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5992U -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5992U
CN209105992U CN201821793861.XU CN201821793861U CN209105992U CN 209105992 U CN209105992 U CN 209105992U CN 201821793861 U CN201821793861 U CN 201821793861U CN 209105992 U CN209105992 U CN 209105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aising container
raising
parasitic wasp
gau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38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欢欢
任凤山
王咏梅
吴新颖
蒋锡龙
代晓彦
尹向田
宫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rap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rap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rap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rap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217938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5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5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59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人工饲料和果蝇幼虫混合的方式饲养寄生蜂,且在人工饲料底部设有盛接装置,还设有温湿度计,提高成活率。其结构包括上开口的饲养容器,其上沿口通过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的固定环底部的饲养容器左右内侧壁粘接固定设有方形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搁置有弧形的铁丝;所述的铁丝底部设有上开口的纱网袋;所述的饲养容器内底面粘接有圆形的第一滤纸片,纱网袋后侧的饲养容器内壁上粘接有矩形的第二滤纸片;所述的饲养容器外侧还设有固定组件。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果蝇英文俗名fruit fly或vinegar fly,果蝇广泛地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由于其主食为酵母菌,且腐烂的水果易滋生酵母菌,因此在人类的栖息地内如果园,菜市场等地区内皆可见其踪迹。黑腹果蝇是一种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蝇种。它和人类一样分布于全世界,并且在人类的居室内过冬。雌性体长2.5毫米,雄性较之还要小。雄性有深色后肢,可以此来与雌性作区别。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又称铃木氏果蝇,英文名Spotted wing drosophila,1916年最早在日本山梨县草莓果园中发现,斑翅果蝇与黑腹果蝇不同,除取食落地果或受损伤的水果外,雌虫的产卵器为坚硬的锯齿状,可将卵直接产于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果皮较软的果实内,幼虫在果实内取食。
目前,在果树种植领域,蓝莓、黑莓、樱桃、草莓、李子、桃子、葡萄、无花果、猕猴桃和梨等多种浆果及核果类水果的栽培过程中,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果蝇的危害不容忽视。斑翅果蝇可在新鲜葡萄上产卵,其产卵造成的机械损伤以及幼虫孵化后取食导致的果实变软,均会引起葡萄的腐烂,滋生大量微生物,并引起黑腹果蝇的大量产卵、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绝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综合防治意识的增强,利用自然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越来越被接受和使用。果蝇老熟幼虫寄生蜂—锤角细蜂是寄生效果较好的一种寄生蜂,如果进行大量繁殖并进行释放,可对果蝇的防治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然而,国内外关于果蝇寄生蜂的饲养由于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导致寄生蜂死亡率较高,没有一种较为有效的室内大量饲养的装置。
