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6831U - 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6831U
CN208936831U CN201821567378.XU CN201821567378U CN208936831U CN 208936831 U CN208936831 U CN 208936831U CN 201821567378 U CN201821567378 U CN 201821567378U CN 208936831 U CN208936831 U CN 208936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plate heat
heat exchanger
central passa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673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亲民
任金生
周海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JIRU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JIRU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JIRU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JIRU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673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6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6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6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属于化工设备换热器领域,包括至少两台螺旋板换热器,所述螺旋板换热器取立式或卧式方位,上下或左右对齐层叠,通过配管或盖板对所述多台螺旋板换热器的每两台对应的螺旋通道或对应的中心通道进行连通,其余的四个中心通道口或侧面螺旋通道口上配置冷、热流体的进出口管头,然后整体置于牢固的支脚、支架或支座上。所述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可以使冷、热两种流体在所述各个换热器内部实现完全逆向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方便多台所述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之间串联或并联的配管连接,而且当立式上下层叠时,还能显著减少设备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螺旋板式换热器以其传热系数高、流道均一、适用介质广、不易堵塞、冷热流体在各自的通道中不易串料、结构紧凑、散热面积小等突出优点,而在医药、化工和食品工业的换热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特别是用于加热、冷却过程的余热回收,为该过程的节能减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受板宽的限制,这种螺旋板换热器往往呈现出矮胖的大鼓形,因而占地面积大,加上流体的进口和出口一个在大鼓的中心,一个在大鼓的圆周切向,造成配管不方便,使用弯头多,阻力大,特别是多台串联连接时配管更显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即将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螺旋板换热器垂直或水平层叠,用配管或盖板将它们之间对应的两个螺旋通道或对应的两个中心通道连通,剩下的四个外露中心通道口或螺旋通道口配上管头,作为冷热流体的进出口通道,从而能显著减少配管的长度和弯头使用的数量,降低流体阻力,还将冷热流体的流通通道完全逆向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换热效率,减少换热面积,降低设备成本,并缩小占地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两台螺旋板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将相邻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之间对应的螺旋通道或对应的中心通道进行连通的连通部件,在剩下的中心通道口或螺旋通道口分别配置用于冷、热流体通过的进出口管头,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螺旋板换热器的支脚、支架或支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包括任意一种定距钉式、定距圆条式、定距窄板式、平底式、锥底式结构的螺旋板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之间为是不可拆式、半可拆式或全可拆式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组成单元的不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是螺旋通道的两侧边用螺旋封边条或板封死的螺旋板换热器。
进一步地,作为组成单元的半可拆式的螺旋板换热器是一侧边封死,另一侧边用法兰和密封垫板密封的螺旋板换热器,而全可拆式的螺旋板换热器是螺旋通道的两侧边均敞开,用密封垫板和法兰密封的螺旋板换热器。
进一步地,当至少两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之间对应螺旋通道相互连通时,所述连通部件为配管式、半圆弧状连通盖板式或斜方弧状连通盖板式连接件。
进一步地,当至少两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之间对应中心通道的相互连通时,所述连通部件为正对内螺旋通道的侧面有一道剖缝的直通半圆形剖管。
进一步地,当两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之间对应的螺旋通道相互连通时,冷热流体的进出口均在中心通道上。
进一步地,当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两台之间对应的中心通道相互连通时,冷热流体的进出口均在外侧的螺旋通道上。
进一步地,当两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用直通半圆形剖管对中心通道进行连通时,在半圆形剖管与中心通道的螺旋板之间衬有紧配合的密封材料或所述半圆形剖管的两个剖缝直边和两头的半圆边直接与中心通道的螺旋板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1)冷热流体无论是在螺旋通道内或是在中心通道内,都处于完全逆向流动状态,从而提高传热系数和换热效率,缩短换热时间。
(2)与普通螺旋板换热器相比较,流道更加流畅,流动阻力更小。
(3)与两台单一普通螺旋板换热器外部串联连接相比较,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更小。
