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7211U - 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7211U
CN209007211U CN201821870370.0U CN201821870370U CN209007211U CN 209007211 U CN209007211 U CN 209007211U CN 201821870370 U CN201821870370 U CN 201821870370U CN 209007211 U CN209007211 U CN 209007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earing
main shaft
motor sta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703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亚新
任利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18703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7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7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72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和主轴,所述主轴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定子,所述主轴的外壁上连接有与电机定子匹配的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流道,所述电机转子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流道,所述前端盖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前轴承连接的第二流道,所述后端盖的外壁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与后轴承连接的第四流道。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前轴承、后轴承和主轴进行降温,冷却效果显著,可提高电主轴的加工精度,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车床电主轴作为一种将电机和车床主轴一体化的产品,它将电机的转子直接和主轴相连接,从而减少了原来车床齿轮箱的设计,去除了传动机构,动力可以直接由电机产生并且传送到主轴。从而提高了机床主轴的传动性能、高速响应性以及运行时的稳定性。车床电主轴的主要结构包括:安装在车床上的主轴箱体,主轴箱体通过前后端盖和前后轴承安装高速主轴,电机定子嵌套在主轴箱体内,与电机定子配合的电机转子固定安装在主轴上。
对于中国专利号CN203109249U所述的一种车床电主轴,包括主轴箱体(11),主轴箱体(11)通过前端盖(16)、后端盖(6)、前轴承(17)和后轴承(5)安装主轴(20),电机定子(13)固定安装在主轴箱体(11)内,与电机定子(13)配合的电机转子(14)固定安装在主轴(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箱体(11)内嵌设固定有定子外套(12),定子外套(12)的外圆周面上开有螺旋的定子冷却流道,定子外套(12)的内圆周面固定电机定子(13),所述前端盖(16)内嵌设固定有轴承外套(15),轴承外套(15)的外圆周面上开有螺旋的前轴承冷却流道,轴承外套(15)的内圆周面固定前轴承(17)的外圈,定子冷却流道和前轴承冷却流道分别通过设在主轴箱体(11)内的第一连接流道和设在前端盖(16)内的第二连接流道连通,定子冷却流道通过设在主轴箱体(11)内的第一进出流道连通外部,前轴承冷却流道通过设在前端盖(16)上的第二进出流道连通外部,此实用新型虽然通过设置定子冷却流道和前轴承冷却流道对电机定子和前轴承进行冷却降温,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只能针对定子和前轴承进行降温冷却,而不能兼顾转子、主轴和后轴承,导致冷却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和主轴,所述主轴呈中空设置且两端开口,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轴承和后轴承,所述主轴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定子,所述主轴的外壁上连接有与电机定子匹配的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流道,所述电机转子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流道,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与前轴承匹配的前端盖和与后轴承匹配的后端盖,所述前端盖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前轴承连接的第二流道,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前轴承连接的前贯穿环槽,所述后端盖的外壁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与后轴承连接的第四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和第四流道通过油泵外接冷却油液,所述后端盖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后轴承匹配的后贯穿环槽,所述壳体和主轴之间通过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分别形成前积液槽和后积液槽,所述前积液槽与前贯穿环槽接通,所述后积液槽与后贯穿环槽接通。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连接有定子外套,所述定子外套与电机定子固定连接,所述定子外套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流道,所述前积液槽和后积液槽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与螺旋流道接通的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连接有与前轴承匹配的前压盖,所述第二流道贯穿前压盖。
优选的,所述后端盖的内壁上连接有与后轴承匹配的后压盖,所述第四流道贯穿后压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均呈环形阵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油泵将冷却油从第二流道导入前轴承上,对前轴承进行降温和润滑,提高使用效果,前轴承上的冷却油通过前贯穿环槽进入前积液槽内,一部分冷却油通过连接槽进入螺旋流道内,从外部对电机定子进行降温,另一部分冷却油分别流入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内,第一流道内的冷却油对电机定子内部和电机转子外部进行降温,第三流道内的冷却油对电机转子内部和主轴进行降温,然后冷却油回到后积液槽内,通过后贯穿环槽流入后轴承内,对后轴承进行降温润滑,并通过第四流道流出,从而逐步降低电主轴的温度,冷却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能够对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前轴承、后轴承和主轴进行降温,冷却效果显著,可提高电主轴的加工精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的主轴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主轴、3前端盖、4前贯穿环槽、5连接槽、6电机转子、7第一流道、8后积液槽、9后轴承、10后端盖、11前压盖、12第二流道、13前轴承、14前积液槽、15第三流道、16电机定子、17螺旋流道、18后贯穿环槽、19第四流道、20后压盖、21定子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和主轴2,主轴2呈中空设置且两端开口,主轴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轴承13和后轴承9,主轴2通过前轴承13和后轴承9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定子16,壳体1的内壁上连接有定子外套21,定子外套21与电机定子16固定连接,定子外套21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流道17,前积液槽14和后积液槽8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与螺旋流道17接通的连接槽5,能够通过螺旋流道17对电机定子16进行降温,提高使用效果。