专利号为20152073827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害虫寄生性天敌的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果蝇寄生蜂的分离装置,尤其是一种斑翅果蝇寄生蜂的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分离笼和收集网;分离笼右侧面设有出气孔,分离笼内侧出气孔处设有拦虫网;出气孔处外接导管I,收集网通过导管I与出气孔连通。
上述装置可实现果蝇及其寄生蜂的短期饲养,装置封闭性好,果蝇及其寄生蜂不能逃逸;分离效果好,收集网中不会混入果蝇,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现其有不足之处:1.上述装置是将新采集的受果蝇危害的水果放入分离笼内,操作不规范,且有异味,不利于大规模果蝇寄生蜂的饲养;2.虽然分离笼底部设置粗砂层用于吸收水果腐烂下渗的水分,但是,分离笼内没有设置专门用于盛接腐烂水果的结构,不便于后期的清理;3.上述装置没有设置温湿度显示装置,不利于控制分离笼内的温湿度,不利于随时掌控和调节果蝇寄生蜂的生长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人工饲料和果蝇幼虫混合的方式饲养寄生蜂,可以提高规范性,利于大量繁殖,且在人工饲料底部设有盛接装置,方便后期对漏下的饲料及污物进行处理,还设有温湿度计,便于随时掌控和调节寄生蜂的生长环境,提高存活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上开口的饲养容器,所述的饲养容器整体呈圆柱筒状,其上沿口通过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的上盖包括通过螺纹与饲养容器上沿连接的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上端口粘接固定设有第一纱网;
所述的固定环底部的饲养容器左右内侧壁粘接固定设有方形的第一凸台,所述的第一凸台对称设置,且上表面分别向下嵌有矩形的豁口,豁口与第一凸台内侧面相连通;两个豁口分别与弧形的铁丝两端部焊接的第一固定块卡接,第一固定块整体呈长方体状;
所述的铁丝底部设有上开口的纱网袋,所述的纱网袋的上开口处缝合固定设有环形的布套,所述的布套的左右两侧的外侧壁分别设有通孔,布套中穿置有两根系绳,其中一根系绳的两端部在左侧的通孔穿出并打结固定,另一根系绳的两端部在右侧的通孔中穿出并打结固定,通过向外侧牵拉系绳可扎紧纱网袋,两系绳共同挂置于上方的的铁丝上;
所述的饲养容器内底面粘接有圆形的第一滤纸片,纱网袋后侧的饲养容器内壁上粘接有矩形的第二滤纸片;
所述的纱网袋下方设有弧形的托板,所述的托板左右两端部分别粘接固定设有方形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的第二固定块分别与上方吊杆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吊杆顶部分别固定设有挂钩,所述的挂钩分别与焊接于铁丝底面的套环钩挂连接;
所述的纱网袋左侧的饲养容器内侧壁上竖向排列粘接有一对弧形的第一橡胶卡,第一橡胶卡上共同卡置有竖向放置的温度计;第一橡胶卡后侧的饲养容器内壁上固定设有一对竖向排列的第二橡胶卡,第二橡胶卡上共同卡置有湿度计;
所述的纱网袋下方设有第二纱网,所述的第二纱网呈半圆形,所述的第二纱网边沿缝合有固定架,所述的饲养容器内壁上周向固定设有与固定架搁置配合的矩形的第二凸台;
所述的第二纱网下方设有横管,所述的横管上侧壁间隔设有若干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中卡置有矩形的海绵块,横管的两端部分别穿出饲养容器,右端部通过螺纹设有第一端帽,左端部粘接有竖向的弯头,弯头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端帽;
所述的饲养容器外侧还设有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粘接固定于饲养容器左右外侧面的第一铰接轴,所述的第一铰接轴分别与支杆的顶部铰接,所述的支杆底部通过第二铰接轴与吸盘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饲养容器左右和前后外侧面的弧形固定块,所述的弧形固定块外侧面固定设有撑板,所述的撑板由上往下贯穿旋拧有螺杆,所述的螺杆底部粘接固定有方形的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的饲养容器左右两侧壁分别设有与横管配合的圆形通孔,所述的圆形通孔处内沿粘接有与横管配合的环形的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的饲养容器的底面粘接有圆形的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饲养容器的体积为3-5L。