(4)由于进出口在同一方向,对多台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时,配管更加简便,减少了配管的长度和弯头的使用数量,降低了管道传输阻力。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石化、轻工、医药、生物化工、食品加工类生产行业的换热领域和余热回收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所有附图都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公知的场合及无须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引申出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立式、不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外侧螺旋通道用半圆弧状连通盖板连通的双层叠式锥底螺旋板换热器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立式、不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外侧螺旋通道用斜方弧状连通盖板连通的双层叠式锥底螺旋板换热器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卧式、半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外侧螺旋通道用半圆弧状连通盖板连通的双层叠式平底螺旋板换热器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卧式、全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外侧螺旋通道用半圆弧状连通盖板连通的双层叠式平底螺旋板换热器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立式、不可拆、外侧螺旋通道进出流体、中心通道用直通半圆形剖管连通的双层叠式平底螺旋板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用于中心通道连通的直通半圆形剖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2、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3、上层(右侧)螺旋板换热器,4、半圆弧状(斜方弧状)连通盖板,5、下层(左侧)螺旋板换热器,6、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7、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8、法兰盖板,9、法兰,10、法兰密封垫板,11、紧固螺栓螺母,12、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外侧螺旋通道热流体入口管头,13、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外侧螺旋通道热流体出口管头,14、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外侧螺旋通道之间热流体连通管,15、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外侧螺旋通道冷流体入口管头,16、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外侧螺旋通道冷流体出口管头,17、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外侧螺旋通道之间冷流体连通管,18、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之间的中心通道半圆形连通剖管,19、半圆形剖管与螺旋中心之间的密封材料,20、螺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达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列举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做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此需要申明,以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一个部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地位于那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地位于该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时,两者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也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所述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两台螺旋板换热器,立式上下层叠或卧式左右层叠,还包括用于将相邻螺旋板换热器之间对应的螺旋通道或对应的中心通道进行连通的连通部件,在剩下的中心通道口或螺旋通道口分别配置用于冷、热流体通过的进出口管头,还包括用于固定螺旋板换热器的支脚、支架或支座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1)冷热流体无论是在螺旋通道内或是在中心通道内,都处于完全逆向流动状态,从而提高传热系数和换热效率,缩短换热时间。
(2)与普通螺旋板换热器相比较,流道更加流畅,流动阻力更小。
(3)与两台单一普通螺旋板换热器外部串联连接相比较,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更小。
(4)由于进出口在同一方向,对多台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时,配管更加简便,减少了配管的长度和弯头的使用数量,降低了管道传输阻力。
进一步地,当螺旋通道连通时,连通部件可选用配管、半圆弧状连通盖板或斜方弧状连通盖板。
当中心通道连通时,连通部件可选用配管或半圆形直通剖管。半圆形直通剖管是在半圆形管正对螺旋通道的侧面有一条供流体流通的剖缝,其两头分别与两台层叠螺旋板换热器的螺旋板边沿平齐,用半圆形中心盖板封死,或一头用半圆形中心盖板封死,另一头用法兰盖板可拆式封堵。
进一步地,当两台螺旋板换热器用半圆形连通剖管对中心通道进行连通时,为避免产生死角,在半圆形连通剖管与中心通道之间衬有紧配合的密封橡胶或其他密封材料,或将半圆形剖管剖缝的两直边和两头的半圆边直接与中心通道的螺旋板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螺旋板换热器是公知的任何一种结构的螺旋板换热器,譬如,平底的螺旋板换热器,锥底的螺旋板换热器,定距钉式螺旋板换热器,定距圆条式螺旋板换热器,定距窄板式螺旋板换热器,外包加强板或加强箍式螺旋板换热器,等等。
进一步地,螺旋板换热器为不可拆式的或半可拆式的,不可拆式的是螺旋通道的两侧边均用螺旋封边条封死,半可拆式的是螺旋通道的一侧边用螺旋封边条封死,而另一侧边设有法兰和可打开的法兰盖板。
