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3814U - 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3814U
CN209023814U CN201821558648.0U CN201821558648U CN209023814U CN 209023814 U CN209023814 U CN 209023814U CN 201821558648 U CN201821558648 U CN 201821558648U CN 209023814 U CN209023814 U CN 209023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umenon
moving member
flexible piece
supporting member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86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宝林
郝京阳
刘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586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3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3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3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支承件,支承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本体铰接;支承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移动件,设置在支承件上;移动件移动时,与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弹性件,处于受压状态时,与移动件抵接,随着移动件移动而变形;柔性件,用于提供拉力,柔性件的第一端部绕设在第一本体上,柔性件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第一本体上;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固定在移动件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装置通过绕设在第一本体上的柔性件能够维持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角度,柔性件能够平稳地拉动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旋转,不存在空行程,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支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是人们常用的使用设备,电子设备的两个本体一般通过支撑装置来连接,并通过支撑装置的齿轮结构来改变电子设备的两个本体之间的旋转角度。然而,由于齿轮结构在传动过程中存在空行程,造成两个本体相对旋转不平稳,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撑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支承件,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铰接;所述支承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移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承件上;所述移动件移动时,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弹性件,处于受压状态时,与所述移动件抵接,随着所述移动件移动而变形;柔性件,用于提供拉力,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旋转,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和所述弹性件使所述移动件移动;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角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支承件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的过程中,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形成第一距离;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一角度;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一角度运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逐渐向所述第一本体绕设,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拉动所述移动件逐渐向靠近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侧移动,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至第二距离,所述弹性件变形逐渐增大;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支承件以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的过程中,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至所述第二角度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距离;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二角度;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二角度运动至所述第一角度时,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逐渐从所述第一本体上解开,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移动件逐渐向远离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侧移动,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至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弹性件变形逐渐减小;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一角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承件的中部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移动件插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和所述移动件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侧壁近所述支承件的第二端侧设置有与所述空置空间连通的第一滑槽,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侧壁近所述支承件的第二端侧设置有与所述空置空间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移动件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滑槽;
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的中部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
所述柔性件包括第一柔性体和第二柔性体;所述第一柔性体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柔性体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柔性体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柔性体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柔性体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柔性体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的第二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件包括固定部和凸起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滑槽,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滑槽;所述固定部的中部与所述凸起部连接,所述凸起部向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侧凸出;
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凸起部外侧,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和所述固定部的中部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凸起部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中部,所述凸起部的第二端插设在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凸起部的第二端能够在所述容置槽内滑动;
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凸起部的中部的外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为第一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部为第二连接轴;
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外,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能够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外,且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能够转动;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外、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外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旋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外,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外;
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还套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抵接;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还套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抵接;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环和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阻碍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旋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
所述第一支承柱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一柔性体的中部绕设在所述第一支承柱上;
所述第二支承柱固定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柔性体的中部绕设在所述第二支承柱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旋转,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和所述弹性件使所述移动件移动;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角度;这样,通过支承件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能够旋转;通过绕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的柔性件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角度,通过弹性件和柔性件能够使移动件平稳地移动,柔性件能够平稳地拉动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旋转,不存在空行程,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第一连接环;102、第二连接环;110、第一本体;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二连接部;120、第二本体;130、支承件;131、容置空间;1311、容置空间的顶壁;1312、容置空间的第一侧壁;1313、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侧壁;132、第一滑槽;133、第二滑槽;134、第三连接部;135、第四连接部;136、第一凸起结构;137、第二凸起结构;140、移动件;141、固定部;142、凸起部;150、弹性件;161、第一柔性体;162、第二柔性体;170、第一支承柱;180、第二支承柱;190、显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下结合图1至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支撑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装置包括:
