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8412U -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 Google Patents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8412U
CN209008412U CN201821786445.7U CN201821786445U CN209008412U CN 209008412 U CN209008412 U CN 209008412U CN 201821786445 U CN201821786445 U CN 201821786445U CN 209008412 U CN209008412 U CN 209008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shell
charge port
radiator
charging
connectio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64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必麟
吴俊甫
马爱国
谈际刚
张红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64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8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8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8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包括:散热壳体;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安装于所述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用于给所述充电插座散热,所述充电插座贯穿所述散热壳体;散热装置,且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散热壳体,用于给所述散热壳体散热。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充电插座贯穿散热壳体,散热壳体上安装有散热装置,且散热装置能够对散热壳体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进而对充电插座进行散热,使得充电插座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有利于延长充电口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充电时间不断缩短,但是充电功率不断在增加。充电口时常会因为电流过大,充电端子的热量不能够及时地排出,造成热积累现象,发热严重易导致充电端子损坏,使用的安全性大为降低,使用效率降低。相关技术中,通过注有冷却液的冷却装置对充电端子进行冷却,但对于使用时间长久的车辆,冷却装置结构老化,密封性能下降,冷却液泄漏风险较大,容易造成漏电,并且为了避免冷却液变质损坏或堵塞管路,需定期更换冷却液,增加了成本,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能够有效地增加充电端子的散热效率,避免充电端子升温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包括:散热壳体;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贯穿所述散热壳体;散热装置,且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散热壳体,用于给所述散热壳体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充电插座上安装有散热装置,且散热装置与充电端子的连接片抵压接触,连接片与散热装置充分换热,可使得散热装置能够对充电插座起到很好散热作用,使得充电插座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有利于延长充电口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充电插座包括充电端子和连接片,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充电插座的插接端相连,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充电端子相连,且所述连接片和所述充电端子均通过所述散热壳体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连接片之间夹设有第一导热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充电端子之间夹设有第二导热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连接片的第一面连接在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一面,所述散热壳体包括翅片式散热器,所述翅片式散热器的基板为阶梯型,且所述基板的第一阶梯面抵压所述连接片的第一面,所述基板的第二阶梯面抵压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二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翅片式散热器的翅片垂直于所述基板,且沿所述连接片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基板还包括第三阶梯面,所述第三阶梯面与充电插座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壳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相对间隔开设置,所述基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所述第一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充电插座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板设有避让孔,所述连接片贯穿所述避让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相连,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基板间隔开设置,以限定出散热腔,所述充电端子和所述连接片伸入所述散热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翅片式散热器的翅片,且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翅片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风管,所述散热风管与所述散热风扇的背离所述翅片的一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充电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充电口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充电口的充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口的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口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A-A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充电口100,
