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68555U - 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 - Google Patents

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68555U
CN209068555U CN201821606028.XU CN201821606028U CN209068555U CN 209068555 U CN209068555 U CN 209068555U CN 201821606028 U CN201821606028 U CN 201821606028U CN 209068555 U CN209068555 U CN 209068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inlet pipe
furnace body
wall
snork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60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渝进
陈开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6060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68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68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685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包括炉体、进气管A、进气管B、电子点火器及开关;炉体内设空腔,且上端敞口,炉体内设有燃气通道A和燃气通道B;进气管A一端连通至燃气气源,另一端连通至燃气通道A;进气管B一端连通至燃气气源,另一端连通至燃气通道B;开关分别与进气管A和进气管B关联,以分别控制进气管A和进气管B内的燃气通断,开关与电子点火器电连接,以控制电子点火器点火。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现了两档火量调节,烹饪食物更方便;聚火环采用能产生红外线的耐火材料制成,其内壁与燃烧板成锐角设置可使中心区域的火苗聚能效果更好,避免了火焰外溢带来的安全隐患,给火锅加热时火力集中,使用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特别是一种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
背景技术
燃气炉是厨房常见的炊具,现有的燃气炉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市面上燃气炉由于结构上的原因,不方便作为火锅炉使用,给喜欢吃火锅的人带来不便。2、燃气炉燃烧时,中心区域的火苗向四周发散,不能很好的聚能,造成加热效果不佳,既不能快速加热食物,也无法达到节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它解决了现有的燃气炉造价与使用体验无法取得均衡的问题,还解决了燃气炉燃烧时,中心区域的火苗向四周发散,聚中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包括炉体、进气管A、进气管B、电子点火器及开关;
炉体内设空腔,且上端敞口,炉体内设有燃气通道A和燃气通道B;进气管A一端连通至燃气气源,另一端连通至燃气通道A;进气管B一端连通至燃气气源,另一端连通至燃气通道B;开关分别与进气管A和进气管B关联,以分别控制进气管A和进气管B内的燃气通断,开关与电子点火器电连接,以控制电子点火器点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炉体的空腔内设有通气管A和通气管B,通气管A和通气管B均竖直布置,通气管B位于通气管A内部,所述燃气通道A由通气管A的内壁、炉体的内壁及通气管B的外壁三者合围形成,所述燃气通道B由通气管B的内壁和炉体的内壁合围形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燃烧板和聚火环;燃烧板水平布置安装在通气管A和通气管B的上端缘口处,其上均布有多个通气孔;聚火环呈锥环形,其一端为大径端,另一端为小径端,其从大径端至小径端直径缩减,其大径端安装在燃烧板上,其内壁与燃烧板之间的夹角m为65-75°,其内壁与燃烧板上表面合围形成燃烧腔,燃烧腔通过燃烧板与燃气通道A和燃气通道B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炉体外壁上设有用于卡设于桌面的台阶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炉体外壁下端设有供开关安装的面板,开关安装在炉体外壁的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炉体外壁的台阶面距离炉体外壁下端的面板的垂直高度为h,120mm<h<150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燃烧板上的通气孔呈上大下小的锥形孔,通气孔上端最大孔径为s,1.9mm<s<2.1mm,通气孔的锥角为Q,75°<Q<85°,相邻通气孔在上端的最短间距为w,0.8mm<w<1.2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炉体上端缘口上环形均布有多个支撑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炉体下端外壁上环形均布有多个支脚,支脚上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螺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现了两档火量调节,烹饪食物更方便。
