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67467U - 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67467U
CN208967467U CN201821407783.5U CN201821407783U CN208967467U CN 208967467 U CN208967467 U CN 208967467U CN 201821407783 U CN201821407783 U CN 201821407783U CN 208967467 U CN208967467 U CN 208967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ving
buffer board
bucket
releasing
compressor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77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耿
王永强
饶武江
刘施屹
李耀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77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67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67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67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口,所述桶体的顶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桶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连接口、所述出气管和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桶体的内部相通,所述连接口的下方设有至少一块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位于桶体的内部,所述缓冲板连接在所述桶体的内部的侧壁上,桶体的体积比泄放管大很多,排放到了泄放桶的废水废油的压力会急剧下降,废水废油在桶体的侧壁和缓冲板之间多次反弹,将冲击力大大减少,可以安全、缓和地流到回收地,混合在废水废气中的空气从出气管排出,方便回收,泄放效果好,有效释放泄放管的压力,且结构简单,拆卸维护清洗方便,可连接多个空气瓶、空压机。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的空气压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
背景技术
在船舶各类设备中,利用空压机将大气压缩至一定的压力,并储存在空气瓶中,以备需要时使用。压缩后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安全可靠,所以普遍的在船舶中用作一些机械设备的能源及工质。空气具有较好的可压缩性,便于储存和输送,没有起火危险,且空气来源方便,所有在船上空压机广泛使用。
由于空压机的压缩后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其在空压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油等,此部分通过泄放管来进行排放。但是泄放管中的介质也具有一定的压力。其中主机起动空气瓶、主机起动空压机的最大工作压力一般为30bar,其泄放口的连接管出口压力也接近30bar。而工作空气瓶、工作空压机、控制空气瓶等最大工作压力也达到8bar。在船舶航行和设备运行时,将这部分废水废气顺利地排放到安全的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对船用空压机、空气瓶的泄放通常为直接泄放,或者多根泄放管合并成一根管后进行泄放。直接泄放为本地泄放,一般泄放至普通的漏水口或水盘里泄放后产生的废气废水不易收集,由于压力太高,泄放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喷溅,甚至可能会危害为人体安全。多根泄放管合并成后进行泄放,会由于泄放管中压力过高,会造成管路之间互相影响,容易出现泄放倒灌的情况,导致管路其它进口排水不畅,甚至气、水喷溅;如果每个空气瓶和空压机直接连接到舱底水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但这样设计则管路多而长,布置也比较困难,而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泄放效果好、有效释放压力、方便回收、拆卸维护清洗方便的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口,所述桶体的顶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桶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连接口、所述出气管和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桶体的内部相通,所述连接口的下方设有至少一块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位于桶体的内部,所述缓冲板连接在所述桶体的内部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接口的中轴线不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口的上方设有所述缓冲板。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缓冲板为2个或2个以上时,相邻的所述缓冲板分别位于所述桶体内的相对的侧壁上且上下错位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垂直连接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缓冲板的一边不与所述桶体的侧壁连接,其余侧边均与所述桶体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为圆柱形,所述缓冲板的边缘由一条直边和一条圆弧边构成。
