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7457U - 线缆对中装置和线缆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线缆对中装置和线缆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7457U
CN209087457U CN201822090050.XU CN201822090050U CN209087457U CN 209087457 U CN209087457 U CN 209087457U CN 201822090050 U CN201822090050 U CN 201822090050U CN 209087457 U CN209087457 U CN 209087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upport
centralising device
shell por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00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OST MECHA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OST MECHA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OST MECHA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OST MECHA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00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7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7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7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线缆对中装置和线缆生产系统。线缆对中装置包括基座和线缆支撑单元,所述线缆支撑单元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基座面上,所述线缆支撑单元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基座面,其中,所述线缆支撑单元包括供线缆穿过的支撑通道。由于线缆支撑单元形成有支撑通道,这样,线缆可以从支撑通道穿过而通过该支撑通道进行支撑,避免被夹持下左右晃动而损伤表皮层,同时,由于线缆支撑单元能够转动地设置,这样,线缆生产过程中即便发生左右晃动,线缆将带动线缆支撑单元相应地转动,避免线缆被硬性折弯,这样,该线缆对中装置可有效缓解或避免对线缆的硬性折弯及线缆表皮层的损坏,提升了线缆的质量。

Description

线缆对中装置和线缆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对中装置和一种线缆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线缆行业的高速发展,几乎所有的重大项目和设备对线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性能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线缆行业大多采用立塔式高压线生产线进行线缆生产,由于立塔式高压线生产线能够很好的保证线缆在硫化阶段的圆柱度,并确保线缆的高质量,所以一直被沿用下来。
其中,该电缆生产线包括电缆线水箱出口电缆自动对中机构,由于电缆在生产过程中,有不可避免的左右晃动现象,因此该电缆自动对中机构能够在线缆生产中对线缆进行对中。目前的电缆自动对中机构为硬性的机械夹持结构,容易对电缆硬性折弯,或者对电缆的表层皮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这将严重影响线缆质量和性能,从而使得生产出的线缆不符合质量要求,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对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线缆生产时线缆容易被硬性折弯或线缆表层皮被损伤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缆对中装置,该线缆对中装置包括基座和线缆支撑单元,所述线缆支撑单元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基座面上,所述线缆支撑单元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基座面,其中,所述线缆支撑单元包括供线缆穿过的支撑通道。
由于线缆支撑单元形成有支撑通道,这样,线缆可以从支撑通道穿过而通过该支撑通道进行支撑,避免被夹持下左右晃动而损伤表皮层,同时,由于线缆支撑单元能够转动地设置,这样,线缆生产过程中即便发生左右晃动,线缆将带动线缆支撑单元相应地转动,避免线缆被硬性折弯,这样,该线缆对中装置可有效缓解或避免对线缆的硬性折弯及线缆表皮层的损坏,提升了线缆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支撑单元能够在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上调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通道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柔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支撑单元包括具有所述支撑通道的支撑壳体,其中,所述支撑壳体为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柔性壳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壳体为尼龙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分别转动地设置的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别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以凹腔相互朝向的方式设置以使得两者的凹腔一起形成所述支撑通道。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回转轴承,所述线缆支撑单元包括一个所述回转轴承上转动地设置的第一支座和另一个所述回转轴承上转动地设置的第二支座,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二壳体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座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周面之间连接有柔性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件为弹簧;和/或,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能够沿着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相对于各自的所述回转轴承调整位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生产系统,所述线缆生产系统包括支架和以上任意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其中,沿着线缆输出方向,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线缆对中装置上游的能够根据生产不同线缆规格进行预调的托辊。这样,如上所述的,该线缆生产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生产出的线缆质量可靠。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缆对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从支撑通道穿过的线缆;