2、聚火环采用能产生红外线的耐火材料制成,其内壁与燃烧板成锐角设置可使中心区域的火苗聚能效果更好,避免了火焰外溢带来的安全隐患,给火锅加热时火力集中,使用体验更好。
3、燃烧板采用能产生红外线的耐火材料制成,其具有聚热的效果,吸收了热量后能储存在内部,并缓慢释放,有助于火焰燃烧的更旺盛。
4、燃烧板上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孔(即通气孔),该孔型可有效防止回火,使火焰都集中在燃烧腔内,避免火焰在燃气通道A、B中燃烧而造成燃气浪费。
5、炉体外壁的台阶面距离炉体外壁下端的面板的垂直高度在12cm-15cm之间,而开关是安装在面板上的,当炉体卡设与桌面上后,开关位于桌面下方,该垂直高度的设置保证了人手在伸入桌面下方调节开关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设于桌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包括炉体1、进气管A2、进气管B3、电子点火器4、燃烧板5、聚火环6及开关7。
炉体1内设空腔11,且上端敞口,炉体1的空腔11内安装有通气管A14和通气管B15,通气管A14和通气管B15均竖直布置,通气管B15位于通气管A14内部,通气管A14的内壁、炉体1的内壁及通气管B15的外壁三者合围形成燃气通道A12,通气管B15的内壁和炉体1的内壁合围形成燃气通道B13。炉体1外壁下端设有供开关7安装的面板19。
进气管A2直接或间接固定在炉体1上,进气管A2一端连通至燃气气源,另一端连通至燃气通道A12,其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气管A2内燃气通断的开关A21,开关A21与电子点火器4电连接,开关A21打开时,燃气气源的气体进入进气管A2,同时电子点火器4启动点火。
进气管B3直接或间接固定在炉体1上,进气管B3一端连通至燃气气源,另一端连通至燃气通道B13,其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气管B3内燃气通断的开关B31,开关B31与电子点火器4电连接,开关B31打开时,燃气气源的气体进入进气管B3,同时电子点火器4启动点火。
电子点火器4安装在炉体1空腔11中,其上端头位于燃烧腔9上端。
燃烧板5水平布置安装在通气管A14和通气管B15的上端缘口处,其上均布有多个通气孔51。
聚火环6呈锥环形,其下端为大径端,上端为小径端,其从大径端至小径端直径缩减,其大径端安装在燃烧板5上,其内壁与燃烧板5之间的夹角m为70°,其内壁与燃烧板5上表面合围形成燃烧腔9,燃烧腔9通过燃烧板5与燃气通道A12和燃气通道B13连通。
开关7安装在炉体1外壁的面板19上,开关7分别与进气管A2和进气管B3关联,以分别控制进气管A2和进气管B3内的燃气通断,开关7还与电子点火器4电连接,以控制电子点火器4点火。开关7共有三个档位,分别为关闭档位,小火档位和大火档位。
优选,炉体1外壁上设有用于卡设于桌面10的台阶面16,相应的,桌面上设有可供炉体1放入的孔。参看图5,炉体1通过台阶面16卡设在相匹配的桌面10上后,炉体1的下半部分均位于桌面10下方,有效降低了炉体1上端开口与桌面10之间的高度差,进而降低了架设于其上的火锅与桌面之间的高度差,如此,用户在用餐时更方便,往火锅内夹菜或放菜时手臂不用抬得很高。
优选,炉体1上端缘口上环形均布有多个用于支撑锅具的支撑耳17,由于使用锅具(例如火锅)烹饪食物时,锅具内的汤水较多,且大多情况大汤水的温度较高,为使锅具在燃气灶上的稳定性更好,防止锅具歪斜汤水溢出,根据放置于燃气灶上的锅具的形状不同,可设置环设于炉体1用于放置锅具的支撑耳17的数量为3-6个。
优选,炉体1下端外壁上环形均布有三个支脚18,优选支脚18上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螺杆181,三个支脚18沿着炉体1的中心呈环形均布。若是普通的未设置供炉体1装入的孔的桌面,炉体1可通过支脚18平稳放置于其上,并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杆181调节支脚18的高度。
优选,燃烧板5上的通气孔51呈上大下小的锥形孔,通气孔51上端最大孔径为s,1.9mm<s<2.1mm,优选2.0mm,通气孔51的锥角为Q,75°<Q<85°,优选80°,相邻通气孔51在上端的最短间距为w,0.8mm<w<1.2mm,优选1.0mm。相邻通气孔之间的间距设置合理,若过于间距稀疏,则燃烧板5通气性不良,若过于密集,则燃烧板5结构强度不够,该间距设置在满足了燃烧板5正常使用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获得了最大的通气性。燃烧板5的通气孔采用锥形孔的设计可有效防止回火,使火焰都集中在燃烧腔内,避免火焰在燃气通道A、B中燃烧而造成燃气浪费。
优选,炉体1外壁的台阶面16距离炉体1外壁下端的面板19的垂直高度为h,120mm<h<150mm,当炉体1卡设与桌面10上后,开关7位于桌面10下方,该垂直高度的设置保证了人手在伸入桌面10下方调节开关7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两档火量调节,当需要小火时,将开关7打至小火档位,此时,只有进气管A2内的燃气通路被打开,燃气气源的气体依次进入进气管A2、燃气通道B13和燃烧腔9,同时电子点火器4启动点火,使燃气在燃烧腔9内燃烧。当需要大火时,将开关7打至大火档位,此时,进气管A2和进气管B3内的燃气通路均被打开,燃气气源的气体被分为两路,第一路依次进入进气管A2、燃气通道B13和燃烧腔9,第二路依次进入进气管B3、燃气通道A12和燃烧腔9,同时电子点火器4启动点火,使燃气在燃烧腔9内燃烧。此状态下燃烧腔9内的燃气浓度相对更高,点火后火力更大。

Claims (9)

1.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其特征是:包括炉体、进气管A、进气管B、电子点火器及开关;