可选地,所述连接口上连接有泄放管,所述泄放管与所述桶体的中心线垂直。
可选地,所述桶体的顶部设有桶盖,所述桶盖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围成一侧开口的杯形,所述桶盖的开口与所述桶体相对,所述侧板通过支柱连接在所述桶体上,所述出气管伸入所述桶盖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泄放管将空气瓶、空压机的废水废油排放到泄放桶,再从泄放桶排到回收的地方,泄放桶的体积比泄放管大很多,所以排放到了泄放桶的废水废油的压力会急剧下降,废水废油进入桶体后会被喷到连接口对面的桶体的侧壁上,再反弹到其他的位置,桶体内设有缓冲板,废水废油在缓冲板之间多次反弹,将冲击力大大减少,最后从底部的出水管流出的废水废油的基本上不再具有冲击力,可以安全、缓和地流到回收地,混合在废水废气中的空气从出气管排出,方便回收,泄放效果好,十分有效地释放泄放管的压力,并且结构简单,拆卸维护清洗方便,可以连接多个空气瓶、空压机。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口的中轴线不重叠,即各个连接口不正对,避免压力互窜,影响影响空气瓶和空压机正常工作,避免倒灌。连接口的上方也设有缓冲板,可以阻挡飞溅上来的废水废油,减小桶体的高度。
3、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板上下错位布置,可保证同一废水废油可经过多次反弹,并且可在各个方向设置连接口,保证各废水废油均可反弹。缓冲板垂直连接在侧壁上,使反弹方向向上,可保证最好的缓冲效果和减小、简化桶体。泄放管与桶体的中心线垂直,可保证废水废油在进入桶体后正向冲击桶壁再进行反弹,极大地减小冲击力。本实用新型还在出气管上设置桶盖,进一步地阻挡废水废油从出气管飞溅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泄放桶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的泄放桶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泄放桶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的缓冲板的示意图。
其中,1、桶体;2、连接口;3、出气管;4、出水管;5、第一缓冲板;6、第二缓冲板;7、第三缓冲板;8、第四缓冲板;9、泄放管;10、桶盖;11、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泄放桶包括桶体1,桶体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口2,桶体1的顶部连接有出气管3,桶体1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4,连接口2、出气管3和出水管4与桶体1的内部相通,连接口2的下方设有至少一块缓冲板,缓冲板设于桶体的内部,缓冲板连接在桶体1的内部的侧壁上。通过泄放管9将空气瓶、空压机的废水废油排放到泄放桶,再从泄放桶排到回收的地方,泄放桶的体积比泄放管大很多,所以排放到了泄放桶的废水废油的压力会急剧下降,废水废油进入桶体1后会被喷到连接口对面的桶体1的侧壁上,再反弹到其他的位置,桶体1内设有缓冲板,废水废油在缓冲板之间多次反弹,将冲击力大大减少,最后从底部的出水管4流出的废水废油的基本上不再具有冲击力,可以安全、缓和地流到回收地,混合在废水废气中的空气从出气管3排出,方便回收,泄放效果好,十分有效地释放泄放管的压力,并且结构简单,拆卸维护清洗方便,可以连接多个空气瓶、空压机。本实施例的桶体1上设有三个连接口2。
在本实施例中,各连接口2的中轴线不重叠,即各个连接口2不正对,避免压力互窜,影响影响空气瓶和空压机正常工作,避免倒灌。连接口2的上方也设有缓冲板,以阻挡飞溅上来的废水废油,减小桶体1的高度。本实施例的连接口2设于桶体1的中部,桶体1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缓冲板。
当缓冲板为2个或2个以上时,相邻的缓冲板分别位于桶体1内的相对的侧壁上且上下错位布置,本实施例的桶体1内设有第一缓冲板 5、第二缓冲板6、第三缓冲板7和第四缓冲板8,第一缓冲板5和第二缓冲板6位于连接口2的下方且上下错位布置,第二缓冲板6位于第一缓冲板5的下方,第三缓冲板7和第四缓冲板8位于连接口2的上方且上下错位布置,可保证同一废水废油可经过多次反弹,并且可在各个方向设置连接口,保证各废水废油均可反弹。另外,本实施例的缓冲板垂直连接在桶体1的侧壁上,可利用缓冲板的全部面积且反弹方向向上,保证最好的缓冲效果和减小、简化桶体1。缓冲板的一边不与桶体1的侧壁连接,其余侧边均与桶体1的侧壁连接,使缓冲板和桶体1 的侧壁至形成一个缺口,保证废水废油可以在缓冲板上反弹,本实施例的桶体1为圆柱形,缓冲板的边缘由一条直边和一条圆弧边构成,桶体1的截面为圆形,第一缓冲板5、第二缓冲板6、第三缓冲板7和第四缓冲板8均由一条直边和一条圆弧边构成,在与第一缓冲板5的直边相对的一侧不设置连接口,避免该处进来的废水废油直接从第一缓冲板5的直边与桶体1的侧壁形成的缺口流下而不经过第一缓冲板5的反弹。
此外,连接口2连接泄放管9,泄放管9与桶体的中心线1垂直,可保证废水废油在进入桶体1后正向冲击桶壁再进行反弹,极大地减小冲击力。本实施例还在桶体1的顶部设有桶盖10,桶盖10包括顶板和侧板,顶板和侧板围成一侧开口的杯形,桶盖10的开口与桶体1相对,侧板通过支柱11连接在桶体1上,出气管4伸入桶盖10的内部,进一步地阻挡废水废油从出气管3飞溅出来。
