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13807U -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13807U
CN209013807U CN201821498326.1U CN201821498326U CN209013807U CN 209013807 U CN209013807 U CN 209013807U CN 201821498326 U CN201821498326 U CN 201821498326U CN 209013807 U CN209013807 U CN 209013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late
pressure plate
exchanger plates
shu danyu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983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
闫丹
刘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983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13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13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13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所述固定压紧板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还包括多个换热板束单元,所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通过支撑结构固定在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之间,所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之间通过介质流通通道以并联、串联或者混联的形式连接在所述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使得安装时板片变形率变小,进而降低漏水率。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暖通行业中,换热器质量占机组总质量的30%以上,在换热方面的动力消耗占总动力消耗的25%左右,所以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成为换热器的首要问题。
在众多换热器中,板式换热器因为换热系数高、适应性广、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诸多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一般来说,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系数是壳管式的3~5倍,然而,板式换热器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外漏、串液、压降大、不能满足换热要求等,其中,外漏是最典型的问题。实际使用时,在相同的装配工艺条件下,总体上大型板片换热器的漏水率明显高于小板片换热器的漏水率,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造成漏水的原因主要是胶条质量问题导致的。
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经过仿真实验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大型板换的装配工艺要求高,一旦达不到工艺要求,很容易漏水;再者是打压注水时,由于体积较大,端部压紧板或者板片容易受力不均而变形,从而导致漏水等问题,最终影响换热效率,另外漏水还会影响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大型板式换热器的变形以及漏水,保证和提高换热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使得安装时板片变形率变小,进而降低漏水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还包括多个换热板束单元,所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通过支撑结构固定在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之间,所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之间通过介质流通通道以并联、串联或者混联的形式连接在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之间。
所述介质流通通道为外部管道。
所述活动压紧板和/或固定压紧板的内腔设有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作为介质流通通道。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架、导杆、多个夹紧螺柱和螺母;所述导杆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穿过活动压紧板上的导杆通孔和换热板束单元上的定位板槽固定在固定压紧板上;所述夹紧螺柱设置在活动压紧板上,通过螺母与固定压紧板相连,并分布在换热板束单元的周围,使得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将多个换热板束单元压紧。
所述换热板束单元包括多片换热板片,所述多片换热板片叠加排列,且在每两片换热板片之间放置有用于密封的垫片。
所述垫片为带有内部流通通道的垫片。
所述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设置在固定压紧板和/或活动压紧板上。
所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采用横向和/或纵向的方式排布在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之间。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的端部压紧板使得换热板片受力均匀,制作安装时板片变形率小,进而降低漏水率。本实用新型是将多个小型的换热板束单元组成一个大型换热器,由于单个换热板片面积小,安装布置灵活,组合成换热板束单元后,整个板式换热器尺寸紧凑,占用空间小,在能够满足换热量和换热效率的同时,解决了大板换容易变形和泄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板采用独特的腔式结构,保证了过流能力,减少了管道等耗材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板式换热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压紧板101和活动压紧板102,所述固定压紧板101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还包括多个换热板束单元8,所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8通过支撑结构固定在固定压紧板101和活动压紧板102之间,所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8之间通过介质流通通道以并联、串联或者混联的形式连接在所述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之间。其中,介质流通通道可以是外部管道,也可以是位于活动压紧板内腔的流通管道。值得一提的是,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还可以设置在活动压紧板102上。
所述换热板束单元包括多片换热板片2,所述多片换热板片2叠加排列,且在每两片换热板片2之间放置有用于密封的垫片3。所述垫片3可以采用带有内部流通通道的垫片,通过垫片的内部流通通道可以实现内部引流,从而将多个换热板束单元以并联、串联或者混联的形式进行连接。其中,内部流通流道分为冷介质流道和热介质流道,且两者互相隔绝,使用时,只需将冷介质流道设置在冷介质的进出口相应位置,热介质流道设置在热介质的进出口相应位置即可。本实施方式使用的换热板片2的面积是现有技术中大型换热板片面积的1/4左右,由此可见,本申请将多个小型的换热板束单元组成一个大型换热器,实现了大型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同时,解决了大型板片换热器安装时因板片变形率大而导致的漏水问题。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架4、导杆、多个夹紧螺柱6和螺母7;所述导杆一端固定在支架4上,另一端穿过活动压紧板102上的导杆通孔和换热板束单元上的定位板槽固定在固定压紧板101上,本实施方式中导杆包括两根上导杆501和两根下导杆502,通过四根导杆、固定压紧板101、活动压紧板102和支架4构成板式换热器的整体支撑框架,以承受整个换热器的重量;所述夹紧螺柱6设置在活动压紧板102上,通过螺母7与固定压紧板 101相连,并分布在换热板束单元的周围,使得固定压紧板101和活动压紧板102将多个换热板束单元压紧。
下面通过三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固定压紧板101、活动压紧板102、换热板片2、垫片3、支架4、导杆5、夹紧螺柱6以及螺母7。其中,换热板片2上设置有介质进口、介质出口以及板槽,换热板片2放置于固定压紧板101和活动压紧板102之间,并通过导杆5和夹紧螺柱6支撑和固定。相邻的换热板片2之间放置有垫片3,该垫片3 主要起密封和引流的作用。多个换热板片2构成换热板束单元8。本实施例中换热板束单元共有两个,在长度方向上横向排布,如图2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换热板束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本实施例中,连接换热板束单元的介质流通通道使用的是外部管道,外部管道分为冷介质流道和热介质流道,其分别与固定压紧板上的介质进出口连通,即冷介质流道连通冷介质进出口,热介质流道连通热介质进出口,实现通过外部管道将多个换热板束单元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串联多级换热板束单元板式换热器。
