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82571U - 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82571U
CN208982571U CN201821763875.7U CN201821763875U CN208982571U CN 208982571 U CN208982571 U CN 208982571U CN 201821763875 U CN201821763875 U CN 201821763875U CN 208982571 U CN208982571 U CN 208982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ydraulic
controllable
accumulator
hydraul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38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扬
龚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ripl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ripl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ripl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ripl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638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82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82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82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包括蓄压器、液压缸与可控气缸,其中:所述蓄压器的内部设有活塞,该活塞将蓄压器的内腔分割为氮气腔与液压油腔,所述液压缸通过管线与单向阀和所述液压油腔的进油管道相连通,所述液压油腔的出油管道通过管线和所述液压缸相连通,在液压油腔的出油管道内还设置有可控开关,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可控气缸相连通。其显著效果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氮气弹簧的快速回弹问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在模具合模到底时,通过可控气缸释放了液压缸内液压油的压力,实现了液压缸的零回弹,完美的解决了液压缸反顶回弹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模具弹性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领域对弹性元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弹性元件满足机械结构的各种需求,又要求弹性元件的小型化和高性能。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常规弹性元件,如弹簧、弹性橡胶和气垫等,所产生的弹性力随着压缩量的增加成正比增加而不能在工作过程中保持恒定压力,且伸缩行程小,很多的工艺需要恒定的弹性变化,常规弹性元件给工艺设计要求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和限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导致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率,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现有技术中的氮气弹簧可以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氮气弹簧是将高压氮气密封在确定的容器里,外力通过活塞杆将氮气压缩,当外力去除时,靠高压氮气膨胀来获得一定弹压力,它主要由缸筒、导向座、密封圈、O型圈和活塞杆等组成。氮气弹簧由于能够简化模具设计和制造、方便模具安装和调整、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因此在模具行业中广泛地应用。
在模具行业中,当开模时,滑块带动上模上行,此时由于上模压料板有氮气弹簧,在开模瞬间不会立刻离开下模,而是一直压在产品上直至开模行程达到上模压料板的压料行程才会脱离压料状态。而此时下模压料板的氮气弹簧因为瞬间失去压力而向上顶起,造成产品反向折弯,产生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在模具开模时弹性元件无回弹现象、保证产品质量的延时氮气弹簧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蓄压器、液压缸与可控气缸,其中:所述蓄压器的内部设有活塞,该活塞将蓄压器的内腔分割为氮气腔与液压油腔,所述液压缸通过管线与单向阀和所述液压油腔相连通,所述液压油腔依次通过可控开关与管线和所述液压缸与可控气缸相连通;
当模具合模时,所述液压缸内的部分液压油被压入蓄压器的液压油腔内,液压油腔内的液压油则推动活塞向氮气腔一侧移动;
所述蓄压器的内部设有活塞,该活塞将蓄压器的内腔分割为氮气腔与液压油腔,所述液压缸通过管线与单向阀和所述液压油腔的进油管道相连通,所述液压油腔的出油管道通过管线和所述液压缸相连通,在液压油腔的出油管道内还设置有可控开关,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可控气缸相连通;
当模具合模时,控制可控开关使其处于关闭状态,液压油腔与可控气缸之间的油路断开,液压缸与所述可控气缸之间的油路相连通,所述液压缸内的部分液压油被压入蓄压器的液压油腔内;
当模具合模到底时,控制可控气缸排出气体,使液压缸内的液压油流入可控气缸内;
当模具开模时,按所需时间控制所述可控开关开启,同时控制可控气缸充入气体,使液压油在高压氮气与可控气缸内气压的作用下将液压油压入液压缸内,使液压缸回弹。