充电插座1,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前壳体13,插套结构14,压板15,
散热壳体21,第一板211,基板212,第二板213,散热腔22,盖板23,翅片24,
散热装置2,散热风扇25,散热风管26,
第一导热件31,第二导热件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100,该充电口100的散热壳体21设有散热装置2,散热装置2可用于降低散热壳体21的温度,进而降低充电插座1的充电端子11的温度,由此,可保证充电端子11在充电过程中保持在较低的温度,可避免充电端子11造成热积累现象,防止充电插座1过热结构被破坏,极大地延长充电插座1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100,包括:散热壳体21、充电插座1和散热装置2。
其中,充电插座1安装于散热壳体21,散热壳体21用于给充电插座散热,散热装置2安装于散热壳体21,散热装置2给散热壳体21散热。
如图3和图5所示,充电插座1包括充电端子11和连接片12,充电端子11与充电插座1的插接端相连,连接片12与充电端子11相连,且连接片12与铜排形成导通的电路,这样,在电池进行充电时,充电插座1与充电枪插接相连,以给电池充输电量,充电枪的电能可通过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传输到铜排,进而输送至电池内,以进行电能存储。
如图3中所示,充电插座1还包括前壳体13、插套结构14、压板15,插套结构14安装于前壳体13和压板之间,前壳体13、插套结构14和压板15与散热壳体21通过螺栓固定相连,且散热壳体21的外壳设有与充电插座1适配的充电口形状,保证充电插座1与散热壳体21对接时的结构稳定性,也可保证充电插座1和散热壳体21配合固定位置良好的防水防尘性能。
由此,通过连接片12将充电端子11和铜排相连,取消了现有充电口所带的高压线缆,可避免因充电口高压线缆过流能力不足限制整车充电能力的问题,提高整车充电能力。
散热装置2安装于散热壳体21,充电插座1安装于壳体21,可以理解的是,充电插座1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端子11及连接片12的温度会随着充电时间、充电电流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这样,通过散热装置2对充电插座1进行散热,可使充电插座1保持在较低的温度状态,避免充电插座1在充电的过程中升温过高,提高充电插座1的安全性。
如图7中所示,连接片12通过散热壳体21散热,散热壳体21和连接片12之间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这样,连接片12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及时有效地传导至散热壳体21,散热壳体21与气流接触并充分换热,散热壳体21吸收的热量可散发至空气中,进而实现充电插座1降温的过程,有利于充电口100长时间充电,极大地延长充电口100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片12及充电端子11的外侧包覆有绝缘护套,绝缘护套设于连接片12与散热壳体21相抵的位置,以防止散热壳体21和连接片12之间进行电流传导。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壳体21为导热效率较好的材料制成。这样,设置绝缘护套可避免散热壳体21与连接片12之间电流导通,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不会出现漏电、短路等问题,可保证连接片12、充电端子11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电流传输,保证充电口100正常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100,充电插座1上安装有散热装置2,且散热装置2通过散热壳体21与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换热,可使得散热装置2能够对充电插座1起到很好散热作用,使得充电插座1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有利于延长充电口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中所示,散热壳体21与连接片12之间设有第一导热件31,第一导热件31为长方体块,第一导热件31可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散热壳体21、连接片12固定相连,即第一导热件31的一面与散热壳体21贴合,第一导热件31的另一面与连接片12贴合。这样,连接片12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一导热件31传导至散热壳体21,并通过散热装置2散发到空气中,其中,第一导热件31可为绝缘导热材料制成,实现散热壳体21与连接片12之间热量传递的同时避免二者电流导通,实用且安全,有效地降低充电过程中充电插座1的温度,从而保证充电插座1可满足长时间大功率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中所示,充电端子11通过散热壳体21散热,即连接片12和充电端子11均通过散热壳体21。由此,散热壳体21和充电端子11之间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这样,充电端子11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及时有效地传到至散热壳体21,且充电端子11和连接片12均与散热壳体21换热,极大地提升了充电插座1与散热壳体21之间的换热效率,进而避免充电插座1在充电过程中升温过高,提高充电口100的安全性。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壳体21和充电端子11之间夹设有第二导热件32,第二导热件32用于在散热壳体21和充电端子11之间传递热量,以使充电端子11快速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中所示,连接片12的第一面连接在充电端子11的第一面,如图7中连接片12的上侧面连接在充电端子11的下侧面,且二者贴合相连,这样,充电端子11和连接片12之间具有较强的过流能力。
如图7中所示,散热壳体21包括翅片式散热器,翅片式散热器的基板212为阶梯型,基板212包括第一阶梯面、第二阶梯面和第三阶梯面。
其中,翅片式散热器的翅片垂直于基板212,翅片式散热器的翅片为多个,且多个翅片沿连接片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这样,多个翅片可对连接片12的不同位置均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进而提高连接片12整体的散热效率,有效地避免连接片12温度升高。
