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60546U -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60546U
CN209060546U CN201821818701.6U CN201821818701U CN209060546U CN 209060546 U CN209060546 U CN 209060546U CN 201821818701 U CN201821818701 U CN 201821818701U CN 209060546 U CN209060546 U CN 209060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connecting rod
fixed
angular wheel
f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187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长乐
管越
郭大山
张柏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Yundu Hawk Uav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Yundu Hawk Uav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Yundu Hawk Uav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Yundu Hawk Uav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187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60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60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60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包括机身、机头和侧翼,所述机头与机身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机身的前后两方安装有侧翼,所述机头和机身的底部焊接有起落架,所述机身的顶部与螺旋桨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转轴穿过机身的内顶壁与电机连接固定,转轴穿过机身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机身与尾翼之间通过尾杆连接,所述侧翼包括L形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螺旋桨叶,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机身侧壁伸入到机身内且套接固定有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啮合,锥形齿轮二与驱动电机连接;本装置通过螺旋桨实现飞机模型的垂直起降运动,通过改变侧翼的结构,使得侧翼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之间可以自由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固定翼飞行航模是模仿真实固定翼飞机形成的产品,有很大的纪念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遥控的航模直升机被发明出来,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乐趣,但传统的遥控航模直升机只单纯设置了遥控器和固定翼飞机,只能实现前进飞行,不能实现起降垂直飞行,更不能实现两者模式的自由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包括机身、机头和侧翼,所述机头与机身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机身的前后两方安装有侧翼,所述机头和机身的底部焊接有起落架。
本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机身的顶部与螺旋桨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转轴穿过机身的内顶壁与电机连接固定,转轴穿过机身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机身与尾翼之间通过尾杆连接,电机驱动转轴转动,带动螺旋桨转动,实现飞机模型的上升,所述侧翼包括L形的连接杆,连接杆为空腔结构,连接杆的一端螺栓固定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连接杆的一端壁与螺旋桨叶套接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机身侧壁伸入到机身内且套接固定有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啮合,锥形齿轮二套接固定在底座安装在机身内部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杆与机身的连接处焊接固定有轴承座,连接杆穿过轴承座,位于机身内的连接杆上焊接固定有与接杆垂直的限位杆,机身内壁上且轴承座的外侧焊接固定有两个呈90度夹角且都与机身内壁垂直的限位柱,限位杆在两个限位柱之间运行,当驱动电机正向转动时,锥形齿轮二带动锥形齿轮一转动,实现连接杆的反向旋转,使得限位杆与位于下侧的限位柱抵触,侧翼呈水平状,螺旋桨叶旋转带动航模往前飞;当驱动电机反向转动时,锥形齿轮二带动锥形齿轮一转动,实现连接杆的正向旋转,使得限位杆与位于上侧侧的限位柱抵触,侧翼呈竖直状,螺旋桨叶旋转助力螺旋桨带动航模向上抬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是可以实现正反向旋转的伺服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身内部设有自带的陀螺仪、蓄电池和远程控制装置和外置的遥控器,遥控器上安装有驱动电机的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身的右前方设置有插线收纳室,插线收纳室的下方设置有接线口,接线口与插线固定连接,接线口与机身自带的蓄电池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螺旋桨实现飞机模型的垂直起降运动,通过改变侧翼的结构,使得侧翼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之间可以自由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翼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与连接柱位置图。
图中:1-机身、11-收纳室、12-接线口、13-插线、2-机头、3-螺旋桨、4-转轴、5-尾翼、6-尾杆、7-电机、8-侧翼、81-连接杆、82-旋转电机、83-螺旋桨叶、84-锥形齿轮一、85-锥形齿轮二、86-驱动电机、87-限位杆、88-限位柱、89-轴承座、9-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包括机身1、机头2和侧翼8,所述机头2与机身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机身1的前后两方安装有侧翼8,所述机头2和机身1的底部焊接有起落架9。
