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10861U - 轨道梁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轨道梁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10861U CN209010861U CN201821547883.8U CN201821547883U CN209010861U CN 209010861 U CN209010861 U CN 209010861U CN 201821547883 U CN201821547883 U CN 201821547883U CN 209010861 U CN209010861 U CN 2090108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 girder
- girder
- traveling
- rail
- bottom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梁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其中轨道梁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行驶轨;连接梁,连接梁适于连接两个行驶轨,连接梁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间隔设置,两个侧板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行驶轨相连,两个侧板的下端分别与底板的两端相连,连接梁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行驶轨的长度方向相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梁,可以将分离的两个行驶轨连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大了轨道梁的抗扭刚度和横向抗弯刚度,进而提升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两个侧板和底板可以形成一个通道,通道可以作为疏散平台使用,当列车出现紧急情况停车后,乘客可以通过上述通道逃生,从而不再需要为轨道梁增设专门的逃生平台,进而节省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梁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轨道梁包括两个独立且分隔开的行驶轨,两个行驶轨之间通过横梁连接。但横梁连接的两个行驶轨之间的连接强度较低,两个行驶轨的整体性较差。单轨列车在行驶轨上运行时容易发生晃动,严重的还会造成列车的倾覆,影响行车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具有整体性强和安全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上述轨道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行驶轨;连接梁,所述连接梁适于连接两个行驶轨,所述连接梁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间隔设置,所述两个侧板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行驶轨相连,所述两个侧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端相连,所述连接梁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行驶轨的长度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通过在两个间隔设置的行驶轨之间设置连接梁,且连接梁的两个侧板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行驶轨相连,两个侧板的下端分别与底板的两端相连,由此可以将分离的两个行驶轨连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大了轨道梁的抗扭刚度和横向抗弯刚度,进而提升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两个侧板和底板可以形成一个通道,通道可以作为疏散平台使用,当列车出现紧急情况停车后,乘客可以通过上述通道逃生,从而不再需要为轨道梁增设专门的逃生平台,进而节省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轨道梁还包括:竖直延伸的主梁,所述主梁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行驶轨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主梁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相连以支撑所述连接梁;水平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行驶轨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主梁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梁相连。
进一步地,轨道梁还包括横隔板,每个所述行驶轨和所述支撑梁之间设有所述横隔板,每个所述横隔板的上端与所述行驶轨相连,每个所述横隔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梁相连。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行驶轨和所述支撑梁之间设有多个所述横隔板。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横隔板沿所述行驶轨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横隔板与所述侧板相连,且每个所述横隔板与所述主梁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横隔板的横截面积在向下的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侧板在向上的方向朝向彼此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梁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所述支撑梁的宽度大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所述支撑梁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不超出两个所述行驶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上述轨道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在两个间隔设置的行驶轨之间设置连接梁,且连接梁的两个侧板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行驶轨相连,两个侧板的下端分别与底板的两端相连,由此可以将分离的两个行驶轨连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大了轨道梁的抗扭刚度和横向抗弯刚度,进而提升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两个侧板和底板可以形成一个通道,通道可以作为疏散平台使用,当列车出现紧急情况停车后,乘客可以通过上述通道逃生,从而不再需要为轨道梁增设专门的逃生平台,进而节省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的横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轨道梁100,
