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55738U - 野营炉 - Google Patents

野营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55738U
CN202955738U CN 201220659138 CN201220659138U CN202955738U CN 202955738 U CN202955738 U CN 202955738U CN 201220659138 CN201220659138 CN 201220659138 CN 201220659138 U CN201220659138 U CN 201220659138U CN 202955738 U CN202955738 U CN 202955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combustion barrel
stove
cylinder
t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591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立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Flend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Flend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Flend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Flend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591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55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55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5573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野营炉,包括炉体以及炉体内部的炉膛,所述炉膛为具有开口的锥形燃烧筒的内腔,该锥形燃烧筒的开口为锥口,该锥口指向炉体的炉口处,锥形燃烧筒的底面与炉体的底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锥形燃烧筒的侧壁以及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燃烧孔;所述炉体的外侧设有通风口,所述燃烧孔与炉体的通风口之间形成贯通连接,空气进入通风口后再由燃烧孔进入燃烧筒内。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燃料在燃烧筒内多角度被加热,直至充分燃烧,进而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另外,由于炉火是在燃料充分燃烧的情况下经过多簇火焰聚集形成的,所以炉火具有较高的温度。故本实用新型不仅在整体上减少了野营炉的体积,还能够将燃料进行充分燃烧后获得较高的炉火温度。

Description

野营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用品,具体为一种可在户外对食物进行加热的炉具。
背景技术
人们在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无论是用于野餐,还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对食物进行熟制加工。针对这一需求,市面上虽然已经出现了种类各异的野营炉,但是都离不开两个构成部分,一个是加热装置,另一个则是独立的燃气存储供给装置。这样所产生的问题是:一方面,对于长时间处于户外的人员来说,现有野营炉由于占用体积大以及重量重,会成为负累;另一方面,燃气存储供给装置,例如燃气管,所能携带的燃料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人们长时间户外活动的需要,并且在户外环境中无法重复利用。
现有野营炉还具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是,野营炉的热利用率不高。炉火温度的高低是保证能够快速熟制加热食物的关键因素。但是现有野营炉由于炉体本身结构上的不足,严重制约着炉火温度的有效升高。例如,现有野营炉为了减小体积,所以炉体本身大多仅设置一个用于点火的灶头,而在灶头上一般采用爪式支架来支撑加热容器。这样虽然缩小了野营炉的整体体积,但却使得炉火在燃烧过程中不够集中。尤其是在起风的天气,由于爪式支架为开放式,不具备防风的功能,受到风力大小以及风向的影响,使得现有野营炉中的炉火很容易产生偏移。进而造成炉火热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而对传统的火炉结构来说,炉膛位于炉体的内部,通过向炉膛内添加现场收集的树枝、废纸即可作为燃料使用,而无需单独配备燃气存储供给装置。虽然体积较小,但由于户外现场取材的燃料在传统火炉的炉膛中不易燃烧,即使燃烧也无法产生较高的火焰温度,所以不被考虑作为专门的野营炉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野营炉由于结构上设计的不够合理,所以不能在具备小体积的同时,还能够提供较高的炉火温度以及燃料的高利用率,故无法满足人们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野营炉,使其在具备较小体积的同时,能够利用较少的燃料,为用户提供温度较高的炉火温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营炉,包括炉体以及炉体内部的炉膛,所述炉膛为一个具有开口的锥形燃烧筒的内腔,该锥形燃烧筒的开口为锥口,该锥口指向炉体的炉口处,锥形燃烧筒的底面与炉体的底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锥形燃烧筒的侧壁以及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燃烧孔;所述炉体的外侧设有通风口,所述燃烧孔与炉体的通风口之间形成贯通连接,空气进入通风口后再由燃烧孔进入燃烧筒内;所述炉膛内燃料燃烧时,锥形燃烧筒上的每一个燃烧孔均可形成一簇火焰,火焰受上升气流的带动,在锥形燃烧筒的锥口处聚集形成竖直向上的炉火。