进一步的,所述蓄压器包括缸体、衬套与底座,所述活塞设于所述缸体内,所述缸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衬套设于缸体内用以实现所述缸体与底座之间的密封,所述可控开关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底座上还分别设置有管路接头与L型接头,其中,所述管路接头的一端通过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液压油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管线与所述液压缸相连接;所述L型接头的一端通过所述衬套开设的油孔与所述液压油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管线与所述可控气缸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控开关、管路接头与L型接头分设于所述底座的不同侧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上还分别设有压力计与检修接头,且所述压力计与检修接头和所述可控开关位于底座的同一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与所述蓄压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
进一步的,在所述活塞上还连接有浮杆,该浮杆的上部穿出所述蓄压器的顶部并伸入固定于蓄压器顶部的观察管内,且该浮杆与所述蓄压器之间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延时氮气弹簧系统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可控气缸与可控开关。
进一步的,在所述蓄压器的顶部固定有提手。
模具合模下行,使液压缸压缩,液压油进入蓄压器,由于此时可控开关关闭,且单向阀只进不出,则蓄压器的液压油腔内的液压油不能流回液压缸;
模具合模到底时,控制可控开关是油缸与蓄压器油腔断开,若此时开模则液压油为释放压力,会将液压缸顶出0.1~0.3MM高度,为使得模具离开时零回弹,在此时液压缸与可控气缸处于连通状态,控制可控气缸排出气体,此时由于高压的液压油空间变大,液压油进入到可控气缸内后,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压力得到释放,继而使得模具离开时无回弹现象;
模具离开后,按所需时间控制蓄压器可控开关接通,使液压油在高压氮气作用下将液压油压入液压缸内,与此同时,控制气缸充入气体,将液压油压入液压缸内,使液压缸回弹。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重点结构集中化,网络化,简单化。操作方便,维护方便,安装位置可选在模具外部,利于散热且具有良好的延时效果,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氮气弹簧的快速回弹问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在模具合模到底时,通过可控气缸释放了液压油腔内液压油的压力,实现了液压缸的零回弹,完美的解决了液压缸反顶回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所述蓄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蓄压器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是所述蓄压器的后视图;
图8是所述蓄压器的左视图;
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9所示,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包括蓄压器1、两个液压缸2与可控气缸3,其中:所述蓄压器1包括缸体101、衬套102 与底座103,在所述缸体101的顶部固定有提手104,所述缸体101 内设有活塞105,该活塞105将蓄压器1的内腔分割为氮气腔106与液压油腔107,所述活塞105轴侧面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装设有用于实现与所述蓄压器1的内壁之间密封的密封元件,所述缸体 101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03相连接,所述衬套102设于缸体101内用以实现所述缸体101与底座103之间的密封,所述衬套102开设与所述液压油腔107相连通的通孔,该通孔通过管线6与液压缸2相连通;于所述底座103上固定有所述可控开关7,该可控开关7用以控制所述衬套102的通孔与管线6之间的通断;
在所述底座103上还分别设置有两个管路接头4与一个L型接头5,其中,所述管路接头4的一端通过所述单向阀108与所述液压油腔107的进油管道相连通,另一端分别通过一根管线6与两个所述液压缸2相连接;所述L型接头5通过管线6与所述可控气缸3相连接,通过该L型接头5使得所述液压缸1与所述可控气缸3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可控开关7、管路接头4与L型接头 5分设于所述底座103的不同侧面,以便于管线6的连接于后期维护。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103上还分别设有压力计8与检修接头9,且所述压力计8与检修接头9和所述可控开关7位于底座103的同一侧面,从而可以方便的通过压力计8观测液压缸2压力的变化,通过检修接头9可方便的实现往系统内补充液压油,以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
从图5与图9中还可以看出,在所述活塞105上还连接有浮杆 109,该浮杆109的上部穿出所述蓄压器1的顶部并伸入固定于蓄压器1顶部的观察管110内,且该浮杆109与所述蓄压器1即缸体101 的顶部之间密封设置,通过浮杆109可方便的观察液压油腔107内的液压油体积。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所述可控气缸3与可控开关7进行集中控制,本系统还包括控制器10,以方便的对可控气缸3的充放气与可控开关7的开闭进行控制。
本系统中,所述蓄压器1通过两条管线6与所述液压缸2连接,形成由单向阀108控制通断的蓄压器1进油通道;通过衬套102开设的通孔、管线6与液压缸2相连接形成由可控开关7控制通断的蓄压器1出油通道,同时液压缸2与可控气缸3之间相连通;而所述蓄压器1则由活塞105将缸体101分为上方的氮气腔106与下方的液压油腔107,其中氮气腔106内充填有高压高纯氮气。其具体工作原理为:
模具合模下行,使液压缸2压缩,由于此时可控开关7关闭,使得液压油腔107与可控气缸3断开,仅液压缸2与液压油腔107相连通,且单向阀108只进不出,则液压缸2内的液压油只能被压入蓄压器1内,而蓄压器1的液压油腔107内的液压油不能流回液压缸2;