本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机身1的顶部与螺旋桨3通过旋转轴4转动连接,转轴4穿过机身1的内顶壁与电机7连接固定,转轴4穿过机身1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机身1与尾翼5之间通过尾杆6连接,电机7驱动转轴4转动,带动螺旋桨3转动,实现飞机模型的上升,所述侧翼8包括L形的连接杆81,连接杆81为空腔结构,连接杆81的一端螺栓固定有旋转电机82,旋转电机82的输出轴穿过连接杆81的一端壁与螺旋桨叶83套接固定,连接杆81的另一端穿过机身1侧壁伸入到机身1内且套接固定有锥形齿轮一84,锥形齿轮一84与锥形齿轮二85啮合,锥形齿轮二85套接固定在底座安装在机身1内部的驱动电机86的输出轴上,连接杆81与机身1的连接处焊接固定有轴承座89,连接杆81穿过轴承座89,位于机身1内的连接杆81上焊接固定有与接杆81垂直的限位杆87,机身1内壁上且轴承座89的外侧焊接固定有两个呈90度夹角且都与机身1内壁垂直的限位柱88,限位杆87在两个限位柱88之间运行,当驱动电机86正向转动时,锥形齿轮二85带动锥形齿轮一84转动,实现连接杆81的反向旋转,使得限位杆87与位于下侧的限位柱88抵触,侧翼8呈水平状,螺旋桨叶83旋转带动航模往前飞;当驱动电机86反向转动时,锥形齿轮二85带动锥形齿轮一84转动,实现连接杆81的正向旋转,使得限位杆87与位于上侧侧的限位柱88抵触,侧翼8呈竖直状,螺旋桨叶83旋转助力螺旋桨3带动航模向上抬升。
所述驱动电机86是可以实现正反向旋转的伺服电机。
所述机身1内部设有自带的陀螺仪、蓄电池和远程控制装置和外置的遥控器,遥控器上安装有驱动电机86的控制开关。
所述机身1的右前方设置有插线收纳室11,插线收纳室11的下方设置有接线口12,接线口12与插线13固定连接,接线口12与机身1自带的蓄电池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蓄电池充满电后,通过遥控器控制飞机模型,打开电机7、旋转电机82和驱动电机86的反向开关,驱动电机86反向转动时,锥形齿轮二85带动锥形齿轮一84转动,实现连接杆81的正向旋转,使得限位杆87与位于上侧侧的限位柱88抵触,侧翼8呈竖直状,螺旋桨叶83旋转助力电机7带动的螺旋桨3,使得飞机模型向上抬升,当需要前进时,驱动电机86正向转动,锥形齿轮二85带动锥形齿轮一84转动,实现连接杆81的反向旋转,使得限位杆87与位于下侧的限位柱88抵触,侧翼8呈水平状,螺旋桨叶83旋转带动飞机模型往前飞。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包括机身、机头和侧翼,所述机头与机身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机身的前后两方安装有侧翼,所述机头和机身的底部焊接有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顶部与螺旋桨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转轴穿过机身的内顶壁与电机连接固定,转轴穿过机身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机身与尾翼之间通过尾杆连接,所述侧翼包括L形的连接杆,连接杆为空腔结构,连接杆的一端螺栓固定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连接杆的一端壁与螺旋桨叶套接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机身侧壁伸入到机身内且套接固定有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啮合,锥形齿轮二套接固定在底座安装在机身内部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杆与机身的连接处焊接固定有轴承座,连接杆穿过轴承座,位于机身内的连接杆上焊接固定有与接杆垂直的限位杆,机身内壁上且轴承座的外侧焊接固定有两个呈九十度夹角且都与机身内壁垂直的限位柱,限位杆在两个限位柱之间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是可以实现正反向旋转的伺服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部设有自带的陀螺仪、蓄电池和远程控制装置和外置的遥控器,遥控器上安装有驱动电机的控制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右前方设置有插线收纳室,插线收纳室的下方设置有接线口,接线口与插线固定连接,接线口与机身自带的蓄电池电性连接。
CN201821818701.6U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 Active CN209060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18701.6U CN209060546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18701.6U CN209060546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60546U true CN209060546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9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18701.6U Active CN209060546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605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0804B (zh) 一种翅膀具有三自由度的扑翼飞行器
CN207060398U (zh) 一种翅膀具有三自由度的扑翼飞行器
US20150038045A1 (en) Remote control helicopter toy with double propellers on empennage
CN2915205Y (zh) 航模
CN110040248A (zh)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6968964U (zh) 一种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
CN209060546U (zh)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模式切换装置
CN201175581Y (zh) 一种可方便调节飞行方向的遥控玩具飞机
CN206885333U (zh) 机翼舵面动作控制机构
CN209290681U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07089325A (zh) 一种分片式无人机倾转机翼装置及飞行器
CN201370967Y (zh) 一种电动遥控的螺旋桨飞机
CN201815112U (zh) 趣味性强的遥控玩具直升机
CN202654715U (zh) 一种对称翼双层桨遥控飞机玩具
CN209142387U (zh) 一种机翼可拆卸的尾部倾转翼飞行器
CN201101893Y (zh) 一种遥控模型直升机
CN204368430U (zh) 太阳能电动个人飞行器
CN108176062B (zh) 一种飞行状态可转换的航模
CN202777799U (zh) 一种红外遥控玩具热气球
CN207106879U (zh) 一种控制倾转伺服机构
CN2825042Y (zh) 电动玩具直升机
CN201061718Y (zh) 电动玩具直升机
CN206152328U (zh) 一种新型机器人玩具
CN205055430U (zh) 一种可差速转向的高机动螺旋桨模型飞机
CN205060012U (zh) 一种四旋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