯具结构、功率变更,对此并不影响整体的配光光型。
参照图1~图2,优选地,纵向入光部12、纵向出光部13、横向入光部20和横向出光部21均为全透明塑胶透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全偏光隧道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透镜组件和横向透镜组件,所述纵向透镜组件和所述横向透镜组件均包括外壳主体和均匀排列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上的LED光源定位槽,所述纵向透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LED光源定位槽上的纵向入光部和覆盖设置于所述纵向入光部上的纵向出光部,所述横向透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LED光源定位槽上的横向入光部和覆盖设置于所述横向入光部上的横向出光部,所述横向入光部、横向出光部分别为横向非对称自由曲面体和横向对称自由曲面体,所述纵向入光部、纵向出光部均为非对称自由曲面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偏光隧道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定位槽与所述纵向入光部、纵向出光部、横向入光部和横向出光部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偏光隧道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入光部、纵向出光部、横向入光部和横向出光部均为全透明塑胶透镜。
CN201920041032.4U 2019-01-10 2019-01-10 全偏光隧道透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16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1032.4U CN209116250U (zh) 2019-01-10 2019-01-10 全偏光隧道透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1032.4U CN209116250U (zh) 2019-01-10 2019-01-10 全偏光隧道透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16250U true CN209116250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4103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16250U (zh) 2019-01-10 2019-01-10 全偏光隧道透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16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89623U (zh) 组合车灯及车辆
CN109736224A (zh) 一种主动式隧道轮廓标及隧道交通诱导系统
CN209116250U (zh) 全偏光隧道透镜
CN205118873U (zh) 一种汽车前照灯用透镜结构
CN202782871U (zh) 汽车
CN202349833U (zh) 含有昼行灯功能的复合式雾灯装置
CN214501099U (zh) 一种一体化配光透镜的led后组合尾灯
CN201544855U (zh) 带有led箭头转向灯和led车身灯的汽车外后视镜
CN209026640U (zh) 一种汽车室内顶灯总成面罩结构
CN202074386U (zh) 汽车用前大灯
CN212835074U (zh) 一种防眩光诱导标
CN201849385U (zh) 一种汽车前组合灯
CN202132878U (zh) 近光带有明暗截止线的汽车前照灯led光学组件
CN220724756U (zh) 一种发光路沿石
CN205690099U (zh) 具有软体照射面的led路灯
CN201666536U (zh) 车用近光灯透镜
CN205227124U (zh) 新型日间行车灯
CN205768966U (zh) 一种货车边角提示灯
CN214143377U (zh) 一种地面投影警示装置
CN218757087U (zh) 一种道路标线的提示装置
CN217113754U (zh) 标志灯亮度控制结构凹槽式异型遮光结构
CN216591523U (zh) 一种制动灯光学系统及汽车
CN220728018U (zh) 一种卡车灯体结构
CN216480783U (zh) 一种防眩目双光复合配光带提神警示功能的低位照明装置
CN210179527U (zh) 一种新型车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