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4904U - 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4904U
CN209054904U CN201821482311.6U CN201821482311U CN209054904U CN 209054904 U CN209054904 U CN 209054904U CN 201821482311 U CN201821482311 U CN 201821482311U CN 209054904 U CN209054904 U CN 209054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nergy
heat
air
drying equipment
energy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823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Baixi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Baixi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Baixi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Baixi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823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4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4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4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带烘干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在所述烘干箱的侧部布设有多个进热口,在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布设有输料网带单元,在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布设有排气口;空气能热泵,多台所述空气能热泵均通过过热风机对应设置在各所述进热口处;进料组件;出料组件;和热回收组件,其对应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空气能热泵的取风口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供热的整体控制系统,通过空气能热泵的侧连、以及热回收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障其烘干效率和热利用率。

Description

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带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大型连续式网带烘干机单台热源无法达到干燥要求时,需要采用多台热源来进行配合使用,但现在的侧方进热技术一般配备的是蒸汽换热器及蒸汽热源,其余热源如分开供热造价高,操作困难,热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一是蒸汽热源、天然气热源并非每个地方都可以使用;二是煤热源对环境污染过大;三是安装制作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热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分段供热,并通过热回收利用提高热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在所述烘干箱的侧部布设有多个进热口,在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布设有输料网带单元,在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布设有排气口;空气能热泵,多台所述空气能热泵均通过过热风机对应设置在各所述进热口处;进料组件;出料组件;和热回收组件,其对应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空气能热泵的取风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优选地,所述热回收组件包括:集风罩,其与所述排气口对应设置;回风管;和回风罩,所述回风管连通设置在所述集风罩和所述回风罩之间;在所述回风罩内设置有内衬管,所述内衬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回风孔,所述内衬管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冷风量调节组件,所述内衬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能热泵的取风口对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优选地,所述内衬管内设置有扰流风叶,所述回风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优选地,所述回风罩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优选地,所述冷风量调节组件为枢接设置在所述内衬管中的挡风板;或所述冷风量调节组件为设置在所述内衬管中的控制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优选地,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架;设置在所述进料架上的传送滚筒,在所述传送滚筒上布设有输送带;驱动电机,其驱动所述传送滚筒转动;和均料板,所述均料板设置在所述进料架上,且所述均料板与所述输送带间隔设置,所述均料板与所述输送带之间设置为均料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优选地,所述均料板包括分散板和位于分散板两侧的侧挡板,所述分散板和侧挡板整体呈M型;在与所述均料板对应的进料架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均料板与进料架之间的调节杆上设置有压缩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优选地,所述进料架上枢接设置有打散轴和打散电机,在所述打散轴上设置有打散杆,所述打散轴位于所述均料板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优选地,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出料架;设置在所述出料架上的传送滚筒,在所述传送滚筒上设置有输送带;和驱动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优选地,所述烘干箱包括:箱体;和布设在所述箱体底部的多个布风单元,各所述布风单元与对应的进热口对应;所述布风单元包括呈环形的布风管道、开设在所述布风管道上的多个第一布风口和多个第二布风口,所述第一布风口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布风口开口朝向环形的布风管道中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供热的整体控制系统,通过空气能热泵的侧连、以及热回收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障其烘干效率和热利用率。
本申请的热回收组件可以把大型连续式网带烘干机未使用完的热量进行回收,除去热量内多余的水蒸气,保存热量继续使用,设备本身能源为电,使空气能热泵可达到更高的能效,比普通的电加热管形式热源设备高出三倍到五倍的能效,空气能热泵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环保的供热系统,其能源消耗部分也有很优秀的表现,在常规情况下空气能热泵的能源消耗可产生5倍与普通电加热系统的热量,最大限度节约电能,与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等政策无任何冲突。本实用新型可最大化利用空气能热泵热源,减少用户的运营成本,达到更高的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烘干设备的布置结构。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空气能热泵的排布方式和位置。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热回收组件的装配结构。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回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回风罩、集风罩、回风管的连接结构。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均料板和打散轴的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各部件的连接装配关系。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均料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
100为烘干箱、101为进热口、102为排气口;
200为空气能热泵、201为过热风机;
300为进料组件、301为进料架、302为输送带、303为均料板、3031为分散板、3032为侧挡板、304为调节杆、305为压缩弹簧、306为打散轴、307为打散电机、308为打散杆;
400为出料组件;