进一步,所述锥形燃烧筒的上部为锥形台,下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锥形台的底面直径与圆柱体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锥形燃烧筒的锥口直径为90mm±5mm,底面直径为120mm±5mm。
进一步,所述锥形燃烧筒底面与炉体底面的间距为20mm-40mm。
进一步,所述锥形燃烧筒侧壁上燃烧孔的孔径为4mm-6mm,底面燃烧孔的孔径为5mm-8mm,孔距均为20mm-30mm。
进一步,所述炉体为多层套筒结构,相邻套筒之间均留有大于10mm的间隙;该多层套筒结构依次由从外向内同轴套接的外筒、隔热筒、绕流筒以及锥形燃烧筒组成;所述外筒的内壁上附有绝热材料层;所述多层套筒结构上设有通风道,该通风道的一端与炉体上的通风口连接,另一端与燃烧筒上的燃烧孔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筒侧壁的上部设有3-4排圆形通风口或带有风门可调节大小的条形通风口,所述隔热筒与绕流筒的下部设有绕流口;所述通风口、外筒与隔热筒之间的间隙、绕流口、绕流筒与燃烧筒之间的间隙以及燃烧孔依次贯通连接,形成具有弯曲路径的通风道。
进一步,所述外筒的环向设有至少两个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炉体上设有圆柱体火头罩,该圆柱体火头罩的侧壁设有进料口,上端设有扩口,下端设有燃烧口,该燃烧口与炉口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圆柱体火头罩与扩口的侧壁上均设有通风孔;在燃烧口的下沿位置设有插接件,该插接件与炉口的形状相匹配,可将圆柱体火头罩稳固插接在炉体的炉口处;所述圆柱体火头罩的内径大于炉体的外径,可倒扣于炉体上。
进一步,所述炉体的两侧设有搭扣,所述扩口的边沿处设有外翻的卷边,所述搭扣可搭接在卷边处,将圆柱体火头罩锁紧于炉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锥形燃烧筒,该燃烧筒的内腔为燃烧炉的炉膛,在锥形燃烧筒的侧壁以及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燃烧孔。燃烧孔通过通风道与炉体上的通风口连接。在炉膛中引燃燃料,空气进入燃烧孔时,每一个燃烧孔均可形成一簇火焰,火焰受上升气流的带动,在锥形燃烧筒的锥口处聚集形成竖直向上的炉火。由于燃烧筒内均匀分布有火焰,所以燃料可以在燃烧筒内多角度被加热,直至充分燃烧,进而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另外,由于炉火是在燃料充分燃烧的情况下经过多簇火焰聚集形成的,所以本实用新型中的炉火具有较高的温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不依赖于燃气存储装置的燃料补给,在整体上减少了野营炉的体积;还能够向炉膛内添加现场取材的燃料,进行充分燃烧后获得较高的炉火温度。故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在不同环境下,用户对食物进行熟制加工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锥形燃烧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中:1、炉体,2、外筒,3、加强筋,4、隔热材料层,5、隔热筒,6、绕流筒,7、锥形燃烧筒,8、燃烧孔,9、插接件,10、扩口,11、圆柱体火头罩,12、进料口,13、锥口,14、风门,15、条形通风口,16、通风孔,17、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路是,改变野营炉中炉膛的结构,将其设计为锥形燃烧筒,并在锥形燃烧筒的侧壁和底面上设置均匀分布的燃烧孔,使炉膛内的各个角度均拥有燃烧点,以此使得燃料可进行充分燃烧,并且多燃烧点的火焰聚集形成炉火后,炉火会具备较高的温度。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野营炉,包括炉体1以及炉体1内部的炉膛。炉体1为多层套筒结构,该多层套筒结构依次由从外向内同轴套接的外筒2、隔热筒5、绕流筒6以及燃烧筒组成。在相邻套筒之间均留有间距,并且该间距大于10mm。为了保证炉火的温度不会从炉体1上过度散失,以及保护使用者不会被炉温烫伤,所以在外筒2的内壁上附有隔热材料层4。该隔热材料层4可选用硅酸铝纤维。
在本实用新型中,炉膛对应为燃烧筒的内腔,该燃烧筒是一个具有开口的锥形燃烧筒7。由于锥形燃烧筒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核心构件,在此对其结构进行具体描述:
参见图2,该锥形燃烧筒7的上端开口为锥口13,该锥口13指向炉体1的炉口处。锥形燃烧筒7的锥口13直径为90mm±5mm,底面直径为120mm±5mm。锥形燃烧筒7可设置为上小下大平滑过渡的锥筒;也可设置为上部为锥形台,下部为圆柱体的结构,锥形台的底面直径与圆柱体的直径相等。锥形燃烧筒7的侧壁以及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燃烧孔8。其中,锥形燃烧筒7侧壁上燃烧孔8的孔径为4mm-6mm,底面燃烧孔8的孔径为5mm-8mm。侧壁以及底面燃烧孔8的孔距均为20mm-30mm。
