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4501U - 一种超薄汽车尾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汽车尾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4501U
CN209054501U CN201822116455.6U CN201822116455U CN209054501U CN 209054501 U CN209054501 U CN 209054501U CN 201822116455 U CN201822116455 U CN 201822116455U CN 209054501 U CN209054501 U CN 209054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all
holding tank
king
lamp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64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魁
李丰芮
崔素华
卢传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reek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reek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reek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reek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164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4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4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45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汽车尾灯,包括灯罩外壳设置在灯罩外壳内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包括发光灯带和主灯发光装置,所述灯罩外壳的后侧壁边缘处设置有灯带容纳槽,所述发光灯带设置在灯带容纳槽内,所述发光灯带的外壁上设置有吸盘组,所述发光灯带通过吸盘组与灯带容纳槽的内壁吸附连接,所述灯罩外壳后侧壁中部设置有两组主灯容纳槽,且两组主灯容纳槽之间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主灯容纳槽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壁均对称安装有主灯发光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较薄的设计方式,占用空间较小,使得光线的反射、折射角度增多,扩大光线传播距离和范围,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适合多种情况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汽车尾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汽车尾灯。
背景技术
汽车尾灯,在汽车信号灯具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们发出的信号显示汽车行驶状况和行驶轨迹即将发生变化,对汽车安全行驶肩负着重要使命。因此,在所有汽车尾灯设计中必须做到以下两点:具有足够的发光强度,使得汽车尾灯即使在明亮的日光下也可以为其他车辆的驾驶员或行人清楚辨别该信号;夜间行驶,尾灯发出的光不会对其他车辆的驾驶员或行人产生眩光和不舒适的感觉。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661694U公开了一种基于红色激光光源的汽车尾灯,包括激光光纤照明系统、汽车尾灯;所述汽车尾灯由灯壳、集光槽和反射杯组成;所述激光光纤照明系统包括开关电源、外腔激光器、照明光纤组;所述外腔激光器由半导体激光阵列、转换透镜、闪耀光栅、聚焦镜组成,连接开关电源由外壳保护安装于汽车尾部;所述集光槽均匀分布有光纤孔;所述照明光纤组由车身内部卡线槽支撑,一端通过聚焦镜与外腔激光器耦合连接,一端分别与集光槽上分布的光纤孔连接。该汽车尾灯光源部分通过合束整形,使出光更稳定,将半导体激光耦合进光纤输出,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
但是其在使用时对于光线的反射效果不佳,且发光体的发出光较为单一,需要多种灯具组合使用,较厚的尺寸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汽车尾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尾灯,在使用时对于光线的反射效果不佳,且发光体的发出光较为单一,需要多种灯具组合使用,较厚的尺寸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汽车尾灯,包括灯罩外壳设置在灯罩外壳内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包括发光灯带和主灯发光装置,所述灯罩外壳的后侧壁边缘处设置有灯带容纳槽,所述发光灯带设置在灯带容纳槽内,所述发光灯带的外壁上设置有吸盘组,所述发光灯带通过吸盘组与灯带容纳槽的内壁吸附连接;
所述灯罩外壳后侧壁中部设置有两组主灯容纳槽,且两组主灯容纳槽之间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主灯容纳槽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壁均对称安装有主灯发光装置;
所述主灯发光装置包括外壳体和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外壳体内壁上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上连接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边缘处均匀嵌入有反光色轮透镜,所述安装支架位于外壳体的外侧,所述外壳体与减速电机相对的内壁上通过支架安装有LED发光体,所述LED发光体位于安装支架的对应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灯带容纳槽呈回旋状设置在灯罩外壳的后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灯容纳槽的内壁端部设置弧面反光板。
进一步的,所述主灯容纳槽内壁两侧的导光板呈交错式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包括安装板和螺接在安装板侧壁上筒罩,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与分隔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色轮透镜为凹面型反光色轮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LED发光体的轴线贯穿对应位置上反光色轮透镜的中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较薄的设计方式,占用空间较小;
2、通过导光板的设置,使得光线的反射、折射角度增多,扩大光线传播距离和范围;
3、通过主灯发光装置内的旋转反光色轮透镜的设置,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适合多种情况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光灯带、吸盘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灯发光装置的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罩外壳、2-灯带容纳槽、3-发光灯带、4-吸盘组、5-主灯容纳槽、6-导光板、7-分隔板、8-主灯发光装置、81-外壳体、82-减速电机、83-转轴、84-安装支架、85-反光色轮透镜、86-LED发光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薄汽车尾灯,包括灯罩外壳1设置在灯罩外壳1内的发光体,发光体包括发光灯带3和主灯发光装置8,灯罩外壳1的后侧壁边缘处设置有灯带容纳槽2,发光灯带3设置在灯带容纳槽2内,发光灯带3的外壁上设置有吸盘组4,发光灯带3通过吸盘组4与灯带容纳槽2的内壁吸附连接;
