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9596U -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9596U
CN209089596U CN201821895575.4U CN201821895575U CN209089596U CN 209089596 U CN209089596 U CN 209089596U CN 201821895575 U CN201821895575 U CN 201821895575U CN 209089596 U CN209089596 U CN 209089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ing water
soil
rooted salvia
infusion system
salvia r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955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占婷婷
李晓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ih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uih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uih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uih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955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9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9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95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属于中药材的种植灌输技术领域。灌输系统包括水箱,其连接有营养液进液管、自来水管和出液管,自来水管与出液管设置在水箱的相对的侧壁上,出液管的末端设置有多根滴灌管道,在每根滴灌管道上还设置有数个纳米微孔管。本实用新型的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同时使得土壤得到改善,实现了高精度,无土壤选择性的全自动灌溉,方便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的种植灌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
背景技术
丹参分为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oza Bge.f.alba)是丹参的白花变型,其花冠为白色或淡黄色,白花丹参属稀有罕见的名贵中药材。白花丹参除具有普通丹参的生物活性和用途外,其所含丹参酮是紫花丹参的3倍,同时比紫花丹参多出四氢丹参醌和丹参醛两种化合物,相比紫花丹参,白花丹参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对治疗血栓性脉管炎具有独特疗效,除此之外具有祛痰止痛、活血通络、清心除烦的显著功效,且对妇女不孕、月经不调、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疾病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白花丹参中还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诸如锰、镁、铁、锌、钙等元素含量都高于普通丹参几倍,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是丹参族中的极品,因此相较于紫花丹参,白花丹参具有更高的经济效应。经研究发现白花丹参的茎、叶、根中的总黄酮含量均比紫花丹参相应部位高,且白花丹参总丹参酮与酚酸在植株各部分的含量高低顺序为叶>根>花>茎;经研究表明大量的总丹参酮集中在白花丹参的根部,酚酸主要集中在叶中,而在白花丹参的花中两者含量均很低。另外,白花丹参在中成药、酒、茶等的生产中应用广泛,制成的保健茶与酒具有调经活血、祛瘀生新、疏通血管、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衰老、促进睡眠等功效,同时可降低胆固醇高血压,预防脑血栓、抑制心脑血管病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预防冠心病,是性状平和的一味健康保健品,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妇女长期食用,也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人群的理想食品。
尽管白花丹参的市场前景广阔,药用范围不断扩展,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且目前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以及种植条件的局限性,严重影响白花丹参的产业发展。目前,经广泛调查得知现有市面上的白花丹参大部分都是传统的田间种植,在种植期间主要使用农用无机化肥以及化学农药进行防病虫害,因此造成在利用所产的白花丹参叶子与根生产的白花丹参茶与酒,残留较多的化学药剂,不利于身体健康,有悖于食用保健品的初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营养液生产出优质有机生态的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连接有营养液进液管、自来水管和出液管,所述自来水管与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相对的侧壁上,并且所述出液管的末端设置有多根滴灌管道,在每根所述滴灌管道上还设置有数个纳米微孔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还通过管线与曝气机相连接,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搅拌机。
