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7508U - 感光变色自行车架 - Google Patents

感光变色自行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7508U
CN208947508U CN201820933817.8U CN201820933817U CN208947508U CN 208947508 U CN208947508 U CN 208947508U CN 201820933817 U CN201820933817 U CN 201820933817U CN 208947508 U CN208947508 U CN 208947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coloration
photochromic
shifting ink
color sh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338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9338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7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7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7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感光变色自行车架。该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包括车架主体、感光变色层和保护层,所述感光变色层均匀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感光变色层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车架主体上设置有感光变色层的方式,达到了车架主体能够在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改变自身颜色的目的,趣味性强,并且在感光变色层上设置有保护层,以保护感光变色层避免因外界因素而被破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行车体验感不强、趣味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感光变色自行车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光变色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我们常用的出行工具,更有许多自行车骑乘者利用假日休闲假期,相约骑乘,不仅能沿路欣赏优美风景,又能享受到活动休闲的乐趣,因此人们对自行车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由此带来自行车的创意也层出不穷。
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的改进多围绕其结构及其安全性能,自行车架生产出来颜色既已固定,导致自行车的体验感不强、趣味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变色的自行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行车体验感不强、趣味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感光变色自行车架。
该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包括车架主体、感光变色层和保护层,所述感光变色层均匀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感光变色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感光变色层包括第一变色层和第二变色层,所述第二变色层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上,所述第一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变色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色层包括变色油墨层和基板,所述变色油墨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面上并且与所述保护层连接,所述基板上与所述变色油墨层相背离的一面上设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连接所述第二变色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变色层为变色油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变色层的厚度在0.095mm至0.15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变色油墨层为变色油墨。
进一步的,所述变色油墨层的厚度在4μm至6μ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变色油墨层的厚度为5μm。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透明的清漆。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转印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车架主体上设置有感光变色层的方式,达到了车架主体能够在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改变自身颜色的目的,趣味性强,并且在感光变色层上设置有保护层,以保护感光变色层避免因外界因素而被破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行车体验感不强、趣味性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中一种实施例的感光变色自行车架的剖面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变色层的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中另一种实施例的感光变色层的剖面图。
图中:
1、车架主体;2、感光变色层;3、保护层;4、第一变色层;5、第二变色层;6、变色油墨层;7、基板;8、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该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包括车架主体1、感光变色层2和保护层3,感光变色层2均匀设置在车架主体1上,保护层3设置在感光变色层2上。
上述实施例中,车架本体1上均匀设置有感光变色层2,感光变色层2能够在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变色的效果,因此将感光变色层2设置在车架主体1上,从而使得车架主体1能够在阳光或紫外线的照下产生变色的效果,具有较好的趣味性及艺术效果,体验感强,并且感光变色层2上与车架主体1相对的一侧设有保护层3,保护层3主要起保护感光变色层2的作用,避免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使得感光变色层2被破坏,因此保护层3的设置延长了感光变色层2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感光变色自行车架的耐用性。
优选地,感光变色层2包括第一变色层4和第二变色层5,第二变色层5设置在车架本体1上,第一变色层4设置在第二变色层5和保护层3之间。第一变色层4和第二变色层5组合形成感光变色层2,并且第一变色层4和第二变色层5依次设置在车架主体1上,具体为第二变色层5直接与车架本体1连接,第一变色层4的一侧连接第二变色层5,相对的一侧连接保护层3。第一变色层4和第二变色层5的设置使得感光变色层2在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呈现不同颜色,适用性强,同时也提高了感光变色自行车架的趣味性。
优选地,第一变色层4包括变色油墨层6和基板7,变色油墨层6设置在基板7的一面上并且与保护层3连接,基板7上与变色油墨层6相背离的一面上设有粘结层8,粘结层8连接第二变色层5。如图2和图3所示,变色油墨层6设置在基板7上,基板7上与变色油墨层6相背离的一面上设有粘结层8,第一变色层4、第二变色层5和保护层3三者相连,具体为粘结层8连接第二变色层5,变色油墨层6连接保护层3,第二变色层5设置在车架主体1上,从而形成完成的感光变色自行车架。此外,粘结层8的设计,可以将第一变色层4直接粘贴到第二变色层5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地,第二变色层5为变色油漆,变色油漆为喷涂型变色油墨,可直接喷涂在自行车架1上,简单方便,并且上述的变色油漆材料中含有感光变色的微胶囊,能够在遇到阳光或紫外线照射时,吸收阳光或紫外线照射能量而产生变色,并且会随着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强度的加强,颜色会越来越深,当失去阳光或紫外线照射时,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并且微胶囊的颜色种类繁多,含有不同颜色微胶囊的变色油漆在遇到紫外线照射时,会呈现出不同颜色,如蓝色、红色或黄色等等,不作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此外,变色油漆材料为现有技术中的技术产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中变色油漆材料的工作原理相同。