图2为图1所示的线缆对中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并未显示线缆;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缆生产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线缆支撑单元,3-支撑通道,4-线缆,5-第一壳体部,6- 第二壳体部,7-回转轴承,8-第一支座,9-第二支座,10-支架,11-柔性件,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示例性的线缆对中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对中装置包括基座1和线缆支撑单元2,线缆支撑单元2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基座1的基座面上,线缆支撑单元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基座面,其中,线缆支撑单元2包括供线缆穿过的支撑通道3。
由于线缆支撑单元2形成有支撑通道3,这样,线缆4可以从支撑通道3穿过而通过该支撑通道3进行支撑,避免被夹持下左右晃动而损伤表皮层,同时,由于线缆支撑单元2能够转动地设置,这样,线缆生产过程中线缆4即便发生左右晃动,线缆4将带动线缆支撑单元2相应地转动,避免线缆4被硬性折弯,这样,该线缆对中装置可有效缓解或避免对线缆 4的硬性折弯及线缆表皮层的损坏,提升了线缆4的质量。
进一步地,在实际生产线缆中,线缆可能会上下跳动或晃动,因此,为了更进一步防止线缆被硬性折弯或线缆表皮层被损坏,优选地,线缆支撑单元2能够在转动轴线的方向上调整位置,这样,线缆上下跳动或晃动时,线缆支撑单元2将相应地上下调整位置以适应线缆的上下跳动或晃动。
当然,线缆支撑单元2的上下调整位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一种方式中,线缆上下晃动或跳动时将直接带动线缆支撑单元2上下调整位置,例如,线缆支撑单元2的转动轴能够通过轴承转动地设置在基座上,而同时转动轴则能够相对于轴承上下移动。
或者,线缆支撑单元2能够被驱动装置比如电机齿轮齿条驱动,齿条设置在线缆支撑单元2上,电机能够被控制单元控制正反转以带动齿条上下移动,而线缆上下晃动可以被传感器比如位置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实时检测并向控制单元发生信号,以在线缆上下晃动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而控制单元则相应地控制电机,使得电机通过齿条相应地移动线缆支撑单元。
当然,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线缆支撑单元2的上下调整位置的实现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两种方式,不论采用那种方式,只要能够实现线缆支撑单元2实时随线缆上下晃动或跳动而移动即可。
另外,为了更进一步避免对线缆表皮层的损坏,优选地,支撑通道3 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柔性层,比如硅胶层或尼龙层,这样,通过柔性层对线缆4的柔性支撑,可以更进一步避免线缆被刮伤。当然,在线缆通过柔性层移动时,柔性层还可以显著地降低线缆的移动噪声。特别是柔性层为硬度较低且有自润滑作用的尼龙层时,避免线缆被刮伤和降低移动噪声的效果更明显。
当然,支撑通道3的通道壁可以为其他材质,比如金属材质或者陶瓷等,只要支撑通道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柔性层即可。
或者,优选地,为了提升使用周期,同时降低线缆支撑单元2的重量,使得线缆更易于带动线缆支撑单元2转动,更优选地上下调整位置,线缆支撑单元2包括具有支撑通道3的支撑壳体,其中,支撑壳体为转动地设置在基座1上的柔性壳体。也就是,支撑壳体整体通过柔性材料形成。这样,可以避免在支撑通道3的内周面上再形成柔性层。
当然,柔性壳体可以通过适当的柔性材料,比如硬度较低且有自润滑作用的材料制得,优选地,柔性壳体为尼龙壳体。
当然,该尼龙壳体可以为单一完整的壳体,该壳体的内部通道形成为支撑通道3,或者,支撑壳体可以通过两半的壳体部比如两半尼龙壳体相互对接来形成。
或者,如图1和图2所示的,支撑壳体包括分别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转动地设置的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其中,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分别形成有凹腔,凹腔可以具有多种形式比如半圆凹腔,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以凹腔相互朝向的方式设置以使得两者的凹腔一起形成支撑通道3。这样,如图1所示的,线缆4从支撑通道3穿过后,线缆4左右晃动时,将相应地带动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轻微地转动,以适应于线缆4的左右晃动。
当然,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之间可以保持适当的间距,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更易于随线缆4的左右晃动而轻微地转动。
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可以分别直接转动地设置在基座1上,或者,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的底面与基座1 之间保持适当的间距,如图1和图2所示的,基座1上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回转轴承7,线缆支撑单元2包括一个回转轴承7上转动地设置的第一支座8和另一个回转轴承7上转动地设置的第二支座9,其中,第一壳体部5设置在第一支座8上,第二壳体部6设置在第二支座9上。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的,在线缆左右跳动后,为了便于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回位,第一壳体部5的外周面和第二壳体部6的外周面之间连接有柔性件11,这样,在柔性件11的作用下,第一壳体部 5和第二壳体部6将回位以带动线缆4再次回位对中。
当然,柔性件11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并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的外周面上,比如柔性件11的端部可以通过螺栓12连接在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的外周面上。
柔性件11可以为弹性橡胶条或者柔性件11为弹簧,这样,弹簧更易于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的回位,使得线缆4更易于被回位对中;和/或,第一支座8和第二支座9能够沿着转动轴线方向相对于各自的回转轴承7调整位置,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能够适应于线缆4上下跳动或晃动。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线缆对中装置的一种示例中,基座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回转轴承7,一个回转轴承7中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支座8以能够轻微转动,另一个回转轴承中转动地设置有第二支座9以能够轻微转动,而第一支座8和第二支座9则能够相对于各自的回转轴承上下调整位置,两半尼龙外壳分别连接在第一支座8和第二支座9并相互靠近以在两者之间形成支撑通道3,当然,两半尼龙外壳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隙,另外,弹簧则连接在两半尼龙外壳的外周面之间。这样,当从支撑通道3穿过的线缆偏离中心时,两半的尼龙外壳可作微小的转动,以适应线缆的微动并对线缆表面不损伤。而线缆归中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两半尼龙,外壳回归正常位置,同时,如果线缆不易于回位,则弹簧力将通过尼龙外壳辅助线缆回位对中。当线缆牵引机速度匹配很好时,线缆处于张紧状态以通过支撑通道3,这可有效缓解对线缆的硬性折弯及表皮的损坏,并降低线缆移动噪声。这样,可以减少对线缆的损伤,可降低噪音,减轻线缆的晃动,运行平稳,方便后续工序的运行。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生产系统,如图3所示的,该线缆生产系统包括支架10和以上任意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沿着线缆输出方向,支架10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线缆对中装置上游的能够根据生产不同线缆规格进行预调的托辊。