如图7中所示,翅片式散热器设于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的上方,基板212的第一阶梯面抵压连接片12的第一面(图7中上表面),基板212的第二阶梯面抵压充电端子11的第二面图7中上表面,如图7中所示,基板212的第一阶梯面(下表面)抵压连接片12的上侧面,基板212的第二阶梯面(下表面)抵压充电端子11的上侧面。当然,翅片式散热器也可设于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的下方,同样可实现对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的散热作用。这样,基板212同时与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换热,基板212与散热装置2换热,极大地提高了充电插座1与散热装置2之间的换热效率,使得充电插座1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地通过散热装置2散发出去,且将翅片式散热器的基板212设置为阶梯型,可保证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均能够与基板212很好地换热,散热装置2的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实现散热作用。
如图7中所示,第三阶梯面和充电插座1间隔开,第三阶梯面可与充电插座1通过气流实现换热,使得基板212本身与充电插座1之间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有利于提高充电插座1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中所示,散热壳体21还包括盖板23,其中,散热壳体21的一端敞开,盖板23用于封闭散热壳体21的敞开端,盖板23可通过螺栓固定于散热壳体21,易于拆卸和安装,便于后期检查和维修,可使散热壳体21内部结构稳定,同时对充电插座1起到保护作用。
散热壳体21与充电插座1相连,充电插座1可与散热壳体21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拆卸方便。其中,散热壳体21与盖板23相连以限定出散热腔22,充电端子11和连接片12伸入散热腔22中,以与散热器进行换热。由此,可在不拆卸充电口100的插座本体的情况下更换充电插座1。
其中,散热壳体21的侧壁形成为散热器的基板212,散热壳体21的侧壁抵压充电端子11和连接片12,且散热壳体21背离散热腔22的一面设有翅片24,即散热壳体21的侧壁内侧与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进行换热,散热壳体21的侧壁外侧设置翅片24。这样,充电端子11和连接片12产生的热量可通过侧壁内侧传递至侧壁外侧,并从侧壁外侧传导给翅片24,进而通过翅片24与气流换热实现热量扩散。
翅片24为多个,且多个翅片24沿充电端子11和连接片12的电流传递方向间隔开布置,这样,多个翅片24可将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产生的热量及时地输送至空气中,多个翅片24可增加散热效率,使得充电插座1更好的散热,进而提升充电插座1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中所示,散热壳体21包括第一板211、第二板213,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3相对间隔开设置,基板212连接在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3之间,第一板211与充电插座1相连,盖板23与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3相连,盖板23的左端(图1中左端)与第一板211的下端(图1中下端)相连,盖板23的右端(图1中右端)与第二板213的下端(图1中下端)相连。这样,第一板211、第二板213和基板212连接为一个整体,且限定出散热腔22。
如图7中所示,盖板23与基板212间隔开设置,翅片24设于基板212,且翅片24设于基板212背离盖板23的一面,即翅片24设于散热腔22外,由此,充电端子11、连接片12均与基板212在散热腔22内换热,且热量由散热腔22内通过基板212传递到散热腔22外,并由翅片24散发到空气中。
其中,如图7中所示,第一板211设有安装孔,充电插座1贯穿安装孔,充电插座1与第一板211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充电端子11的一端伸至散热腔22内与连接片12相连。第二板213设有避让孔,连接片12贯穿避让孔,即连接片12的一端位于散热腔22内与充电端子11相连,连接片12的另一端贯穿避让孔且与铜排相连,由此,充电插座1实现充电枪与电池之间的电流传输作用。且充电插座1更换时,可先将盖板23拆下,再将充电插座1从第一板211拆下,安装和拆卸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中所示,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风扇25,散热风扇25安装于散热壳体21,散热风扇25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散热壳体21的上表面,散热风扇25与翅片24正对且与翅片24的距离适中,散热风扇25可促进翅片24周围的气流流动,增强翅片24与空气换热的效率,进而提高翅片24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其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风扇25为多个,充电插座1为多个,多个充电插座1和多个散热风扇25一一对应,如图4和图5中所示,充电插座1和散热风扇25均为2个,散热风扇25的轴线与对应的充电插座1的轴线垂直,散热风扇25的轴心位于对应充电插座1的中间位置,多个散热风扇25可同时分别对多个充电插座1周围的翅片24进行气流增速,极大地增强换热效率。散热风扇25可通过低压线束连接到电池插座内负责控制和供电的模块,以便于控制散热风扇25转动速率。且本申请的散热装置2在散热风扇25未启动时,也能够实现散热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中所示,散热装置2还包括:散热风管26,散热风管26与散热风扇25的背离翅片24的一端相连,如散热风扇25靠近翅片24的一端为吸气端,散热风扇25背离翅片24的一端为出气端,散热风管26与散热风扇25的出气端相连,可保证散热风扇25的气流能够快速通过散热风管26排出,提高换热效率。
其中,散热风管26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散热风扇25上,散热风管26为弧形管,且散热风管26靠近散热风扇25的部分与散热风扇25同轴设置。散热壳体21可采用导热率良好的材料,能够将充电插座1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到空气中,借助散热风扇25、散热风管26带走热量,从而达到冷却充电插座1的作用。可在散热风管26的排风口设置可动或者不可动的叶片,在实现排风功能的同时兼具防雨功能。
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图5中所示,充电口100包括两个充电插座1、一个散热装置2,且一个散热装置2包括两个散热风扇25和两个散热风管26,两个散热风管26分别与两个散热风扇25相连,两个散热风扇25分别与两个充电插座1一一对应,且每个充电插座1包括两个连接片12,两个连接片12分别为正极连接片12、负极连接片1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壳体;
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安装于所述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用于给所述充电插座散热;