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纱网袋中放入琼脂球,并在琼脂球外部包裹提前配制好的人工饲料,以黑腹果蝇老熟幼虫为寄主,混合于人工饲料内,人工饲料可以通过纱网袋紧紧包裹,并通过系绳悬挂于铁丝上,再通过向饲养容器内释放寄生蜂产卵,从而实现对果蝇寄生蜂的饲养,区别于之前在饲养容器内放置新采集的受果蝇危害的水果,利于寄生蜂饲养的规范性,同时利于保护周围的环境。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纱网袋下方设置弧形托板,可以对纱网袋中漏下的饲料和污物起到盛接的作用,利于饲养容器内部的洁净性,且弧形托板通过挂钩钩挂于套环上,便于后期的拆卸清理。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饲养容器侧壁固定温度计和湿度计,从而方便工作人员随时观察监测饲养容器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以便做出相应的调节,从而利于保持寄生蜂所需的正常的生长环境,进而利于提高存活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托板底部设置第二纱网,可以对新生的寄生蜂提供栖息活动的场所,利于寄生蜂的健康生长。
5.本实用新型通过饲养容器底部横向穿置的横管和海绵块,可以通过左侧的弯头向内部注入营养液,海绵块作为营养液的储放载体,防止营养液短时间内干涸,营养液可供新生寄生蜂食用,利于新生寄生蜂的生长。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饲养容器外侧设置固定组件,可以对饲养容器起到固定作用,有利于饲养容器的稳定性,避免不慎碰倒饲养容器影响寄生蜂生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横管与海绵块卡置配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上盖打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纱网袋打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
1.饲养容器;11.固定环;111.第一纱网;12.第一凸台;121,豁口;13.第一过滤纸;14.第二滤纸;15.第二凸台;16.第一橡胶卡;17.第二橡胶卡;18.圆形通孔;
2.铁丝;20.第一固定块;21.套环;22.吊杆;23.第二固定块;24.托板;
3.琼脂球;31.人工饲料;311.果蝇幼虫;32.纱网袋;33.环形布套;331.通孔;34.系绳;
4.第二纱网;41.固定架;
5.横管;51.矩形通孔;511.海绵块;52.弯头;521.第二端帽;53.第一端帽;
6.温度计;
7.湿度计;
8.固定组件;81.支杆,82.第一铰接轴;83.第二铰接轴;831.吸盘;84.弧形固定块;85.撑板;86.螺杆;87.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结构包括上开口的饲养容器1,饲养容器1为透明塑料材质(便于观察内部情况),所述的饲养容器1整体呈圆柱筒状,其上沿口通过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的上盖包括通过螺纹与饲养容器1上沿(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连接的固定环11(工程塑料,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固定环11上端口粘接固定设有第一纱网111(网孔为100目)。饲养容器提供寄生蜂饲养的场所,上盖可以防止寄生蜂的逃逸,同时第一纱网可以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所述的饲养容器的体积为3-5L(本实施例为4L),为寄生蜂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环11底部的饲养容器1左右内侧壁粘接固定设有方形的第一凸台12(工程塑料),所述的第一凸台12左右对称设置,且上表面分别向下嵌有矩形的豁口121,豁口121与第一凸台12内侧面相连通(便于搁置铁丝),两个豁口121分别与弧形的铁丝2两端部焊接的第一固定块20卡接,第一固定块20整体呈长方体状(防止铁丝转动)。铁丝方便后面挂置纱网袋。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铁丝2底部设有上开口的纱网袋32,所述的纱网袋32的上开口处缝合固定设有环形的布套33,所述的布套33的左右两侧的外侧壁分别设有通孔331,布套33中穿置有两根系绳34,其中一根系绳34的两端部在左侧的通孔331穿出并打结固定,另一根系绳34的两端部在右侧的通孔331中穿出并打结固定,通过向外侧牵拉系绳34可扎紧纱网袋32,两系绳34共同挂置于上方的的铁丝上。使用时,以黑腹果蝇老熟幼虫为寄主,混合于提前配制好的人工饲料内,包裹于琼脂球外,使用可伸缩性纱网袋将其紧紧包裹(以保证黑腹果蝇幼虫钻出,供寄生蜂寄生),悬挂于铁丝上。以黑腹果蝇幼虫:寄生蜂=50:1的比例,放置寄生蜂,立刻悬紧网盖,放置于适宜温度(25摄氏度)和湿度(50%)下,3-4天后,将存活的寄生蜂更换新的饲养装置,直至寄生蜂全部死亡。