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7335U -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7335U
CN209027335U CN201821550736.6U CN201821550736U CN209027335U CN 209027335 U CN209027335 U CN 209027335U CN 201821550736 U CN201821550736 U CN 201821550736U CN 209027335 U CN209027335 U CN 209027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exchanger
exchanger plates
communicate
end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07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
闫丹
刘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507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7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7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7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包括端部压紧板和换热板束,换热板束设置于端部压紧板之间,该板式换热器还包括连通板束,换热板束在端部压紧板之间间隔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换热板束之间通过连通板束以串联、并联或者混联的形式相互连通,换热板束和连通板束通过端部压紧板夹紧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大型换热板片容易产生变形和进而发生漏水的问题,有利于降低维护工作量和费用,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换热效率高,组合灵活,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安装环境等需要实现匹配性的定制功能,而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运输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式换热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暖通行业中,换热器质量占机组总质量的30%以上,在换热方面的动力消耗占总动力消耗的25%左右,所以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成为换热器的首要问题。
在众多类型的换热器中,板式换热器因为换热系数高、适应性广、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诸多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一般来说,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系数是壳管式的3~5倍,然而,板式换热器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外漏、串液、压降大、不能满足换热要求等,其中,外漏是最典型的问题。实际使用时,在相同的装配工艺条件下,总体上大型板片换热器的漏水率明显高于小板片换热器的漏水率;在具体制作安装时,大型板片换热器很容易变形,进而造成漏水等问题,最终影响换热效率,另外漏水还会影响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大型板式换热器的变形以及漏水,保证和提高换热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有效解决大型板式换热器板片变形和漏水的问题,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且组装方式灵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包括端部压紧板和换热板束,所述换热板束设置于端部压紧板之间,该板式换热器还包括连通板束,所述换热板束在端部压紧板之间间隔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换热板束之间通过连通板束以串联、并联或者混联的形式相互连通,所述换热板束和连通板束通过端部压紧板夹紧固定。
所述连通板束对换热板束之间的热介质流道或者冷介质流道进行连通。
所述连通板束对换热板束之间的热介质流道和冷介质流道分别进行连通。
所述连通板束、端部压紧板和换热板束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冷热介质进出口。
所述连通板束和换热板束的冷热介质进出口处通过密封结构的布设对介质的流向进行控制。
所述换热板束的换热板之间和连通板束的板片之间沿流道外围布设密封结构。
所述连通板束一侧与端部压紧板压紧、另一侧与换热板束压紧。
所述连通板束两侧均与换热板束压紧。
所述端部压紧板为并列设置的两块,所述端部压紧板沿外沿间隔设置装紧孔槽,两块端部压紧板之间通过装紧孔槽中安装紧固件进行夹紧固定。
所述端部压紧板的板面和连通板束的板片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安装定位孔,所述连通板束通过安装定位孔中穿插定位件进行安装定位。
有益效果
第一,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通板束能够实现换热板束之间的连通,能够在保证板式换热器整体换热面积的前提下通过小面积换热板片替代大型换热板片,利用小面积换热板片不易产生变形的特点从而克服了大型换热板片容易产生变形和进而发生漏水的问题,降低换热板片的变形率和漏水率,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采用了内部连通板束相连通的结构,保证了过流能力,同时有利于减少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第三,在本实用新型中,换热板束与连通板束之间为可组合式结构,安装布置灵活,不仅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安装环境等需要实现匹配性的定制功能,而且组合后整个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运输更加方便。
第四,在本实用新型中,连通板束对于换热板束的热介质流道和/或冷介质流道的连通能够进行选择性设置,不只是保证了板式换热器整体的换热面积,而且能够实现更加多样化的换热功能,满足更加多样化的换热需要。
第五,端部压紧板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使得换热板束和连通板束的夹紧受力均匀,而且安装定位精准,有利于降低板片夹紧安装的变形率,进而降低漏水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通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包括两块端部压紧板1、两组换热板束2和连通板束3。
两块端部压紧板1并列设置,换热板束2和连通板束3设置于两块端部压紧板1之间并通过端部压紧板1夹紧。端部压紧板1沿外沿间隔设置有装紧孔槽5,两块端部压紧板1之间相对应的装紧孔槽5中安装紧固螺栓,通过螺母锁紧螺栓实现两块端部压紧板1的夹紧固定。
连通板束3由多片连通板片排列形成,连通板片的结构如图2所示。连通板束3一侧与端部压紧板1抵靠压紧,另一侧与换热板束2压紧,两组换热板束2平行设置于另一块端部压紧板1与连通板束3之间。端部压紧板1的板面和连通板束3的板片对应位置开设有三个安装定位孔4,连通板束3在安装时通过安装定位孔4中穿插定位件进行定位,使其能够准确定位在两块端部压紧板1之间。
换热板束2的换热板之间和连通板束3的板片之间沿流道外围布设密封胶条,使得相邻板片之间形成密封的流体流动通道。连通板束3的板片、换热板束2的板片以及与换热板束2夹紧侧的端部压紧板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冷热介质进出口6,连通板束3和换热板束2的冷热介质进出口6处通过密封胶条的布设对介质的流向进行控制,使得两组换热板束2的热介质流道和冷介质流道分别通过连通板束3串联连通。冷、热介质在第一组换热板束2之间换热完成后,分别通过连通板束3流动至第二组换热板束2继续进行换热。