第一本体110;第二本体120;支承件130,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110铰接;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本体120固定连接;移动件140,设置在所述支承件130上;所述移动件140移动时,与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弹性件150,处于受压状态时,与所述移动件140抵接,随着所述移动件140移动而变形;柔性件,用于提供拉力,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一本体110上,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110上;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140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110通过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进行旋转,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和所述弹性件150使所述移动件140移动;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150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0的结构和第二本体12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本体110可以为电子设备固定显示体190的框体,第一本体11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座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承件13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110铰接;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本体120固定连接即可。
这里,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110铰接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110可以通过轴体实现铰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件14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所述移动件140移动时,与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110铰接,所述移动件140移动时,与第一本体110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15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弹性件150处于受压状态时,与所述移动件140抵接,随着所述移动件140移动而变形即可。本领域持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当所述弹性件150与所述移动件140抵接时,所述弹性件150会对所述移动件140产生变形力;且随着所述移动件140移动,所述弹性件150对所述移动件140产生变形力会变化。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弹性件150的形状和结构,只要弹性件150具有弹性即可。例如,弹性件150的材料可以为弹性材料。作为一示例,弹性件150的材料可以为橡胶。又例如,弹性件150可以为弹性结构。作为一示例,弹性件150可以为弹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件的结构不用限定,只要可以提供拉力即可。例如,柔性件可以钢丝绳,也可以棉绳。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的是,柔性件各点提供的拉力相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110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110通过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进行旋转;此时,所述柔性件产生拉力,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以所述拉力拉动所述第一本体110,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以所述拉力拉动所述移动件140;使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带动所述移动件140相对于第一本体110移动,所述移动件140移动时,所述弹性件150产生变形力、且以所述变形力推动所述移动件140;所述移动件140在所述拉力和所述变形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移动,从而实现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和所述弹性件150使所述移动件140移动;且在所述外力撤销时,移动件140受到弹性件150的变形力与移动件140受到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的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实现所述弹性件150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且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拉力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110通过所述支承件130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运动的过程中,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运动至第一角度时,如图3所示,第一本体110的重力G距离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的距离为C,所述第一本体110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重力G产生的扭矩为G×C;所述柔性件产生第一拉力,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以所述第一拉力拉动所述第一本体110,并基于所述第一拉力形成与重力G产生的扭矩的方向相反的扭矩;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以所述第一拉力拉动所述移动件140;所述弹性件150产生第一变形力,且以所述第一变形力推动所述移动件140;所述移动件140在所述第一拉力和所述第一变形力作用下移动至与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之间形成第一距离;在所述外力撤销时,移动件140受到弹性件150的第一变形力与移动件140受到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一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拉力和所述第一变形力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从而实现所述弹性件150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所述第一本体110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重力产生的扭矩与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拉力施加给所述第一本体110的扭矩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从而实现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拉力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一角度;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从所述第一角度运动至第二角度时,如图4所示,第一本体110的重力G距离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的距离为D,所述第一本体110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重力G产生的扭矩增大为G×D;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逐渐向所述第一本体110绕设,所述柔性件产生的拉力逐渐增大至第二拉力,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拉动所述移动件140逐渐向靠近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侧移动,所述弹性件150变形逐渐增大,所述弹性件150推动所述移动件140的变形力逐渐增大至第二变形力;所述移动件140在所述第二拉力和所述第二变形力作用下与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至第二距离;在所述外力撤销时,移动件140受到弹性件150的第二变形力与移动件140受到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二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拉力和所述第二变形力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从而实现所述弹性件150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所述第一本体110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重力产生的扭矩与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拉力施加给所述第一本体110的扭矩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从而实现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拉力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110通过所述支承件130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柔性件拉动移动件140移动,迫使弹性件150变形而实现将弹性件150的变形力通过柔性件传递到第一本体110上,使所述第一本体110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重力产生的扭矩与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拉力施加给所述第一本体110的扭矩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角度如图3所示的A,所述第一角度的角度可以为大于0度小于等于180度间的任意角度。作为一示,所述第一角度为120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角度如图4所示的B,所述第二角度的角度可以为0度小于180度间的任意角度。作为一示,所述第一角度为0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110通过所述支承件130以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运动的过程中,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运动至所述第二角度时,如图4所示,第一本体110的重力G距离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的距离为D,所述第一本体110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重力G产生的扭矩为G×D;所述柔性件产生所述第二拉力,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以所述第二拉力拉动所述第一本体110,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以所述第二拉力拉动所述移动件140;所述弹性件150产生所述第二变形力,且以所述第二变形力推动所述移动件140;所述移动件140在所述第二拉力和所述第二变形力作用下移动至与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距离;在所述外力撤销时,移动件140受到弹性件150的第二变形力与移动件140受到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二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拉力和所述第二变形力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从而实现所述弹性件150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所述第一本体110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重力产生的扭矩与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拉力施加给所述第一本体110的扭矩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从而实现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拉力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二角度;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从所述第二角度运动至所述第一角度时,如图3所示,第一本体110的重力G距离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的距离为C,所述第一本体110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重力G产生的扭矩减小为G×C;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逐渐从所述第一本体110上解开,所述柔性件产生的拉力逐渐减小至所述第一拉力,所述弹性件150推动所述移动件140逐渐向远离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侧移动,所述弹性件150变形逐渐减小,所述弹性件150推动所述移动件140的变形力逐渐减小至第一变形力,所述移动件140在所述第一拉力和所述第一变形力作用下与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距离;在所述外力撤销时,移动件140受到弹性件150的第一变形力与移动件140受到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一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拉力和所述第一变形力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从而实现所述弹性件150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所述第一本体110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重力产生的扭矩与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拉力施加给所述第一本体110的扭矩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从而实现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拉力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一角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这里,所述第一本体110通过所述支承件130以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柔性件拉动移动件140移动,使弹性件150变形而实现将弹性件150的变形力通过柔性件传递到第一本体110上,使所述第一本体110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重力产生的扭矩与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通过拉力施加给所述第一本体110的扭矩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角度。