进一步地,在所述营养液进液管、所述自来水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并且所述出液管上还设置有管道泵。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液进液管为PVC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深埋在土壤中的水分传感器,所述水分传感器与控制所述阀门的阀门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运用特有的创新活水灌输系统,在地表下10公分处埋入纳米微孔管,以将空气中的氧、氮、碳等引入土壤中,使得土壤处于充氧状态,有利于好氧菌的大量繁殖与扩增,逐渐使得土地结构差点的土壤逐渐恢复地力。本实用新型利用新型的种植方法栽培白花丹参,解决了现今白花丹参种植出现的连作障碍,以及有机耕作的最大障碍-酸雨危害等导致的低产低质量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白花丹参在用作保健品存在化学药剂残留的健康问题,开创稳定、高质高量、无农药化肥、省水节能、免翻耕、可连作的农作法,解决了现今有机生产质量与产量不均、设施农业高耗能等难题,同时对全球暖化问题更能发挥较佳的缓解作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活水灌输系统栽培的白花丹参,在连作栽培过程中,不会发生因未翻耕发生缺氧烂根生病等问题,进而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同时问题土壤也得到改善。本实用新型采用特制的有机发酵营养液,通过活水灌输系统的微渗透原理,使得水箱内的混合有机发酵营养液在微渗的作用下,从土壤层下的滴灌管道持续渗入土壤中,小型曝气机对水体持续曝气,有机发酵营养液经PVC管路通过液位压被压入密闭的水箱中,使得水中混有有机发酵营养液、空气、水的混合液通过纳米微孔管在土壤中释放出来,被白花丹参根系吸收。
利用此活水灌输系统,对白花丹参苗株地下根系进行自动灌输施肥,使得苗株所生长的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有机发酵液通过水、空气混合后进入苗株根系处土壤,土壤中的微生物在此适宜条件下大量活化增繁,同时苗株所需的养分彻底发酵、分解、熟成,为丹参植株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微量元素。此生态栽培技术无农药化肥,省水节能以及免翻耕可连作的生产出高产高质量的有机白花丹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水箱;2、曝气机;3、营养液罐;4、管道泵;5、滴灌管道;6、纳米微孔管;7、营养液进液管;8、自来水管;9、出液管;10、管线;11、阀门;12、搅拌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生产有机生态的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如图1所示,该活水灌输系统包括水箱1,水箱1连接有营养液进液管7、自来水管8和出液管4,营养液进液管7为PVC管。其中,营养液进液管7将水箱1与营养液罐3连通,自来水管8与出液管4设置在水箱1的相对的侧壁上,并且出液管4的末端设置有多根滴灌管道5,在每根滴灌管道5上还设置有数个纳米微孔管6。
如图所示,水箱1还通过管线10与曝气机2相连接,管线10穿过水箱1伸入到水箱1中,并且在水箱1内设置有搅拌机12。曝气机2产生的气体通过管线10进入水箱1内,在水箱1内的管线10的末端安装有一个纳米曝气头,从而使得气体从曝气头进入水体内,增加灌溉营养混合液的溶解氧值;在水箱1内设置的搅拌机7,不仅利于微生物菌的扩繁,而且使得水和营养液混合均匀。
此外,在营养液进液管7、自来水管8和出液管9上均设置有阀门11,用于控制营养液进液管7、自来水管8和的打开/闭合,根据所灌溉的土壤情况,可以随时调整相应的管道的流量大小,并且出液管9上还设置有管道泵4。
进一步,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还包括深埋在土壤中的水分传感器(未图示),水分传感器与控制阀门11的阀门控制器(未图示)连接。控制器根据土壤的干湿度值自动控制阀门11的开关,并且根据白花丹参不同生长时期所需养分与水分要求,提前设定好土壤的干湿度值,控制器将精确地控制土壤干湿度,使其保持在设定范围内,用土壤湿度控制自动灌溉,实现了高精度,无土壤选择性,低成本的全自动灌溉,方便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用于一种应用于上述的活水灌输系统的白花丹参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利用发酵的复合菌剂制备白花丹参栽培发酵营养液;
步骤2:深翻、整地、施加有机肥、筑垄做栽培床,优选地,所述栽培床的床宽为1m-1.2m,床高为25cm-30cm,床间沟宽为35cm-40cm;将纳米微孔管6依次预埋入栽培床内,并且在纳米微孔管6上覆盖竹炭粉和细炉渣,优选地竹炭粉和细炉渣两者之和的厚度为5-10cm;步骤3:在筑好的栽培床上种植白花丹参苗,优选地种植行距为20-25cm×20-25cm,丛植,1穴2-4株,穴深为5cm-10cm。
为了能够确保白花丹参的良好生长,在种植白花丹参苗9-11天后,可以在种植的行间进行1次锄草,并且在种植白花丹参苗60-80天后,采剪白花丹参叶子,由于总丹参酮与酚酸主要存在于白花丹参的叶子中。此外,为了确保白花丹参苗的生长温度,优选在生态大棚内整地筑床。
此外,在制备白花丹参栽培发酵营养液之前先制备复合菌剂,并且将制备的复合菌剂进行发酵,备用。
其中,制备复合菌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包含芽孢杆菌、固氮菌、啤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和纤维单胞菌的复合菌种分别斜面接种于31℃培养箱内培养活化,将菌种接种入含麦芽汁种子的培养基内进行活化培养,然后按照10%接种量将活化后的菌液接种入液态培养基内扩繁,然后在31℃、200rpm条件下培养18-24h;
步骤2:继续进行复合菌剂扩大培养,在发酵开始时,先接入5%固氮菌,24h后接入其他几种菌15%接种量,总计接种量为20%,然后在31℃,200rpm条件下培养1-2天,其他几种菌为芽孢杆菌、啤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纤维单胞菌;
步骤3:将获得的液态复合菌液接种入待发酵的发酵培养器中,在31℃条件下混匀、微搅拌,发酵2天后,获得复合菌菌液,待用。
进一步,制备白花丹参栽培发酵营养液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麦麸50kg、麦芽汁17kg、豆饼10kg、菜饼10kg、灭菌后的蚕沙5kg、骨粉5kg、玉米粉20kg、小麦秸粘杆粉10kg、磷酸氢二钾0.02%、硫酸镁0.02%和氯化钠0.02%加水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接种15%的复合菌菌液,在31℃,200rpm条件下发酵2-4天后得到白花丹参栽培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营养液,储存于营养液罐(3)中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促进根部生长发育,白花丹参的种植土壤选用肥沃的沙质土壤,并且新添加的新沙质土壤的厚度为60cm,从而保证土层足够肥沃深厚,土壤养育并不是直接在土壤表面施肥,而是地底下的整个灌溉系统富含营养,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营养液直接被输送到植物根部。白花丹参的优质栽培,不仅和优质的土壤有关,且受温度、湿度以及日照强度综合影响,大棚顶端的日照网可以根据日照的强度来控制大棚内的温度,还有通过纳米微孔管6加湿土壤,从而实现调节土壤湿度以及棚内室温目的。
