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5321U - 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 - Google Patents

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5321U
CN209025321U CN201821544123.1U CN201821544123U CN209025321U CN 209025321 U CN209025321 U CN 209025321U CN 201821544123 U CN201821544123 U CN 201821544123U CN 209025321 U CN209025321 U CN 209025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piece
reinforcing bar
sleeve body
connecting no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441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扬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441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5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5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5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设有注浆腔;沿套筒本体的长度方向,套筒本体的一端为锁紧端,另一端为插入端,锁紧端和插入端分别设有与注浆腔连通的通孔;和,外锁紧件和内锁紧件,外锁紧件设有内螺纹通孔,内锁紧件设有内螺纹孔;第一钢筋,第一钢筋设有外螺纹,第一钢筋贯穿锁紧端的通孔,外锁紧件和内锁紧件分别与第一钢筋螺纹连接,并相向压紧锁紧端,且外锁紧件位于套筒本体外,内锁紧件位于套筒本体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套筒本体的一端直接成型出通孔,使用外锁紧件和内锁紧件对插入的第一钢筋进行螺纹锁紧,如此,降低了半灌浆套筒的制造难度,同时施工方便。

Description

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例如墙体、柱体等)事先在工厂制作完成,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连接,不同的预制构件间的连接通常使用灌浆套筒连接技术。
例如,在工厂制作预制构件过程中,将一端连接有钢筋的灌浆套筒预埋于预制构件中,再将该预制构件运送到现场,现场安装时,另一预制构件的钢筋插入灌浆套筒内,且灌浆套筒内灌浆,从而完成两个预制构件的连接。
上述方法中所使用的灌浆套筒称为半灌浆套筒,这种半灌浆套筒需要在顶端攻内螺纹,从而与钢筋进行螺纹连接后预埋于预制构件中,但是半灌浆套筒的顶端攻内螺纹的过程操作复杂,加工难度大,在施工过程中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旨在解决半灌浆套筒的端部需要攻内螺纹才能与钢筋进行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包括:
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设有注浆腔;沿所述套筒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为锁紧端,另一端为插入端,所述锁紧端和所述插入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注浆腔连通的通孔;以及,
外锁紧件和内锁紧件,所述外锁紧件设有内螺纹通孔,所述内锁紧件设有内螺纹孔;
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钢筋贯穿所述锁紧端的通孔,所述外锁紧件和所述内锁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钢筋螺纹连接,并相向压紧所述锁紧端,且所述外锁紧件位于所述套筒本体外,所述内锁紧件位于所述套筒本体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锁紧件位于所述注浆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还包括垫片,所述第一钢筋穿过所述垫片,且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外锁紧件和所述锁紧端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注浆腔的第一进出浆口和第二进出浆口,所述第一进出浆口靠近所述锁紧端,所述第二进出浆口靠近所述插入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的内侧设有凸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锁紧件为螺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锁紧件为盲孔螺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所述预制构件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筋为带肋钢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套筒本体的一端直接成型出可供第一钢筋插入的通孔,该通孔无须攻内螺纹,使用外锁紧件和内锁紧件对插入的第一钢筋进行螺纹锁紧,以固定第一钢筋。如此,降低了半灌浆套筒的制造难度,同时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图示第一钢筋300和第二钢筋400为一小段钢筋,展示与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结合时的状态,实际中第一钢筋300和第二钢筋400长度不限,下同);
图2为图1所述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述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套筒本体 121 通孔
101 第一进出浆口 210 外锁紧件
102 第二进出浆口 211 内螺纹通孔
103 注浆腔 220 内锁紧件
104 凸肋 221 内螺纹孔
110 锁紧端 230 垫片
111 通孔 300 第一钢筋
120 插入端 400 第二钢筋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包括:
套筒本体100,套筒本体100设有注浆腔103;沿套筒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套筒本体100的一端为锁紧端110,另一端为插入端120,锁紧端110和插入端120分别设有与注浆腔103连通的通孔(锁紧端的通孔111、插入端的通孔121);以及,