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所述第一本体110通过所述支承件130以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承件130的中部设置有容置空间131;所述移动件140插设在所述容置空间131内;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1311,所述弹性件150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31内,且所述弹性件1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1311和所述移动件140抵接;以便移动件140和弹性件150基于所述容置空间131而移动。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移动件140设置在所述支承件130上。例如,移动件140设置在支承件130的一侧,通过在支承件130的一侧设置滑道,使移动件140在支承件130的一侧的滑道内移动。
在本实现方式中,容置空间131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容置空间131为矩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110铰接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例如,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侧壁1312近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二端侧设置有与所述空置空间连通的第一滑槽132,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侧壁1313近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二端侧设置有与所述空置空间连通的第二滑槽133;所述移动件140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滑槽132,所述移动件140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滑槽133;所述第一本体1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的中部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1311,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34和第四连接部135;所述第三连接部13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铰接,所述第四连接部135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铰接;所述柔性件包括第一柔性体161和第二柔性体162;所述第一柔性体161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所述第一柔性体161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所述第一柔性体161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14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柔性体162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上,所述第二柔性体162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上;所述第二柔性体162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140的第二端。
在本示例中,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13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铰接,所述第四连接部135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铰接;实现了支承件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110铰接。通过所述移动件140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滑槽132,所述移动件140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滑槽133;能够防止移动件140从所述容置空间131掉出;通过所述第一柔性体161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所述第一柔性体161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所述第一柔性体161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14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柔性体162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上,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上;所述第二柔性体162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140的第二端能够实现通过所述第一柔性体161和第二柔性体162一起拉动移动件140相对于第一本体110移动,使移动件140移动的更平稳。
在本示例中,第一滑槽132的形状和第二滑槽133的形状不作限定。第一滑槽132的形状和第二滑槽133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滑槽132的形状和第二滑槽133的形状均为类似于矩形。
在本示例中,第一连接部111的结构和第二连接部112的结构不作限定。第一连接部111的结构和第二连接部11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本示例中,第三连接部134的结构和第四连接部135的结构不作限定。第三连接部134的结构和第四连接部135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连接部134为第一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部135为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外,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能够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112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外,且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能够转动;所述第一本体11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外、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12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外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能够旋转。
这里,本领域持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11设置有第一旋转孔,第二连接部112设置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一连接部111通过第一旋转孔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外,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能够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112通过第二旋转孔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外,且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能够转动。
这里,为了增大第一本体110相对于第二本体120旋转的阻尼力,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136和第二凸起结构137;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6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外,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37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外;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还套设有第一连接环101,所述第一连接环101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6抵接;所述第一连接环10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还套设有第二连接环102,所述第二连接环102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37抵接;所述第二连接环10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101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6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环102和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37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阻碍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进行旋转。
这里,第一连接环101的结构和第二连接环102的结构不作限定。为了增大所述第一连接环101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6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环102和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37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在第一连接环101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6抵接面设置凸凹点、以及在第二连接环102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37抵接面设置凸凹点。
在本示例中,为了防止弹性件150与移动件140分离,所述移动件140可以包括固定部141和凸起部142;所述固定部141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滑槽132,所述固定部141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滑槽133;所述固定部141的中部与所述凸起部142连接,所述凸起部142向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1311侧凸出;所述弹性件150套设在所述凸起部142外侧,且所述弹性件1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1311和所述固定部141的中部抵接。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移动件140。例如,所述移动件140仅包括固定部141。
这里,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1311可以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凸起部142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141的中部,所述凸起部142的第二端插设在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凸起部142的第二端能够在所述容置槽内滑动;所述弹性件150套设在所述凸起部142的中部的外侧;以便所述凸起部142和固定部141随着柔性件一起移动时,通过所述凸起部142的第二端能够在所述容置槽内滑动为移动件140提供移动导向作用。
当然,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1311也可以不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凸起部142的第二端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1311形成为间隙,以便于凸起部142移动时,不与容置空间的顶壁1311碰撞。