优选地,第二变色层5的厚度在0.095mm至0.15mm之间,当第二变色层5的厚度在0.095mm至0.15mm之间时,第二变色层5能够牢固且均匀地连接在自行车主体1上,不易脱落,提高了第二变色层5的稳定性,并且当第二变色层5的厚度在0.095mm至0.15mm之间时,具有较好的变色效果,提高了自行车架1的趣味性。
优选地,变色油墨层6为变色油墨,变色油墨层6为设置在基板7上的一层变色油墨,正常情况下无色,在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显示颜色,并且随着阳光或紫外线光强度的变化,变色油墨层6颜色的明暗程度也随之改变。优选地,变色油墨为红色,即变色油墨在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由无色变为红色,不仅提高了自行车架1的趣味性,并且由于红色较醒目,还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此外,变色油墨材料为现有技术中的技术产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中变色油墨材料的工作原理相同。
优选地,变色油墨层6的厚度在4μm至6μm之间,当变色油墨层6的厚度在4μm至6μm之间时,变色油墨能够有效转印在基板7上,提高了变色油墨层6的稳定性。
优选地,变色油墨层6的厚度为5μm,当变色油墨层6的厚度为5μm时,变色油墨能够均匀有效地转印在基板7上,还可以尽量减少变色油墨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优选地,保护层3为透明的清漆,透明的清漆设置在感光变色层2的最外侧,主要起到保护感光变色层2的作用,避免感光变色层2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遭受破坏,使得感光变色层2的颜色变化显示更持久,从而提高了感光变色层2的耐用性,并且透明的清漆具有较好的硬度、光度、亮度和耐磨性,保护感光变色层2的同时能够增强自行车架1的整体舒适度。
优选地,基板7为转印纸,基板7可视为第一变色层4的底层材料,变色油墨层6设置在基板7的一侧,基板7上与变色油墨层6相背离的一侧设有粘结层8,粘结层8的设置从而将基板7与第二变色层5相连。变色油墨层6设置在转印纸上的操作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将变色油墨印刷到转印纸的打印层,待变色油墨晾干后,在变色油墨的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然后将转印纸的底纸去掉,漏出粘结层,然后将带有保护膜的变色油墨层粘贴到第二变色层上,之后再将保护膜去掉,最后在变色油墨层上涂上一层保护层。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感光变色层设置在自行车架上,从而实现了自行车架在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变色的效果,并且感光变色层包括变色油墨层和变色油漆层,变色油墨层和变色油漆层可以设置为不同颜色,因而感光变色层可呈现不同颜色,增强了自行车架的趣味性,同时也提高了自行车架的艺术性及美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1)、感光变色层(2)和保护层(3),所述感光变色层(2)均匀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1)上,所述保护层(3)设置在所述感光变色层(2)上,所述感光变色层(2)包括第一变色层(4)和第二变色层(5),所述第一变色层(4)包括变色油墨层(6),所述变色油墨层(6)为变色油墨,所述第二变色层(5)为变色油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色层(5)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1)上,所述第一变色层(4)设置在所述第二变色层(5)和所述保护层(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色层(4)包括基板(7),所述变色油墨层(6)设置在所述基板(7)的一面上并且与所述保护层(3)连接,所述基板(7)上与所述变色油墨层(6)相背离的一面上设有粘结层(8),所述粘结层(8)连接所述第二变色层(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色层(5)的厚度在0.095mm至0.1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油墨层(6)的厚度在4μm至6μ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油墨层(6)的厚度为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3)为透明的清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变色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7)为转印纸。
CN201820933817.8U 2018-06-15 2018-06-15 感光变色自行车架 Active CN208947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3817.8U CN208947508U (zh) 2018-06-15 2018-06-15 感光变色自行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3817.8U CN208947508U (zh) 2018-06-15 2018-06-15 感光变色自行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7508U true CN208947508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1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33817.8U Active CN208947508U (zh) 2018-06-15 2018-06-15 感光变色自行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7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0596B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窗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41691B (zh) 一种透视膜及其制造方法
US926636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substrate with an imprint and with a transfer coating, and finished substrate
EA033820B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ластмассовой монтажной детали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DE102010032026A1 (de) Anzeige im Spiegelglas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S2790401T3 (es) Artículo posluminiscente de color
CN101248477A (zh) 电致发光单向视觉面板
US11679833B2 (en) Integrated electronic component in vehicle body
CN106132774A (zh) 嵌入在车辆面板中的照明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8947508U (zh) 感光变色自行车架
CN104210262A (zh) 一种纸质包装盒的表面整饰工艺
JP2004075888A5 (zh)
CN207852191U (zh) 一种双面印刷标签
WO2003091973A1 (fr) Dispositif d'affichage d'images avec micro-sources lumineuses et panneau d'eclairage souple
CN1141214C (zh) 发光的有孔单向观察膜
JP5069652B2 (ja) 遊技機用化粧板
CN208232531U (zh) 反光双面透视贴膜
SE536008C2 (sv) Efterlysande produkt
CN208834062U (zh) 一种彩色电子纸显示模块
CN206849385U (zh) 一种新型全息护卡膜标签
JPS6130277B2 (zh)
CN204332247U (zh) 防伪转印标
JP3088059U (ja) 超耐光・耐性インキを用いた電照用プラスチックフイルム印刷物
MA29977B1 (fr) Panneau publicitaire
CN107323373A (zh) 一种实现车牌发光的方法及自发光车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