外锁紧件210和内锁紧件220,外锁紧件210设有内螺纹通孔211,内锁紧件220设有内螺纹孔221;
第一钢筋300,第一钢筋300设有外螺纹,第一钢筋300贯穿锁紧端的通孔111,外锁紧件210和内锁紧件220分别与第一钢筋300螺纹连接,并相向压紧锁紧端110,以将第一钢筋300固定于锁紧端110,且外锁紧件210位于套筒本体100外,内锁紧件220位于套筒本体100内。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本体100为铸铁浇筑而成,通过模具的设计,直接一体成型。锁紧端110设有与注浆腔103连通的通孔111,即在连接设有外螺纹的第一钢筋300时,第一钢筋300可通过通孔111插入套筒本体100,与传统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锁紧端110的通孔111不需要加工出内螺纹。由于套筒本体100的体积较大(相对于锁紧端的通孔111),因此在锁紧端110的通孔111中加工出内螺纹的操作复杂,难度较大,而且,若锁紧端110的通孔111的内螺纹加工精度出现偏差,后续施工校正则较为困难。
如此,为了实现第一钢筋300的固定,本实施例通过外锁紧件210和内锁紧件220实现。具体为,在第一钢筋300贯穿锁紧端110的通孔111时,例如,先将外锁紧件210螺纹连接于第一钢筋300,再将第一钢筋300由上而下贯穿锁紧端110的通孔111,再将内锁紧件220螺纹连接于第一钢筋300的端部并拧紧,后再调整外锁紧件210并拧紧,使得外锁紧件210和内锁紧件220相向压紧锁紧端110,从而使得第一钢筋300固定于锁紧端110。内螺纹通孔211即为设有内螺纹的通孔,贯穿外锁紧件210。内螺纹孔221可以为设有内螺纹的盲孔或通孔。
外锁紧件210、内锁紧件220和套筒本体100为三个单独的零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保证外锁紧件210形成内螺纹通孔211而内锁紧件220形成内螺纹孔221即可,因而,外锁紧件210和内锁紧件220的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简化,相对于套筒本体100的结构来说,加工出内螺纹通孔211/内螺纹孔221也相对容易,即使外锁紧件210和内锁紧件220的内螺纹加工精度出现问题,也可随时更换,相对于更换套筒本体100,成本会更低。
本实施例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预埋于预制构件中,在现场拼接时,套筒本体的插入端120朝上,锁紧端110朝下,另一预制构件的第二钢筋400由上而下通过插入端120的通孔121插入已灌注浆料的注浆腔103中,从而实现两块预制构件的拼接固定(倒插法)。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套筒本体100的一端直接成型出可供第一钢筋300插入的通孔111,该通孔111无须攻内螺纹,使用外锁紧件210和内锁紧件220对插入的第一钢筋300进行螺纹锁紧,以固定第一钢筋300。如此,降低了半灌浆套筒制造难度,同时便于施工。
在一实施例中,内锁紧件220位于注浆腔10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内锁紧件220位于注浆腔103,因此在施工时,直接将内锁紧件220伸入注浆腔103便可与第一钢筋300进行连接并与外锁紧件210配合实现对第一钢筋300的紧固,方便快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还包括垫片230,第一钢筋300穿过垫片230,且垫片230位于外锁紧件210和锁紧端11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外锁紧件210和内锁紧件220以锁紧第一钢筋300,一般来说,在将内锁紧件220固定于第一钢筋300后,由于内锁紧件220人工方式拧紧的效果不佳,故最后需要使用外用器械(如扳手)调整拧紧外锁紧件210。为了能将外锁紧件210在拧紧过程中将力均匀施加于锁紧端110,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垫片230,以防止外锁紧件210在拧紧过程中锁紧端110由于受力不均而出现裂缝。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4所示,套筒本体100的侧壁设有连通注浆腔103的第一进出浆口101和第二进出浆口102,第一进出浆口101靠近锁紧端110,第二进出浆口102靠近插入端1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出浆口101既可为充当注浆口(注入浆料)又可以充当溢浆口(溢出浆料),第二进出浆口101既可为充当注浆口(注入浆料)又可以充当溢浆口(溢出浆料)。
例如,本实施例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在应用时可呈锁紧端110朝上的竖直状态,此时第一进出浆口101为溢浆口,第二进出浆口102为注浆口。在另一实施例中,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也可呈锁紧端110朝下的竖直状态,此时第一进出浆口101为注浆口,第二进出浆口102为溢浆口。当然,本实施例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在还可呈水平状态,此时第一进出浆口101或第二进出浆口102均可用于注浆或溢浆。
在本实施例中,以锁紧端110朝上进行说明第一钢筋300是如何与锁紧端110连接:
步骤1,在第一钢筋300上加工出外螺纹。在本步骤中,第一钢筋300可选用带肋钢筋,能增加与混凝土的锚固力。第一钢筋300上加工出螺纹,加工的部位可以为第一钢筋300的端部。
步骤2,在第一钢筋300加工出外螺纹的部位旋入外锁紧件210并套入垫片230,后贯穿锁紧端110的通孔111。在本步骤中,先把外锁紧件210和垫片230安装于第一钢筋300,便于第一钢筋300由上而下插入锁紧端的通孔111。
步骤3,第一钢筋300贯穿锁紧端的通孔111后与内锁紧件220螺纹连接。
步骤4,调整外锁紧件210和内锁紧件220,使得外锁紧件210和内锁紧件220夹紧锁紧端110,从而固定了第一钢筋30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套筒本体100的侧壁的内侧设有凸肋104。在本实施例中,在套筒本体100的侧壁的内设设置凸肋104,在注浆腔103中注入浆料后,相当于增加了与浆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锚固强度。
进一步地,凸肋104可以为沿着注浆腔内壁的环形凸肋,且具有多个,多个环形凸肋相间设置;或者,凸肋104呈弧形的条状,多个凸肋首尾相接呈环形,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外锁紧件210为螺母。在本实施例中,外锁紧件541为螺母,由于螺母是如今标准化生产的零件,因此能将外锁紧件541的成本降至最低。
在一实施例中,内锁紧件220为盲孔螺母。由于螺母是如今标准化生产的零件,因此能将内锁紧件220的成本降至最低。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该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包括:
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设有注浆腔;沿所述套筒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为锁紧端,另一端为插入端,所述锁紧端和所述插入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注浆腔连通的通孔;以及,
外锁紧件和内锁紧件,所述外锁紧件设有内螺纹通孔,所述内锁紧件设有内螺纹孔;
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钢筋贯穿所述锁紧端的通孔,所述外锁紧件和所述内锁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钢筋螺纹连接,并相向压紧所述锁紧端,且所述外锁紧件位于所述套筒本体外,所述内锁紧件位于所述套筒本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紧件位于所述注浆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还包括垫片,所述第一钢筋穿过所述垫片,且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外锁紧件和所述锁紧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注浆腔的第一进出浆口和第二进出浆口,所述第一进出浆口靠近所述锁紧端,所述第二进出浆口靠近所述插入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的内侧设有凸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紧件为螺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紧件为盲孔螺母。
8.一种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为带肋钢筋。
CN201821544123.1U 2018-09-20 2018-09-20 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 Active CN209025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4123.1U CN209025321U (zh) 2018-09-20 2018-09-20 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4123.1U CN209025321U (zh) 2018-09-20 2018-09-20 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5321U true CN209025321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877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44123.1U Active CN209025321U (zh) 2018-09-20 2018-09-20 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53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7204A (zh) * 2020-08-20 2020-11-27 全学友 横向位置可调的装配式竖向构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7204A (zh) * 2020-08-20 2020-11-27 全学友 横向位置可调的装配式竖向构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997204B (zh) * 2020-08-20 2021-12-17 全学友 横向位置可调的装配式竖向构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4619A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及连接方法
CN204112604U (zh) 带锥尾的注浆钢筋连接件
CN107023121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延性连接的钢筋灌浆套筒
CN202391019U (zh) 钢筋端部加粗灌浆接头
CN204826423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
CN209025321U (zh) 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
CN103590541A (zh) 装配式预制构件钢筋的连接灌浆套筒及其施工方法
CN208965889U (zh) 半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和预制构件
CN101356318B (zh) 具有使用钢管的连接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砌块及其连接结构
CN105089206B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用钢筋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CN208965888U (zh) 半灌浆套筒
CN107250468A (zh) 用于建筑结构的锚固系统
CN212176169U (zh) 一种直螺纹与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CN212836854U (zh) 一种房屋建筑加固墙体结构
CN203684409U (zh) 钢筋水泥灌浆连接套筒
CN103469967A (zh) 钢筋硂构件装配式建筑构件钢筋连接套筒
CN205171839U (zh) 一种钢筋灌浆连接套筒
CN209293296U (zh) 一种可拆卸式注浆孔保护螺丝
CN108118834B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卡键式钢筋连接构造
CN207211526U (zh) 一种钢筋水泥灌浆连接套筒
CN203440999U (zh) 钢筋硂构件装配式建筑构件钢筋连接套筒
CN206815544U (zh) 一种干式柱梁节点
CN110080466A (zh) 一种灌浆套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9025318U (zh) 半灌浆套筒
CN209817215U (zh) 叠合楼板与墙体的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No. 3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No. 3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