散热装置,且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散热壳体,用于给所述散热壳体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座包括充电端子和连接片,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充电插座的插接端相连,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充电端子相连,且所述连接片和所述充电端子均通过所述散热壳体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连接片之间夹设有第一导热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充电端子之间夹设有第二导热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的第一面连接在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一面,所述散热壳体包括翅片式散热器,所述翅片式散热器的基板为阶梯型,且所述基板的第一阶梯面抵压所述连接片的第一面,所述基板的第二阶梯面抵压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式散热器的翅片垂直于所述基板,且沿所述连接片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第三阶梯面,所述第三阶梯面与充电插座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相对间隔开设置,所述基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所述第一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充电插座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板设有避让孔,所述连接片贯穿所述避让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相连,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基板间隔开设置,以限定出散热腔,所述充电端子和所述连接片伸入所述散热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翅片式散热器的翅片,且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翅片正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风管,所述散热风管与所述散热风扇的背离所述翅片的一端相连。
CN201821786445.7U 2018-10-31 2018-10-31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Active CN209008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6445.7U CN209008412U (zh) 2018-10-31 2018-10-31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6445.7U CN209008412U (zh) 2018-10-31 2018-10-31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8412U true CN209008412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40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6445.7U Active CN209008412U (zh) 2018-10-31 2018-10-31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84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9831A (zh) * 2021-07-28 2021-12-03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一种输电线路集成传感器监测主机
CN114173540A (zh) * 2021-12-13 2022-03-11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用于星载在轨信息处理与服务载荷的热控结构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9831A (zh) * 2021-07-28 2021-12-03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一种输电线路集成传感器监测主机
CN114173540A (zh) * 2021-12-13 2022-03-11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用于星载在轨信息处理与服务载荷的热控结构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2002B (zh) 一种冷却散热箱体及散热控制方法
JP2018503934A (ja) 放熱板及び動力電池システム
CN106659064B (zh)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充电机机柜及充电机
CN20843348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及其散热、加热系统
CN203721841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系统的风冷散热结构
CN209008412U (zh)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CN106450567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1405189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高低压配电柜
CN10591431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
CN20765162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散热结构
CN11359458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结构
WO2018133276A1 (zh) 电动汽车
CN208904184U (zh) 动力电池包散热结构
CN111857287A (zh) 一种笔记本cpu废热回收及保温加热装置
CN214647951U (zh) 车载显示屏和车辆
CN21109039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直吹式散热组件
CN21148177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
CN209365928U (zh) 设有散热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枪
CN209692386U (zh) 集成车载充电机
CN20755900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系统
CN207165665U (zh) 一种鳍片散热式双层汽车动力电池箱
CN214123963U (zh) 工业车用锂电池
CN220106659U (zh) 一种电池pack箱
CN218333990U (zh) 一种电池系统冷却装置
CN219698315U (zh) 一种储能电池bms板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