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77618U - 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77618U
CN208977618U CN201821544832.XU CN201821544832U CN208977618U CN 208977618 U CN208977618 U CN 208977618U CN 201821544832 U CN201821544832 U CN 201821544832U CN 208977618 U CN208977618 U CN 208977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t
peening
jet
pipe sleeve
tw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448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虎
张丽君
胡成祥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Open Letter Seiko Machinery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Open Letter Seiko Machiner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Open Letter Seiko Machinery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Open Letter Seiko Machiner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448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77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77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77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其包括喷枪运动机构,喷枪运动机构连接喷枪夹具,喷枪夹具固定连接喷丸管套,喷丸管套上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喷嘴部件,喷嘴部件包括连接部件和喷管,连接部件固定连接喷丸管套,喷管固定连接连接部件,两喷管之间形成喷丸加工空间,喷管内具有连通喷丸管套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端口位于喷丸加工空间内,两端口之间在喷丸加工空间内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使得叶片等零件的两侧受力更为均衡,可以有效地解决喷丸加工过程中叶片等零件的变形问题;同时可以应用于涡轮盘叶片表面的强化处理,解决叶盘强化处理难、易变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丸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
背景技术
喷丸处理作为一种提高金属零件的疲劳强度、改善工件表面机械性能的加工工艺,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由于喷丸加工的工艺复杂,所要求的自动化程度高,其加工设备是一个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于一体的高技术系统。国际上,像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使用喷丸加工设备比较早且比较普遍,其喷丸强化技术和设备也发展得比较成熟。
然而,在常规喷丸加工技术中,为了能让涉及的设备的结构简单,且有更好的喷丸加工效率、操作方便且有较高自动化程度,一般都设计单侧喷枪机构,即对工件进行单侧喷丸加工。当对薄壁内零件喷丸加工时,在单侧喷丸过程中,会导致零件受单面侧向力,因而容易导致零件产生形变。尤其是在对涡轮盘叶片进行喷丸加工时,单侧喷丸强化效果差,且喷丸加工后叶片形变大,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可以在喷丸加工过程中使得零件两侧同时喷丸,从而使得零件受力均衡,解决了喷丸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零件形变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其包括喷枪运动机构,喷枪运动机构连接喷枪夹具,喷枪夹具固定连接喷丸管套,喷丸管套上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喷嘴部件,喷嘴部件包括连接部件和喷管,连接部件固定连接喷丸管套,喷管固定连接连接部件,两喷管之间形成喷丸加工空间,喷管内具有连通喷丸管套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端口位于喷丸加工空间内,两端口之间在喷丸加工空间内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中,通过所设置的两喷嘴部件,并通过所形成的在喷丸加工空间内形成对喷的两端口,在针对叶片等零件的喷丸加工时,形成在叶片等零件的两表面上的点对点的对喷效果。
因而,采用本实施例的对喷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两喷嘴部件及其内的通道和端口皆是对称布置,在喷丸加工过程中,叶片等零件的两侧在喷丸加工空间内同时进行喷丸作业,从而使得叶片等零件的两侧受力更为均衡,可以有效地解决喷丸加工过程中叶片等零件的变形问题;同时可以应用于涡轮盘叶片表面的强化处理,解决叶盘强化处理难、易变现的问题。
2)利用该对喷装置,可以通过机器人带动对喷装置沿叶片曲面移动喷丸,实现实时仿行喷丸加工,提高了喷丸效率和喷丸强度;
3)该对喷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使其维修更为方便;
4)该对喷装置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实用性,尤其是对叶片等薄壁零件的特殊喷丸加工工艺更加适用。
进一步地,上述喷枪夹具套装于喷丸管套上。
在上述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喷枪夹具套装于喷丸管套上,可以提高两者之间的拆装效率。
进一步地,上述喷丸管套具有对称的两管套单元,其分别连接两喷嘴部件。
在上述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中,作为进一步且更为具体的方案,喷丸管套具有对称的两管套单元,其分别连接两喷嘴部件,可以形成两侧独立的喷料向喷嘴部件的流入。
进一步地,上述端口和第一通道之间形成45°夹角。
在上述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端口和第一通道之间形成45°夹角,即第一通道的喷料在进入到端口处形成了45°的转弯,这样两侧端口内出来的喷料可以覆盖更广的产品表面,不仅可以减少叶片等连接的受力,还可以提高喷丸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喷丸强度。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部件为锥形连接管。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部件内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一端连接第一通道、相对的另一端向喷丸管套内延伸并形成喇叭形端口。
在上述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连接部件为锥形连接管;且连接部件内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一端连接第一通道、相对的另一端向喷丸管套内延伸并形成喇叭形端口,即形成锥形的第二通道;上述结构可以使得连接部件强度更高,也可以提高喷料向喷嘴部件内流入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其包括喷枪运动机构,喷枪运动机构连接喷枪夹具1,喷枪夹具1固定连接喷丸管套2,喷枪夹具1具体可以套装于喷丸管套2上,以提高拆装效率,喷丸管套2上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喷嘴部件3,喷嘴部件3包括连接部件31 和喷管32,连接部件31固定连接喷丸管套2,喷管32固定连接连接部件31,两喷管32之间形成喷丸加工空间33,喷管32内具有连通喷丸管套2的第一通道34,第一通道34的端口341位于喷丸加工空间33内,两端口341之间在喷丸加工空间33内对称布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具体安装时,该装置安装于机器人法兰上,喷丸管套与喷丸管道连接,通过相应的丸流量阀和压力调节阀,控制喷丸的丸流量和压力,根据不同的喷丸工艺需求,配合机器人喷丸运行轨迹,实现高精度的喷丸加工工艺需求。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中,通过所设置的两喷嘴部件,并通过所形成的在喷丸加工空间内形成对喷的两端口,在针对叶片等零件的喷丸加工时,形成在叶片等零件的两表面上的点对点的对喷效果。
