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14273U - 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14273U
CN209114273U CN201821833503.7U CN201821833503U CN209114273U CN 209114273 U CN209114273 U CN 209114273U CN 201821833503 U CN201821833503 U CN 201821833503U CN 209114273 U CN209114273 U CN 209114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ve
conductive rod
layer
filter layer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35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卫平俊
吴明光
汪晓光
任世俊
高卫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ngtong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ngtong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ngtong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ngtong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335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14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14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14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涉及路面技术领域,其自下而上包括底基层、混凝土基层、联结层、过滤层、沥青透水面层;所述过滤层内设置有导热棒一,导热棒一从过滤层向上延伸至沥青透水面层内,导热棒一的底部距过滤层底部间隔设置,导热棒一的顶部距沥青透水面层顶部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沥青路面温度,减轻路面由高温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热岛效应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与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以其平整度高、行车舒适性好、噪音低等多种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以及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中。据统计,我国在建、重建或大中修的高速公路中90%以上采用了沥青路面。沥青作为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沥青路面性能易受荷载与温度的影响。
现有的,由于沥青对太阳热的高吸收率使沥青路面表面温度高达60℃以上,极端天气情况下可到80℃以上,已超过道路沥青的软化点温度,且随着温度升高,变形量愈大,使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受到严峻的考验,产生热稳性病害,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交通安全;同时,蓄积了大量热量的沥青路面不断释放热量导致周围气温升高,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目的是降低沥青路面温度,减轻路面由高温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热岛效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自下而上包括底基层、混凝土基层、联结层、过滤层、沥青透水面层;所述过滤层内设置有导热棒一,导热棒一从过滤层向上延伸至沥青透水面层内,导热棒一的底部距过滤层底部间隔设置,导热棒一的顶部距沥青透水面层顶部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热棒一使路面上的热量沿导热棒一传输至路面内,避免路面表层温度过热,由于沥青透水面层为黑色,导致路面受太阳直射后温度较高,使得路面的寿命较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棒一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热棒一垂直的导热棒二,导热棒二延伸至道路两侧的土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棒二与导热棒一垂直连接,使导热棒一上的温度传输到导热棒二上,导热棒二上的热量散发到路面两侧土层内,较小导热棒二热量对路面造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棒一顶部设置有导热棒三,导热棒三自与导热棒一接触部位向外延伸,顶部延伸至透水面层内且距透水面层顶部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热棒三,使面层上的热量沿导热棒三传输到导热棒二一,使路面上的热量可以均匀的吸收到导热棒三上,导热棒三的热量可以散发至路面内一部分,剩余的传输到导热棒二上,散热较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基层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槽,基层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圆槽使用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与圆槽配合使用,使底基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连接较为紧密,基层与底基层之间不会发生层移,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青透水面层与第一混凝土基层之间还设置有一过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过滤层使雨水经过过滤后再排出,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层包括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双层过滤,过滤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层与隔热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沿防水层上端面流入到路面两侧,避免雨水渗到底基层内,避免雨水对路基造成破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基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有一防水粘结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水粘结层,避免防水层产生破裂后雨水从防水层上渗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导热棒一、导热棒二、导热棒三,使路面上的热量传输到路面内,然后传输到路面两侧的土层内,减小太阳照射对路面造成的影响,缓解热岛效应;
2、设置防水层,避免雨水下渗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3、增强底基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的结合度,避免基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发生层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基层;11、圆槽;2、防水粘结层;3、混凝土基层;31、凸块;4、隔热层;5、防水层;6、联结层;7、过滤层;71、上过滤层;72、下过滤层;8、沥青透水面层;9、防护层;91、导热棒一;92、导热棒二;93、导热棒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自下而上包括底基层1、防水粘结层2、混凝土基层3、隔热层4、防水层5、联结层6、过滤层7、沥青透水面层8、防护层9。
参照图1,路面中心处的过滤层7内竖直设置有导热棒一91;导热棒一91从过滤层7向上延伸至沥青透水面层8内,导热棒一91的底部距过滤层7底部间隔设置,导热棒一91的顶部距沥青透水面层8顶部间隔设置;导热棒一91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热棒一91垂直的导热棒二92,导热棒二92与过滤层7底面平行且与过滤层7的底部间隔设置,导热棒二92向远离导热棒一91侧沿伸,且部分露出路面,深入路面两侧的土层内;导热棒一91底部与导热棒二92位于过滤层7内,过滤层7包括上过滤层71和下过滤层72,上过滤层71采用粗砂石铺设而成,下过滤层72采用细砂石铺设而成;过滤层7空隙较大,使导热棒一91与导热棒二92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降温速度较快,避免热量对路面底部的混凝土基层3造成影响;导热棒一91和导热棒二92均采用传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