进一步地,每两台相邻螺旋板换热器对应的螺旋通道之间设置配管、半圆弧状连通盖板或斜方弧状连通盖板连通时,由一台螺旋板换热器中心通道入口管头进入的一种流体,在螺旋通道里由里向外流动,经过这一连通装置,进入另一台螺旋板换热器的螺旋通道,再由外向里流动,进入该螺旋板换热器的中心通道出口管头流出。而另一种流体,则在另一个中心通道和螺旋通道中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流动。
进一步地,每两台相邻螺旋板换热器对应的中心通道之间设置配管连通时,由一台螺旋板换热器外侧螺旋通道入口管头进入的流体,沿螺旋通道由外向里流动进入中心通道,经连通配管流向另一台螺旋板换热器的中心通道,再沿螺旋通道由里向外流动,经螺旋通道的外侧出口管头流出。而另一种流体,则在另一个中心通道、连通配管和螺旋通道中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流动。
进一步地,每两台相邻螺旋板换热器对应的中心通道之间设置直通的半圆形剖管连通时,由一台螺旋板换热器外侧螺旋通道入口管头进入的一种流体,沿螺旋通道由外向里流动,经螺旋中心半圆形剖管侧面的剖缝进入半圆形剖管,再沿半圆形剖管流动,经半圆形剖管侧面的剖缝进入另一台螺旋板换热器的螺旋通道,由里向外流动至螺旋通道外侧的出口管头流出。而另一种流体,则在另一个螺旋中心半圆形剖管和螺旋通道中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流动。
进一步地,由以上叙述显而易见,当层叠的两台螺旋板换热器在对应的螺旋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时,冷热流体的进出口均在中心通道上,而当层叠的两台螺旋板换热器在对应的中心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时,冷热流体的进出口均在外侧的螺旋通道上。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1:立式不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半圆弧形盖板连通螺旋通道的双层叠式锥底螺旋板换热器,
参阅图1,立式不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锥底螺旋板换热器,包括两台相同的不可拆式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是一种通用的带定距钉、定距圆条或定距窄板条的一面锥底一面平底的螺旋板换热器,两个螺旋侧边用螺旋式边条封死,中心通道平底的一面用半圆形板封死,而锥底的一面敞开,然后使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平底的一面相对,两对螺旋外侧通道口上下对齐、层叠,叠缝整个焊牢并打磨平整,用一块直径等于侧边层叠高度带有定距钉的半圆弧状连通盖板4覆盖在通道口,半圆弧状连通盖板4的直边与两个外螺旋通道口对齐、焊牢,外圆弧用封边条封口、焊牢,使两个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对应的螺旋通道口连通,在层叠后的螺旋板换热器3上方锥顶的两个中心通道口上,分别设置带法兰的供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和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在层叠后的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下方锥底的两个中心通道口上,分别设置带法兰的供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和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为便于空间配管和流向识别,同一流体的两对进出口管头分别为弯管头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对直管头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和弯管头的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对直管头的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最后,在这一立式不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下方的适当位置加装支脚、支架或支座(图中未画出)。
当冷流体由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进入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的中心通道时,该流体由里向外沿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的螺旋通道到达螺旋通道外侧的半圆弧状连通盖板4,向上折返进入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再由外向里沿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流动,到达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的中心通道,沿这一中心通道向上经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流出。与此同时热流体由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进入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的中心通道,由里向外沿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流动,到达螺旋通道外侧的另一个半圆弧状连通盖板4,向下折返进入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的螺旋通道,再沿这一螺旋通道由外向里流动,到达换热器5的中心通道,沿该中心通道向下经出口管头7流出。在这一冷热流体的双向逆流流动过程中,热流体将冷流体加热,冷流体将热流体冷却,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2:立式不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斜方弧状连通盖板连通螺旋通道的双层叠式锥底螺旋板换热器