下一代寄生蜂出蜂后,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扩繁饲养。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琼脂球可用模具制作,保证寄主人工饲料的湿度,从而提高寄主的存活率,但琼脂球、寄主人工饲料和寄主的总体直径应控制在8-10cm(本实施例为9cm),以避免由于湿度过大而导致人工饲料发霉变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饲养容器1内底面粘接有圆形的第一滤纸片13,纱网袋32后侧的饲养容器1内壁上粘接有矩形的第二滤纸片14。第一滤纸片和第二滤纸片能够保证饲养容器内干燥,未寄生的黑腹果蝇幼虫羽化为成虫后可由于湿度和营养缺乏而死亡,避免其继续产卵,影响寄生蜂饲养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纱网袋32下方设有弧形的托板24(工程塑料),所述的托板24左右两端部分别粘接固定设有方形的第二固定块23(工程塑料),所述的第二固定块23分别与上方吊杆22(工程塑料)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吊杆22顶部分别固定(粘接)设有挂钩(图中未标记),所述的挂钩分别与焊接于铁丝2底面的套环21(不锈钢)钩挂连接。托板可以对纱网袋中漏下的饲料和污物起到盛接的作用,利于饲养容器内部的洁净性,且弧形托板通过挂钩钩挂于套环上,便于后期的拆卸清理。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纱网袋32左侧的饲养容器1内侧壁上竖向排列粘接有一对弧形的第一橡胶卡16,第一橡胶卡16上共同卡置有竖向放置的温度计6。第一橡胶卡16后侧的饲养容器1内壁上固定(粘接)设有一对竖向排列的第二橡胶卡17,第二橡胶卡17上共同卡置有湿度计7。温度计和湿度记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随时观察监测饲养容器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以便做出相应的调节(通过空调调节室温),从而利于保持寄生蜂所需的正常的生长环境,进而利于提高存活率。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纱网袋32下方设有第二纱网4,所述的第二纱网4(网孔为50目)呈半圆形,所述的第二纱网4边沿缝合有固定架41(铁丝,围绕第二纱网一周),所述的饲养容器1内壁上周向固定设有与固定架搁置配合的矩形的第二凸台15(工程塑料,粘接)。可以对新生的寄生蜂提供栖息活动的场所,利于寄生蜂的健康生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纱网4下方设有横管5(工程塑料),所述的横管5上侧壁间隔设有若干矩形通孔51,矩形通孔51中卡置有矩形的海绵块511,横管5的两端部分别穿出饲养容器1,右端部通过螺纹设有第一端帽53,左端部粘接有竖向的弯头52,弯头52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端帽521。打开第二端帽,可以通过弯头顶部向内部注入营养液,海绵块作为营养液的储放载体,防止营养液短时间内干涸,营养液可供新生寄生蜂食用,利于新生寄生蜂的生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饲养容器1外侧还设有固定组件8(后面将详述)。可以对饲养容器起到固定作用,有利于饲养容器的稳定性,避免不慎碰倒饲养容器影响寄生蜂生长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组件8包括粘接固定于饲养容器1左右外侧面的第一铰接轴82(工程塑料),所述的第一铰接轴82分别与支杆81(工程塑料)的顶部铰接,所述的支杆81底部通过第二铰接轴83(工程塑料)与吸盘831的顶部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吸盘吸附在光滑的工作台上,可以对饲养容器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有效防止不慎碰倒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饲养容器1左右两侧壁分别设有与横管5配合的圆形通孔18,所述的圆形通孔18处内沿粘接有与横管5配合的环形的橡胶套(图中未示出)。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寄生蜂的逃逸。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饲养容器1的底面粘接有圆形的橡胶垫(图中未示出)。起到防滑的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结构包括上开口的饲养容器1,饲养容器1为透明塑料材质(便于观察内部情况),所述的饲养容器1整体呈圆柱筒状,其上沿口通过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的上盖包括通过螺纹与饲养容器1上沿(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连接的固定环11(工程塑料,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固定环11上端口粘接固定设有第一纱网111(网孔为100目)。