因而,采用本实施例的对喷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两喷嘴部件及其内的通道和端口皆是对称布置,在喷丸加工过程中,叶片等零件的两侧在喷丸加工空间内同时进行喷丸作业,从而使得叶片等零件的两侧受力更为均衡,可以有效地解决喷丸加工过程中叶片等零件的变形问题;同时可以应用于涡轮盘叶片表面的强化处理,解决叶盘强化处理难、易变现的问题。
2)利用该对喷装置,可以通过机器人带动对喷装置沿叶片曲面移动喷丸,实现实时仿行喷丸加工,提高了喷丸效率和喷丸强度;
3)该对喷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使其维修更为方便;
4)该对喷装置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实用性,尤其是对叶片等薄壁零件的特殊喷丸加工工艺更加适用。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中,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喷丸管套2具有对称的两管套单元21,其分别连接两喷嘴部件2,可以形成两侧独立的喷料向喷嘴部件的流入。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中,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端口341和第一通道34之间形成45°夹角,即第一通道的喷料在进入到端口处形成了45°的转弯,这样两侧端口内出来的喷料可以覆盖更广的产品表面,不仅可以减少叶片等连接的受力,还可以提高喷丸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喷丸强度。
实施例四: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中,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连接部件31为锥形连接管;且连接部件31内开设有第二通道311,第二通道311的一端连接第一通道34、相对的另一端向喷丸管套2内延伸并形成喇叭形端口312,即形成锥形的第二通道311;上述结构可以使得连接部件强度更高,也可以提高喷料向喷嘴部件内流入的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枪运动机构,所述喷枪运动机构连接喷枪夹具(1),所述喷枪夹具(1)固定连接喷丸管套(2),所述喷丸管套(2)上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喷嘴部件(3),所述喷嘴部件(3)包括连接部件(31)和喷管(32),所述连接部件(31)固定连接所述喷丸管套(2),所述喷管(3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件(31),两所述喷管(32)之间形成喷丸加工空间(33),所述喷管(32)内具有连通所述喷丸管套(2)的第一通道(34),所述第一通道(34)的端口(341)位于所述喷丸加工空间(33)内,两所述端口(341)之间在所述喷丸加工空间(33)内对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夹具(1)套装于所述喷丸管套(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管套(2)具有对称的两管套单元(21),其分别连接两所述喷嘴部件(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341)和所述第一通道(34)之间形成45°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1)为锥形连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1)内开设有第二通道(311),所述第二通道(3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通道(34)、相对的另一端向所述喷丸管套(2)内延伸并形成喇叭形端口(312)。
CN201821544832.XU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 Active CN208977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4832.XU CN208977618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4832.XU CN208977618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77618U true CN208977618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8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44832.XU Active CN208977618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7761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1831A (zh) * 2020-09-11 2020-12-18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喷丸用喷嘴
CN112936112A (zh) * 2021-04-08 2021-06-11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喷丸用钳式喷枪及其强化方法
CN114800288A (zh) * 2022-04-25 2022-07-29 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压气机整体叶盘的喷丸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1831A (zh) * 2020-09-11 2020-12-18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喷丸用喷嘴
CN112936112A (zh) * 2021-04-08 2021-06-11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喷丸用钳式喷枪及其强化方法
CN114800288A (zh) * 2022-04-25 2022-07-29 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压气机整体叶盘的喷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77618U (zh) 一种双喷嘴式对喷装置
CN109202743A (zh) 一种用于喷丸加工的对喷装置
CN101670558B (zh) 等负压双向进砂水切割头
CN2848366Y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清洗水枪
CN106424006A (zh) 双圈回转式多头模具喷洗装置
CN107020569B (zh) 一种不锈钢毛细管抛光专用夹具
CN105435980A (zh) 多功能涂料喷嘴
CN105032876A (zh) 用于燃油总管喷嘴反冲洗夹具
CN201720152U (zh) 一种涂装自动换色装置
CN209138957U (zh) 一种用于磁芯加工的喷涂设备
CN103185166A (zh) 一种电磁阀及具有该电磁阀的制冷设备
CN205732976U (zh) 适用于激光快速成型加工头专用联接装置
CN109079578A (zh) 一种可防尘散热的高精度机床
CN213772502U (zh) 四机头共用一台风机的染色机结构
CN204429517U (zh) 一种不易被腐蚀的喷嘴组件
CN203620821U (zh) 一种基于流道壁面应力均衡优化的高压灌溉喷头
CN103406220A (zh) 一种微米级液体雾化枪
CN201511306U (zh) 等负压双向进砂水切割头
CN209175281U (zh) 新型中排屑床身结构
CN2601781Y (zh) 组合式磨料喷头
CN104551655A (zh) 一种用于化油器工件的安装设备
CN204083641U (zh) 一种气路终端集成转接件
CN210825961U (zh) 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
CN101016615A (zh) 一种热喷涂方法
CN207914253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组件加工后表面高效快速清洁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