参阅图2,立式不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锥底螺旋板换热器,包括两台相同的不可拆式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是一种通用的带定距钉、定距圆条或定距窄板条的一面锥底一面平底的螺旋板换热器,两个螺旋侧边用螺旋式边条封死,中心通道平底的一面用半圆形板封死,而锥底的一面敞开,然后使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平底的一面相对,两对螺旋外侧通道口上下对齐、层叠,叠缝整个焊牢并打磨平整,用一块直径等于侧边层叠高度带有定距钉的斜方弧状连通盖板4覆盖在通道口,斜方弧状连通盖板4的两个直边与两个外螺旋通道口对齐、焊牢,斜边圆弧用封边条封口、焊牢,使两个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对应的螺旋通道口连通,在层叠后的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上方锥顶的两个中心通道口上,分别设置带法兰的供冷热流体进出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和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在层叠后的螺旋板换热器5下方锥底的两个中心通道口上,分别设置带法兰的供冷热流体进出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和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为便于空间配管和流向识别,同一流体的两对进出口管头分别为弯管头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对直管头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和弯管头的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对直管头的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最后,在这一立式不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下方的适当位置加装支脚、支架或支座(图中未画出)。
当冷流体由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进入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的中心通道时,该流体由里向外沿下层换热器5的螺旋通道到达螺旋通道外侧的斜方弧状连通盖板4,向上折返进入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再由外向里沿上层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流动,到达上层换热器3的中心通道,沿这一中心通道向上经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流出。与此同时热流体由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进入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的中心通道,由里向外沿上层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流动,到达螺旋通道外侧的另一个斜方弧状连通盖板4,向下折返进入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的螺旋通道,再沿这一螺旋通道由外向里流动,到达下层换热器5的中心通道,沿该中心通道向下经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流出。在这一冷热流体的双向逆流流动过程中,热流体将冷流体加热,冷流体将热流体冷却,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3:卧式半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参阅图3,卧式半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包括两台相同的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是一种通用的带定距钉、定距圆条或定距窄板条的平底半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两螺旋通道的一个侧边用螺旋式边条封死,同侧的中心通道用半圆板封死,螺旋通道和中心通道的另一个侧边均敞开,将未用螺旋边条封死的螺旋板边沿打磨平整,加法兰9,法兰9的外表面与打磨后的螺旋板边沿平齐,再加法兰密封垫板10、法兰盖板8和用于紧固的多对螺栓螺母11,在法兰盖板8和法兰密封垫板10上开与螺旋中心通道对齐的半圆孔,然后将两台螺旋板换热器不加法兰、螺旋通道和中心通道均封死的一面相对,以两对螺旋通道的外侧口和两对半圆形中心通道为基准左右对齐、层叠,叠缝整体焊牢并打磨平整,各用一块直径等于层叠宽度、带有定距钉的半圆弧状连通盖板4覆盖在通道口,半圆弧状连通盖板的直边与螺旋外侧通道口对齐、焊牢,外圆弧用封边条封口,使两两个螺旋外侧通道口连通,在上下法兰盖板的各两个半圆孔上设置带法兰的供流体进出口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和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为便于空间配管和流向识别,同一流体的两对进出口管头分别为弯管头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对直管头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和弯管头的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对直管头的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最后,在这一卧式半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下方的适当位置加装支脚、支架或支座(图中未画出)。
当冷流体由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进入左侧螺旋板换热器5的中心通道时,该流体由里向外沿左侧螺旋板换热器5的螺旋通道到达螺旋通道外侧的半圆形连通盖板4,向右折返进入右侧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再由外向里沿右侧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流动,到达右侧螺旋板换热器3的中心通道,沿这一中心通道向右经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流出。与此同时热流体由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进入右侧螺旋板换热器3的中心通道,由里向外沿右侧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流动,到达螺旋通道外侧的另一个半圆形连通盖板4,向左折返进入左侧螺旋板换热器5的螺旋通道,再沿这一螺旋通道由外向里流动,到达左侧螺旋板换热器5的中心通道,沿该中心通道向左经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流出。