灯罩外壳1后侧壁中部设置有两组主灯容纳槽5,且两组主灯容纳槽5之间通过分隔板7隔开,主灯容纳槽5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导光板6,分隔板7的两侧壁均对称安装有主灯发光装置8;
主灯发光装置8包括外壳体81和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外壳体81内壁上的减速电机82,减速电机82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83,转轴83的另一端上连接有安装支架84,安装支架84的边缘处均匀嵌入有反光色轮透镜85,安装支架84位于外壳体81的外侧,外壳体81与减速电机82相对的内壁上通过支架安装有LED发光体86,LED发光体86位于安装支架84的对应位置。
其中,灯带容纳槽2呈回旋状设置在灯罩外壳1的后侧壁上,主灯容纳槽5的内壁端部设置弧面反光板,主灯容纳槽5内壁两侧的导光板6呈交错式排布,外壳体81包括安装板和螺接在安装板侧壁上筒罩,安装板通过螺钉与分隔板7连接,反光色轮透镜85为凹面型反光色轮透镜,LED发光体86的轴线贯穿对应位置上反光色轮透镜85的中心。
工作原理:发光灯带3设置在灯带容纳槽2内,灯带容纳槽2环绕在灯罩外壳1的边缘处,用于示廓,发光灯带3为LED灯带,采用低压灯带;
灯罩外壳1的外壁边缘处设置安装台阶,用于卡接限位,通过螺钉与车尾固定,导光板6向一侧倾斜,倾斜的角度为30-45°,主灯发光装置8发出光线后照射在导光板6上经过导光板6的折射和反射同时作用射出到灯罩外壳1的外侧,且主灯容纳槽5的内壁上采用激光打点,增加光线的反射效果和均匀性;
在主灯容纳槽5内壁的外端部一体注塑成型弧面反光板,弧面反光板与主灯发光装置8的轴线相对,能够将一些没有与导光板6作用的光线进行多角度反射(反射光线与原光线关于弧面的法线对称);
通过车载MCU对减速电机82和LED发光体86控制进行控制输出光色,在安装支架84内嵌入三组反光色轮透镜85分别为,白、黄、红三种颜色透镜,通过减速电机82驱动转轴83和安装支架84转动来带动反光色轮透镜85的旋转,调节需要的反光色轮透镜85到LED发光体86的对应处,LED发光体86发出光线通过对应的反光色轮透镜85过滤相应频率的光线,折射后发射到导光板6上。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超薄汽车尾灯,包括灯罩外壳(1)设置在灯罩外壳(1)内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包括发光灯带(3)和主灯发光装置(8),所述灯罩外壳(1)的后侧壁边缘处设置有灯带容纳槽(2),所述发光灯带(3)设置在灯带容纳槽(2)内,所述发光灯带(3)的外壁上设置有吸盘组(4),所述发光灯带(3)通过吸盘组(4)与灯带容纳槽(2)的内壁吸附连接;
所述灯罩外壳(1)后侧壁中部设置有两组主灯容纳槽(5),且两组主灯容纳槽(5)之间通过分隔板(7)隔开,所述主灯容纳槽(5)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导光板(6),所述分隔板(7)的两侧壁均对称安装有主灯发光装置(8);
所述主灯发光装置(8)包括外壳体(81)和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外壳体(81)内壁上的减速电机(82),所述减速电机(82)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83),所述转轴(83)的另一端上连接有安装支架(84),所述安装支架(84)的边缘处均匀嵌入有反光色轮透镜(85),所述安装支架(84)位于外壳体(81)的外侧,所述外壳体(81)与减速电机(82)相对的内壁上通过支架安装有LED发光体(86),所述LED发光体(86)位于安装支架(84)的对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容纳槽(2)呈回旋状设置在灯罩外壳(1)的后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灯容纳槽(5)的内壁端部设置弧面反光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灯容纳槽(5)内壁两侧的导光板(6)呈交错式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81)包括安装板和螺接在安装板侧壁上筒罩,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与分隔板(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色轮透镜(85)为凹面型反光色轮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体(86)的轴线贯穿对应位置上反光色轮透镜(85)的中心。
CN201822116455.6U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超薄汽车尾灯 Active CN209054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6455.6U CN209054501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超薄汽车尾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6455.6U CN209054501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超薄汽车尾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4501U true CN209054501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5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6455.6U Active CN209054501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超薄汽车尾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45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0422B2 (en) Automotive rear light
US20060285348A1 (en) Vehicular light assembly
US20170268741A1 (en) Vehicle lighting structure
CN105556199A (zh) 具有连续变化的光均匀性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模块
CN104235721A (zh) 机动车的照明装置
US20190338907A1 (en) Vehicle lamp integrating a turn signal light, a side marker light and a headlight
CN215411718U (zh) 一种灯具的多功能配光结构
CN113028355B (zh) 车灯光学组件、照明光学装置和车辆
CN213577305U (zh) 一种具备微结构花纹的车灯多功能复用发光装置
CN209054501U (zh) 一种超薄汽车尾灯
CN210771927U (zh) 一种车灯全反射光学系统
CN106641944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及机动车辆
CN200993327Y (zh) 警用led反光灯
CN108626679B (zh) 一种基于光导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光源组件
CN209341149U (zh) 一种用于车灯的光学系统及一种车灯
CN209458859U (zh) 一种用于车灯的光导组件、一种尾灯及一种车辆
CN2821389Y (zh) 车灯光圈装置
CN208794308U (zh) 一种led前大灯
KR101054694B1 (ko) 차량의 리어 글래스 일체형 스톱 램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268263B (zh) 一种汽车动态发光尾灯
CN210634462U (zh) 一种盲区警示灯及使用该盲区警示灯的汽车后视镜
CN216346030U (zh) 一种光导及一种车灯
CN210801012U (zh) 单一光源实现厚壁和内透镜表面花纹双重点亮效果的车灯
CN220793054U (zh) 发光结构、车灯
CN220623773U (zh) 一种led日行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