饲养容器提供寄生蜂饲养的场所,上盖可以防止寄生蜂的逃逸,同时第一纱网可以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所述的饲养容器的体积为3-5L(本实施例为5L),为寄生蜂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环11底部的饲养容器1左右内侧壁粘接固定设有方形的第一凸台12(工程塑料),所述的第一凸台12左右对称设置,且上表面分别向下嵌有矩形的豁口121,豁口121与第一凸台12内侧面相连通(便于搁置铁丝),两个豁口121分别与弧形的铁丝2两端部焊接的第一固定块20卡接,第一固定块20整体呈长方体状(防止铁丝转动)。铁丝方便后面挂置纱网袋。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铁丝2底部设有上开口的纱网袋32,所述的纱网袋32的上开口处缝合固定设有环形的布套33,所述的布套33的左右两侧的外侧壁分别设有通孔331,布套33中穿置有两根系绳34,其中一根系绳34的两端部在左侧的通孔331穿出并打结固定,另一根系绳34的两端部在右侧的通孔331中穿出并打结固定,通过向外侧牵拉系绳34可扎紧纱网袋32,两系绳34共同挂置于上方的的铁丝上。使用时,以黑腹果蝇老熟幼虫为寄主,混合于提前配制好的人工饲料内,包裹于琼脂球外,使用可伸缩性纱网袋将其紧紧包裹(以保证黑腹果蝇幼虫钻出,供寄生蜂寄生),悬挂于铁丝上。以黑腹果蝇幼虫:寄生蜂=50:1.5的比例,放置寄生蜂,立刻悬紧网盖,放置于适宜温度(26摄氏度)和湿度(51%)下,3-4天后,将存活的寄生蜂更换新的饲养装置,直至寄生蜂全部死亡。下一代寄生蜂出蜂后,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扩繁饲养。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琼脂球可用模具制作,保证寄主人工饲料的湿度,从而提高寄主的存活率,但琼脂球、寄主人工饲料和寄主的总体直径应控制在8-10cm(本实施例为10cm),以避免由于湿度过大而导致人工饲料发霉变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饲养容器1内底面粘接有圆形的第一滤纸片13,纱网袋32后侧的饲养容器1内壁上粘接有矩形的第二滤纸片14。第一滤纸片和第二滤纸片能够保证饲养容器内干燥,未寄生的黑腹果蝇幼虫羽化为成虫后可由于湿度和营养缺乏而死亡,避免其继续产卵,影响寄生蜂饲养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纱网袋32下方设有弧形的托板24(工程塑料),所述的托板24左右两端部分别粘接固定设有方形的第二固定块23(工程塑料),所述的第二固定块23分别与上方吊杆22(工程塑料)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吊杆22顶部分别固定(粘接)设有挂钩(图中未标记),所述的挂钩分别与焊接于铁丝2底面的套环21(不锈钢)钩挂连接。托板可以对纱网袋中漏下的饲料和污物起到盛接的作用,利于饲养容器内部的洁净性,且弧形托板通过挂钩钩挂于套环上,便于后期的拆卸清理。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纱网袋32左侧的饲养容器1内侧壁上竖向排列粘接有一对弧形的第一橡胶卡16,第一橡胶卡16上共同卡置有竖向放置的温度计6。第一橡胶卡16后侧的饲养容器1内壁上固定(粘接)设有一对竖向排列的第二橡胶卡17,第二橡胶卡17上共同卡置有湿度计7。温度计和湿度记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随时观察监测饲养容器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以便做出相应的调节(通过空调调节室温),从而利于保持寄生蜂所需的正常的生长环境,进而利于提高存活率。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纱网袋32下方设有第二纱网4,所述的第二纱网4(网孔为80目)呈半圆形,所述的第二纱网4边沿缝合有固定架41(铁丝,围绕第二纱网一周),所述的饲养容器1内壁上周向固定设有与固定架搁置配合的矩形的第二凸台15(工程塑料,粘接)。可以对新生的寄生蜂提供栖息活动的场所,利于寄生蜂的健康生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纱网4下方设有横管5(工程塑料),所述的横管5上侧壁间隔设有若干矩形通孔51,矩形通孔51中卡置有矩形的海绵块511,横管5的两端部分别穿出饲养容器1,右端部通过螺纹设有第一端帽53,左端部粘接有竖向的弯头52,弯头52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端帽521。打开第二端帽,可以通过弯头顶部向内部注入营养液,海绵块作为营养液的储放载体,防止营养液短时间内干涸,营养液可供新生寄生蜂食用,利于新生寄生蜂的生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饲养容器1外侧还设有固定组件8(后面将详述)。