炉体内设空腔,且上端敞口,炉体内设有燃气通道A和燃气通道B;进气管A一端连通至燃气气源,另一端连通至燃气通道A;进气管B一端连通至燃气气源,另一端连通至燃气通道B;开关分别与进气管A和进气管B关联,以分别控制进气管A和进气管B内的燃气通断,开关与电子点火器电连接,以控制电子点火器点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其特征是:炉体的空腔内设有通气管A和通气管B,通气管A和通气管B均竖直布置,通气管B位于通气管A内部,所述燃气通道A由通气管A的内壁、炉体的内壁及通气管B的外壁三者合围形成,所述燃气通道B由通气管B的内壁和炉体的内壁合围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其特征是:其还包括燃烧板和聚火环;燃烧板水平布置安装在通气管A和通气管B的上端缘口处,其上均布有多个通气孔;聚火环呈锥环形,其一端为大径端,另一端为小径端,其从大径端至小径端直径缩减,其大径端安装在燃烧板上,其内壁与燃烧板之间的夹角m为65-75°,其内壁与燃烧板上表面合围形成燃烧腔,燃烧腔通过燃烧板与燃气通道A和燃气通道B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其特征是:炉体外壁上设有用于卡设于桌面的台阶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其特征是:炉体外壁下端设有供开关安装的面板,开关安装在炉体外壁的面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其特征是:炉体外壁的台阶面距离炉体外壁下端的面板的垂直高度为h,120mm<h<150mm。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其特征是:燃烧板上的通气孔呈上大下小的锥形孔,通气孔上端最大孔径为s,1.9mm<s<2.1mm,通气孔的锥角为Q,75°<Q<85°,相邻通气孔在上端的最短间距为w,0.8mm<w<1.2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其特征是:炉体上端缘口上环形均布有多个支撑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其特征是:炉体下端外壁上环形均布有多个支脚,支脚上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螺杆。
CN201821606028.XU 2018-09-30 2018-09-30 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68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6028.XU CN209068555U (zh) 2018-09-30 2018-09-30 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6028.XU CN209068555U (zh) 2018-09-30 2018-09-30 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68555U true CN209068555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93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602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68555U (zh) 2018-09-30 2018-09-30 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68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81473U (zh) 一种燃气灶节能支架
CN207146396U (zh) 锅支架内置的燃烧器
CN205316317U (zh) 一种内外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
CN20762202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204084364U (zh) 一种三环火燃气灶燃烧器
WO2017050270A1 (zh) 燃烧炉炉体及燃烧炉
CN201621697U (zh) 一种带长明火的燃烧器及炉灶
CN103629700A (zh) 覆盖保温、余热榨干式、取暖、做饭、烧水、烘烤与餐桌多功能炉灶
CN209068555U (zh) 红外线聚能火锅专用燃气炉
CN208750715U (zh) 一种燃气炉红外燃烧室
CN202581474U (zh) 一种燃气灶防风支架
CN103884014B (zh) 燃气与高温空气混合燃烧器
CN103267287A (zh) 一种鼓风式燃气灶具的高效燃烧器
CN208886774U (zh) 完全上进风平行引射保洁燃烧器结构
CN206514297U (zh) 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
CN201790593U (zh) 多回路燃气系统
CN202775940U (zh) 炭烤炉
CN105091037B (zh) 一种具有防烫结构的野餐炉
CN204839210U (zh) 一种温度可控便携式多功能吊烤炉
CN215808642U (zh) 一种柴火灶
CN108019754A (zh) 一种易清洁的三环分火器以及应用该分火器的燃烧器
CN207762903U (zh) 一种带凸条出火口的分火器
CN202955738U (zh) 野营炉
CN205939262U (zh) 一种商用炉灶可调式催化燃烧炉膛
CN208846480U (zh) 一种热管式饭店电气专用节能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