模具合模到底时,若此时开模则液压油为释放压力,会将液压缸 2顶出0.1~0.3MM高度,为使得模具离开时零回弹、保证产品品质,在此时由于可控开关7关闭、液压缸2与可控气缸3相连通,即可控制可控气缸3排出气体,氮气腔106内高压氮气的压力不变,活塞保持不动,液压油腔107内的高压液压油保持不变。则液压缸2中的液压油将流入到可控气缸3内,由于液压油质量不变,空间变大,液压油压力得到释放,即使此时模具离开液压缸2仍不能回弹,将保持压缩状态,继而实现了模具离开时液压缸2的零回弹现象;
模具离开后,当需要使液压缸2回弹时,按所需时间控制可控开关7开启,使液压油腔107内液压油在高压氮气作用下被压入液压缸 2内,同时控制气缸3充入气体,将液压油压入液压缸2内,使液压缸2回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压器、液压缸与可控气缸,其中:所述蓄压器的内部设有活塞,该活塞将蓄压器的内腔分割为氮气腔与液压油腔,所述液压缸通过管线与单向阀和所述液压油腔的进油管道相连通,所述液压油腔的出油管道通过管线和所述液压缸相连通,在液压油腔的出油管道内还设置有可控开关,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可控气缸相连通;
当模具合模时,控制可控开关使其处于关闭状态,液压油腔与可控气缸之间的油路断开,液压缸与所述可控气缸之间的油路相连通,所述液压缸内的部分液压油被压入蓄压器的液压油腔内;
当模具合模到底时,控制可控气缸排出气体,使液压缸内的液压油流入可控气缸内;
当模具开模时,按所需时间控制所述可控开关开启,同时控制可控气缸充入气体,使液压油在高压氮气与可控气缸内气压的作用下将液压油压入液压缸内,使液压缸回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器包括缸体、衬套与底座,所述活塞设于所述缸体内,所述缸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衬套设于缸体内用以实现所述缸体与底座之间的密封,所述可控开关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底座上还分别设置有管路接头与L型接头,其中,所述管路接头的一端通过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液压油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管线与所述液压缸相连接;所述L型接头的一端通过所述衬套开设的油孔与所述液压油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管线与所述可控气缸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开关、管路接头与L型接头分设于所述底座的不同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还分别设有压力计与检修接头,且所述压力计与检修接头和所述可控开关位于底座的同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所述蓄压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上还连接有浮杆,该浮杆的上部穿出所述蓄压器的顶部并伸入固定于蓄压器顶部的观察管内,且该浮杆与所述蓄压器之间密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可控气缸与可控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氮气弹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压器的顶部固定有提手。
CN201821763875.7U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 Active CN208982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3875.7U CN208982571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3875.7U CN208982571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82571U true CN208982571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8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3875.7U Active CN208982571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825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3086A (zh) * 2020-03-16 2020-06-16 程亮 一种防震五金冲压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3086A (zh) * 2020-03-16 2020-06-16 程亮 一种防震五金冲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76185B (zh) 一种重物升降机用活塞杆缓冲装置
CN208982571U (zh) 一种延时氮气弹簧系统
CN204152765U (zh) 微型lng管道增压泵
CN102278519A (zh) 杠杆式瓶阀
CN213711993U (zh) 使用寿命长的超高压液控单向阀
CN203297192U (zh) 水平定向钻机夹持器保压油缸系统
CN211118237U (zh) 一种管道输送系统自适应脉冲缓冲装置
CN202220898U (zh) 用于阀门的液压缓冲装置
CN208669724U (zh) 压力机回程缸的集成结构
CN208831381U (zh) 一种隔膜式增压油缸
CN204061075U (zh) 一种气动液压泵
CN209638491U (zh) 一种直通式电爆通气装置
CN208292641U (zh) 一种液体灌装用灌装阀
CN202149653U (zh) 一种冷媒充注机制冷剂压力平衡装置
CN202612030U (zh) 压气油缸的二级压缩装置
CN201321852Y (zh) 恒压堵塞器
CN206169237U (zh) 一种适用于压铸生产工艺的压铸模具结构
CN204692719U (zh) 一种用于节流阀的执行机构
CN105804887B (zh) 热气机工质密封系统
CN209704954U (zh) 三缸液压同步装置
CN220286080U (zh) 一种高压对辊制砂机油路改进结构
CN205173115U (zh) 两级天然气压缩缸
CN108488146A (zh) 一种双向可控往复式气缸
CN105484693B (zh) 带压换光杆井口控制器
CN101328880B (zh) 一种抽油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