在本示例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承柱170和第二支承柱180;所述第一支承柱170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一柔性体161的中部绕设在所述第一支承柱170上;所述第二支承柱180固定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柔性体162的中部绕设在所述第二支承柱180上;以便于增大第一柔性体161和所述第二柔性体162的张紧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110通过所述支承件130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进行旋转,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和所述弹性件150使所述移动件140移动;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150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140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角度;这样,通过支承件130第一本体110相对于第二本体120能够旋转;通过绕设在所述第一本体110上的柔性件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之间相对旋转角度,通过弹性件150和柔性件能够使移动件140平稳地移动,柔性件能够平稳地拉动所述第一本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120旋转,不存在空行程,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支承件,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铰接;所述支承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
移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承件上;所述移动件移动时,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
弹性件,处于受压状态时,与所述移动件抵接,随着所述移动件移动而变形;
柔性件,用于提供拉力,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上;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旋转,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和所述弹性件使所述移动件移动;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支承件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的过程中,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形成第一距离;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一角度;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一角度运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逐渐向所述第一本体绕设,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拉动所述移动件逐渐向靠近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侧移动,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至第二距离,所述弹性件变形逐渐增大;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随着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支承件以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的过程中,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至所述第二角度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距离;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二角度;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二角度运动至所述第一角度时,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部逐渐从所述第一本体上解开,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移动件逐渐向远离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侧移动,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至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弹性件变形逐渐减小;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部维持所述移动件静止,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维持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旋转的所述第一角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的中部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移动件插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和所述移动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侧壁近所述支承件的第二端侧设置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一滑槽,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侧壁近所述支承件的第二端侧设置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移动件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滑槽;
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的中部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
所述柔性件包括第一柔性体和第二柔性体;所述第一柔性体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柔性体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柔性体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柔性体的第一端部绕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柔性体的第一端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柔性体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移动件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固定部和凸起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滑槽,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滑槽;所述固定部的中部与所述凸起部连接,所述凸起部向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侧凸出;
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凸起部外侧,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和所述固定部的中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壁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凸起部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中部,所述凸起部的第二端插设在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凸起部的第二端能够在所述容置槽内滑动;
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凸起部的中部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为第一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部为第二连接轴;
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外,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能够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外,且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能够转动;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外、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外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外,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外;
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还套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抵接;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还套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抵接;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环和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阻碍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一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
所述第一支承柱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一柔性体的中部绕设在所述第一支承柱上;
所述第二支承柱固定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柔性体的中部绕设在所述第二支承柱上。
CN201821558648.0U 2018-09-21 2018-09-21 支撑装置 Active CN209023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8648.0U CN209023814U (zh) 2018-09-21 2018-09-21 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8648.0U CN209023814U (zh) 2018-09-21 2018-09-21 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3814U true CN209023814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877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8648.0U Active CN209023814U (zh) 2018-09-21 2018-09-21 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3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9705B2 (en) Dual-shaft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fixing device
CN111047995B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08071907A (zh)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3162072A (zh) 支撑装置
WO2020151354A1 (zh) 基于柔性屏应用的抽拉式展缩机构
WO2020108625A1 (zh) 铰接件、折叠机构及终端设备
CN113890919B (zh) 电子设备
CN110005698A (zh) 铰链结构
WO2017142048A1 (ja) スイッチ発電機構及びスイッチ発電方法
CN115076218B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WO2018181341A1 (ja) 発電機構及び発電方法
CN209023814U (zh) 支撑装置
CN108287593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JP2006250296A (ja) 非線形弾性機構及びロボット用関節機構
CN103846927B (zh) 一种开放式空间二维偏心转动关节
CN101557693A (zh) 旋转装置及使用该旋转装置的手机和电子设备
CN208236189U (zh) 限位铰链
US20140155226A1 (en) Low noise wrist strength training ball
US11969146B2 (en) Self-locking device of endoscope
WO2019005374A1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POWER OUTPUT OF MEMORY WIRE ACTUATOR
JP2017181598A (ja)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US20130078027A1 (en) Rotary shaft structure
US20220317734A1 (en) Adjustable frame an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8049745B (zh) 转动机构及开合设备
WO2017056192A1 (ja) 滑り接触タイプの波動発生器、波動歯車装置および波動発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