本实施例中端部压紧板、支架、导杆和夹紧螺柱构成板式换热器的整体支撑框架,并承受整个换热器的重量;其中导杆包括上导杆、下导杆,放置于端部压紧板之间,支撑多个换热板束单元。
本实施例中,组合后的换热板束单元通过一个整体的固定和活动压紧板固定,此处设置能很好的平衡换热板片受到的应力,防止板片变形,降低因板片变形而产生的漏水概率;端部压紧板的形状根据换热板束单元的组合形状进行制作成横向分布的狭长型,具有特殊的环境适应性,满足不同的用户安装使用需求;而且单个换热板片的面积不大,但构成的换热板束单元组合之后,能够满足换热量和换热效率的同时,解决大板换容易变形和泄露的问题,以及带来运输方便;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具有用户定制功能,用户根据使用需求、安装环境,提供相应的参数,通过组合的方式,定制个人的板式换热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包括端部压紧板1、换热板片、垫片、支架、导杆、夹紧螺柱以及螺母;其中换热板片包括介质进、出口以及板槽,换热板片放置于端部压紧板之间,并通过导杆和夹紧螺柱支撑和固定;相邻的换热板片之间放置垫片,起密封和引流的作用;多个换热板片构成换热板束单元8。
本实施例中换热板束单元8在高度方向上纵向排布,见图3,换热板束单元8的数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介质流通通道使用带有空腔内流道的活动压紧板,其中,带空腔的活动压紧板内部具有冷介质流通通道和热介质流通通道,且两种介质流通通道互相隔绝分开,例如可以将冷介质流通通道设置在活动压紧板的上半部,热介质流通通道设置在活动压紧板的下半部,分别将冷介质流通通道和热介质流通通道与多个换热板束单元连接,实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的并联,形成一个并联多级换热板束单元板式换热器。
本实施例中端部压紧板、支架、导杆和夹紧螺柱构成板式换热器的整体支撑框架,并承受整个换热器的重量;其中导杆包括上导杆、下导杆,放置于端部压紧板之间,支撑多个换热板束单元。
本实施例中,组合后的换热板束单元通过一个整体的固定压紧板和带内腔流道的活动压紧板支撑固定,此处设置能很好的平衡换热板片收到的应力,防止板片变形,降低因板片变形而产生的漏水概率;带内腔流道的活动压紧板能够减少外部管道的使用,使得整个结构紧凑,且节约材料;端部压紧板的形状根据换热板束单元的组合形状进行制作成纵向分布的狭长型,具有特殊的环境适应性,满足不同的用户安装使用需求;而且单个换热板片的面积不大,但构成的换热板束单元组合之后,能够满足换热量和换热效率的同时,解决大板换容易变形和泄露的问题,以及带来运输方便;此外,本实施例中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具有用户定制功能,用户根据使用需求、安装环境,提供相应的参数,通过组合的方式,定制个人的板式换热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同样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其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换热板束单元在长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混合排布,如图4所示。端部压紧板1将三个换热板束单元8夹紧,三个换热板束单元包括一个横向排布的换热板束单元和两个纵向排布的换热板束单元;其中,介质的流通通道使用外部管道相连,将多个换热板束单元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串联-混联-多级换热板束单元板式换热器。

Claims (8)

1.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换热板束单元,所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通过支撑结构固定在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之间,所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之间通过介质流通通道以并联、串联或者混联的形式连接在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流通通道为外部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紧板和/或固定压紧板的内腔设有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作为介质流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架、导杆、多个夹紧螺柱和螺母;所述导杆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穿过活动压紧板上的导杆通孔和换热板束单元上的定位板槽固定在固定压紧板上;所述夹紧螺柱设置在活动压紧板上,通过螺母与固定压紧板相连,并分布在换热板束单元的周围,使得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将多个换热板束单元压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束单元包括多片换热板片,所述多片换热板片叠加排列,且在每两片换热板片之间放置有用于密封的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带有内部流通通道的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设置在固定压紧板和/或活动压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板束单元采用横向和/或纵向的方式排布在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之间。
CN201821498326.1U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Active CN209013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8326.1U CN209013807U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8326.1U CN209013807U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13807U true CN209013807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2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98326.1U Active CN209013807U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138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3585A (zh) * 2018-09-13 2019-01-08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CN109163585B (zh) * 2018-09-13 2024-05-31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3585A (zh) * 2018-09-13 2019-01-08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CN109163585B (zh) * 2018-09-13 2024-05-31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0146A (zh) 住宅建筑闭式供暖系统
CN209013807U (zh)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CN207407715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109163585A (zh)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CN103697631A (zh) 一种双排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装置
CN209013805U (zh) 一种具有外部连通通道的组合式板式换热器
CN209013806U (zh) 一种布置有端部内流道的组合式板式换热器
CN209027335U (zh)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CN202066403U (zh) 板壳式换热器板片
CN208547272U (zh) 一种腔室换热器
CN211120774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加强板
CN201754044U (zh) 波纹管热网加热器
CN109186294A (zh) 板片连通型板式换热器
CN201522099U (zh) 卧式即热高效热泵热水器
CN109163585B (zh) 一种组合式的板式换热器
CN208075633U (zh)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
CN208458564U (zh) 汽液两相流非对称流道传热板片
CN203443431U (zh) 立式两级板壳式换热器
CN2581929Y (zh) 模块式组合换热器
CN201837273U (zh) 一种精确控温高效稳定换热机组
CN219347452U (zh) 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板式换热器与旁通结构
CN109141080A (zh) 一种布置有端部内流道的组合式板式换热器
CN109141081A (zh) 一种具有外部连通通道的组合式板式换热器
CN213335703U (zh) 一种新型的带有疏水冷却扩容段全焊接板式换热器
CN220818654U (zh) 一种新型热管式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