为了保持白花丹参植株生长所需的土壤湿度,将滴灌管道5预埋在种植土壤以下10cm处,并且通过设置于其上的数个纳米微孔管6将具有营养液的活水灌输到地表下,经过日晒,水分由下至上不断的进行蒸腾,使得压实的土壤中的水与空气不断进行更新,同时在蒸腾的过程中,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不断的带出到土壤表面,从而使得土壤得到洗涤与净化,经过整个过程,原先连作障碍的土地土壤缺氧的状态得到改善,同时土壤中积累的过量有机质与有害物质如氨氮不断的得到释放,形成活化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活水灌输系统以及大棚培育的方式提供的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水,有益微生物在不断的生灭中创造大量有益植物生长的能量与养分,通过活水灌溉系统,将水氧发酵肥料混合后,通过位压差将混合液输送到植物根系,同时在土壤的表层与地底下创造出不同的土壤湿度与气候条件,有助于促进作物生长;同时空气、阳光、活水作为活性基础,以强化或恢复土壤地力、帮助白花丹参健康成长、提高指标成分为目标。此系统可以保证植株的最佳生长条件,经过日晒后与自动化活水灌溉系统在水分蒸腾的作用下使得栽培土壤可保持高湿度与高氧量状态,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湿度、温度、空气等有利条件,在增加土壤的活力同时大大促进白花丹参根部的快速生长。种植过程中免农药、免化肥、免翻耕、不用客土、可连作,越种地力越强,可提升土质活性,能大幅降低病虫害。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5)

1.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连接有营养液进液管(7)、自来水管(8)和出液管,所述自来水管(8)与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水箱(1)的相对的侧壁上,并且所述出液管的末端设置有多根滴灌管道(5),在每根所述滴灌管道(5)上还设置有数个纳米微孔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还通过管线(10)与曝气机(2)相连接,所述水箱(1)内设置有搅拌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营养液进液管(7)、所述自来水管(8)和所述出液管(9)上均设置有阀门(11),并且所述出液管(9)上还设置有管道泵(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进液管(7)为PVC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水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深埋在土壤中的水分传感器,所述水分传感器与控制所述阀门(11)的阀门控制器连接。
CN201821895575.4U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89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95575.4U CN209089596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95575.4U CN209089596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9596U true CN209089596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0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9557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89596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95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8411A (zh) * 2018-11-16 2019-01-25 苏州瑞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及其栽培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8411A (zh) * 2018-11-16 2019-01-25 苏州瑞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及其栽培方法
CN109258411B (zh) * 2018-11-16 2024-01-12 苏州瑞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花丹参的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9581B (zh) 一种有机番茄健康栽培方法
CN105850690A (zh) 一种铁皮石斛栽培基质
CN105325141A (zh) 一种樱桃番茄基质栽培方法
CN102550244B (zh) 一种提高黄芪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7371785A (zh) 一种人工栽培羊肚菌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9258411B (zh) 一种白花丹参的栽培方法
CN109997607B (zh) 仿野生长根菇的栽培方法
CN104285664A (zh) 一种鸡腿菇高效栽培方法
CN103503696A (zh) 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06386101A (zh) 防止哈密瓜裂果的种植方法
CN107455126A (zh) 一种提高哈密瓜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9076915A (zh) 一种南川百合的繁殖方法
CN106332721A (zh) 一种蜜柚的种植方法
CN105993530B (zh) 一种甘蔗套种高温型食用菌的方法
CN113179854B (zh)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07593017A (zh) 沙漠地家庭农场及沙漠治理方法
CN107455250A (zh) 一种用于天麻的栽培方法
CN106941928A (zh) 一种桑黄的种植方法
CN209089596U (zh) 一种白花丹参的活水灌输系统
CN104285674B (zh) 一种利用网袋墙式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09136150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液体菌剂及其应用
CN104871820A (zh) 金福菇的栽培方法
CN107396754A (zh) 一种富硒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6941930A (zh) 一种块菌的栽培方法
CN106358968A (zh) 一种提高毛葡萄产量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