综上,本实施例的桶体1上设有连接口2、出气管3和出水管4,桶体1内设有缓冲板,通过泄放管9将空气瓶、空压机的废水废油排放到泄放桶,再从泄放桶排到回收的地方,泄放桶的体积比泄放管大很多,所以排放到了泄放桶的废水废油的压力会急剧下降,废水废油进入桶体1后会被喷到连接口对面的桶体1的侧壁上,再反弹到其他的位置,桶体1内设有缓冲板,废水废油在缓冲板之间多次反弹,将冲击力大大减少,最后从底部的出水管4流出的废水废油的基本上不再具有冲击力,可以安全、缓和地流到回收地,混合在废水废气中的空气从出气管3排出,方便回收,泄放效果好,十分有效地释放泄放管的压力,并且结构简单,拆卸维护清洗方便,可以连接多个空气瓶、空压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口,所述桶体的顶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桶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连接口、所述出气管和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桶体的内部相通,所述连接口的下方设有至少一块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位于桶体的内部,所述缓冲板连接在所述桶体的内部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口的中轴线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的上方设有所述缓冲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缓冲板为2个或2个以上时,相邻的所述缓冲板分别位于所述桶体内的相对的侧壁上且上下错位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垂直连接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的一边不与所述桶体的侧壁连接,其余侧边均与所述桶体的侧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为圆柱形,所述缓冲板的边缘由一条直边和一条圆弧边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上连接有泄放管,所述泄放管与所述桶体的中心线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顶部设有桶盖,所述桶盖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围成一侧开口的杯形,所述桶盖的开口与所述桶体相对,所述侧板通过支柱连接在所述桶体上,所述出气管伸入所述桶盖的内部。
CN201821407783.5U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 Active CN208967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7783.5U CN208967467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7783.5U CN208967467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67467U true CN208967467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52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7783.5U Active CN208967467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674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5693A (zh) * 2020-08-04 2020-12-11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泄放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lng船、集装箱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5693A (zh) * 2020-08-04 2020-12-11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泄放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lng船、集装箱船
CN112065693B (zh) * 2020-08-04 2023-08-08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泄放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lng船、集装箱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9113B (zh) 一种坞内调试冷却水供水方法
CN204141242U (zh) 安全型封闭式空气瓶泄放桶
CN208967467U (zh) 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泄放桶
CN109216732A (zh) 氢燃料电池船舶高压氢气供给系统
CN110155298A (zh) 液货船甲板污油水回收结构
CN103736227B (zh) 一种保压式消防系统
CN103612637B (zh) 一种列车供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39429A (zh) 一种空气瓶、空压机的排放装置
CN110345254A (zh) 一种综合型艉管密封滑油系统
CN203710576U (zh) 一种保压式消防系统
CN211107875U (zh) 一种可快速消除船舶舱室积水的管路结构
CN212510508U (zh) 一种带余油放空装置的船艇加油接头套装
CN215691265U (zh) 一种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
KR101784810B1 (ko) 선박의 소화수 공급장치
CN2867008Y (zh) 一种可以观测水位的煤气管道水封阀
CN106741712A (zh) 一种船体油舱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及其报警方法
CN107990034B (zh) 一种自带检修的快吸缓排式空气阀
CN207599051U (zh) 一种透气止回阀
CN207546029U (zh) 一种油雾回收切削集成系统
CN206694604U (zh) 一种用于储油罐上的液压安全阀
CN204051087U (zh) 一种新型海洋石油平台用泥气分离系统
CN209180159U (zh) 一种液压平推用回油保护装置
CN213810042U (zh) 用于虹吸罐的冲水防护装置
CN214690043U (zh) 一种用于船舶机舱的铺板结构
CN209791491U (zh) 一种带有自动泄压装置的加压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