参照图1,导热棒一91顶部设置有导热棒三93,导热棒三93自与导热棒一91接触部位向外延伸,顶部延伸至沥青透水面层8内且与沥青透水面层8顶部间隔设置,导热棒三93底部位于联结层6内。
参照图1,混凝土基层3的顶部设置有波浪状的凸起,隔热层4铺设在凸起上。
参照图1,底基层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槽11,圆槽11通过压路机压出,压路机上的压轮上带有与圆槽11相配使用的凸起柱;混凝土基层3底部带有配合圆槽11使用的凸块31,这样便使混凝土基层3与底基层1之间连接紧密。
参照图1,底基层1采用水泥稳定土制成,水泥稳定土是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防水粘结层2采用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组成,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固含量大于50%;所述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小于24小时,所述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固化物与水泥混凝土在25℃的粘结力大于2.0MPa,所述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固化物与水泥混凝土在60℃的粘结力大于1.0PMa。混凝土基层3由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构造而成,厚度为400mm;隔热层4为水溶性氟丙烯酸-聚酯型透明隔热层4,该隔热层4是由一种水溶性氟丙烯酸-聚酯型透明隔热树脂材料铺设在混凝土基层3上而形成的层结构,该层结构的厚度为10-15mm;铺设隔热层4为了防止导热棒一91与导热棒二92传输的热量对路面的防水层5以及混凝土基层3造成不良影响。
防水层5采用SBS高聚物改性乳化沥青防水涂料为原料,施工前清理混凝土基层3,喷涂第一遍SBS高聚物改性乳化沥青防水涂料,等表干后再喷涂第二、三遍防水涂料,直到达到理想的厚度,(一般涂膜厚度为0.4mm~0.7mm,其用量为1.6kg/㎡)。
联结层6采用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且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为13%-18%,可以及时排出路面结构中的水分,防止水破坏。沥青透水面层8采用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FC构成,OGFC具有较大的守隙率,一般在18%~25%之间,雨天可使轮胎与路表之问的积水通过混合料内部的连通孔隙排出;防护层9采用改性透水沥青PAC-13制成。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先铺设底基层1,然后在底基层1上通过带有凸起柱的压路机,均匀压出多个圆槽11,然后向上铺设防水粘结层2,然后在防水粘结层2上铺设混凝土基层3、隔热层4、防水层5、过滤层7、在过滤层7铺设导热棒二92和导热棒一91,继续铺设联结层6、在联结层6内铺设导热棒三93,然后铺设沥青透水面层8和防护层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自下而上包括底基层(1)、混凝土基层(3)、联结层(6)、过滤层(7)、沥青透水面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7)内设置有导热棒一(91),导热棒一(91)从过滤层(7)向上延伸至沥青透水面层(8)内,导热棒一(91)的底部距过滤层(7)底部间隔设置,导热棒一(91)的顶部距沥青透水面层(8)顶部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棒一(91)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热棒一(91)垂直的导热棒二(92),导热棒二(92)延伸至道路两侧的土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棒一(91)顶部设置有导热棒三(93),导热棒三(93)自与导热棒一(91)接触部位向外延伸,顶部延伸至透水面层(8)内且距透水面层(8)顶部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槽(11),基层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圆槽(11)使用的凸块(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透水面层(8)与第一混凝土基层(3)之间还设置有一过滤层(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7)包括上过滤层(71)和下过滤层(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7)与隔热层(4)之间设置有防水层(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1)与基层之间设置有一防水粘结层(2)。
CN201821833503.7U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Active CN209114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3503.7U CN209114273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3503.7U CN209114273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14273U true CN209114273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4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3503.7U Active CN209114273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142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3561A (zh) * 2019-08-14 2019-11-15 南京林业大学 降低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热阻以提高层间粘结性能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3561A (zh) * 2019-08-14 2019-11-15 南京林业大学 降低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热阻以提高层间粘结性能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3261B (zh) 一种复合式沥青降温路面上面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52171A (zh) 一种辐射降温涂料
CN209114273U (zh) 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CN209555691U (zh) 一种生态环保彩色透水沥青路面
CN204608547U (zh) 一种多年冻土区用于扩散沥青路面热量的通风路肩
CN107724200B (zh) 一种重载交通的沥青路面结构
CN207619764U (zh) 一种超薄抗凝冰路面养护结构
CN110003671A (zh) 融雪抗车辙剂及路面综合融冰系统
CN209211198U (zh) 一种城市环保路面
CN107793774A (zh) 一种岩沥青改性沥青油磨方法加工工艺
CN203602982U (zh) 一种东北地区乡村生态环保型路面
CN207143634U (zh) 一种恒温沥青路桥面结构
CN112982081B (zh) 一种用于道路的高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20510A (zh) 一种减缓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
CN205223778U (zh) 一种高反射保水阻热多孔水泥路面结构层
CN210975409U (zh) 一种热反射型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
CN208685373U (zh) 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及其就地热再生养护路面结构
CN207619767U (zh) 一种适用于半刚性基层的抗裂型路面结构
CN208415025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草坪砖
CN206858987U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沥青路面结构
CN207794012U (zh) 一种新型水利护坡结构
CN112663420A (zh) 一种热反射型块碎石护坡路基及施工方法
CN213233009U (zh) 一种节能环保沥青路面结构
CN106917334A (zh) 一种沥青路面预养护施工方法
CN207619839U (zh) 一种抗凝冰双层桥面养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