为了使空气顺利进入燃烧筒内,以辅助炉火持续燃烧。在炉体1的外侧设有通风口,锥形燃烧筒7的底面则是与炉体1的底面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为20mm-40mm。锥形燃烧筒7上的各处燃烧孔8与炉体1的通风口形成贯通连接,空气由炉体1上的通风口进入后,再由燃烧孔8进入锥形燃烧筒7内。
向炉膛内添加燃料并点燃后,锥形燃烧筒7中的燃料会首先在高温的作用下分馏产生可燃气体。空气主要是氧气,由锥形燃烧筒7的燃烧孔8进入后与可燃气体混合后,进行充分燃烧。在燃烧过程中每一个燃烧孔8均可形成一簇火焰,多簇火焰受上升气流的带动,在锥形燃烧筒7的锥口13处聚集形成竖直向上炉火。由于炉膛中的燃料能够得到充分的燃烧,所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仅产生少量的烟雾。本实用新型中的燃料以生物质固体为燃料,均可现场取材,例如:任何的树叶,树根,树皮,松枝,松塔,干草,稻草,麦秸,废纸等可燃性物质均可作燃料。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强。
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对燃料施行充分燃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对于提供氧气的通道也有特殊的设置,具体如下:
参见图1,由于炉体1是一个多层套筒结构,为了能够持续的向炉火提供氧气,所以在多层套筒结构上设有通风道,该通风道的一端与炉体1上的通风口连接,另一端与燃烧筒上的燃烧孔8连接。
通风道的具体结构为:外筒2侧壁的上部设有可调节大小的条形通风口15,调节大小是依靠设置在条形通风口15上的风门14滑动实现的。或是在外筒2侧壁的上部设置三四排均匀分布的圆形通风口。在隔热筒5与绕流筒6的下部设有绕流口,该绕流口的高度为30mm—50mm。条形通风口15、外筒2与隔热筒5之间的间隙、绕流口、绕流筒6与锥形燃烧筒7之间的间隙以及燃烧孔8依次贯通连接,以此形成具有弯曲路径的通风道。空气在进入该通风道的过程中会被逐步被加热,待空气进入锥形燃烧筒7时,户外的低温空气已预热为接近炉体1内温度的高温空气。其作用在于,预热后的高温空气,不会对炉膛内的温度造成不利的影响。避免了炉膛遇冷空气降温、再升温的反复加热过程,尽可能使炉膛内的热能不受损失。同时也避免了冷空气对炉膛内最高温度的制约。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户外用品,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所以在外筒2的环向上设有加强筋3。该加强筋3可沿轴向等间隔设置多条。
另外,为了避免炉火受到风力大小以及风向的影响,故在炉体1上设有圆柱体火头罩11,该圆柱体火头罩11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通风孔16。具体结构如下:
参见图3和图4,该圆柱体火头罩11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12;上端设有扩口10,扩口10可选用喇叭状或圆柱体;下端设有燃烧口,该燃烧口与炉口的直径大小相等。其中,扩口10用于放置加热容器;燃烧口为上升的炉火提供通道,使炉火与加热容器的底部顺利接触。进料口12的作用在于,不必端起加热容器即可直接向炉膛内添加燃料。为了增加圆柱体火头罩11在炉体1上放置的稳定性,故在燃烧口的下沿位置设有插接件9,该插接件9的形状与炉口的形状相匹配,可将圆柱体火头罩11稳固插接在炉体1的炉口处。
出于对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的考虑,将圆柱体火头罩11的内径设置为大于炉体1的外径。这样的设置可使圆柱体火头罩11倒扣于炉体1上。在扩口10的边沿处设有外翻的卷边,在炉体1的两侧可设置搭扣17。搭扣17通过搭接在扩口10的卷边处回扣,可将柱体火头罩锁紧于炉体1上。
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巧,通过实际测验可知,本实用新型对燃料的利用率高,10张报纸可做一餐饭,一餐饭的概念大致为:2.5两米,两个鸡蛋,两段火腿肠,一碟白菜。炉火所产生的温度也较高,燃烧炉芯温度接近1000℃。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野营炉,包括炉体以及炉体内部的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为一个具有开口的锥形燃烧筒的内腔,该锥形燃烧筒的开口为锥口,该锥口指向炉体的炉口处,锥形燃烧筒的底面与炉体的底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锥形燃烧筒的侧壁以及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燃烧孔;所述炉体的外侧设有通风口,所述燃烧孔与炉体的通风口之间形成贯通连接,空气进入通风口后再由燃烧孔进入燃烧筒内;所述炉膛内燃料燃烧时,锥形燃烧筒上的每一个燃烧孔均可形成一簇火焰,火焰受上升气流的带动,在锥形燃烧筒的锥口处聚集形成竖直向上的炉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燃烧筒的上部为锥形台,下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锥形台的底面直径与圆柱体的直径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燃烧筒的锥口直径为90mm±5mm,底面直径为120mm±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燃烧筒底面与炉体底面的间距为20mm-4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燃烧筒侧壁上燃烧孔的孔径为4mm-6mm,底面燃烧孔的孔径为5mm-8mm,孔距均为20mm-3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为多层套筒结构,相邻套筒之间均留有大于10mm的间隙;该多层套筒结构依次由从外向内同轴套接的外筒、隔热筒、绕流筒以及锥形燃烧筒组成;所述外筒的内壁上附有绝热材料层;所述多层套筒结构上设有通风道,该通风道的一端与炉体上的通风口连接,另一端与燃烧筒上的燃烧孔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侧壁的上部设有3-4排圆形通风口或带有风门可调节大小的条形通风口,所述隔热筒与绕流筒的下部设有绕流口;所述通风口、外筒与隔热筒之间的间隙、绕流口、绕流筒与燃烧筒之间的间隙以及燃烧孔依次贯通连接,形成具有弯曲路径的通风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环向设有至少两个加强筋。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设有圆柱体火头罩,该圆柱体火头罩的侧壁设有进料口,上端设有扩口,下端设有燃烧口,该燃烧口与炉口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圆柱体火头罩与扩口的侧壁上均设有通风孔;在燃烧口的下沿位置设有插接件,该插接件与炉口的形状相匹配,可将圆柱体火头罩稳固插接在炉体的炉口处;所述圆柱体火头罩的内径大于炉体的外径,可倒扣于炉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两侧设有搭扣,所述扩口的边沿处设有外翻的卷边,所述搭扣可搭接在卷边处,将圆柱体火头罩锁紧于炉体上。
CN 201220659138 2012-12-04 2012-12-04 野营炉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55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59138 CN202955738U (zh) 2012-12-04 2012-12-04 野营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59138 CN202955738U (zh) 2012-12-04 2012-12-04 野营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55738U true CN202955738U (zh) 2013-05-29

Family

ID=48461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59138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55738U (zh) 2012-12-04 2012-12-04 野营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557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6979A (zh) * 2012-12-04 2013-03-13 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野营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6979A (zh) * 2012-12-04 2013-03-13 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野营炉
WO2014086135A1 (zh) * 2012-12-04 2014-06-12 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野营炉
CN102966979B (zh) * 2012-12-04 2015-06-17 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野营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6979B (zh) 野营炉
CN104654363B (zh) 一种内燃式野营柴火炉
CN104566481B (zh) 可再生生物质燃料燃烧炉
CN103644578A (zh) 一种野营炉
CN202955738U (zh) 野营炉
CN203704042U (zh) 一种野营炉
CN202203989U (zh) 一种半气化炉
CN203454211U (zh) 一种带有气化筒的节能环保采暖炉
CN206176461U (zh) 一种多螺旋隔离生物燃料采暖炉
CN100585280C (zh) 一种生产燃气的垃圾燃烧炉及其使用方法
CN203605271U (zh) 一种节能燃炉改进后的玉米芯节能燃炉
CN203068569U (zh) 一种节能烤箱气化炉
CN202066058U (zh) 下燃式可续燃柴煤炊事采暖两用炉
CN202419711U (zh) 一种大炉膛生物质燃烧器
CN205669821U (zh) 一种节能柴灶
CN201289100Y (zh) 一种生产燃气的垃圾燃烧炉
CN201772493U (zh) 一种生物质采暖炉
CN101619860B (zh) 自动添加燃料的柴草炉灶
CN201811290U (zh) 新型生物质煤节能高效多用炉
CN203704041U (zh) 一种野营炉
CN201462918U (zh) 一种可自动添加燃料的柴草炉灶
CN204165079U (zh) 一种便携式省柴环保户外灶
CN205014434U (zh) 一种高燃烧效率的节能环保燃气炉具
CN202973189U (zh) 一种生物质直燃炉
CN204240419U (zh) 一种加氢燃料旋风气化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61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