可以对饲养容器起到固定作用,有利于饲养容器的稳定性,避免不慎碰倒饲养容器影响寄生蜂生长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粘接)于饲养容器1左右和前后外侧面的弧形固定块84(工程塑料),所述的弧形固定块84外侧面固定(粘接)设有撑板85,所述的撑板85由上往下贯穿旋拧有螺杆86,所述的螺杆86底部粘接固定有方形的橡胶块87。使用时,通过向下旋拧螺杆,使得橡胶块抵住工作台,即可对饲养容器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有效防止不慎碰倒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饲养容器1左右两侧壁分别设有与横管5配合的圆形通孔18,所述的圆形通孔18处内沿粘接有与横管5配合的环形的橡胶套(图中未示出)。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寄生蜂的逃逸。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饲养容器1的底面粘接有圆形的橡胶垫(图中未示出)。起到防滑的作用。
与传统的饲养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寄主和寄生蜂比例范围的设定,保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节省成本;琼脂球和伸缩性网袋的使用,可使操作简单快捷,且保证大小均匀,以便于量化饲养。另外,本装置中琼脂球和滤纸的结合,保证湿度的可控性,提高黑腹果蝇幼虫的存活率,并减少未被寄生的果蝇的干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饲养人员及时更换饲养装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上开口的饲养容器(1),所述的饲养容器(1)整体呈圆柱筒状,其上沿口通过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的上盖包括通过螺纹与饲养容器上沿连接的固定环(11),所述的固定环(11)上端口粘接固定设有第一纱网(111);
所述的固定环(11)底部的饲养容器(1)左右内侧壁粘接固定设有方形的第一凸台(12),所述的第一凸台(12)对称设置,且上表面分别向下嵌有矩形的豁口(121),豁口与第一凸台(12)内侧面相连通;两个豁口(121)分别与弧形的铁丝(2)两端部焊接的第一固定块(20)卡接,第一固定块(20)整体呈长方体状;
所述的铁丝(2)底部设有上开口的纱网袋(32),所述的纱网袋(32)的上开口处缝合固定设有环形的布套(33),所述的布套(33)的左右两侧的外侧壁分别设有通孔(331),布套(33)中穿置有两根系绳(34),其中一根系绳(34)的两端部在左侧的通孔(331)穿出并打结固定,另一根系绳(34)的两端部在右侧的通孔(331)中穿出并打结固定,通过向外侧牵拉系绳(34)可扎紧纱网袋(32),两系绳(34)共同挂置于上方的铁丝(2)上;
所述的饲养容器(1)内底面粘接有圆形的第一滤纸片(13),纱网袋(32)后侧的饲养容器(1)内壁上粘接有矩形的第二滤纸片(14);
所述的纱网袋(32)下方设有弧形的托板(24),所述的托板(24)左右两端部分别粘接固定设有方形的第二固定块(23),所述的第二固定块(23)分别与上方吊杆(22)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吊杆(22)顶部分别固定设有挂钩,所述的挂钩分别与焊接于铁丝(2)底面的套环(21)钩挂连接;
所述的纱网袋(32)左侧的饲养容器(1)内侧壁上竖向排列粘接有一对弧形的第一橡胶卡(16),第一橡胶卡(16)上共同卡置有竖向放置的温度计(6);第一橡胶卡(16)后侧的饲养容器(1)内壁上固定设有一对竖向排列的第二橡胶卡(17),第二橡胶卡(17)上共同卡置有湿度计(7);
所述的纱网袋(32)下方设有第二纱网(4),所述的第二纱网(4)呈半圆形,所述的第二纱网(4)边沿缝合有固定架(41),所述的饲养容器(1)内壁上周向固定设有与固定架(41)搁置配合的矩形的第二凸台(15);
所述的第二纱网(4)下方设有横管(5),所述的横管(5)上侧壁间隔设有若干矩形通孔(51),矩形通孔(51)中卡置有矩形的海绵块(511),横管(5)的两端部分别穿出饲养容器(1),右端部通过螺纹设有第一端帽(53),左端部粘接有竖向的弯头(52),弯头(52)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端帽(521);