这样,如上的,该线缆生产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生产出的线缆质量可靠。
另外,该支架10可以为高压立塔电缆线和中压悬链电缆线可移动水箱系统中包括的支架,如图2所示的,支架10可以固定在水箱壳体上。
此外,如图3所示的,由于托辊能够预调节并且能够在支架10上沿着支架10的高度方向调整位置,以适应于线缆4的上下跳动或晃动的不同规格的生产,因此当生产大规格线缆时,将预调托辊回转轴往下调,当生产小规格线缆时,将预调托辊回转轴往上调。
此外,线缆对中装置也可以根据线缆的规格来相应地调整高度,比如,基座1的两个端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支架10上设置有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形孔,该连接杆穿过长形孔,这样,连接杆能够在长形孔中上下滑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线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线缆支撑单元(2),所述线缆支撑单元(2)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基座面上,所述线缆支撑单元(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基座面,其中,所述线缆支撑单元(2)包括供线缆穿过的支撑通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支撑单元(2)能够在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上调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通道(3)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柔性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支撑单元(2)包括具有所述支撑通道(3)的支撑壳体,其中,所述支撑壳体为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柔性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壳体为尼龙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分别转动地设置的第一壳体部(5)和第二壳体部(6),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5)和所述第二壳体部(6)分别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一壳体部(5)和所述第二壳体部(6)以凹腔相互朝向的方式设置以使得两者的凹腔一起形成所述支撑通道(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回转轴承(7),所述线缆支撑单元(2)包括一个所述回转轴承(7)上转动地设置的第一支座(8)和另一个所述回转轴承(7)上转动地设置的第二支座(9),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部(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8)上,所述第二壳体部(6)设置在所述第二支座(9)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5)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二壳体部(6)的外周面之间连接有柔性件(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11)为弹簧;
和/或,
所述第一支座(8)和所述第二支座(9)能够沿着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相对于各自的所述回转轴承(7)调整位置。
10.一种线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生产系统包括支架(10)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对中装置,其中,
沿着线缆输出方向,所述支架(10)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线缆对中装置上游的能够根据生产不同线缆规格进行预调的托辊。
CN201822090050.XU 2018-12-13 2018-12-13 线缆对中装置和线缆生产系统 Active CN209087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0050.XU CN209087457U (zh) 2018-12-13 2018-12-13 线缆对中装置和线缆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0050.XU CN209087457U (zh) 2018-12-13 2018-12-13 线缆对中装置和线缆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7457U true CN209087457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6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0050.XU Active CN209087457U (zh) 2018-12-13 2018-12-13 线缆对中装置和线缆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74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6431A (zh) * 2021-05-12 2021-08-13 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挤橡连续硫化工艺的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6431A (zh) * 2021-05-12 2021-08-13 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挤橡连续硫化工艺的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87457U (zh) 线缆对中装置和线缆生产系统
CN205527055U (zh) 一种恒定张力放线装置
CN207806236U (zh) 一种拉丝机伸线装置的收线结构
CN108408476A (zh) 一种多轴绕线机
CN207061504U (zh) 一种新型绕线装置
CN203714885U (zh) 主动放卷机构
CN209223061U (zh) 一种不锈钢管卷管机
CN204173668U (zh) 并条机的毛条接收装置
CN213111813U (zh) 一种用于橡胶跑道的收卷装置
CN203714886U (zh) 主动放卷装置
CN113770200A (zh) 一种具有拉直功能的铜细线加工用均匀收卷装置
CN106312989B (zh) 线材划线机
CN108576995B (zh) 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画线装置
CN207180925U (zh) 一种在线带锯张力检测机构
CN206427813U (zh) 带自适应张紧力的收卷装置
CN208666780U (zh) 一种高紧缩性铝线复绕机
CN208051652U (zh) 内筒抛光机
CN111326289A (zh) 线缆对中装置和线缆生产系统
CN218841190U (zh) 一种无张力收卷设备
CN206025605U (zh) 一种文学微课录制台
CN215678226U (zh) 钢轨探伤装置
CN104550572B (zh) 一种自动缠绕机
CN219669834U (zh) 材料加工的卷料材料架结构
CN220484961U (zh) 一种打印机收料卷轴用张紧装置
CN211728691U (zh) 一种带筒磨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