主轴2的外壁上连接有与电机定子16匹配的电机转子6,电机定子16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流道7,电机转子6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流道15,第一流道7和第三流道15均呈环形阵列设置,能够提高降温效果,壳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与前轴承13匹配的前端盖3和与后轴承9匹配的后端盖10,后端盖10的内壁上连接有与后轴承9匹配的后压盖20,第四流道19贯穿后压盖20,能够提高后轴承10的稳定性,前端盖3的内壁上连接有与前轴承13匹配的前压盖11,第二流道12贯穿前压盖11,能够提高前轴承13的稳定性。
前端盖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前轴承13连接的第二流道12,前端盖3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前轴承13连接的前贯穿环槽4,后端盖10的外壁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与后轴承9连接的第四流道19,第二流道12和第四流道19通过油泵外接冷却油液,后端盖10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后轴承9匹配的后贯穿环槽18,壳体1和主轴2之间通过电机定子16和电机转子6分别形成前积液槽14和后积液槽8,前积液槽14与前贯穿环槽4接通,后积液槽8与后贯穿环槽18接通。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油泵将冷却油从第二流道12导入前轴承13上,对前轴承13进行降温和润滑,前轴承13上的冷却油通过前贯穿环槽4进入前积液槽14内,一部分冷却油通过连接槽5进入螺旋流道17内,从外部对电机定子16进行降温,另一部分冷却油分别流入第一流道7和第三流道15内,第一流道7内的冷却油对电机定子16内部和电机转子6外部进行降温,第三流道15内的冷却油对电机转子6内部和主轴2进行降温,然后冷却油回到后积液槽8内,通过后贯穿环槽18流入后轴承9内,对后轴承9进行降温润滑,并通过第四流道19流出,从而逐步降低电主轴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和主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呈中空设置且两端开口,所述主轴(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轴承(13)和后轴承(9),所述主轴(2)通过前轴承(13)和后轴承(9)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定子(16),所述主轴(2)的外壁上连接有与电机定子(16)匹配的电机转子(6),所述电机定子(16)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流道(7),所述电机转子(6)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流道(15),所述壳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与前轴承(13)匹配的前端盖(3)和与后轴承(9)匹配的后端盖(10),所述前端盖(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前轴承(13)连接的第二流道(12),所述前端盖(3)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前轴承(13)连接的前贯穿环槽(4),所述后端盖(10)的外壁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与后轴承(9)连接的第四流道(19),所述第二流道(12)和第四流道(19)通过油泵外接冷却油液,所述后端盖(10)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后轴承(9)匹配的后贯穿环槽(18),所述壳体(1)和主轴(2)之间通过电机定子(16)和电机转子(6)分别形成前积液槽(14)和后积液槽(8),所述前积液槽(14)与前贯穿环槽(4)接通,所述后积液槽(8)与后贯穿环槽(18)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连接有定子外套(21),所述定子外套(21)与电机定子(16)固定连接,所述定子外套(21)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流道(17),所述前积液槽(14)和后积液槽(8)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与螺旋流道(17)接通的连接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3)的内壁上连接有与前轴承(13)匹配的前压盖(11),所述第二流道(12)贯穿前压盖(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10)的内壁上连接有与后轴承(9)匹配的后压盖(20),所述第四流道(19)贯穿后压盖(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7)和第三流道(15)均呈环形阵列设置。
CN201821870370.0U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07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0370.0U CN209007211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0370.0U CN209007211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7211U true CN209007211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42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7037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07211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7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8127A (zh) * 2020-11-19 2021-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主轴、机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8127A (zh) * 2020-11-19 2021-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主轴、机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66014U (zh) 双冷却电主轴
CN203945254U (zh) 一种中心内冷却磨削电主轴结构
CN209255853U (zh) 轴套、电主轴和机床
CN209217849U (zh) 集成式中央驱动系统
CN209007211U (zh) 一种数控车床用新型电主轴冷却装置
CN105162286A (zh) 轴孔冷却润滑系统
CN103286331A (zh) 中孔通水套料电主轴
CN205465456U (zh) 一种机床高速主轴冷却润滑装置
WO2015100941A1 (zh) 内圆磨主轴
CN209340844U (zh) 集成式中央驱动系统
CN205496577U (zh) 一种可对后轴承进行冷却的高速电主轴
CN210451009U (zh) 一种可对转子进行冷却的电主轴
CN204413721U (zh) 一种内置式机床主轴驱动装置
CN109590488A (zh) 轴套、电主轴和机床
CN216028109U (zh) 一种气冷气浮电主轴
CN213701792U (zh) 一种超高转速电主轴
CN111342596A (zh) 一种用于动力刀塔的内置电机封装结构
CN204209510U (zh) 数控机床床头箱主轴输出端回油结构
CN211163146U (zh) 一种电主轴双水冷装置
CN206356593U (zh) 一种高速钻铣机床主轴装置
CN104625867A (zh) 电主轴冷却装置
CN210452045U (zh) 防止轴芯热伸长的机械主轴冷却机构
CN203061898U (zh) 中孔通水套料电主轴
CN210452046U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机械主轴的冷却装置
CN208034273U (zh) 电主轴高效笼式对流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