当然,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板式换热器的组合形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换热板束2的数量也可以是三组以上;换热板束2可以通过连通板束3形成串联、并联或者串并混联的连通结构,既可以同时对换热板束2之间的冷、热介质流道分别进行连通,也可以仅对换热板束2之间的冷介质流道或者热介质流道进行连通,具体连通形式利用冷热介质进出口6处的密封胶条的布设进行控制,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换热需要;另外,连通板束3也可以设置于换热板片之间,两侧均与换热板束2压紧。
这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能够在保证板式换热器整体换热面积的前提下利用小面积换热板片替代大型换热板片,从而克服大型换热板片容易产生变形和进而发生漏水的问题,有利于降低维护工作量和费用,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换热效率高。而且可进行自由组合,安装布置灵活,不仅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安装环境等需要实现匹配性的定制功能,而且组合后整个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运输更加方便。

Claims (10)

1.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包括端部压紧板(1)和换热板束(2),所述换热板束(2)设置于端部压紧板(1)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板式换热器还包括连通板束(3),所述换热板束(2)在端部压紧板(1)之间间隔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换热板束(2)之间通过连通板束(3)以串联、并联或者混联的形式相互连通,所述换热板束(2)和连通板束(3)通过端部压紧板(1)夹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板束(3)对换热板束(2)之间的热介质流道或者冷介质流道进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板束(3)对换热板束(2)之间的热介质流道和冷介质流道分别进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板束(3)、端部压紧板(1)和换热板束(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冷热介质进出口(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板束(3)和换热板束(2)的冷热介质进出口(6)处通过密封结构的布设对介质的流向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束(2)的换热板之间和连通板束(3)的板片之间沿流道外围布设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板束(3)一侧与端部压紧板(1)压紧、另一侧与换热板束(2)压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板束(3)两侧均与换热板束(2)压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压紧板(1)为并列设置的两块,所述端部压紧板(1)沿外沿间隔设置装紧孔槽(5),两块端部压紧板(1)之间通过装紧孔槽(5)中安装紧固件进行夹紧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压紧板(1)的板面和连通板束(3)的板片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安装定位孔(4),所述连通板束(3)通过安装定位孔(4)中穿插定位件进行安装定位。
CN201821550736.6U 2018-09-21 2018-09-21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Active CN209027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0736.6U CN209027335U (zh) 2018-09-21 2018-09-21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0736.6U CN209027335U (zh) 2018-09-21 2018-09-21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7335U true CN209027335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878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0736.6U Active CN209027335U (zh) 2018-09-21 2018-09-21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73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6294A (zh) * 2018-09-21 2019-01-11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6294A (zh) * 2018-09-21 2019-01-11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54990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09027335U (zh)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CN206959658U (zh) 全自动智能板式换热机组
CN109186294A (zh)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CN114688900B (zh) 一种多模块组合式板翅式换热器
CN202066403U (zh) 板壳式换热器板片
CN209013806U (zh) 一种布置有端部内流道的组合式板式换热器
CN2446484Y (zh)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CN214308296U (zh) 微翅式换热装置
CN201764865U (zh) 同向孔双向防腐蚀块孔式石墨换热器
CN203550755U (zh) 一种流量可调式板式换热机组
CN209013805U (zh) 一种具有外部连通通道的组合式板式换热器
CN201199137Y (zh) 一种钎焊板式热交换器
CN202102836U (zh) 一种变压器板翅式换热器
CN2581929Y (zh) 模块式组合换热器
CN108240916B (zh) 一种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测试装置
CN219284029U (zh) 一种低碳节能型换热器
CN209013807U (zh)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CN220793956U (zh) 一种热交换设备水箱总成组件
CN217468572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冷通用型换热器结构
CN218975569U (zh) 一种轻量化双层液冷系统结构
CN217358178U (zh) 一种串联混合式气气换热器
CN219015064U (zh) 一种防窜流的板式换热器
CN209910226U (zh) 一种毛细管并联双电子膨胀阀节流装置
CN210346428U (zh) 一种波纹板冷凝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