行驶轨1,
连接梁2,侧板21,底板22,
通道3,主梁4,支撑梁5,
横隔板6,侧壁61,第一竖直段62,水平段63,第二竖直段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100。具体而言,轨道梁100可以为内导向式轨道梁。可以理解的是,内导向轨道梁可以具有内导向通道,列车在内导向式轨道梁上运行时,列车的导向轮可以沿该导向通道的内侧壁走行,同时,列车的两个走行轮支撑在该导向通道两侧的轨道上走行,从而使得列车可以沿该导向通道的延伸方向行进。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10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行驶轨1和连接梁2。其中,行驶轨1对列车具有支撑作用,且列车可以沿着行驶轨1的延伸方向运行,行驶轨1设置有两个且间隔设置,且两个行驶轨1对列车均具有支撑和限位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列车运行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梁2适于连接两个行驶轨1,连接梁2包括两个侧板21和底板22,两个侧板21间隔设置,两个侧板21的上端(如图2所示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行驶轨1相连,两个侧板21的下端分别与底板22的两端(如图2所示的左端和右端)相连。
由此,两个间隔设置的行驶轨1可以通过连接梁2合成为一个整体,提升了两个行驶轨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大了轨道梁100的抗扭刚度和横向抗弯刚度,进而提升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此外,两个侧板21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行驶轨1相连,两个侧板21的下端分别与底板22的两端相连。由此,两个侧板21和底板22可以形成一个通道3,通道3可以作为疏散平台使用,当列车出现紧急情况停车后,乘客可以通过上述通道3逃生,从而不再需要为轨道梁100增设专门的逃生平台,进而节省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2与两个行驶轨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两个行驶轨1不再需要使用其他的连接件进行连接,从而降低了轨道梁100装配的难度和成本,有利于缩短轨道梁100的生产周期,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两个行驶轨1的一体性,进而提升了轨道梁100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100,通过在两个间隔设置的行驶轨1之间设置连接梁2,且连接梁2的两个侧板21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行驶轨1相连,两个侧板21的下端分别与底板22的两端相连,由此可以将分离的两个行驶轨1连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大了轨道梁100的抗扭刚度和横向抗弯刚度,进而提升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两个侧板21和底板22可以形成一个通道3,通道3可以作为疏散平台使用,当列车出现紧急情况停车后,乘客可以通过上述通道3逃生,从而不再需要为轨道梁100增设专门的逃生平台,进而节省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轨道梁100还包括:竖直延伸的主梁4和水平延伸的支撑梁5,主梁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行驶轨1的长度方向相同,主梁4的上端(如图2所示的上端)与底板22相连以支撑连接梁2,支撑梁5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行驶轨1的长度方向相同,主梁4的下端(如图2所示的下端)与支撑梁5相连。由此,主梁4与底板22、支撑梁5可以大致形成“工”字形结构,可以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提升连接梁2的抗倾覆性能,从而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主梁4位于底板22和支撑梁5之间,主梁4的上端(如图2所示的上端)与底板22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中点连接,主梁4的下端(如图2所示的下端)与支撑梁5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中点连接。底板22宽度的延伸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与支撑梁5宽度的延伸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相同,且主梁4的宽度延伸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与底板22的宽度延伸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轨道梁100还包括横隔板6,每个行驶轨1和支撑梁5之间设有横隔板6,每个横隔板6的上下两端(如图3所示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行驶轨1和支撑梁5相连。由此,一方面横隔板6可以与主梁4、支撑梁5一起承担轨道梁100和列车的重量,减少了主梁4和支撑梁5的重量负荷,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轨道梁100的抗倾覆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横隔板6的上端与行驶轨1连接,横隔板6对上端的行驶轨1具有支撑和限位的作用,可以减少行驶轨1被车轮碾压后产生的形变量,从而提升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每个行驶轨1和支撑梁5之间设有多个横隔板6。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主梁4、支撑梁5以及单个横隔板6的重量负荷,从而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对单个横隔板6、主梁4以及支撑梁5的结构强度的要求,进而有利于降低主梁4、支撑梁5以及横隔板6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7所示,多个横隔板6沿行驶轨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由此,沿着行驶轨1的长度方向,各位置的横隔板6可以均匀受力,从而可以避免横隔板6受力过于集中,进而可以保证轨道梁100的稳定性以及列车运行的平稳性。此外,多个横隔板6均匀间隔设置,还可以降低横隔板6装配连接的难度。