在这一冷热流体的双向逆流流动过程中,热流体将冷流体加热,冷流体将热流体冷却,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4:卧式全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参阅图4,卧式全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包括两台相同的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是一种通用的带定距钉、定距圆条或定距窄板条的平底全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两螺旋通道和中心通道的两个侧边均敞开,将螺旋板边沿打磨平整,两面均加法兰9,法兰9的外表面与打磨后的螺旋板边沿平齐,将两台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任两个法兰面相对,以两对螺旋通道的外侧口和两对中心通道为基准左右对齐、层叠,叠缝中加法兰密封垫板10,用多对螺栓螺母11将两台螺旋板换热器紧固在一起,再在两头的法兰上加法兰密封垫板10和法兰盖板8,在法兰盖板8和密封垫板10上开与螺旋中心通道对齐的半圆孔,用多对螺栓螺母11紧固,在螺旋通道的四个外侧口分别加带法兰的流体进出口管头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外侧螺旋通道热流体入口管头12(以下简称12)、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外侧螺旋通道热流体出口管头13(以下简称13)和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外侧螺旋通道冷流体入口管头15(以下简称15)、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外侧螺旋通道冷流体出口管头16(以下简称16),用U形带法兰的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外侧螺旋通道之间热流体连通管14(以下简称14)和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外侧螺旋通道之间冷流体连通管17(以下简称17)分别将同侧的一对进出口管头12和13、15和16连通,在左右法兰盖板的各两个半圆孔上设置带法兰的供流体进出口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和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为便于空间配管和流向识别,同一流体的两对进出口管头分别为弯管头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6对直管头的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和弯管头的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对直管头的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最后,在这一卧式全可拆中心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下方的适当位置加装支脚、支架或支座(图中未画出)。
当冷流体由入口管头6进入左侧螺旋板换热器5的中心通道时,该流体由里向外沿左侧螺旋板换热器5的螺旋通道到达螺旋通道外侧的U形的14,向右折返进入右侧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再由外向里沿右侧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流动,到达右侧螺旋板换热器3的中心通道,沿这一中心通道向右经冷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1流出。与此同时热流体由热流体中心通道入口管头2进入右侧螺旋板换热器3的中心通道,由里向外沿右侧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流动,到达螺旋通道外侧的另一个U形的17,向左折返进入左侧螺旋板换热器5的螺旋通道,再沿这一螺旋通道由外向里流动,到达换热器5的中心通道,沿该中心通道向左经热流体中心通道出口管头7流出。在这一冷热流体的双向逆流流动过程中,热流体将冷流体加热,冷流体将热流体冷却,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5:立式不可拆外螺旋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参阅图5,立式不可拆外螺旋通道进出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包括两台相同的不可拆式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是一种通用的带定距钉、定距圆条或定距窄板条的平底螺旋板换热器,两个螺旋侧边用螺旋式边条封死,中心通道上下敞开,然后使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的两对螺旋外侧通道口和两对中心通道口上下对齐、层叠,叠缝整个焊牢并打磨平整,将两根长度与层叠高度相等、直径略小于螺旋中心通道的半圆形剖管18,分别插入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层叠后的两个螺旋中心通道内,两头封死后与螺旋板20边沿平齐,半圆形剖管是在正对内螺旋通道的侧面剖开一条贯通的可以让流体通过的剖口,使两个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对应的中心通道及相连的内螺旋通道连通,在半圆形剖管和内螺旋中心通道之间的缝隙中,充填密封材料19并固定半圆形剖管18,在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和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两对外螺旋通道上分别设置带法兰的供流体进出的管头12、13和15、16。最后,在这一立式不可拆外螺旋通道进出流体的双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下方的适当位置加装支脚、支架或支座(图中未画出)。
当冷流体由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的外侧螺旋通道流体入口管头12进入,沿该螺旋通道由外向里到达螺旋通道中心,经剖缝流入18,向上再经由该剖管的剖缝进入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中心,由里向外沿该螺旋通道流动,到达该螺旋通道外侧的13流出。与此同时热流体由上层螺旋板换热器3的螺旋通道外侧15进入,沿该螺旋通道由外向里流动,到达螺旋通道中心,经剖缝流入18,向下再经由该剖管的剖缝进入下层螺旋板换热器5的螺旋通道中心,沿该螺旋通道由里向外流动,到达该螺旋通道外侧的16流出。在这一冷热流体的双向逆流流动过程中,热流体将冷流体加热,冷流体将热流体冷却,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应用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应用,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台螺旋板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将相邻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之间对应的螺旋通道或对应的中心通道进行连通的连通部件,在剩下的中心通道口或螺旋通道口分别配置用于冷、热流体通过的进出口管头,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螺旋板换热器的支脚、支架或支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包括任意一种定距钉式、定距圆条式、定距窄板式、平底式、锥底式结构的螺旋板换热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之间为是不可拆式