500为热回收组件、501为集风罩、502为回风管、503为回风罩、504为内衬管、505为回风孔、506为冷风量调节组件、507为扰流风叶、508为控制阀、509为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图6,一种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100、空气能热泵200、进料组件300、出料组件400和热回收组件500,在烘干箱100的侧部布设有多个进热口101,在烘干箱的内部布设有输料网带单元,在烘干箱的顶部布设有排气口102;多台空气能热泵200均通过过热风机201对应设置在各进热口102处;热回收组件500对应设置在排气口102与空气能热泵200的取风口之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热回收组件500包括集风罩501、回风管502和回风罩503,集风罩501与排气口102对应设置;回风管502连通设置在集风罩501和回风罩503之间;在回风罩503内设置有内衬管504,内衬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回风孔505,内衬管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冷风量调节组件506,内衬管504的另一端与空气能热泵200的取风口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回收的热风与冷风进行混合,并提高和优化空气能热泵的工作效率,在内衬管504内设置有扰流风叶507,回风管502上设置有控制阀508,回风罩50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509。
本实施例中的冷风量调节组件506为枢接设置在内衬管中的挡风板;或冷风量调节组件为设置在内衬管中的控制阀,或者为其他结构实现内衬管的冷风进量的调节和控制。
对于大型的烘干设备,其需要保障物料的均匀性,因此对于本实施例中的进料组件进行具体的结构的描述,进料组件300包括进料架301、设置在进料架上的传送滚筒、驱动电机和均料板303,在传送滚筒上布设有输送带302;驱动电机驱动传送滚筒转动;均料板303设置在进料架301上,且均料板303与输送带302间隔设置,均料板303与输送带302之间设置为均料间隙。
其中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均料板的结构,其包括呈八字型的分散板3031和位于分散板两侧的侧挡板3032,分散板3031和侧挡板3032呈M型;在与均料板对应的进料架上设置有调节杆304,均料板与进料架之间的调节杆上设置有压缩弹簧305,从而能够调节均料间隙的高度,此外其能够使得整个输送带上的物料实现整平、均化。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物料在输送带上的分布,便于在烘干过程中实现烘干品质的一致性,在进料架301上枢接设置有打散轴306和打散电机307,在打散轴上设置有打散杆308,打散轴306位于均料板303后侧,其不仅可对物料进行二次梳理,而且能够调整其密实度和稀疏间距,便于保障烘干的均匀性。
出料组件包括出料架、设置在出料架上的传送滚筒和驱动电机,在传送滚筒上设置有输送带。
为了进一步的实现烘干箱内热风的布气,本实施例中的烘干箱包括箱体和布设在箱体底部的多个布风单元,各布风单元与对应的进热口对应;布风单元包括呈环形的布风管道、开设在布风管道上的多个第一布风口和多个第二布风口,第一布风口开口朝上,第二布风口开口朝向环形的布风管道中心,即实现在各布风单元对应的纵向空间内,形成均匀一致性的气流,从而保障各区段的烘干温度的可控性和一致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现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烘干箱,在所述烘干箱的侧部布设有多个进热口,在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布设有输料网带单元,在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布设有排气口;
空气能热泵,多台所述空气能热泵均通过过热风机对应设置在各所述进热口处;
进料组件;
出料组件;
和热回收组件,其对应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空气能热泵的取风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组件包括:
集风罩,其与所述排气口对应设置;
回风管;
和回风罩,所述回风管连通设置在所述集风罩和所述回风罩之间;
在所述回风罩内设置有内衬管,所述内衬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回风孔,所述内衬管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冷风量调节组件,所述内衬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能热泵的取风口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内设置有扰流风叶,所述回风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罩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量调节组件为枢接设置在所述内衬管中的挡风板;或所述冷风量调节组件为设置在所述内衬管中的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
进料架;
设置在所述进料架上的传送滚筒,在所述传送滚筒上布设有输送带;
驱动电机,其驱动所述传送滚筒转动;
和均料板,所述均料板设置在所述进料架上,且所述均料板与所述输送带间隔设置,所述均料板与所述输送带之间设置为均料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料板包括分散板和位于分散板两侧的侧挡板,所述分散板和侧挡板整体呈M型;在与所述均料板对应的进料架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均料板与进料架之间的调节杆上设置有压缩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架上枢接设置有打散轴和打散电机,在所述打散轴上设置有打散杆,所述打散轴位于所述均料板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包括:
出料架;
设置在所述出料架上的传送滚筒,在所述传送滚筒上设置有输送带;
和驱动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包括:
箱体;
和布设在所述箱体底部的多个布风单元,各所述布风单元与对应的进热口对应;
所述布风单元包括呈环形的布风管道、开设在所述布风管道上的多个第一布风口和多个第二布风口,所述第一布风口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布风口开口朝向环形的布风管道中心。
CN201821482311.6U 2018-09-11 2018-09-11 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 Active CN209054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2311.6U CN209054904U (zh) 2018-09-11 2018-09-11 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2311.6U CN209054904U (zh) 2018-09-11 2018-09-11 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4904U true CN209054904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4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82311.6U Active CN209054904U (zh) 2018-09-11 2018-09-11 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4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9979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托架
CN105961582A (zh) 一种热泵粮食烘干系统
CN209054904U (zh) 空气能热泵侧连连续式烘干设备
CN201285210Y (zh) 无纺布的烘干装置
CN202166283U (zh) 一种热风循环风箱
CN205250334U (zh) 一种余热回收的太阳能烤烟房
CN207262996U (zh) 一种可变流向式固体蓄热装置
CN202470663U (zh) 一种用于烘干无纺布的设备
CN204787231U (zh) 洁净热风炉
CN109405434A (zh) 循环式节能烘干设备
CN214333315U (zh) 一种具有集成式物料速冷装置的网带式烘干机
CN205090784U (zh) 均衡节能式烤箱
CN205351967U (zh) 中低温循环干燥设备
CN206257950U (zh) 一种翻板调风装置
CN206556170U (zh) 一种四面进风的水冷风机
CN104930701A (zh) 洁净热风炉
CN110079961A (zh) 一种节能循环定型机用烘箱
CN205014793U (zh) 一种板式烘干机
CN104390477A (zh) 一种烤箱节能器
CN204842122U (zh) 桥式烘干室
CN208567318U (zh) 热回收空气能热泵烘干机
CN215724608U (zh) 一种密集型烘房烘干节能系统
CN215216946U (zh) 一种热泵烘干高温高效制热装置
CN204902530U (zh) 一种烘房热回收热泵装置
CN2531339Y (zh) 蒸汽干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