再者,还可以提升轨道梁100的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横隔板6与侧板21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列车在轨道梁100上运行时,列车的导向轮作用在侧板21,并沿着侧板的长度延伸方向运行。通过将横隔板6与侧板21相连,横隔板6对侧板21具有支撑和限位的作用,可以减少侧板21被车轮碾压后产生的形变量,从而提升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横隔板6与主梁4相连。由此,横隔板6对主梁4具有支撑和限位作用,横隔板6与主梁4连接后可以提升主梁4的抗扭刚度和横向抗弯刚度,避免主梁4发生倾覆,从而保证轨道梁100结构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例如,列车在朝向左侧拐弯时,列车对行驶轨1和连接梁2会产生朝向右侧的作用力,同时作用力又可以通过连接梁2传递至主梁4上,使得主梁4受到朝向右侧的作用力,此时主梁4在右侧的横隔板6的支撑和限位作用下,可以较好的克服上述作用力,避免发生倾覆,从而保证轨道梁100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每个横隔板6的横截面积在向下的方向逐渐减小。由此,可以减少横隔板6的体积,降低轨道梁100运输和安装的难度。此外,还可以减少横隔板6的制造用料,缩减横隔板6的制造成本。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每个横隔板6的外侧壁61朝向靠近主梁4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每个横隔板6的远离主梁4的侧壁61在朝向主梁4的方向向下(如图3所示的下侧)倾斜延伸。由此,可以减少横隔板6的占地面积,降低轨道梁100的施工成本。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水平方向上,横隔板6的远离主梁4的侧壁61的上端与主梁4的间距大于横隔板6的远离主梁4的侧壁61的下端与主梁4的间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侧板21在向上的方向朝向彼此延伸。由此,在从上之下的方向上,两个侧板21与底板22围成的通道3的宽度逐渐增大,从而可以提升通道3的容纳空间,进而有利于实现乘客的快速疏散。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两个侧板21在向上的方向上还可以相互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梁4的宽度小于底板22的宽度。由此,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主梁4的用料,从而降低主梁4的制造成本和安装的难度。支撑梁5的宽度大于底板22的宽度,支撑梁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不超出两个行驶轨1。由此,可以减少支撑梁5的占地面积,降低支撑梁5的施工成本。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轨道梁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轨道梁100包括:行驶轨1、连接梁2、竖直延伸的主梁4、水平延伸的支撑梁5以及多个横隔板6。其中,行驶轨1设有两个,且两个行驶轨1平行间隔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梁2长度的延伸方向与行驶轨1的延伸方向相同。连接梁2的两端(如图2所示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个行驶轨1连接,连接梁2与两个行驶轨1为一体成型件。连接梁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21和一个底板22,两个侧板21在向上的方向上平行分布,侧板21的上端(如图2所示的上端)与行驶轨1连接,侧板21的下端(如图2所示的下端)与底板22连接。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主梁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行驶轨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主梁4位于底板22和支撑梁5之间,主梁4的上端(如图3所示的上端)与底板22的宽度方向的中点连接,主梁4的宽度小于底板22的宽度。主梁4的下端(如图3所示的下端)与支撑梁5的宽度方向的中点连接,主梁4的宽度小于支撑梁5的宽度,同时支撑梁5的宽度大于底板22的宽度,支撑梁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不超出两个行驶轨1。此外,底板22宽度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梁5宽度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主梁4的宽度延伸方向与底板22的宽度延伸方向垂直。
如图1、图3、图5和图7所示,行驶轨1与支撑梁5之间设有多个横隔板6,且多个横隔板6沿行驶轨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横隔板6的上端(如图3所示的上端)与行驶轨1相连,横隔板6的下端(如图3所示的下端)与支撑梁5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横隔板6的靠近主梁4的一侧(如图4所示的内侧)包括第一竖直段62、水平段63和第二竖直段64,水平段63位于第一竖直段62和第二竖直段64之间,且水平段63与第一竖直段62和第二竖直段64连接。此外,第一竖直段62与侧板21连接,且第一竖直段62的长度与侧板21的宽度相同,水平段63与底板22连接,且水平段63的长度等于底板22宽度的一半,第二竖直段64与主梁4连接,且第二竖直段64的长度与主梁4的宽度相同。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梁100,取消了相关技术中的横梁,通过连接梁2将两个行驶轨1连成了一个整体,提升了轨道梁100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侧板21与底板22限定出一个通道3,通道3可以作为疏散平台使用,当列车出现紧急情况停车后,乘客可以通过上述通道3逃生,从而不再需要为轨道梁100增设专门的逃生平台,进而节省了成本。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上述轨道梁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在两个间隔设置的行驶轨1之间设置连接梁2,且连接梁2的两个侧板21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行驶轨1相连,两个侧板21的下端分别与底板22的两端相连,由此可以将分离的两个行驶轨1连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大了轨道梁100的抗扭刚度和横向抗弯刚度,进而提升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两个侧板21和底板22可以形成一个通道3,通道3可以作为疏散平台使用,当列车出现紧急情况停车后,乘客可以通过上述通道3逃生,从而不再需要为轨道梁100增设专门的逃生平台,进而节省了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间隔设置的行驶轨;