、半可拆式或全可拆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组成单元的不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是螺旋通道的两侧边用螺旋封边条或板封死的螺旋板换热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组成单元的半可拆式的螺旋板换热器是一侧边封死,另一侧边用法兰和密封垫板密封的螺旋板换热器,而全可拆式的螺旋板换热器是螺旋通道的两侧边均敞开,用密封垫板和法兰密封的螺旋板换热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至少两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之间对应螺旋通道相互连通时,所述连通部件为配管式、半圆弧状连通盖板式或斜方弧状连通盖板式连接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至少两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之间对应中心通道的相互连通时,所述连通部件为正对内螺旋通道的侧面有一道剖缝的直通半圆形剖管。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之间对应的螺旋通道相互连通时,冷热流体的进出口均在中心通道上。
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螺旋板换热器两台之间对应的中心通道相互连通时,冷热流体的进出口均在外侧的螺旋通道上。
10.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用直通半圆形剖管对中心通道进行连通时,在半圆形剖管与中心通道的螺旋板之间衬有紧配合的密封材料或
所述半圆形剖管的两个剖缝直边和两头的半圆边直接与中心通道的螺旋板焊接在一起。
CN201821567378.XU 2018-09-25 2018-09-25 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Active CN208936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7378.XU CN208936831U (zh) 2018-09-25 2018-09-25 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7378.XU CN208936831U (zh) 2018-09-25 2018-09-25 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6831U true CN208936831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22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7378.XU Active CN208936831U (zh) 2018-09-25 2018-09-25 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68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9181A (zh) * 2020-12-02 2021-01-05 上海兴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式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CN115183611A (zh) * 2022-09-08 2022-10-1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换热部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9181A (zh) * 2020-12-02 2021-01-05 上海兴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式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CN112179181B (zh) * 2020-12-02 2021-03-02 上海兴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式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CN115183611A (zh) * 2022-09-08 2022-10-1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换热部件
CN115183611B (zh) * 2022-09-08 2022-11-1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换热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36831U (zh) 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CN205980877U (zh) 侧流程板壳式换热板以及多流程可拆卸板壳式换热器
CN100510600C (zh) 用于热交换器的倒置盖密封板
CN103988043B (zh) 具有均匀流动离开歧管的低轮廓、分流增压空气冷却器
CN207238012U (zh) 一种连续流反应器
CN107664444A (zh) 侧流程板壳式换热板以及多流程可拆卸板壳式换热器
CN204478885U (zh) 一种筒状弧形换热板式换热装置
CN206724759U (zh) 一种多股流换热器
CN105466257B (zh)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
CN206094990U (zh) 多层套管式预热器
CN106362431A (zh) 一种蒸馏塔内置冷凝装置
CN205607213U (zh)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CN204478886U (zh) 一种弧形板式换热器
US2452391A (en) Heat exchanger
CN206146250U (zh) 一种两流程d型管箱空冷换热装置
CN202582295U (zh) 一种逆流圆板片板壳式换热器
CN209485114U (zh) 板式换热器
CN107356128A (zh) 一种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分体组合式冷凝装置
CN201688739U (zh) 一种焊接板式换热器用新型波纹板片
CN104457343B (zh) 一种筒状弧形换热板式换热装置
CN209541497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07779180U (zh) 一种多股流换热器
CN207113677U (zh) 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
CN212205731U (zh) 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用油冷却器
CN206739957U (zh) 列板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