所述的饲养容器(1)外侧还设有固定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组件(8)包括粘接固定于饲养容器(1)左右外侧面的第一铰接轴(82),所述的第一铰接轴(82)分别与支杆(81)的顶部铰接,所述的支杆(81)底部通过第二铰接轴(83)与吸盘(831)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于饲养容器(1)左右和前后外侧面的弧形固定块(84),所述的弧形固定块(84)外侧面固定设有撑板(85),所述的撑板(85)由上往下贯穿旋拧有螺杆(86),所述的螺杆(86)底部粘接固定有方形的橡胶块(8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饲养容器(1)左右两侧壁分别设有与横管(5)配合的圆形通孔(18),所述的圆形通孔(18)处内沿粘接有与横管(5)配合的环形的橡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饲养容器(1)的底面粘接有圆形的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饲养容器(1)的体积为3-5L。
CN201821793861.XU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5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3861.XU CN209105992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3861.XU CN209105992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5992U true CN209105992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386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5992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59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9236A (zh) * 2018-11-01 2019-02-19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9236A (zh) * 2018-11-01 2019-02-19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CN109349236B (zh) * 2018-11-01 2024-03-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8052B (zh) 一种杨梅园果蝇的人工饲养方法及其饲养寄生蜂的步骤
CN101965822B (zh)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甜果螨的方法
CN109496990B (zh) 一种用于室内饲养果蝇寄生蜂的装置及方法
CN109349236A (zh)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CN104222011B (zh) 一种生产捕食螨的新方法
CN105660542B (zh)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206866409U (zh) 一种改进的实蝇寄生蜂释放装置
CN103843726B (zh) 一种人工繁殖蝇蛹佣小蜂的方法
CN102125002A (zh) 一种盲椿象寄生蜂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8782007A (zh) 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
CN105875519B (zh) 以米蛾蛹作为寄主高效繁殖广大腿小蜂的方法
CN111034538A (zh) 一种利用桑枝条培养黑木耳的方法
CN108887246B (zh) 一种适用于西花蓟马采集、饲养及长途运输为一体的多功能装置及方法
CN209105992U (zh) 一种基于果蝇幼虫寄生蜂的室内饲养装置
CN208798561U (zh) 一种橘小实蝇寄生蜂的饲养笼
CN203735281U (zh) 一种蝇蛹金小蜂简易释放装置
CN105028333A (zh) 一种人工室内大量饲养果梢斑螟的方法
CN1034464A (zh) 中、高档香蕉生产技术
CN104222013B (zh) 一种大量生产智利小植绥螨的方法
CN104222012B (zh) 一种利用叶螨大量生产捕食螨的方法
CN108064582B (zh)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设施
CN103798191A (zh) 一种防治杨梅果园果蝇使用家蝇蝇蛹替代果蝇蝇蛹繁育寄生蜂的方法
Ragupathi et al. Optimizing the growth conditions and adopting new methods growing oyster and milky mushrooms in same conditions
CN108849232A (zh) 一种富硒秀珍菇的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96368B (zh) 一种利用黑腹果蝇生产果蝇寄生蜂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