连接梁,所述连接梁适于连接两个行驶轨,所述连接梁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间隔设置,所述两个侧板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行驶轨相连,所述两个侧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端相连,所述连接梁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行驶轨的长度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竖直延伸的主梁,所述主梁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行驶轨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主梁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相连以支撑所述连接梁;
水平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行驶轨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主梁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隔板,每个所述行驶轨和所述支撑梁之间设有所述横隔板,每个所述横隔板的上端与所述行驶轨相连,每个所述横隔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驶轨和所述支撑梁之间设有多个所述横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隔板沿所述行驶轨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隔板与所述侧板相连,且每个所述横隔板与所述主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隔板的横截面积在向下的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在向上的方向朝向彼此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所述支撑梁的宽度大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所述支撑梁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不超出两个所述行驶轨。
10.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47883.8U CN209010861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轨道梁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47883.8U CN209010861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轨道梁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10861U true CN209010861U (zh) | 2019-06-21 |
Family
ID=6683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47883.8U Active CN209010861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轨道梁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108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78255A (zh) * | 2020-02-25 | 2021-09-1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线导轨梁的设计方法和曲线导轨梁 |
-
2018
- 2018-09-20 CN CN201821547883.8U patent/CN2090108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78255A (zh) * | 2020-02-25 | 2021-09-1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线导轨梁的设计方法和曲线导轨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49913U (zh) |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4956498U (zh) | 一种轨道车辆底架边梁悬挂结构 | |
CN204323486U (zh) | 轻型纯电动客车及其底盘车架 | |
CN205769309U (zh)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二系弹簧装置及转向架 | |
CN209010947U (zh) | 轨道梁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5872075U (zh) | 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牵引装置 | |
CN108725495A (zh) | 一种轻轨车辆转向架 | |
CN109808725A (zh) | 一种控制车底架及控制车 | |
CN206328646U (zh) |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双线轨道梁 | |
CN108860176A (zh) | 一种单轨制式交通系统 | |
CN209010861U (zh) | 轨道梁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CN212605449U (zh) | 顶盖横梁及具有该横梁的车辆 | |
CN107458501B (zh) | 双层车体装配系统及方法 | |
CN103010315B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通道的加强结构 | |
CN220053783U (zh) | 空铁系统的悬挂结构及空铁系统 | |
CN106476900B (zh) | 一种后部总成和包括该后部总成的汽车 | |
CN209852315U (zh) | 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4915823U (zh) | 电动客车及其底盘 | |
CN202429160U (zh) | 一种新型防护栏 | |
CN205854161U (zh) | 一种低地板车辆用转向架 | |
CN213267347U (zh) | 一种悬挂式单轨电车封闭箱形轨道梁结构 | |
CN205872071U (zh)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提吊装置及转向架 | |
CN109624637A (zh) | 一种四气囊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 | |
CN209025528U (zh) | 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结构 | |
CN208813215U (zh) | 一种悬挂式空轨列车转向架构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